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商城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华夏吴氏网 >> 资讯 >> 统谱 >> 浙江 >> 正文
唐刺史吴进公至全智公世系调查和考据
作者:吴松金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4-1         ★★★★★

唐刺史吴进公至全智公世系调查和考据

全智公三十三世裔孙 吴松金

(2015.3.29)

卷首语:我生也晚,又长年客居沪上。前年返乡才介入吴氏宗谱研究,在查阅仙居吴氏宗谱及全智公派下相关分支谱系时,发现其外纪世系存在诸多问题:世系混淆不清、世序颠倒、祖源东拼西凑、毫无脉络可循,可信度极差。仙居吴氏是一个邑之望族、名人辈出,派下拥有几十万后裔,其祖源竟呈如此乱象,实在令人费解和难以相信。为何会出现这种有悖常理的事情?在细阅仙居谱序后终于找到答案,原来仙居吴氏宗谱在清初顺治戊子年(公元1648)曾遭兵燹,所有历代史籍谱牒均被洗劫一空。现存的宗谱都是在康熙年间新修的。在一无旧谱、二无史籍可供参考的情况下,仅凭族中老人记忆和修谱先生东拼西凑出来的上代世系肯定是不靠谱的,也是不可信的。因为他们所罗列的世系并不是真实的祖源、也就是说不是历史事实。之所以缪误流传几百年以致于今,一是源于后人对祖宗的敬畏、轻易不敢更改宗谱;二是宥于时代的局限,再者当时信息十分闭塞、关山阻隔、交通十分不便,要了解和澄清祖源真伪几无可能。

时下是信息社会,信息流交换和搜寻十分便捷,通讯、交通也十分方便快捷,人的思想也很开明、开放。对祖宗的东西,我们的态度是尊古而不泥古,批判性地继承前人的东西。现在既然发现仙居祖源存在如此严重的问题,为何不及时去解决它?为何不去找出事实真相、还历史本来面目?作为进公后裔,我们责无旁贷。基于此,我曾两去祖地遂昌,在当地宗亲热情帮助下,得到许多有关进公后裔的信息、查阅了几部宗谱资料(当然还远远不够);并在互联网上与各地宗亲进行交流、印证相关信息,初步梳理出了仙居吴氏祖源既全智公至遂昌吴进公外纪世系的脉络,并佐证了他的真实性。

我十分赞同东阳立梅宗长的见解“外纪世系只能是发现整理出来的”。“既然根在仙居,大宗的外纪世系也必然是其分支的外纪世系,任何一分支不可能也不应该违背大宗另立外纪世系”(摘自《关于仙居吴氏外纪世系的刍见》一文)。同理,既然根在遂昌、源于吴进公派下,仙居的外纪世系也只能接续进公的世系,这是天经地义、顺理成章的事。怎么能随便地认他人作祖宗呢?连我族前贤都说“不攀附往古、不附会声华”。“与其穿凿附会、妄指其人为家乘之光,敦如存信去疑、舍远取近为实录也”。所以,再也不能让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啦,这不是让泉下的祖宗含冤蒙羞吗?作为他们的子孙,我们将情何以堪?所以理清祖源,使“宗正祖真”,是我辈作为子孙的责任。大家一定要携手合作、共同参与,力争尽快把吴进公世系和派下后裔的繁衍、迁徙及分支等情况进行了解与梳理、汇编成集,促成进公大家族的有机联系,增强凝聚力,团结互助、共同繁荣。为了方便大家联系交流,我在互联网上建了个)“遂昌吴进公家族群”,群号(QQ号399574372,欢迎广大宗亲积极参与。我个人和少数人的力量毕竟是渺小的、有限的,只有大家群策群力、多方搜集资料和信息,才能把吴进公的世系去伪存真、力争还历史本来面目,使列祖列宗的英灵含笑九泉。也不致愧对子孙后代。(即使一时解决不了的,暂时存疑也未尝不可,至少我们努力过,也可以留一些有用的线索给后人)。

下面我把近几个月对吴进公世系所搜集整理的材料向大家做个简介,由于时间仓促、搜寻的资料不是很多、走访的地方也有限,好多分支尚未发现和联系。再者限于水平和见识,如有写的不对、不当、不完整之处,还请宗亲们批评指正。本文仅作抛砖引玉之用,供大家交流参考。

《宗谱》序、跋、引、摘录

1.《平昌吴氏宗谱序》(遂昌山前):“唐神龙初有讳进者以进士第官三衢刺史,有政声。解组后卜居于平昌北乡之马步,盖其时马步尚隶三衢管辖故也。传至南宋有讳宣义者由马步徙居遶溪,以勤俭起家。后因丁繁地隘,分处楼坪者讳重九、又分于峻岩者讳崇二,支派虽三分而谱牒则一本相承。引而近之岁时,伏腊同祖宣义、推而远之则皆马步所自出为五马之华胄也”。     

嘉庆十四年己已(1809)永康县学教谕 华日南

 

2.“山前系延陵苗裔,迄今时代旷隔、邈难追考,惟就其追而可稽者得之,是则凡族谱皆然。陈胡公以上夏商之绪,迨万石君之家、甲乙之名,不著此史倒也亦谱法也。斯谱独载唐时迁居马埠者曰进公,是为始祖。逮南宋续迁遶溪者曰宣义公为一世祖,厥后或徙楼坪、或徙峻岩,旧叙均详,兹不复赘。族分三派、同宗共谱。余观其沿波溯源、垂颖顾本,不攀附往古、不附会声华,只述其自唐及宋以来之世系,继继绳绳,有条不紊。于此以序昭穆、明长幼、别亲疏、敦伦睦族,询无歉于尊祖敬宗之道,可谓仁人孝子之用心也。”

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遂昌儒学教谕 罗树棠

 

3.《平昌吴氏修谱跋》(山前)“谱者普也,固所以统万殊而归于一本,合千派而会于一源,谱之攸关大矣哉。.....我族系出延陵,实季子之后裔,年湮世远,渺难详述。谱独载唐以来中宗时有进公者擢乙已进士,官刺史,由三衢徙遂昌马步,故以后居遂昌者即以公为始祖。”    

嘉庆己已 三十三世孙 道洪

 

4.《括昌吴氏族谱序》(石练):“今吴氏家谱创始于唐,叠修于前明中叶,再梓于我朝雍正间”。

乾隆辛卯(1771)赐进士出身、文林郎、金坛知县 庄采

 

5.《括昌吴氏重修族谱序》(石练):“括昌吴氏其先世刺史进公于唐神龙间由三衢来迁,迄今千有余年。戴崇教义,敦诗礼家声之旧,平昌世族罕有过之者。......观吴氏宗系,自其始迁祖三衢刺史而递,文章德业炳炳烺烺。一迁再迁,支分脉贯,譬然无尽之灯、如溯有源之醴,不同彭泽之无稽者也”。     

乾隆甲午(1774)朝议大夫、松江知府 韩锡祚

 

6.《练溪吴氏重修族谱序》 :“吴之先世代有闻人,炎汉以前、谱无可考,李唐以后、事有可传。......从马埠而茅庐高卧、明月同居,是谓遗安俨然大隐泊乎。传至云孙,迁于王贵,箕裘弗坠,科甲常绵;开宝、熙宁、更多贤达,永乐、成化、更著勋猷。......迨至本朝,英杰鹊起,俊造鹏博”。   

道光十八年戊戌(1838)青城 戴晋

 

7.《谏议大夫自序》(龙泉谱):“晋公在唐中兴试进士第,生子峦,峦生二子,长龙库、次龙庄,龙库生昌裔,裔生高祖璇,匕生曾祖翥、字文羽。宣宗时授观察使,召署吏部事力辞;朝廷赐号文简先生。生祖父兄弟五人,吾祖居五曰仲讳融字子华,等进士第,为昭讨节度使讨蜀为掌书记,累迁侍御史,坐累去官。久之,召为礼部侍郎、翰林院大学士,掌中书门下事;诰封都承,加封太傅、魏国公。生父畦,任徐州太守,旋升光禄大夫。生吾兄弟三人,既吾讳是、次弟祎、三弟柭。懿宗咸通元年庚辰,吾二十一岁举进士第,历懿、僖、昭三皇。乾宁元年甲寅,吾以谏议大夫为润州刺史。将一年归宁于越,同弟十二郎祎、十三郎柭侍亲于山阴和乐村”。  

唐天祐八年岁次辛未(911) 是同弟祎书于东山祐居北堂

 

8.《厚仁吴氏重修宗谱序》(p44):“仙居吴氏来自处州遂昌,唐中宗时刺史进公。在遂生聚九世,生银青光禄大夫全智公,于有唐时徙仙居下砾,为仙居吴姓始祖”。

乾隆二十六年辛已 天台 许崇润

 

9.仙居《重修谱引》(p38)“修谱是十世祖洽公始序而辑。十七世祖同志公继修之,至廿二世祖炳纪公又起而重辑监定。未几,顺治戊子,县里多寇;凡吾家历代的传书、先祖的版籍皆掠于兵,谱牒亦遭遗失.....。经遭乱离之后,人多散失,唯恐能知本派支流乏人,幸老成未坠、征信有人,各房长会同考订条析,谱牒得以重辉”。

康熙四十一年壬午 廿五世孙 淑 谨撰

 

10.《延陵吴氏文质公原序》余延陵吴氏世居山阴和乐村,乃晋公之所基也。公出光禄大夫璟之后裔兵部郎中洪之曾孙,三传而至于高祖昌裔,裔生曾祖翥,翥生仲,仲生余父讳融。凡七世清白、贻声忠厚,仕及余昆仲。……顾和乐地隘未足于容集蕃族。余永贞间奉命巡闽时过长溪至一地曰长汀罗山,三面长河、左绕土深而固、野旷而平、以为足可族也。因于元和三年别叔伯兄,揭眷而来家仕坂焉。按旧谱自太王以下季札以来图疏引纪其本支。

唐大夫甲戌正月望日 武德大夫 文质 (注:大夫应为大中之误)

 

11.《厚唐吴氏宗谱序》“唐有曰进公者,家于处之遂昌。唐中宗时登进士第、官至刺史,字晋卿;晋卿生峦公,峦生傅岩公,傅岩公生龙庄公、字元振,元振生崇政公、字庆基,庆基生少连公,少连生嵩、生伟公,伟生著作郎尚球公,墓在吴基山;球生景盈公、字淳实,淳实生石庆公,石庆生灵运公,灵运生全智公,行三,徙宅仙居”。.....

“自秦火以来,家谱不行,官牒既废,久难稽查。惟遂昌进公以下,幸有记述,家谱是赖焉”。

宋咸淳癸酉(1273)裔孙 威

 

12.《厚唐吴氏家谱跋》“唐进公、字晋卿,由进士官至刺史,迁遂昌。故遂昌之迁自进公始。传七世为尚球公,官至著作郎,墓在吴基山。又传六世,迁于仙居厚仁,则自全智公始。.....自遂昌分派以来,由进公传十世为全智公。居仙居之吴氏,代有谱牒。”

宋咸淳癸秋(酉)裔孙 思齐

 

13.《吴氏三世祠堂记》“家于处之遂昌者,唐中宗时登进士第,刺史进公生峦,峦生龙装,龙装生崇政,崇政生少连,少连生伟,伟生著作郎尚球,墓在吴基山;尚球生景盈,景盈生石庆,石庆生全智,银青光禄大夫,唐末避地台之仙居。

宋.资政殿学士 杨栋

 

14.《程氏世谱序》“唐末五代之乱,亡失旧谱,上世次序不可复知”。

北宋.程祁

【注】同理,宋末元初、元末明初、明末清初、清末至民国,战乱频仍,谱牒亡失、可想而知,文革甚于秦火、谱牒毁失迨尽、十不存一,现在新修的宗谱,由于缺乏旧谱史料,致使世系紊乱、真伪难辩。

 

15.《重修括昌吴氏族谱序》:“延陵为括著姓,声名、文物赫奕久矣。谱访于石峰公,历数十传至若川公、不无挂漏。……自唐进公支分派别、鉴鉴可据,无远胄之嫌、以昭序也。

万历戊午(1616)夏应瑞 仪明甫

 

16.《括苍吴氏族谱序》“石练吴氏自唐神龙间刺史公讳进者从三衢徙居平昌迄今千余年,其宗支可考者以有谱存也。……赏考吳氏系出延陵新安称望族,其子姓之散处于直省者不下千百计”。

雍正十一年(1733)遂昌教谕 陈世修

 

17.《吴氏续修宗谱序》“括昌吴氏则自进公由三衢刺史致仕居马步,彬公赘居龙邱转徙马埠,元政公迁眠牛山下至朝瑛公居洋澳,历二十余世。其谱已重篡而叠修”。

嘉庆十一年丙寅(1806)邑庠生鲍文林

 

18.《吴氏源流序》“吾祖畦公,避董昌之乱来乔安固库村。.....但谱牒兵燹之后,世远无证。其间继绳之序、尚厥三世,与其穿凿附会、妄指其人为家乘之光,敦如存信厥疑,舍远取近为实录也。盖衍谱法所云异地来此即为始祖”。

                    嘉庆二十一年丙子第九世孙杞峰子遐

 

从以上所摘录的序文等所叙的史实(虽然其中也有世序记错,把一个人的名和字错解成两代人的),但还是充分证明了仙居全智公是源于遂昌吴进公派下,这是不争的事实。如果说山阴的吴翥跟进公有关联,那他只能是进公的后裔,而决不可能是进公的先祖。因为进公比他早生了一百多年,哪有前辈是后代孙子的道理?他的三世孙吴畦、四世孙文质、七世孙吴浃都承认进公是他们的先祖。那他们的后世、后后世编写的谱能作数吗?何况还是在亡失了谱牒之后编的东西?如果他们不认可先祖的自序、谱序,那又何必把其载到谱上?如果认可祖宗的记载,而又不认同先祖的说法,另搞一套,那岂不是大不敬之举?至于仙居谱上所述的其它祖源就不多浪费笔墨去分辨了。因为祖宗只有一个,既然可以确认进公是始祖,还有必要再去找别的人作祖宗吗?当然,我们还是要花些时间和精力,把吴进公至全智公的世序传承的相关谱牒史料认真、仔细地梳理、确认、敲定,彻底解决这个历史陈案。总之,要慎之又慎。还要取得全智公派下各地宗亲的理解和认同。 以上只是我个人根据相关史料整理的结果。只是就事论事,仅是一家之言,一得之见。借祖地相聚的机会和大家交流。

说句题外话,古时修谱,可能还是修谱先生在左右全局,是他们编了算数。而族人们只求表面上的荣宗耀祖、只要祖宗世系能完整接续也就接受、认同了。否则,无法解释为什么那么多旧谱都存在这样那样的世系紊乱等诸多问题。关键还是虚荣心在做怪。当然先人中也有许多有识之士,他们尊祖敬宗、尊重历史、宁缺毋滥,对宗族和后人负责的态度,他们的许多见解,至今对我们还有示范和警醒作用。

 

文章录入:吴平河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