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黄帝文明史和三千多年的泰伯吴氏文化,他们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作为家谱,她是记载家族史源繁衍、祖宗德业、子孙生聚、支派迁移和社会发展过程的见证,她象征着先祖与族人的灵魂,她是继承先祖遗志,教育子孙前进发展的动力,她是增强族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她是以“血缘”为基石、以“亲情”为纽带的桥梁,她是族人传承先人的遗志和发扬先人精神的平台。因此,修订家谱是社会和家族的需要,是中华民族情感统一的需要。家谱所传承着“同宗同源、根脉血缘和崇祖、孝亲、家和、族睦”的中华传统美德,家谱对现代社会的发展和民风民俗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对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和谐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华民族大家庭有着五十六个民族,各民族姓氏家谱都叙述不同的发展历史,吴姓氏是远古先前时期仅有的姓氏中的姓氏之一,吴氏家族自泰伯至今有3200多年的历程,在不同的各个时期都做出了杰出贡献,涌现出许许多多人物和事迹,这些都在家谱中具体体现出来,泰伯和季扎的“三让至德”精神在中华民族的过去和未来都起着对人们的教育指导作用。
家谱的文字记载起源于先秦时代,吴姓家谱最早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吴少微的《吴氏正宗谱序》。家谱它用不同文字叙述不同家族的沿革与变迁。家谱的表述形式各不相同,但叙述内容是大同小异,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版面设计:目前随着科学技术发展家谱出现文字版(文字谱和线谱)和电子版(是一个综合版面,它利用现代科技形成以文字、视图等三维科技制作来体现)。2.文本顺序:前言、家谱序、家谱正本等。3.家谱正本:主要有本人名字号、生死年限、血缘、婚姻、籍贯、事迹、规则、文献等。随着国家的繁荣富强,海内外华子无不有思念故乡之情,他们通过家谱的寻亲,纷纷回乡发展企业,为祖国的经济和家乡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吴楼吴氏家谱为:总谱统卷分文字版和电子版 *组成。家谱由:家谱序、吴氏简介、吴氏家谱 · 文字谱、吴氏家谱 · 线谱四部分组成。吴楼吴氏家谱共分5卷,第1 — 4卷为文字谱,重点叙述吴氏文化和泰伯、仲雍先祖至纯祖移居鄄城吴楼吴氏子孙延续和分居周边省市区域的子孙发展历程,第5卷为线谱,主重描述吴氏家谱以血缘为纽带,所构成吴氏先祖及其吴氏子孙的血缘联系,重点是借助以线为平台,依男性为主上下左右进行衔接的形式。
吴氏家谱 · (文字谱),重点是文字“定论”,按现行文字“横排”方式叙述,所有吾支吴氏男女老幼妻儿婿女统一上谱牒。世辈排列采取长辈在先晚辈在后,同一辈次长上幼下(竖列),并内注妻儿婿女,同辈人员左长右次(横排)。配妻需注明某村某公之几女某号(妻子姓名),女儿已嫁者则注明某村某公之几男某号(女婿姓名)。吴氏族人今后在各行各业蓬勃发展有成就者要注入谱中,充实吴氏文化使后人汲取经验并发扬光大。凡男丁满捌岁者,以法定名字列入本门家谱草本待统一登入正谱。男丁取法定名字时不准与同门先人同名,以乱家谱大纲。凡世辈注明有“讳”字的,是对辞世族人敬之,缅怀之意。因其他原因未能通知外迁支系遗漏的或未娶妻生子的,先登录本门草本待后统一登录正本。论世方法:以少微《吴氏正宗谱》为参照数,少微63世为世界吴氏统谱(新),少微58世为泰伯世谱【鲁西南世谱】(老)。
吴氏家谱 · (线谱),重点是文字“定位”,所有吾支吴姓氏男性统一登录。线谱编制范围 :由远古系、太伯 仲雍至纯系、吴楼后五门至前五门等部分组成。编制原则 :参照《中华吴氏大统宗谱》原则“昭穆有序、长幼分明,突出‘统’的特色,清晰吴氏整体繁衍脉络,上下左右形成有序,紧密联系整体”的原则。线谱编排方法:按旧式“竖排”和现行书写文字“先左后右”方式叙述,左方`数字世辈´和`汉字世辈´序号与右方线图中的名号(姓名)相对应,找准自己的座标就是该位的世辈。以主干世系为单元,采取“父子竖排(父上子下)、兄弟横列(左兄右弟)的排列方法,因家族人员众多按长幼顺序主层分解,从而达到“横的血缘、竖的房系”相互联络关系,在编排中一页所书的内容是有限的,因此需要不断的转页,采取上接下转并注明页码。
( 注释:电子版 *:1.用于家谱备案待下次修谱使用。2.上传互联网以便我支族人寻根查找及外支联系。)
公元二零一四年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