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裕公遗序
予迁楚南三载后回家省墓 晋俩月余 一日胞弟礼兴 堂弟夔语予曰 兄入楚归来 谈及景物山水倍胜梓里 似有眷恋而不思归者 但一传再传后 子孙或忘所自 祖修家乘携带以往可也 又嘱予曰 谱中所撰派行仅十四字 绍世承添共景木 学啟齐家助国兴 目下国字派之子已生 啟字派之孙将至 如三载后族中集修谱牒 自有音书相达 叮嘱子孙归来合辑世系誌之勿忘 余即谨聆 携谱以归 归以之告堂兄兜 兄曰 此诚深谋远虑之意也 燕翼贻谋之道也 珍重藏之以遗子孙 后之人其能光大家声 归家合浦与否 未可逆料 而渊源可溯 当令孝子贤孙有起起孝者 因草撰斯言以为之誌
皇宋景定四年 撰
木优公遗序 (公职授武昌知府)
仰沐皇恩叨蒙先泽 职居太守 自愧才疏 但历任三载 每一念及手足 不禁泣下数行 兹幸裕兄省墓回楚 迂到入衙署 弟得以问家庭平安 则会一人不啻众兄弟同堂聚晤也 余今者竭力王室 公而忘私 国而忘家 余无他虑 惟虑兄弟星居远播 日后子孙罔知所宗 不意家中俩弟 有先得我心之所同 然者将祖浦遗兄 兄必著蔡奉之圭章 重之以遗后人 余因草撰数语书之于谱 以为迁移子孙者誌
皇宋景定间 撰
文贵公原序
非敢忍离丘墓 轻弃故乡 盖由先父尝梦一石 石有奇纹 俄而神人告之曰 汝子兴家处也 后遂生余 及长 父尝以梦告余 予亦不解何故 迨至洪武初年游历安邑至印石 询及父老曰 此中梅十景之一也 山中一石 石有奇纹 吾景以是名焉 余即省悟 归以告父 父曰 吴氏祖传 遇石安家 据汝言适符吾梦 汝盍迁之 后必荣昌 父年高未果 洎父捐馆后 谨记言 请星士卜之 曰 迁居吉卦也 其后必大 余是携家以迁 于今十余年矣 余自迁居后 凡邵阳 溆浦族墓 不惮劳 不畏险 每岁清明祭扫省亲 又尝披览家谱 念及曾祖通慧公迁溆浦时 房曾祖通良亦迁安邑丰乐乡必全复迁梅塘 子孙敷衍 余迁安邑较迟 新来者亦众 恐后子孙有莫辩亲疏之等者 是以叙其迁徒之由 并録邵阳溆浦前人各处坟山地名 授梓镂刻成篇附载老谱 以示后之孝子贤孙 不忘所自云爾
大明洪武十八年冬月 撰
论说録
左论说八篇皆兜房公进士思树公所作也 公清初人 工于考据之学 故其为文探讨精博 能发前人所未发 其于我姓渊源述之 毫无疑义洵足为修谱者引古证今之一助
兜裕二公迁邵阳论
思树
吾吴氏之旧谱 纪先人者 有曰籫缨图 固末世之论已 有曰先贤图 亦未尽之义也 先人著国史 飛公于宇内 子孙敢阿之哉 吾尝序欧阳氏之谱矣 曰天下之不易姓 不二姓者欧阳氏与吾吴实居其二 不易姓者不属天子之籍 以项为刘 以徐为李也 不二姓者不避诸侯之难 以敬为文 以沈为尤也 然则吾吴姓在天下虽山 海 其本则一 此世人之公论 非私言也 余取于欧阳 见其家谱由夏禹至越国 著欧阳得姓之始 自是而山东河南江西南楚两广诸处 孰为初分 孰为中分 分之散为万岐 歛为一握如丝之引而俱动也 如籥之鼓而皆应也 此由欧文忠公掇拾于宋前 而浏阳元功先公補缀于元 故重修者原原本本如是 非他族所能及也 吾吴族之盛不下欧阳 名公巨卿史册不绝 而千古来离合接续之故 终少完本 岂非如文忠公金石録所谓 物居于所好 而常聚于有力之家者之无其人歟 金实犹可收之 而况一族之谱歟 吾吴族木兜木裕二公南宋时迁于邵阳州 得豫章旧谱 有王十朋先生序白云 为 唐太史吴兢七十孙宣由西蜀下江西 此真族人之幸也 第有西蜀而上溯太史之汴梁 由汴梁而上溯後汉之广平侯 前汉之河南太史 以至于常州之无锡 苏之姑苏 能一一分其由何派而分 何地而起乎 故曰终非完本也 然有豫章犹知源流 将来吾楚及江右江苏河南山西 天下之吴必有博学明辨有力者 悉聚修之以继欧阳谱之盛 吴无二姓 非一二人之言也 夫五溪之人 但纪槃弧交趾之卒 只溯马援固可鄙也 然以先人之故 泛而引之 恐非确据 何敢妄附 又修谱者多未见廿一史 或列其兄而遗其弟 或以其子而先于其父 反为天下所笑 吾见多矣 其名字官爵之谬误不可胜举 求如欧文忠公及元公先生之博学细慎可多得哉 兹固因兜裕二公之始迁而备论之 以验吾吴姓之在天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