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阳城演礼乡台底村吴氏家族略考
吴氏家族是台底村悠久的家族,当地俗称”在地户“,但台底吴氏究竟起于何时,历代旧谱无据,因变革墓碑亦毁,传说亦片段无次,缺乏文字支撑,幸祖父吴祥元在世时记录了一些笔记,稍作整理,参照其他资料,记录如下,以备不时之需。
关于吴氏起源
吴姓源于姬姓,肇端于吴国,形成战国初期,始祖是周朝的太伯和仲雍。据《史记•周本纪》和《吴太伯世家》记载,姬姓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dǎn)父(即周大王)有三子:长太伯、次仲雍,三季历。季历贤而有才干,娶贤惠的太任为妻,生子姬昌,深受古公宠爱。他把周部落的兴旺发达寄托在姬昌身上,因此想传位给季历,以便将来再传给姬昌。太伯和仲雍明白父亲的心思,于是便自动让贤。他们趁古公生病的时候,以给父亲采药为借口,远奔到东南沿海的吴、越地区。为了融入当地民族,他们从当地之俗,文身断发。因当时江南一带还相对落后于中原,故太伯和仲雍带去中原的先进文化和技术,颇受当地土著人的敬重,“归之者千余家”,被拥立为领袖,建立起姬姓吴国,称为句吴(也作勾吴)。太伯无嗣,死后由弟弟仲雍继位,世代相传。武王灭商后,封仲雍的曾孙周章为吴子,追封太伯为吴伯,吴成为正式的侯国。吴国建都于吴(今江苏省苏州),拥有今江苏、上海大部分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地域。公元前585年,仲雍十九世寿梦正式称王,到春秋后期吴国开始强盛。传到吴王阖闾时,曾一度攻破楚国;到吴王夫差时,又战胜越国,俘虏了越王勾践,迫使他屈服求和。后由于夫差骄傲自大,不听伍子胥的劝谏,沉迷酒色,贻误战机,吴国终被越国打败,吴王夫差自杀。吴国于公元前473年灭亡,其王族子孙虽四散避难,却不忘故国,便以国为氏。但是,也有学者认为吴氏不始于太伯。清人张澍在《姓氏寻源》以及《姓氏考略》中都说:据《山海经》记载,颛顼之时就有吴权;《史记索引》中舜后也有吴氏;《帝王世纪》中少康之时有吴贺。按这种说法,则最早的吴氏当是古帝颛顼时人吴权的后代。因颛顼建都王帝丘(今河南濮阳),所以这支吴姓的祖根在濮阳。不过多数姓氏典籍都把出自姬姓太伯、仲雍之后以国为氏的吴姓作为吴姓的主要来源;各地吴氏族谱也都把太伯作为他们的远世始祖。
在吴氏发展、播迁史上,季札是一个主要人物。季札是吴王寿梦的四子,以贤德著称。寿梦欲立他继承王位,他坚辞不受,逃到延陵(今属江苏常州),隐居于乡下种田。后来他的3个哥哥临死前又要传位给他,但他仍然不受。他的封邑在延陵,世称“延陵季子”。季札的孙子启蕃曾任鲁国相国,在山东曲阜繁衍,其后代又支发山西、江西等地。吴国灭亡后,吴王夫差的太子吴鸿被流放到婺源,后繁衍成鄱阳、浮梁、余干、乐平、进贤、安仁等多个吴氏支系。至隋唐时期,吴氏已有濮阳、渤海、陈留、吴兴、汝南、长沙、武昌等郡望,以后又有延陵郡。
简而言之,吴姓有以下几个来源:1、以吴国号为姓,出自姬姓,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朝时,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周太王)建立了周部落。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出现了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则是季札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构成了当今吴姓的绝大部分。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其子孙便以国为姓,称吴姓。 2、上古时已有吴姓。一是舜的后代有封在虞的,因“虞”与“吴”音相近,故舜后有吴姓。一是颛顼帝时有吴权,其后亦有吴氏。一是少康帝时有神箭手吴贺,其后有吴姓。 3、出自古帝颛顼时期吴权之后裔。据有关资料所载,相传为上古颛顼帝(高阳氏)时吴权的后代。 4、夏代国王少康时有吴贺,其后为吴氏。 5、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产生吴姓。锡伯族、柯尔克孜族、朝鲜族、赫哲族等均有为吴姓者。
台底吴氏的历史印记
吴氏何时开始在台底定居,据祖父笔记中分析推测,可能是吴王夫差北上与晋争霸而少数人留居于此,因阳城地处晋的最南部,河南济源与阳城边邻,古上党为兵家必争之地,春秋时期古晋国大部分是狄人杂居地,吴国攻晋必经晋国之南部边境,吴姓少数人留居于此很有可能;笔者据史推论,也有一种可能是季札之后,史上记载:季札的孙子启蕃曾任鲁国相国,在山东曲阜繁衍,其后代又支发山西、江西等地,其中有一支初落距离阳城很近的翼城一带,如果台底村吴姓属于这一支或同样来历,那么村中一块古门牌”延陵世泽“的记载是很有道理的。
祖父在1961年3月27日,曾对村东观上的岱岳观(现已大部分遭毁,仅留山门)考查,金大定11年以前,该观老西院就建有天齐大殿,大殿的门墙外东侧立一碑记,上书大定11年,沁水灵虚观一道士,清虚大师孙景玄,字仲远,于台村(即台底村)建观,当时台村招抚吴英施地一顷三十亩。由此可以证明北宋以前台底村吴姓就占有很多的土地,台底村是吴姓久居之地。
在本村一处叫石坡疙瘩的地方有一古院,大门牌上尚存有”延陵世泽“四字,延陵是吴姓的堂号,这四字乃吴姓季札一支之称,证明此院历史上为吴姓祖居之地。
在村北有一个被村里称为后庙的地方,据祖父笔记记载正规的名字应该叫中台禅院,为什么称中台呢?因台底古有三台,北台今之枣庄地一带,南台今之尖角,南坪地一带,中台即今之台底村,禅院乃吴家之祠堂,院内北面正殿塑有佛像,南殿塑有地尊王像,东北小房放有黄龙牌位,东北小耳房塑有三蚕姑像,西北小房塑有山主爷像,西北小耳房塑有鬼王爷像,院的东西及西南、东南小房均主持住地及社首办公之地,院门在正南东边出入,什么是山主爷呢?据传不知何年,不知遭受何灾,吴姓不少人死亡绝户,各户祖宗堂上的牌位无人奉祭,后人们才将绝户之牌位(当地称祖宗牌位为神柱圪垌)收集起来,用火焚烧,和上泥,塑了一个山主爷像,每逢节日进行奉祭,这个传说又证明吴姓在台底村之久居。
台底村东二里之地,有一个叫许冶的地方,在一块约八亩地内,有一吴姓祖葬群墓,树一古碑(现已毁灭),上写吴户三代宗祖之墓,并写有城西台底村,泽安里六甲,吴户,许冶地一处,公留宗祖地八亩,每年租谷一石四斗,以清明祭祖之花费,碑文上又写三门应事,长门吴世等,二门吴进杰,三门吴伦,但立碑者系长门吴养库,三门曾孙吴明,二门已成绝户,立碑时间为乾隆三十九年五月初一日立,又据许冶祖坟下边地立有一碑,上写吴登明配张氏之墓,康熙丙申年外甥们给立,证明清初二门已绝,从碑文中看上写吴户三代宗祖之墓,证明明末清初吴户又遭大劫,死亡绝户者很多,为了祖宗不断纸火,留公地八亩以祭祖茔。吴姓古墓遗址很多,已失传者不谈,祖父在世时记载的就有许冶二处,坪上道北地一处,尖角地一处,西岭后地一处,老牛岭地二处,西坡地三处,岩脑地二处,观坪地一处,东坡头地二处等等。
人物传说及字辈排列
阁老原是本村人。台底村南半里地,有一地名尖角,在此地内,相传是吴阁老祖父之墓,原来有三个坟堆,据说,年遭荒旱,阁老之父把子担于花篓内外出逃荒,到了山西沁县落户,父勤俭节用,供子读书,后官居阁老之职,回台底认祖,族人怕犯罪后连累,故不认,后吴阁老才返回沁县。这个传说中阁老就是清代著名的沁州吴阁老吴碘,当地戏称的三宝(鸡蛋、瓜子、吴阁老)之一,是康熙帝的宠臣。
五世医家美名传。除了阁老的传说,其实台底吴氏笔者这一支也是近百年来当地因医道而享誉一方的一支。笔者的高祖吴德福、曾祖吴慈云、祖父吴祥元都是当地知名的医生,尤其以看眼疾而独树一帜,高祖吴德福信道,最后坐化归西,当地一奇;祖父吴祥元早年投身革命,抗战期间先后担任本村武委主任、村长,解放后又担任县司法科科员、一区副区长、县医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文卫局副局长、药材公司副经理等职,尽管仕途坎坷,一生抱憾,但对待群众和病人始终富有一颗慷慨仁爱之心,我至今记得祖父在药材公司时每年用雪水、冰片等中药材配制一大瓶眼药水无偿送给眼病患者的情形;父亲吴高峰是本村解放后的第一个大学生,山西医学院60年代毕业的他初期上山下乡,送医上门,赢得全县人民的赞誉,成为中西医结合的典范,曾被授予赵雪芳式的好医生称号;小弟雨雷医科大毕业后留在省城医院,现在已是主任医师,成为业务骨干,也是乡亲们省城求医的一条重要渠道......
关于台底村吴氏家族的字辈排列,从吴氏一些考查来看,清代以前有单字辈,也有双字辈,从始以来字辈的排列考查不清,从清代后期,台底吴氏有十个字辈的排列,分别是:
......兆、德、云、祥、瑞、高、明、万、世、兴......
笔者祖父属于祥字辈,父亲属于瑞字辈,笔者本人高字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