吴兆娥:“水晶”大姐的品牌路
水晶,上苍赐给东海这方土地的神奇宝藏,以其量大质优闻名于世,东海也因此被誉为“水晶之乡”、“水晶之都”。 “东海水晶甲天下,水晶大姐美名扬。”
出生在水晶之乡的吴兆姚,1971参加工作,就进了国营水晶选矿企业105矿,当一名技术工人。她勤奋好学,选矿、光学研磨样样精通,先后被选派到上海、南京、无锡、武汉等地学习、进修,技术不断提高,成了单位有名的技术能手和工作标兵。
江苏东海县盛产水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一半,质量居全国之冠。1958年农民兴修水库时挖出了一块重3.5吨的大水晶,堪称世界水晶大王,现仍存放在国家地质博物馆。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一位土生土长、普普通通的农家女吴兆娥,以敏锐的目光,非凡的胆识,坚强的毅力,敢为人先的精神,走出了水晶深加工、精加工的第一步,成为当地水晶研究设计、生产加工、市场销售为一体的新型产业第一人。她引领东海及周边地区的水晶产业,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年创产值超过10亿元。
十多年的艰辛,十多年的磨砺,吴兆娥的水晶系列产品和她一颗水晶般的心,光彩照人。她注册的“海龙”牌商标,被评为连云港市知名商标,“水晶大姐”牌商标,被评为江苏省著名商标,成为水晶行业的第一块著名品牌。人们每每谈及水晶产业的兴起和走向辉煌,都由衷称赞“中国水晶大姐”吴兆娥功不可没。
1988年,单位工人超员,生产不景气。东海县虽然盛产水晶,但一直是销售水晶原料,连精选后掉下来的边角料都是白白丢弃,吴兆娥面对这个捧着金饭碗没饭吃、讨饭吃的情况,心急火燎,坐立不安,辗转难眠。她一个人私下里苦思冥想:市场上珍珠、玉石做成的项链、手链、挂件都很受欢迎,水晶的边角料不也能做吗?我在上海、南京等地学过水晶切割、研磨技术,为什么不可以试一试呢?
说干就干。吴兆娥不顾家人、亲戚、工友们的反对和劝阻,毅然辞去工作,在一无资金、二无厂房、三无设备的情况下,七拼八凑弄了2000元钱,腾出自家的住房做厂房,用吃饭桌子做支架,拆下出嫁时陪的洗衣机上的电动机,装到自制的土研磨机上,创办起了海龙水晶工艺品厂。吴兆娥动员左邻右舍的十多个农村姑娘到她厂里来。她自己设计样式,手把手地教这些女孩切割下料、研磨抛光水晶粒珠,变着花样串成各式水晶项链、手链、耳环、挂坠等。
水晶产品研制加工出来了,可如何销出去呢?这对于从未做过生意的吴兆娥来说,又是一个很大的难题。但她坚信,路靠人走,事在人为,本事都是学出来的。当时正值市里召开人大、政协两会,吴兆娥就背着水晶制品来到代表们住处推销。代表们感到很新奇,一下了围拢过来,拿起一条条晶莹剔透的水晶项链,赞不绝口,有许多人还询问价格要购买。吴兆娥脸刷的一下子红了,她心里也没有底,这项链到底要多少钱一条为宜,于是随口说了句:“这都是我们自己用东海纯天然水晶加工做成的,你们说多少钱就多少钱吧!”一下子把大家给说愣了,也逗乐了。
代表们看着吴兆娥腼腆憨厚的神态,都主动地维持秩序,帮她评定出100元一条的价格,你一条我一条地抢购起来,完了他们又把钱集中起来交到吴兆娥手里,一数整整7000元,吴兆娥这是第一次做生意,也是第一次见到那么多钱,赶到家时已经是后半夜了,她的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这也更加坚定了她大胆往前走的信心和决心。
1993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吴兆娥带上一千多条各种款式的水晶项链独闯北京,到了代表们的住处,很快就被争购一空。1995年,吴兆娥应邀到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上展示、销售水晶产品。她的展位最引人注目,各种肤色的女性朋友们纷纷驻足围观,挑选产品。语言不通,吴兆娥就打着手势、或用笔在纸上写着阿拉伯数字示意价格,各国女代表们挑选到自己满意的产品,有的竖起拇指,有的连说OK,都满意地笑了。会议还未结束,吴兆娥带去展示的两大包产品就销售一空。就此,这些精致新颖的水晶首饰,带着吴兆娥的涓涓真情,跨越了五大洲。
吴兆娥就是凭着一股坚韧不拔的毅力,自强不息的精神,南下北上,参加各类经贸活动和展销会,硬是把水晶产品的生意做到全国,并拓展到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她结识了各方朋友,也增长了许多知识和才能,捕捉到了大量的信息,转而促进水晶产品的研制、加工,向着更高的层次迈进。
一炮打响,吴兆娥并不以此为满足,而是想得更深,看得更远。既然水晶资源如此丰富,富余劳动力又如此之多,国内外市场如此之大,何不让大家都跟着干起来,把水晶的开采、加工、销售做成个大产业呢!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人富了不算富,富了一方才算奔小康啊!
吴兆娥当即把厂里的加工机械增加了30多台,对外张贴出告示,为大家义务培训水晶研磨加工技术。一时间,吴兆娥的厂里门庭若市,热闹非凡,农村的小姑娘,城镇的下岗女工,都争相来拜师学艺。吴兆娥毫不保留、加班加点地给她们传授技艺。义务培训班一期接一期地办,培训出的数千名技术骨干一茬接一茬地走向社会。从那时起,县城的大街小巷,县城周边的村村庄庄,大大小小的水晶工艺品厂,带着吴兆娥无限深厚的情意,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一花引来百花开,爱心结出丰硕果。县委、县政府因势利导,多次组织乡局级领导,在吴兆娥的厂里和培训班上召开现场会,推广吴兆娥的经验和做法,全县来了个全民动员,大搞水晶的开发利用,一个水晶的开采、加工、销售的支柱产业迅速在东海崛起。东海水晶节、东海水晶城也都相继应运而生,铺展开来的硅资源利用,生产各类各式灯管、灯具的工厂,也是星罗棋布,产品量大质优,唱起了全国行业市场出口创汇的主角。
1997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的社会活动家费孝通来东海考察时,了解到吴兆娥的感人事迹后,欣然命笔题写:“中国水晶大姐吴兆娥”。就此,《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妇女报》、《中国黄金报》、《新华日报》、香港《大公报》、中央电视台等上百家新闻媒体,相继报道水晶大姐吴兆娥这位优秀女性带动起当地水晶产业的事迹。中国水晶大姐吴兆娥与东海水晶一样,名扬海内外。
-------------------------------
吴兆娥,江苏省东海县海龙水晶工艺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原是县国营水晶选矿企业的一名工人,企业只是靠收购水晶矿石,销售水晶原材料给国家,生产很不景气。1988年,吴兆娥毅然辞职,率先土法办厂,开发加工、销售水晶饰品、工艺品、保健品、水晶眼镜等。还连续多年、多期义务培训农村妇女、城镇下岗女工数千人,带动起东海县和周边地区水晶开采、加工、销售的大产业。目前,这个产业从业人员达15万人,年创产值超10亿元。1997年,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来东海考察时,欣然命笔题写“中国水晶大姐吴兆娥”。《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农民日报》《中国妇女报》《新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上百家新闻媒体连续报道吴兆娥的先进事迹。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荣誉称号,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妇联、全国女企协、江苏省总工会、江苏省妇联、江苏省女企协及国家有关部门评为“全国创业之星” “十大女明星”“十大杰出创业女性”“光彩之星”“三八红旗手”“管理创新十大杰出人物”“十大中华经济英才特别奖”等。
富了不忘乡亲。近年来,吴兆娥还捐资捐款近200万元,援助社会各类公益事业。并在她的帮助和带动下,全县有数千名农村妇女和下岗工人实现了靠水晶发财致富的梦想。县委县政府对吴兆娥的创举给予高度评价,多次组织乡镇和部委办局有关人员到海龙工艺品公司考察并召开现场会,推广吴兆娥利用水晶资源搞水晶加工的经验和做法。
到目前,在吴兆娥创业的带动感应下,东海县发展水晶加工机械达4万多台套,水晶雕刻机械2万多台,专营水晶及石英制品的大中小型企业有2000多家,水晶专卖店过千家,从业人员达到20万人,年创产值近25亿元。
-------------------
水晶女王吴兆娥:白手起家赚回千万资产
白手起家谈何容易啊,吴兆娥只能靠省吃俭用攒下来的二千元钱,开始艰难的创业。首先她把自己家里的几间瓦房腾出来做厂房,借钱又买了几台加工水晶的机器,接着招来了村里几个聪慧的姑娘、媳妇,然后就手把手的开始教她们水晶切割、研磨、抛光、穿线等全套技术。其中最难的是研磨和抛光这两道工序。研磨就是要把切割好的水晶粒均匀地磨成三十六面、四十八面、七十二面,甚至一百二十面,或者磨成光滑的球形、水滴形、宝塔形,技术操作要求高,一个失误就会磨废一块水晶。吴兆娥一遍又一遍教村里的姐妹们,使她们都能娴熟地掌握了这一技艺。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道道工序的打磨,很快,一串串精致、纯色的水晶项链就在她细心的指导下做出来了。然而,看着大量的珠珠串成一件件成品,而且越积越多,销售可就成了急待解决的问题。吴兆娥想到:城里的人有钱又爱美,找找城里的亲戚兴许能帮帮忙代销,卖出去再继续扩大加工。可是,亲戚们压根儿就没看得起这小小的链珠能成什么气候,一口回绝了她。
“那时,我的压力可想而知,一方面要继续生产加工水晶,还要想办法找开并不看好的销路,而这些我没有一点儿经验。而流动资金极少,成了最大的制约,面对困难重重,真想打退堂鼓。可我又一想,既然干了,就得干出点儿名堂,我从小就对任何事有一股子不服输的忸劲儿。”今天,当吴兆娥向记者讲起创业之初的经历仍心有余悸。
记不清是哪位名人说过:挫折往往更能使人充满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就在企业最艰难的时候,吴兆娥鼓足勇气径直跑到张家港里找了一位老熟人,推荐到一个展销会上准备试销刚生产出来的水晶产品。可是就在要进入会场的刹那间,女人天性中的怯懦突然在她的身上显露出来,她在展销会的门口一时竟然失去了勇气……她想退却,可就在她犹豫的那一刻,联系人连拉带推说道:“来已经来了,怕什么,进去吧!”。最终,她手足无措地呆呆地站了足足好一会儿,然后来到展厅涨红了脸,大声说道:“这是东海的水晶项链,大家快来买!”说来真是有些奇迹,她这第一次的推销竟然获得了出奇的成功,她手中的一条条晶莹剔透的项链,被大家你一条、我一条的买了去,不一会功夫,70多条项链就被抢购一空。
这次商海上的初师告捷给了她莫大的鼓舞,也更加坚定了走下去的决心。逐渐的,她甚至可以绘声绘色的向客户介绍东海水晶和自己生产的其它水晶产品了。随后,她带领工厂20多名职工,凭着一股子干劲和韧性,开始了她不凡的创业历程
《流行无限》 20140525 “水晶大姐”吴兆娥
中央四台五十分钟视频
http://news.cntv.cn/2014/05/25/VIDE1401033419057927.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