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是南岑吴氏的祖源地,1163年,始祖吴芾按巡至东阳,爱东阳山水,遂营别墅于南岑(南街恺悌坊,其位置大约在和平旅馆附近,西对镇圣巷——以前称下南巷。见卷三十四明南京刑部侍郎、华溪虞守愚《桂塘公墓志铭》,中有“宋殿中侍御史、龙图阁直学士、赠光禄大夫谥‘康肃’出知婺州时,命仲子洪从东莱吕成公学,因筑别墅于邑之南岑恺悌坊,子孙从而家焉”之语。南岑,其南有小高山——东西岘峰之谓)。1166年,嫡祖吴洪登乾道丙戌科萧国梁榜进士,官至奉议大夫、浙东提举常平司提举。1172年冬,吴洪因直言指责宰相燮理无方获罪当道而辞官归里。1173年,嫡祖吴洪奉父命定居东阳,东阳南岑吴氏自此年始。1183年,始祖吴芾去世,谥“康肃”。这一谥号的含义,“保民安乐”为“康”,“执心决断”为“肃”。1212年,嫡祖吴洪去世。芾公和洪公相继在南岑生活四十余年。
祖先坟茔在仙居,免不了要回去祭扫。至两公去世,归葬仙居,三世祖楷校二公深感仙居路遥,且隔着崇山峻岭,祭扫不便,于是在东阳城南关之外的东疆覆船山(又名“前山头”,即今新苑路169、171号路段)营建芾洪父子的衣冠冢。
但这并不意味着与祖源地断了往来。从前十几代的婚媾情况看,与祖源地有联姻。明清时期,双方均有人员或文字来往。见之宗谱的明嘉靖年间名臣吴时来(1527~1590,字惟修,号悟斋,仙居厚仁村人,抗倭名将。风景名胜“神仙居”入口右侧的庙就是纪念吴时来的)诗文就有四篇。篇目为《岘溪子天源公赞》、《赠明山子序》、《寄莘野长兄诸弟侄》、《孝女张内君为父母立祀田记》。现将《寄莘野长兄诸弟侄》抄录并标点如下:
秋过吴宁,得与南岑一寻宗盟,顾辱诸兄款厚,殊慰,殊堪追忆。
康肃公德泽流于六郡,朱文公诗谓“政有百年思”者,迺子孙在石井后里者微矣,岂物无两大势固然欤?正以未遑修谢,有怀伊郁,参府伻至,具承惠存,兼以不肖生日为贺。不肖四岁失慈,兼之始衰,日惧无闻,乌所言乐也!远意不敢辞,已登拜。谨此附谢,不任瞻依。
还有仙居同宗吴炳思、吴时对的诗文。吴时对曾在宗祠庑下为文作诗,诗云:“曾谒湖山墓,苍苔照夕斑。岂今千里外,赖此一宗繁。俎豆光先德,纶音惬大观。平生怀古意,今日为怡颜。”
1807年冬,吴国鸿(1743~1818,字友崔,号蓼埜)与南岑族长一道到厚仁祖祠拜祭,腊月初二返程,留有两首诗。其留别诗云:
苍山蹭蹬不辞难,为溯宗源到乐安。
凡蒋邢茅原祖鲁,国丰驷罕出觞韩。
时逾短至年将尽,诗赠长沙句未刊。
寄语厚仁诸族彦,南枝好护北枝寒。
南岑吴氏与祖源地交往虽有,但不密切。除了山水阻隔,还另有原因。七世祖方正所撰《祖例》第八条说:
尝闻先君言:“我上世从仙居石井迁居东阳南岑,至汝已历七世之远。宗族往来不相通,喜庆忧戚不相闻者,已有一百六十余年之久。东阳与仙居虽邻壤,地之相去者二百余里之遥。况居仙居者又有大田、厚仁诸处不一,若欲通作一谱,未免茫昧不明。且彼谱欲明我东阳一支,盖亦难矣。况我欲明彼谱之详,不尤难乎?可只依我所记,以康肃公为第一世之始祖。盖上以承石井本源,下以续南岑系绪,水木源流之本,一览可知。其南岑乃康肃公知婺时,与仲子洪提举公所居之别墅,故以康肃公为始居南岑之始祖。”今方正修此谱,列图叙系,一遵先君所言,不敢少有所违。后之子孙续修此谱者,须谨凛遵之。
如此一来,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与祖源地的联系。1818年,“湖山派因本支衰弱,持《谱牒<上世纪考>》来东,欲到彼处接支合谱”。因洪公有四子,支分湖山南岑两派,该谱未标明,湖山派的接支之行大约没有成功。此后来往更少。直至千禧之年,为抢救宗谱,南岑吴氏前往厚仁寻觅祖谱,才渐有交往。去年与今年的清明节,南岑吴氏前往芾公墓前祭拜。不才也参与去年之行,撰有《仙居祭祖记》及《东阳南岑吴氏清明祭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