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宗亲大家好,因明朝初尹三公(我地始祖)辗转迁至鄂随州市万和镇九里塆,并建有祠堂,年代不祥,‘四清’期总谱遗憾被没收焚毁,故失联龙虎山地区的先祖信息,现将我处仅存始祖碑及部分小分支族谱等信息资料和几支老谱的先祖名字发给您们,请核对查找下3一9世均无记载很遗憾,请费心查找一下龙虎山地区的宗亲。请帮忙查找我支先祖,拜托!
以前传的资料不详细,以这次为准。
吴竹青:手机13971795376 QQ3158281256
序 言
开宗明义,盛世修史,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传统。古人云:根深者叶自茂,源远者流必长,不知根则枝叶无分,不朔其源则流派无别。当今我吴姓乃国之大姓,人口众多,历代英雄才子名人辈出。重修族谱旨在统一派系,规范辈分,相互帮助,家族和睦,促进民族团结。
先奉祖居江西鹰潭市龙虎仙山福地,自明初洪武二年(公元1370年)吴氏三祖:吴尹大、吴尹二、吴尹三,叁公分迁入河南桐柏(平氏)一带,湖北枣阳市,湖北德安府随州北岁丰乡会里五甲(今万和镇青苔佛山沟一带),先祖尹三公,妣唐氏,生育有二子,大金公,大银公,一女不详,兄弟二人共有十五子,一女嫁周门有外甥九人,兄妹三人商议将一外甥立嗣吴姓,共十六子(二公各有八子),常称为上八房、下八房。
吴氏宗祠(建筑年代不详)位于湖北省随州市万和镇青苔(东约7公里)佛山沟九里湾村,经所在地吴氏族人长久艰辛的保护得以幸存。因总族谱在公元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政治原因失传,宗谱年久失修(已近70-90年)后裔遍及各地,支系不清,为认祖归宗,弘扬家族文化,续修吴氏族谱刻不容缓,经万和、殷店(天河口)、高城、厉山、封江、唐镇、尚市等地族人协商于二○○六年成立修祠续谱筹备小组并于腊月二十四日召开了动员大会,不辞他们辛劳,多方寻访,依据行国公(号建政下八房第24世孙)家族悉心保存的仅有五本(下大房二本,下三房、下四房、下六房各一本)孤本族谱为基础,辑成此谱。
此次修谱,历时两年有余,意欲尽善尽美,但因缺失甚多,难以考证,在寻访、编辑中以各房世代口传房系为据按房系编写,实难如初愿,望谅之。宗族之所以别长幼,因有字派也。我吴氏之字派前十几世也未按统一字派取名,大都以各房系自定,显得混乱无序,至公元二十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中,由啟本(号林芳,上三房22世孙)和学新公(号缉熙,下三房20世孙)相继费心编定,沿用甚广,此次修谱又将派文进一步修正,为后世子孙取名之规则,万望后人自觉遵之,传之。
拙笔作序,不妥之处,恳请后人指正。
附:吴氏字派文如下:共104代
(11代)资之显玉 奉必庭自 文学肇啟 德行永传
敦伦守志 裕后光前 长发其祥 正本清源
加声大振 顺崇书典 初祖蓝记 辞君荆延
常怀忠义 生子则贤 存仁多寿 庆主恩宽
积善克昌 国泰民安 荣华有定 富贵在天
重工业化 修建胜先 世界维新 和平千年
历全万代 红旗招展
执笔人:吴香山 吴竹青
二00八年十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