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宾阳县吴南顺\吴南海\吴南隆支系 |
|
作者:gohwu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4-21 |
|
|
广西宾阳县吴南顺\吴南海\吴南隆支系
吴南顺、吴南海、吴南隆系同胞三兄弟,是南唐时永新县(今江西省)主簿吴皙(字景直、号五峰)20世孙,即开姓祖太伯第90代孙。明初时,兄弟联袂游学广西南宁府,吴南顺落籍永淳县, 吴南海居于宾州,吴南隆处于迁江县。 吴南顺,号温恭,庠生,配农氏,开基于今宾阳县(原永淳县)古辣镇平易村。迄今已580多年,繁衍子孙今至26代,现有人口15625人,子孙昌盛,散处桂中南各县,各分支迁徙情况如下: 吴南顺生子四:吴志金、吴志缘、吴志礼、吴志能;长子志金和三子志礼留原籍平易,以下志生仲、仲生永、永生孟;孟字辈始分五房。平易村现有人口1892人。 吴南顺次子吴志缘另迁居宾阳县和吉乡驼山村,其后14世吴文印迁莲花村,两村现有人口737人,12世吴监在驼山村生2子后,再往广东当官(其后居住何地待查)。 吴南顺四子吴志能另迁往宾阳县黎塘镇龙龚村(含凌济、广树、上细江、下细江、局塘、官桥、超常7个自然村)。现有人口4260人。其后6世吴瑞绵、吴瑞锦迁往定子村,该村现有人口 328人,志能的后裔还有部分在不同时期迁居黎塘街和莲花村,现两处共有人口352人。 5世吴孟晓从平易迁甘棠镇那吴村,至11世吴世悦、吴日广又分别迁往那冻村和赤黎村,孟晓的后裔今共有340人。 6世吴子聚、吴子晏从平易同迁往露圩乡榄桥村,其后12世吴有添另迁新旺村,13世吴云瑞再从新旺迁往浪心村。现子聚、子晏的后裔共有1515人。 7世吴才八从平易村迁往双桥乡下张村,其后2]世吴钟虎、吴钟进、吴钟护另迁横岭村,两村今有604人;因清初吴三桂叛清,从下张村过往李北村的吴姓人家全改姓黄,至今未复姓归 宗。另有吴炳茂迁往桂平县,情况待查。 7世吴道望,配屈氏,生8子,举家于明朝隆庆年间从平易迁往横县(原永淳县)六景镇覃寨村。其后11世吴启连迁本镇布文村。12世吴发崇、吴乐兴分别迁往邕宁县南阳镇瓦灶村和施 村;17世吴庆国从瓦灶另迁隆安县雁江镇富兴街。12世吴发泽另迁邕宁县伶利镇晚英村。12世吴发周和14世吴志日同迁邕宁县伶利镇新吴村。14世吴世英迁良圻镇雅山村,其元配生3 子留居雅山,妾生5子另迁平马镇江孟村落籍,至21世吴登飞、呆登数从雅山另迁平马镇蒙里村。15世吴文厚迁往邕宁县昆仑镇凤凰村,19世吴汝转、吴汝宗又从凤凰迁上林县白圩。15世吴 文敬于清朝乾隆年间偕母潘氏从覃寨迁往灵山县太平镇槎江村。17世吴愈赞、吴愈积两兄弟从覃寨迁往宾阳县陈坪乡四安村。14世吴德佑迁那龙,16世吴尚开、吴尚运迁往龙州,19世吴 善林、吴善强、吴善标迁往龙州县城,以上3个分支有待查考。 吴文荫之孙迁本镇那聆村,更名杨启接,其后裔100余人,现已全部入嗣杨姓,吴道望的后裔现已知的共有3083人。 7世吴道亮(1521-1593),从平易迁往横县六景镇石板村,至12世吴胜结又另迁石塘镇卢村,两村现共有人口653人。 7世吴道鉴于明朝万历年初从平易迁横县峦城镇文碧村,20世吴统环再迁往宾阳县甘棠街,吴道监的后裔今有213人。 10世吴国瑞,曾任宾州知事15年,从平易迁居甘棠镇大桥村,现有人口205人。 11世吴德辉从平易迁本镇黄道村,14世吴上前另迁大化县大化街,现两处共有人口401人。 12世吴应通从平易迁露圩乡下富村,其后裔有部分另迁露圩街,吴应通的后裔,现共有147人。 14世吴上旨从平易迁都安县安阳,15世吴弘广从安阳再迁马山县金钗街,16世吴廷厚从安阳迁古河街、高岭、保安街。吴上旨的后裔现共有215人。 15世吴学君从平易村迁往露圩乡王里村,现有人口100人。 15世吴兆伯、吴兆仲、吴兆杰、吴兆捕从平易同迁往甘棠镇蒙塘村,该村现有人口268人。 16世吴秀洁于清朝乾隆四十八年从平易迁本镇古辣街,现有人口396人。 16世吴廷猷从平易迁往金圭村。 17世吴朝月从平易迁平睦村。 19世吴秉坚从平易迁往隆林县迷来屯。 20世吴绍棉从平易迁往南丹县拉腊村。 吴南海落籍宾州,配卢风,葬宾州马鞍山,生3子,名字失传。 吴南隆开基来宾县(原迁江县)陶邓乡联发村。生6子:胜、传、周、记、赞、信,长子吴胜留居联发村,其余5于至今未知下落 何处,南隆的9世孙吴演清从联发村另迁居宾阳山琶村。南隆后裔今已传至24代。吴南隆的后裔现已知的共有人口523人。
吴南顺、吴南隆后裔名人、人才录 吴云升,平易村人。进士,灵山县知事。 吴理寿,平易村人。进士。 吴经伦,平易村人。贡生,灵山县知事。 吴日达、吴茂耿,平易村人。文林郎。 吴上玩,大化街人。泗城府千总。 吴国瑞,大桥村人。宾州知事。 吴凤池,都安街人。进士。 吴上淮,龙龚村人。光绪丁酉科举人。 吴鹏年,都安人,清进士。 吴廷元,都安人,清咸丰进士。
|
|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
我要投稿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