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田吴村 位于安徽池州九华山柯村九华河西岸,是江南有名的千年古村。据《吴氏宗谱》记载,吴氏始祖吴栋材系河南桐柏嘉兴人,西汉元康年间官封元顺太守,后左迁六安县令。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弃官隐居于陵阳县九子山之西松阳新城里(老田村古地名)。经繁衍生息,至唐代成为九华山下一大旺族,素称”老田吴家”。相传唐天宝年间,诗人李白游九华途经此地时,吟诗赞道:“洪荒既已判,江天今已图。未有九华图,先有老田吴。”可见当时老田吴村之规模。
相传新罗僧地藏于唐至德年间上九华山时也曾落脚于老田吴家,受到族人吴用之的接待,并指引上山修行之路。此后老田吴家与九华山寺院结上了长期的佛缘。老田吴村周围群峰环抱,玉带河绕村而过,小桥流水,山村人家。这块素称五龙戏水的风水宝地,地灵人杰,历代名贤辈出,虽饱经沧桑,至今仍留有众多文物古迹。古民居数十幢,多为清代皖南民居建筑。
到场人员一致认为,根据4月18日和7月31日两次评审会各位会长提出的意见修改后,现在的面部雕塑放样基本达到了慈祥庄严、神形兼备等条件,参会的九华山佛协领导和九华山管委会领导基本满意现在的面部雕塑放样,原则同意按此模样交付铸造。
2011年5月16日上午,九华山风景区地藏菩萨露天铜像建设现场,艳阳高照,彩球高悬,鞭炮齐鸣,热闹非凡,一派喜庆祥和的节日气氛。当日,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九华山99米地藏菩萨露天铜像工程像体铜壁板安装圆顶仪式隆重举行。
--------------------
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
高度
像身高度76米,加上莲花座底盘高度为99米,整个铜像连同底座高155米,是目前世界上最大最高的佛教造像。
造型
地藏菩萨为比丘相,右手持锡杖,左手持摩尼宝珠。面向西北方,端庄慈祥,以示“昭示众生,国泰民安”。
材料
佛体总面积12000平方米,全部为纯铜铸造。由1100块铜铸件焊接而成,重约1000吨。
锡杖、宝珠设计为内藏灯光照明。
菩萨头部光环设计为利用现代光电手段产生背光,夜间熠熠生辉。
菩萨铜像底座为3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高45米。
奇观
该铜像的巧妙之处在于其选取的角度,铜像背东面西,以狮子峰为背景,每当太阳升起时,从正面看霞光万道,而且在每年的春分和秋分时节还会形成独特的“佛光”现象。
寓意
地藏菩萨露天铜像高99米,与九华山99座山峰、金地藏享年99岁的寓意相一致。
功能
九华山地藏菩萨巨型铜像底座3层。
第一层为面积1400平方米的礼佛堂,可举办各种佛事活动。
第二层为展览厅,集中展示中国四大佛教名山的来历以及四大菩萨的修行等佛教故事。 第三层为信徒提供各种型号的地藏菩萨铜像的微缩复制品。
游人可以乘坐电梯直达莲花座观光。 铜像体内共分12层,除必备的设备外,主要用于珍藏佛教各种珍宝,如舍利子、佛教法器、书画等文物,不对游客开放。
技术
铜像采用洛铜集团的专利技术——耐蚀亚金铜合金,即仿金铜制造技术。
建造商
洛阳铜加工集团公司联合体。
2000年12月25日,铜像建造工程举办招标会,洛阳铜加工集团公司联合体一举中标。
洛阳铜加工集团公司是国家特大型企业,曾在浙江普陀山建造过32米高的南海观世音菩萨铜像。这家公司开发研制的仿金铜材料防腐性能特别好,颜色金光闪闪,被欧洲货币组织指定为欧元的制作材料。九华山地藏菩萨巨型铜像的像体也采用这种国际最先进的仿金铜材料铸造。
配套建设
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景区以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为核心,分内、外明堂、小西天和佛学院三个功能区。
内明堂以铜像主体为中心,通过依山就势的自由布局,体现出人人都具备的淳朴、自然的佛性,功能上以朝拜为主。
外明堂满足观光休闲功能,景区以盘长和圆为元素形成完美构图,并通过优美的生态景观和多种文化艺术形式使游客感悟佛教文化、地藏文化。
小西天主要满足游客礼佛功能。 佛学院主要满足佛教研究及教学功能。
投资
整个铜像景区投资46亿元,其中铜像的建造费用为15亿元。
缘起
历史渊源
九华山是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千姿百态的群峰,宛如莲花,素称“莲花佛国”。唐李白赋诗赞曰:“妙有分二气,灵山开九华”,“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故而改原名九子山为九华山。
据记载,唐开元七年,新罗国国王金氏近亲年仅24岁的金乔觉,毅然抛弃王族生活,削发为僧,携带一个叫白谛听的独角兽渡海来到中国,他遍游名山大川,寻访古庙宝刹,来到九华山,见此山钟灵毓秀,物华天宝,十分喜爱,于是就在山上结茅住庵,修道悟禅。从此,他虔诚苦修,栖身于岩洞,饿了就在山上采些野果子吃,渴了就取些泉水喝,心甘情愿地过着一种非常清苦的的修行生活。
金乔觉在山上苦修,曾住过山间不少的地方,也曾留下了许多奇异的传说。据传说金乔觉住过九子岩、莲花峰、东崖峰一带的山洞,无极洞、打坐石就是他当年活动的踪迹,古拜经台就是他当年诵经读书的地方。他的苦修感动了众多善男信女,当地乡绅诸葛节等
捐资,为金乔觉建寺。建中二年(公元781年)池州太守张岩奏请朝廷赐“化城”额于该寺。 金乔觉在九华山修道时曾发下宏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人们把他这句话称之为地藏大愿。金乔觉传播佛经、传述佛礼、弘扬佛法、普渡众生,他圆寂时,相传山鸣谷陨,群鸟哀鸣,地出火光,其尸身起越三年而栩栩如生,众僧都把他看着是地藏菩萨应化九华,尊其为地藏菩萨,建肉身塔供奉。九华山逐成为地藏菩萨道场。
九华山为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又以地藏菩萨道场而闻名于世,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AAAAA级),每年到九华朝山进香、观光游览的信士、游人达200多万人。
1979年,九华山与五台、峨眉、普陀三座佛教名山同时对外开放,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宗教政策的落实,九华山佛事香火更加旺盛,二十年已接待海内外游人和香客一千四百余万人次。l991年赵朴初先生视察九华山,称赞九华山为国际佛教道场。但是,由于九华山地形复杂,峰峦林立,平地不多,历代的寺庙依山就势,以“庙舍合一”的小庙居多,一直缺少代表性的地藏菩萨形象标志,与盛世名山和改革开放形势不相适应。
随着科学的发展,借助现代的浇铸技术来建造超规模的佛像已渐成趋势,它既能弘扬佛教文化,又能为名山增色、为佛教增辉。特别是香港天坛大佛的落成,对九华山佛教协会的启发很大,九华山佛协发心要在九华山建造99米地藏菩萨大铜像。
选址
1995年以来,在有关部门支持配合下,九华山佛协认真进行了选址察看工作,先后选了8个地址。经过专家认真讨论,逐步缩小范围,去粗取精后选址大觉寺。
后来,由于原定选址大觉寺地段地形复杂,环境容量太小,不足以显现地藏菩萨的庄严神圣,九华山佛教协会经过重新踏勘和反复研究比较后,最后确定柯村狮子峰地段为大铜像建设的最佳位置。
九华山地标性的笔架山和狮子峰构成地藏菩萨大铜像背倚的雄伟底景,景区格局大气,阴阳融凝,林木秀蔚,生气充盈,是生态良好和景观优美的形胜之地。
建造
筹建
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以下简称大铜像)于1995年开始动议筹建。
1998年10月6日国家建设部、国家宗教局联合发文批准建设(城建﹝1998﹞18号)。此后,九华山佛教协会积极努力,及时申报成立了 “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筹建委员会”和“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工程建设指挥部”。
1998年10月至1999年9月,工程建设指挥部在原行署领导小组和筹建委的领导下,完成了大铜像原选址地段(闵园大觉寺)的地形测绘、地质勘探、地段详规、环境影响评价、“三通一平”和临时办公用房的建设。
1999年9月9日(农历七月三十日,金乔觉圆寂日),隆重举行了大铜像建设工程奠基庆典法会。随后开展了大觉寺地段的土地征用和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
2001年2月确定了以洛阳铜加工有限责任公司为首、洛阳有色金属加工设计研究院和安徽电力建设二公司参加的联合体为中标单位。之后,九华山佛教协会向洛铜集团联合体发送了《中标通知书》,双方法定代表人签署了《工程建设协议书》。
2001年3月至2001年9月,因该项目法人仁德法师因病住院治疗及后来圆寂,导致大铜像筹建工作一度搁置。
2001年10月至2002年9月,九华山佛教协会根据仁德法师的遗愿和要求,考虑到佛教名山的长远发展,在池州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在九华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的积极推动下,完成了大铜像工程由闵园大觉寺移址到柯村狮子峰地段的论证、报批工作,并组织了移址后的地质调查、地形测绘和地段详规的编制、评审工作。大铜像新的选址地段详规已根据专家评审意见修改完毕后,已逐级上报批准。
2003年2月15日,九华山佛教协会委托文池州市人民政府帮助代建。池州市政府同意,并制定由九华山管委会负责具体建设事宜。九华山管委会及时调整了工程建设指挥部部分成员,并在九华山佛协的积极配合下,举行了开工庆典。
施工
2007年9月7日上午,九华山99米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莲花宝座铜体就位仪式在九华山举行,市、风景区领导、九华山佛教协会班子成员和数千僧众参加了仪式。
仪式首先进行了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莲花宝座就位庆典法会,九华山佛教协会会长释慧深率全山僧尼举行了洒净法会,为大铜像莲花宝座铜体顺利就位祈福祝愿。池州市委常委、副市长方志恒宣布铜体就位仪式开始,起重机悬吊第一片莲花宝座铜体成功就位,标志着99米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工程进入了铜体安装阶段。 2008年1月,九华山99米地藏菩萨露天铜像主体工程核心筒圆顶。
2009年3月,九华山99米地藏菩萨露天铜像主体结构完工。
目前,安徽九华山99米高的地藏菩萨露天铜像主体结构已完工,正在进行佛身铜壁板安装。预计在今年年底铜像工程将建成,在2010年择日开光并向游客开放。
意义
九华山地藏菩萨露天铜像的建造具有以下重大意义:
①九十九米米地藏铜像是九华山风景区的一个标志建筑,是拉动九华山柯村新区快速发展、扩大景区容量的重要工程。
②是加速柯村新区开发,构建"大九华、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格局,实施九华山"二次开发、二次创业"的标志性重点工程。是九华山成为国际级旅游胜地的重要举措。
③对于进一步拓展九华山的对外影响,促进池州乃至安徽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④以佛结缘促友好,地藏菩萨铜像不仅能促进安徽与韩国佛教界的交流,对中韩两国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也将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⑤对弘扬地藏精神和佛教文化,振兴佛教名山,使九华山成为国际性佛教道场有着重要作用。
总之,九华山铸造地藏菩萨露天大铜像,是九华山佛教史、中国佛教史乃至世界佛教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增辉江山、庄严国土的万年之计,是中国宗教艺术的一大创举。
九华山与地藏王菩萨的缘起
九华山早在晋代(公元401年)就有了寺庙建筑,开始是道观,到唐代新罗国(今朝鲜)金乔觉到此结庐,广修佛寺,后经宋、元、明、清历代的修建,九华山寺庙最多时达150余座。现存寺院50余座,佛菩萨塑像1500余尊。著名的寺庙有:化城寺、肉身宝殿、祗园寺、百岁宫。 上九华山,进山门首先要到九华街,这里是九华山的中心,寺庙也主要集中在这附近,有“莲花佛国”之称。 地藏菩萨全称“大愿地藏王菩萨”。《地藏十轮经》载:“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故名地藏。 传说释迦在忉利天为其母摩耶夫人说法时,曾嘱咐地藏长住人间,并执掌幽冥世界(即阴府教主)救济三恶道众生之苦。于是地藏就担当了释迦灭度之后、弥勒出世之前,在无佛世界教化众生、拯救众苦的大任。他发下了“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大愿,所以他代表了“大愿”。
地藏菩萨的塑像,大多着僧装、披袈裟、左手持如意宝珠,右手持九锡宝杖。他的坐骑名“谛听”。
据《宋高僧传》载,地藏托胎为新罗国王子,姓金,名乔,少年出家,唐玄宗时(公元653)来到中国,于安徽省九华山结庐苦行修炼。后来他在当地广收信徒,募化建寺,使九华山佛寺和僧尼日益增多。他在99岁时,自坐缸中圆寂,3年后开缸时,肉身不坏,面色如生,骨节能动,佛界称之为菩萨转世。于是以全身入塔,这就是著称于世的地藏肉身塔,后又建殿藏塔,所以名为“肉身宝殿”。 到了明代,金乔觉地藏开始被作为地藏菩萨的化身来祭祀。从此,九华山就成为地藏菩萨显灵说法的道场扩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