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氏长沙七封山支谱序
丁亥(2007)仲冬,忽一日星城来电,自谓与余同宗号政权者,于省图书馆查阅家谱时知悉在下,并告之其为筹备续修家谱、寻根问祖已历数度寒暑。自此电讯往来、鸿飞不断,盖同为吴氏宗谱文化之传承也。
乙酉(2005)孟秋,余退居二线,乃应诸族贤邀参与敝宗支五修家乘,丙戍(2006) 季春告竣,乃将谱牒三卷报省、市图书馆各一套。当年仲秋,余复携谱谍资料至无锡梅里泰伯庙拜谒始祖,并到中华吴氏大统宗谱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联系归宗入谱事宜,与时任编委主任吴伟勋、世系卷执行主编吴仲奇(现任编委会主任)、办公室主任吴明祥(现任编委会副主任)建立联系。得悉七封山支政权诸宗贤寻根问祖,乃告知其吴氏统谱纂修事宜、及其联系电话。嗣后政权亲赴无锡,使七封山支归诸吴氏大统,如溪流之入江河、归大海也。
己丑(2009)季冬,《中华吴氏大统宗谱.世系卷. 线谱》出版面世,政权等七封山宗贤额手称庆之余,查谱谍、上安化、访同宗,终在安化大福同宗族谱中找到祖源。政权旋即电话相告。诸宗贤桃江祭奠祖灵后,又到益阳与余促膝晤谈。累世萦怀的木本水源之思,得大统宗谱而一朝了却,岂非始祖泰伯之荫庇、历代先灵之德馨乎?
昔罗泌有言曰:姓者性也。山行十驿,形不脫祖;水行千里,性本其处。尝闻木惟大,而有千条万叶之争荣,溯所由生,则一本;水惟浩,因有百川万派之分涌,探所自出,凡一源。我吴氏自泰伯创吴,仲雍传姓,春秋立国,举世称颂。凡传二十四世,开拓精神传于万世,三让至德播于四野。惜乎夫差失国,乃如大海之潮起潮落,长空之云聚云飞。先祖由是星散各方,播于四野,乃有泰伯之德馨浩浩、后嗣之瓜瓞绵绵。斯时盛世,吾吴氏煌煌四千万之众,忝列中华十大姓之榜。今者七封山支新修谱谍告竣,一者归宗大统,尤溪流之汇于大海;二者昭穆条分,尤支脉之疏竣探源;三者敦宗睦族,光祖德于族人后嗣;四者弘扬传统,振家声于家国乡党;堪称善莫大焉。
昔孙中山先生有言:中国国民和国家结构的关系,是先有家族,再推到宗族,然后才是国家。由于宗族的团结,扩充到国家民族的大团结,这是中国人才有的良好传统观念。故程子曰:宗法废,谱牒坏,人家不知来处。世无有百年之族,宗友莫辨,骨肉无统,虽至亲亦薄也。故谱不可不修已明矣。由是观之,政权等七封山诸宗贤探本寻源、倡修谱牒、归宗大统,孰不赞之为宗族光前裕后之义举、家国振兴发达之盛事哉!是为序。
壬辰季春(2012.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