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 伯 墓 碑 铭
(东汉) 糜 豹
考古史周太王(古公亶父)生三子:长泰伯(公元前1165年—公元前1074年),次仲雍,三季历。季历生子昌(周文王),有圣瑞。太王欲传位季历以及昌。泰伯预知之,偕仲雍托采药,而之荆蛮。蛮人义而归之者千余家,立为君长,号曰“勾(句)吴”。
吴於是筑城以为籓(通“藩”)卫(fān wèi 守卫、屏障);穿浍(kuài 田间水沟)渎(dú沟渠)以备旱潦(láo 涝);尚端委(duān wěi 礼服)以治周礼。数年之间,人民殷富,教化大治,东南礼乐,实始基焉。则泰伯之德,光昭宇宙,犹如日月,固有不传(待?)祠而显冢(zhǒng高大的坟墓)而存者。但体魄归藏之处,正吾儒报本追远之地,苟不于是而加意焉,其何以接在天之灵,致后人如在之诚哉。况予幼时读鲁论之暇(xiá 空闲),每思泰伯之风,徬(彷)徨(páng huáng走来走去)不可企。
不意予受命南邦,诏建泰伯墓、庙,于梅里、皇山。乃率群僚、鸠工庀(pǐ 具备)材、四方人士,子来如云,不数月而就。其规模宏远,霞骏(jùn 通“峻”比喻高)云蔚,巍然肖(xiāo 类似)皇山之宫焉。凡官师、庶长、暨宗子,里(lǐ 名词后表处所)南北使轺(yáo 古代小马车),四方游旅,骏奔对越,咸肃旦诉,瞻庙貌之日新,广鸿构(gòu 搭架、构筑)之不偶,共敦礼让,举蒸(冬祭名)尝(秋祭名)登。俎豆(zǔ dòu祭祀),陟(zhì 升)降(lóng通“隆” 重、大),周旋各主,鬯(chàng 通“畅”)乎。皇山之墓,升其堂(大厅)忔(xì通“迄”遍及)然如有闻;入其室攸(yōu就)然如有见;望其陵孝弟廉耻之心戚戚(qī qī 心动的样子)如有动焉。呜呼,至德之感人,有如是乎!
斯举也,不惟皇上尊宗古圣,有关当世之教化良多,即万世之后其功德宁有尽耶。吾愿后之人时加补葺(qì 修缮),永为守御(yù 侍奉)。则至德之墓,因圣朝敕(chì 特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廷(tíng 朝廷),而愈著,即圣朝敕建之功,亦与至德而弥(mí 更加)光矣。
(东)汉(桓帝)永兴二年(公元154年)四月
吴郡太守 糜豹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