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公众号1:worldwucom 公众号2:cwu2015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文化 | 风水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您现在的位置: 华夏吴氏网 >> 资讯 >> 统谱 >> 广东 >> 正文
广州市清远佛冈官山吴氏
作者:吴氏    文章来源:吴植泉供稿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0-24           ★★★

广州市清远佛冈官山吴氏

 

 

1泰伯仲雍-2季简-3叔达-4周章- 5熊遂-6柯相-7疆鸠夷-8馀桥疑吾-9柯卢-10周繇-11屈羽-12夷吾-13禽处-14君转-15颇高-16勾卑-17去齐-18寿梦- 19诸樊-20光-21夫差-22友-23巩-24惠-25淳-26案-27琛-28起-29茂忠-30操- 31羁-32敬则-33球-34-35躬公-36昶-37-38-39-40-41-42-43治典-44-45车相-46-47-48公仪-49-50隐之-51-52-53-54冲玄-55-56-57-58-59-60-61-62兢-63伯芮-64-65-66初云-67-68宣成-69-70-71-72吉甫-73五四郎-74千九郎-75六五郎-76大念四郎-77文献




始祖

开姓始祖:

泰伯公,周太王长子,吴氏肇基之祖也,承太王之志,兄弟让国,与弟仲雍避居荆蛮以让季历,荆蛮人义之,从而归之者千馀家,奉以为君,号曰勾吴长,而吴之名实始於此(按荆蛮即勾吴地因地界楚越故称荆蛮後又称渤海郡梅里聚),配卜氏,无所出,公卒,立弟仲雍公长子季简为嗣,仲雍因袭其位,后周武王克商封泰伯公四世孙周章於吴,使奉公祀,并追封公为勾吴君,封爵吴伯,公生於殷帝武丁四十年丙申,卒於殷武乙四年丙寅,享年九十有一岁,葬於梅里(按吴地即旧江南无锡县今属江苏)。

 

传代始祖:

仲雍公,周太王次子,嗣兄泰伯位君勾吴,周武王追封,公为吴伯,配万氏,生二子:长季简,承祧泰伯为本房祖;次居简,其衍传不载。公生於殷武丁四十四年庚子,卒於殷帝乙二年辛未,享寿九十有二岁。公卒葬於今江苏常熟县西北二里海虞山之阳,传立季简。

 

2

季简公, 仲雍所生子,亦即泰伯承祧子,周武王追封为吴伯,生於殷祖甲十五祀丁丑年,配高辛氏生子二:长叔达为本房祖,次叔夏。公卒葬於今江苏常熟县,传位叔达,而叔夏配妻及生子均无考不载。

 

3

叔达公  季简长子,周武王追封为吴伯,生於殷庚丁十三祀甲寅年,配黄氏生子二:长周章为本房祖,次虞仲。公卒传位周章,武王跷祚追思元圣,求泰伯、仲雍之后於吴,封叔达之长子周章为吴君,主泰伯祀,承泰伯嗣,国号曰吴,封叔达次子虞仲於河东虞城故夏之墟,主祀仲雍,仍仲雍嗣,是为虞公国,号曰虞,配李氏,後子孙以国为姓,姓其衍传不载。

 

4

周章公,叔达长子,生於殷帝乙二十二祀辛卯年,武王克商有天下,公已君吴,遂袭封为吴伯,受命主泰伯祀,承泰伯嗣,列为诸侯,因以吴,号国,子孙以国为姓,此吴氏发源之祖也,配林氏生子熊遂,公卒葬於今江苏常熟县西北二里海虞山之阳仲雍祖墓附近,传位熊遂。

 

5

熊遂公  周章之子,袭封吴伯,生於商纣王二十祀戊辰年,配苏氏生子柯相,公卒传位柯相。

 

6

柯相公,熊遂之子,袭封吴伯,生於周成王二十年乙巳岁,配端木氏生疆鸠夷,公卒传位疆鸠夷。

 

7

疆鸠夷公,柯相之子,袭封吴伯,生於周康王壬子年,配公羊氏,生子馀桥疑吾,公卒传位馀桥疑吾。

 

8

馀桥疑吾公, 疆鸠夷之子,袭封吴伯,生於周昭王乙未年,配公孙氏生子二:长柏卢,次柯卢为本房祖。公卒传位次子柯卢,而柏卢配妻及生子均无考不载。

 

9

柯卢公,馀桥疑吾子,袭封吴伯,生於周穆王丙申年,配姚氏生子周繇,公卒传位周繇。

 

10

周繇公,柯卢一作虞之子袭封吴伯生於周穆王癸酉年,配汪氏生子屈羽。公卒传位屈羽。

 

11

屈羽公,周繇之子,袭封吴伯,生於周懿王庚戌年,配张氏生子夷吾。公卒传位夷吾。

 

12

夷吾公,屈羽之子,袭封吴伯,生於周厉王丁亥年,配邓氏生子禽处。

 

13

禽处公,夷吾之子,袭封吴伯,生於周二相周召共和行政甲子年,配黄氏生子君转。公卒传位君转。

 

14

君转公,禽处之子,袭封吴伯,生於周宣王庚子年,配董氏,生子颇高,公卒传位颇高。

 

15

颇高公,君转之子,袭封吴伯,生於周平王二十二年壬辰岁,配梅氏生子二:长勾卑为本房祖,次勾馀。公卒传位勾卑。

 

16

勾卑公,又名毕轸作勾一作旬一作句,颇高之子,袭封吴伯,生於周庄王四年戊子岁,配金氏生子二:长去齐为本房祖,次去良。公卒传位去齐。

 

17

去齐公,勾卑之子,袭封吴伯,生於周惠王二十年甲子岁,配刘氏生子寿梦,公卒传位寿梦。

 

18

寿梦公,名乘,字熟姑,去齐之子,袭封吴伯,公为泰伯公十八世孙。按:吴越春秋十七年,公以巫臣子孤庸为相,任以国政,至是吴始益大称王,都平江(今江苏吴县),通於晋,在位二十五年。考:经传鲁襄公十二年秋,公卒,临於周庙,实为同姓诸侯,故但吴入春秋之后虽自称王,而春秋则乃称吴子,盖因春秋时局使然。公生於周襄王三十二年辛丑,卒於周灵王十一年庚子,享年寿六十,葬於嬴博,在今山东泰安府莱芜县,公卒传位诸樊。配文氏生四子:

长诸樊公,本房祖。

次馀祭公,号戴吴,袭兄位,称在位四年,卒传位於弟夷昧,配华氏,生子无考。

三夷昧公,字夷末,袭兄位称王,在位十七年而卒,欲传位於弟季札,札仍不受,乃传位长子僚。公配谢氏生子三:长僚、次掩馀、三烛庸。僚袭父位称王,在位十二年,为光所弑,配锺氏生孙二:长诸、次庆。掩馀、烛庸配氏生子均失考。诸与庆亦如之。

四季札公,号季子,寿梦祖之第四子,泰伯祖之第十九世孙,轩辕之第四十四世孙,贤而让国,弃室而耕,受封於延陵(今江苏常州府武进县),故曰延陵季子,又封於州来(今安徽凤阳府凤台县),又曰延州来,季子尝受命聘鲁,观周乐,寻又出使齐晋郑卫,道过徐国,徐君好公佩剑,口弗敢言,公心知之,为使上国,未献,及还,徐君已死,乃解其剑挂於徐君冢树上而去,公生於周简王十年乙酉四月十八日,至周敬王三十五年丙辰卒於江南镇江府丹徒县(今属江苏),享寿九十有二岁,葬於江南常州府武进县北七十里申浦之西,孔子题其墓曰:鸣乎有吴延陵季子墓。配上高氏,生二子:长暘、次霁。

 

19

诸樊公,名遏,袭父位称王,先是寿梦祖以第四子季札贤欲立之,札让不可,将卒遗命兄终弟及,以次相传,公乃摄事,当国已除丧,让位与札,札不受,公乃自立为王,在位十三年。卒於周灵王二十四年癸丑,传位於弟馀祭公。诸樊配陶氏生子二:长光本房祖、次夫概。次子夫概后以与兄阖闾争国被逐奔楚,楚昭王封为堂豁氏(一统志今河南汝宁府西平县西北百里古房国有堂豁城元和志西平县有堂溪村),今有吴氏子孙聚族而居,即堂溪氏之裔。

 

20

光公,号阖闾,袭僚位称王,公于周敬王五年(公元前515年)四月使专诸刺死僚,致国季札,札不受,光乃自立王位,周敬王六年,公举伍员为行人,伯嚭为大宰,及三年,与伍子胥、伯嚭等兴兵伐楚,周敬王九年调兵入郢,五战,楚五败。公在位十九年,配宫氏,生子二:长终垒、次夫差本房祖。终垒公为伐楚而卒。鲁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终垒用舟师打败楚军,俘虏楚国两个水师将领和另外七个大夫,又在繁扬(今河南新蔡北)打败楚子期的陆军,楚国元气大伤,国内人心惶惶,形势紧张,于是楚把首都往北远迁至鄀(今湖北宜城县东南),重新整顿国政。

 

21

夫差公,光次子,报父仇几灭越国,不听伍子胥之谏,在位二十年卒,公生二子:长友本房祖、次地。地公又名启,吴越战乱逃避至倭奴国。据传逃至日本南端登陆,因此该地定名吴市,现日本人吴姓皆公之后裔也。

 

22

友公,名鸿,夫差 之长子,吴国已失,太子降为庶人,居于苏州唐王县太平乡上望里即今之吴县是也。按统谱,夫差长子鸿郎,姑曹避难新安,今墓在徽州婺源泰伯岭。友公配田氏生四子:弥庸、雒、巩本房祖、景。弥庸配颜氏,卒葬曲泽,雒公、景公未祥载。

 

23

巩公,友公三子,配万氏,生子二:长炯、次惠本房祖。

 

24

惠公,巩公次子,生一子:淳。

 

25

淳公,惠公之子,配丁氏生子二:秦、案本房祖。秦公生二子:玖、琦。

 

26

案公,淳公之子,配丘氏生子二:琛本房祖、琳。

 

27

琛公,案公长子,配遂氏生子一名起。

 

28

起公,琛公之子,配赵氏、商氏,居卫阳(卫国都河南淇县),周安王十五年(公元前387年)奔楚为相。从曾子学兵书,善用兵事,齐楚鲁卫梁魏为名将,著兵书六篇。起公为人爱名不爱利,志在显赫,于周安王十一年被杀害。生一子名茂忠。

 

29

茂忠公,起公之子,配钟氏、田氏生一子名操。

 

30

操公  茂忠公之子,配樊氏生子四:祈、仪、羁本房祖、骥。仪公生一子名越,越公生一子名片。

 

31

羁公,操公三子,配陈氏,生一子名敬则,生于汉武帝壬子(公元前314年)。

 

32

敬则公,羁公之子,配陈氏生子二:玖、球本房祖。

 

33

球公,敬则公之次子,配刘氏生一子名显。

 

34

显公,球公之子,配冉氏生子三:琼、躬本房祖、金。琼公生一子名章,金公生一子名葵。

 

35

躬公,显公次子,配端木氏,生一子名昶。

 

36

昶公,躬公之子,生一子名汉。

 

37

汉公,字子颜,昶公之子,配卫氏生子三:长风、次秦本房祖、三虬。风公配刘氏生二子:长成又名标字式振,镇守西蜀;次名作惭。虬公字虬鬃,汉时往南番,由陆道至暹逻,至今南番之人皆有立庙祀焉。

 

38

秦公,汉公之次子,生一子名烈。

 

39

烈公,字应龙,秦公之子,仕汉封谬东侯,生二子班本房祖、槐。槐生二子垄、垓。

 

40

班公,烈公之长子,蜀国时为刘备大将,公元2217月与冯习率军四万为先头部队,顺江东下,首先攻占了秭归(今湖北省西部,位于西陵峡东头),夺取了三峡口,攻入吴境。公事蜀汉昭烈帝(刘备),重围救出主,同回白帝城,为国尽忠,人称为忠臣,后同武侯(即孔明)征南蛮,公为国殉职。生一子名播。

 

41

播公,班公之子,生一子名铉。

 

42

铉公,播公之子,生子二:长誓命、次治典本房祖。

 

43

治典公,名恢,铉公之次子,生于东汉和帝永元七年乙未(公元95年),官居南海大守。徙居陈留,生一子名祐。

 

44

祐公,治典公之子,字季美,以光禄四行官,谬东相,河间相,复迁齐相。公生於东汉安帝延光三年甲子(公元124年),  人有识举孝廉,以敦厚质朴逊让节俭四事持身,崇仁简民,不忍欺,公与沙穆定旧交。当日公父恢欲投青简写书时,公以薏苡与,谤王阳以衣囊邀名嫌疑之间先贤所谨,父乃止,抚其股叹曰:世不乏季子矣。后梁冀诬李固,马融为其不平,公曰卿何面目见人乎,冀怒出,公因自勉,后归家不复出仕矣,史称仁俭风流。祐公生一子:车相。

 

45

车相公,祐公之子,和生三子:长郁、次猷、三衡本房祖。

 

46

衡公,车相公之三子,生二子:长彦本房祖、次休。

 

47

彦公,衡公之长子,公为江通吏,将军薛翊仗节南征,仪甚盛,叹曰:大丈夫当如是也。有术进曰:以君相当至此。后晋武帝司马炎擢为雁门大守(今山西玉右),境宁静音二十余年。长江两岸横贯的铁索桥,始于西晋泰始八年(公元273年),是建平大守吴彦所建,目的是阻止晋师东下,后被西晋名将王浚烧断。彦公生二子:长公仪本房祖、次公信。

 

48

公仪公,彦公之长子,生子二:长琏、次鲁本房祖。

 

49

鲁公,又名坚,公仪公之次,有操行,生二子:长隐之本房祖、次坦之。

 

50

隐之公,鲁公之长子,字处默,原名集,世居河南濮阳,博学介操,家贫宴如也,执亲丧,哀感人,邻人韩康伯,其母闻公哭,辄投箸语康,尔掌铨衡必举此辈人。及康伯为东晋尚书,东晋安帝司马德宗隆安中(公元397~401年),隐之公遂被任命为龙骧将军、广州刺史。广州一带,山海珍异所出一箧之宝可资数世,职守是邦者贪污成风,莫此为甚,朝庭欲革岭南之弊,遂由隐之任焉。公道经离广州西北二十里之石门有座清泉名曰贪泉,隐之公曾咏诗见志。古人去:此水一酌杯千金,试使夷齐饮(注:夷齐,是孤竹国君的儿子,长伯夷,三叔齐,不食周票采薇而食,饿死首阳山下),终当不易心。后晋升为中书侍郎度支尚书,嫁女只汉书一部,在任所清操益励,当食不过菜乾而已,帐下人进鱼,每将鱼背剥去而送于公,这种举动、用意,暗示可以贪污,不怕吞食民脂民膏之意,因此,被隐之公黜去其职,告老归家时,在船上发觉其妻刘氏人送她沉香一斤,即为公投入相亭河中,后人称为沉香浦。归舟之日,装无遗资,仅有小宅内外茅屋六间,不容妻小,大堂以竹篷为屏风,坐无毡席。公与唐李勉、李商隐、滕修、王琳、宋景、孔戣、贾商、萧傲、卢鱼并列十贤堂,载广东省志。配刘氏大恭人,长鸿、次伸本房祖。鸿公,又名兴字旷之,生于晋孝武帝太元三年(公元378年),晋安帝义熙年间官为将军。

 

51

伸公,又名荦,隐之公之次子,官为鄱阳令,世称仁让刚方,配李氏,生一子名钦。

 

52

钦公,伸公之子,配张氏生一子名猛。

 

53

猛公,钦公之子,字世云,公列廿四孝,事亲至孝,扇枕恣蚊,夏日手不停驱蚊,怕叮他父母,曾遇异人授神方,回豫章(今安徽合肥)江涛风急,以白羽扇挥渡之,迨许逊飞升,公驾鹿车随云而去。女彩鸾亦得道,遇文萧,贻诗云:若能相伴陟仙坛,愿得文萧跨彩鸾,自有绣襦并甲帐,琼台一见雪霜寒。因同归钟陵各跨虎,陟山乘云去。宋封逊真君,宋徽宗亦追封神烈真人(吴彩鸾,唐末时河南省濮阳县吴猛女,太和末年通文萧,家贫,日写孙缅唐韵一篇,售之度日,不知所终,道家附会称其成仙而去。猛公配王氏生二子:长神霄,次冲元本房祖。后裔支派福建省蒲田、晋江、同安、南安、惠安、安溪、平和、沼安、云霄。

 

54 

冲元公,猛公之次子,世居河南固始县,配石作氏生三子:松、桂本房祖、槟。

 

55

桂公,冲元公 之次子,配稽氏,生一子名圭。

 

56

圭公,桂公之子,配秦氏生一子名澄。

 

57

澄公,圭公之子,为理学名儒,配张氏,生二子:勤、乾本房祖。

 

58

乾公,澄公之次子,配萧氏,生二子:翔、聪本房祖。

 

59 

聪公,乾公之次子,配曹氏,生一子名渎。

 

60 

 渎公,聪公之子,配任氏,生一子名智。

 

61

智公字稠,  渎公之子,因家於浚仪,即祥符县,生於唐太宗贞观十七年癸卯(公元643年),生子兢。

 

62

兢公名超,智公之子,配赵氏,居汴州浚仪,公生于唐高宗弘道元年癸未(公元683年)七月十二日寅时,仕唐中宗,玄宗时官居谏垣历国史馆,撰贞观政要,撰则天实录,为谏为史两职兼尽,官为御史,历中丞观察使。公元660年,武则天受唐高宗托处理政务,甲中嗣圣元年(公元684年),中宗复位,武则天临朝称制,公元690年,武则天称皇帝改国号周,公元705年,武则天患重病,大臣拥中宗复位,恢复国号唐,同年武则天病死,公为左廉官升宰相镇国将军,初为著作郎撰武则天实录,一日言宋景激张锐之诬魏元忠事,说:修史见之,谬曰:刘五殊不相借,公起对曰:此兢所为,史册俱在,不可使明公枉怨死者,同僚皆失色,其后,说阴,祈公改数字,公终不许,曰:若徇公请,则史不为直笔,何以取信。以后,丁南胡公谓公,事中宗则友爱相王之疏,事高宗则有纳谏之疏,有大风灾异之疏,其危言劲气,盖名谏臣也。素任史事,为武三思、张易之所抑,唐书,唐春秋,若峻拒张锐私嘱,当以董弧目之,盖良史忠臣也,意为谏为史两职兼尽汉唐以来,亦罕矣。实宰相为镇国将军,后卒墓苏州城外。公生二子:长伯大公,生武后嗣圣己亥(公元699年)十月十二,任御史中丞、观察史,夫人赵氏生二子烈、耿,分支未详;次伯芮公。后裔传江西、浙江、湖广江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处。

 

63

伯芮公,原名泰,兢公之次子,生於唐中宗复位神龙元年乙巳(705年)八月初四日,卒於德宗贞元三年丁卯(787年),享寿八十有三,居河南开封府,金精遇仙。配李氏、王氏生子三:长徊,字通明,本房祖;次通微,入翰林为学士;三通元,应神童举擢相制诰。

 

64

通明,讳勔,又名徊,伯芮公长子,唐宪宗元和时,由水曹入翰林,自延陵迁濮阳。生於唐玄宗开元廿七年已卯(739年)十月十五日,卒於宪宗元和十二年丁酉(817年),享寿七十有九岁。以遗逸荐水曹郎进职翰林,年四十七致仕,初自延陵迁濮阳,后乐贵溪山水之秀,遂居焉。配李氏生子三:长琲,字武陵,本房祖;次邺;三襄。

 

65

琲,字武陵,通明公长子,生于代宗大历十年乙卯(775年)五月初四申时,唐宪宗时为大学博士,后任韶州刺史。文宗时为礼部尚书。殁于懿宗咸通六年(865年)乙酉四月初二,配李氏,生子:初,即初云。

 

66

,即初云,琲公之子,官为虔州刺史,今江西赣州府是也,生於唐宪宗元和六年辛卯(811年)九月初八日,卒於唐昭宗景福元年壬子(892年),享寿八十有二岁。配丁氏,生子三:长端,原名哲,生於唐文宗太和六年(832年);二常,又名篪,官九江府德化令,因家卢山,遂号卢山,元配龙氏,继配周氏。三简,本房祖。

 

67世

,讳居敬,字志善,初公第三子,生于唐武宗会昌三年(843年)癸亥正月一日,任西川节度使,因家西蜀阆州巫锡山。卒五代唐明宗长兴四年(933年)四月十二,寿九十有一。夫人李氏,子三:宣、宜、完,宣公迁金斗窠,宜、完二公子孙居西蜀狐羊潭村,未录传。

 

68

简公长子,字守德,妣孟氏、刘氏、毛氏。宣公名宣成,兢公之七世孙也,自少随父。吴宣前数十代都不是布衣,籍贯无定。后汉同光年间,从父宦游西蜀阆州,居阗中县巫锡山。西川剑南节度使孟知祥以女妻之,933年,唐庄宗李勖封孟知祥为蜀王。第二年孟知祥称帝,封吴宣为附马。同年孟知祥殁,其子孟昶立,吴宣在孟称帝后不久,预见后蜀不会长久,更不愿意卷入这个国家的内部争斗,936年抛弃驸马的荣华富贵,携妻带子迁到江西抚州临川石井里,是年宣63岁。数年后又带长子、三子迁建昌府南丰县嘉禾驿梓口李宁庄,留次子吴经在石井,迁南丰嘉禾驿梓口庙李宁庄。公生于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甲午四月十五日未时,卒于五代后汉隐帝乾祐三年(950年)庚戌九月十二日,享年77岁,葬青鱼潭。次年后周太祖广顺元年辛亥九月,与妣孟氏合葬於今江西南丰县世贤乡坐东朝西翠鸟下潭形,公居左妣居右。有3子18孙77曾孙360元孙。子三:纶、经、绍。

 

69

69宣公长子,宋朝状元,字伯宗,生于唐昭宣帝天佑元年甲子(904)正月初四,33岁与父母兄弟同迁临川石井,继迁南丰县洽湾乡坪下村金斗窠。北宋太宗至道三年丁酉(997)殁,享年94岁。与刘妣合葬江西建昌府南丰县金斗窠,朱曾二妣合葬天井湖。妻刘氏、曾氏、朱氏、李氏。生10子47孙。子十:长子吴宏、次子吴宥、三子吴华、四子吴福、五子吴珍、六子吴万、七子吴兴、八子吴宝、九子吴仪、十子吴景。

69世经,宣公次子。字伯克,生於唐昭宗天祐四年(907)丁卯二月初一日亥时,宋初状元,时居江西抚州临川石井寿九十葬石井塘,配汤氏生子三,长和配唐氏生四子迁抚州石井塘,次仁宋进士配刘氏生二子迁临川彭泽,三礼配黄氏生五子迁吉州梅田。

69世绍,宣公三子。字伯初,生於唐昭宗天祐七年庚午七月初三日未时,宋封三鞭总制,与长兄移居江西建昌府南丰县,卒与妣合葬金斗窠,享寿八十岁,配邱氏林氏官氏生子五,长权配丁氏生三子迁上塘,次安配曾氏生三子迁艾婆祝家山,三政配黄氏生四子迁宜黄梅源,四洪配章氏生三子迁南丰黄源,五永配邓氏生三子迁南丰新塘。

 

70

70世宏,纶长子。宋时进士,生於五代纪後梁均王贞明六年庚辰,配王氏,生子五:长怀、次伟、三信、四免、五俊,迁居龙田石井。 

70,即承顺,又字开拔别字仁郎,纶公次子,宣公十八世孙之一也。宋进士,敕赠文林郎官吏部,诰封中宪大夫,生于五代后唐明宗天成三年(928),卒于北宋仁宗年间,为吴氏入闽始祖。原居江西南丰嘉禾驿梓口李宁庄,昆季十八袭父纶公分授产业,嗣因宋仁天圣五年(1027)八月二日火焚居乃迁居竹家山析山塘,以父昔有逢塘逢井逢源之誓,因居之后隐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教子耕读不乐仕进,又隐居福建箭滩,今福建永定祠以公为始祖。卒与妣邹氏合葬漳州龙岩县笔架山虎形坐坤向艮未山丑向兼坤虎形,即墓葬于龙岩石牌前笔架山下大路上,后又立承顺银牌葬于上杭县胜运里兰家渡官压坪燕子阁形,为“燕子傍梁”。配邹氏彭氏,按兴宁刊谱载又配陈氏黄氏,生子四:坎一、 坤二、震三、巽四。

70世华,纶三子。生於後唐庄宗同光三年乙酉三月二十一日,配周氏,生子四:长待、次侯、三侍、四伯,迁居江西南塘、凤凰塘、都白莲塘。 

70世福,纶四子,字文福,宋初探花。娶邓氏、江氏、王氏,生六子,徙南城茭湖塘,析窑前山塘,东坑坪,上田心,野鸡坑,西坪,东坪源头,义城上湾头,泥坑,云市口头,东源坑,咸宜坑。

70世珍,纶五子。生於唐明宗天成四年已丑,配汤氏万氏生子四,未详,迁居赣州府宁都县安福塘。 

70世万,纶六子。生於後唐明宗长兴三年壬辰,配李氏生子四:长智、次祥、三弼、四仁,迁居江西广昌三角塘。 

70世兴,纶七子。生於後唐潞王清泰元年甲午,配侯氏晏氏,生子六,未详,迁居南丰县古塘石坪。 

70世宝,纶八子。生於後晋高祖天福二年丁酉,宋翰林,配邓氏、邹氏,生子四:长钊、次钦、三铎、四铠,迁居福建邵武府建宁县石塘。 

70世仪,纶九子。生於後晋高祖天福四年已亥,宋举人,仕至参政,配平氏,生子五:长珑、次珍、三璞、四璨、五璋,迁居江西南塘寨下塘。 

70世景,纶十子。生於後晋高祖天福八年癸卯,宋进士,配晏氏,生子四:长瑾、次圭、三童、四达,迁居南丰县石井塘。

 

71

71坎一,字祥液,宥公长子,派行五,配谢氏,裔传福建漳州龙岩石牌前等处。

71坤二,字祥兴,宥公次子,派行六,宋敕赠文林郎、钦擢御史、奉正大夫,随父由宁化迁龙岩,公生于宋真宗咸平六年(1003年),迁永定,卒於宋哲宗元符3年(1100年)享年97初葬永定,再葬上杭,宋理宗景定五年(1264年)移葬大埔县湖寮乡之五虎山麓,清宣统元年重修,并於山麓下建承坤祠一座。配彭氏,兴宁刊谱又配王氏,王妣葬永定县溪南里绣针落槽形,彭妣与第三子吉甫公赴任广东惠州府博罗县令,卒於任所,运柩回龙岩,途遇大雨,阻於永定之金丰里瑶上,雨止,封域随起,乃号为天葬地,其地名铺毡玉枕形巽山,即永定溪南里锦封窑背,巽山。生三子:泰甫、兴甫、吉甫。

71震三,字祥霆,宥公三子,派行七,由福建宁化石壁乡迁居上杭胜运里、上寨头、官庄坪立籍後传程乡松口、墩下等处。裔孙吴拟,由甲第,官至按察御史。

71巽四,字祥飘,宥公四子,派行八,生子三:长镇、次遂、三锡,居江西,迁江南。

 

72

72泰甫公,又名远略,坤二公之长子,官拜执事郎中,传派汤湖永地杭籍族盛於明,又分传派广东程乡、安货、丰顺汤田。配马氏,旧谱记:公失其墓矣,又记,地葬永定汤湖,妣马氏葬处未详云,兴宁刊谱载,公葬兴宁县北厢张陂沥土名横岗上向,望江狮形,巳山亥向,并附记之,生子二:长四五郎,次四六郎;永定刊谱载:吴泰甫,吴坤二之长子,钦赐进士,曾任山东济宁府知府,卒后葬于广东兴宁北相张陂历土名横岗上向,已山亥向,望江狮形,为永定吴氏开基始祖之一,传永定合溪、峰市、虎岗,及广东大埔、饶塘、丰顺、兴宁。

72兴甫公,又名远谋,坤二公之次子,敕授文林郎。配赖氏,按兴宁刊谱载,配陈氏,传派福建龙岩州大池、小池及江南丹徒县、广东增城、南雄、龙川等处,公葬龙岩州小坑西湖凤形,妣葬表政里孩儿坐栏,生子鸿飞。又有刊谱载:兴甫公次子五一郎名顺德生四子允能、允忠、允去、允祥,传福建南靖县金山碧溪社。

72吉甫公,又名远谟,坤二公之三子,世居福建省汀州府永定县群萃州,宋进士,原任广东博罗县知县,忠信廉明,邑人戴德,名载邑志。生於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壬戌正月二十日,卒於宋孝宗隆兴元年(1163)癸未,享寿八十有二岁。配林氏传派福建永定、晋江县灵水、广东大埔等处。公葬福建永定县扶来圩丰田里湖雷乡莲塘岗锈针落槽形庚山甲向妣林氏福娘,卒于南宋孝宗乾道七年(1171年)辛卯,葬大埔县与永定县相连地界断缺背,又曰沟沙坪村中逆水吸水龟形,戌山辰向。丰顺汤田刊谱载长治地方蓝树校向狗社坪,戌山辰向。乾隆25年(1760年)润五月初四日午时,重修分金,九大房永远昌盛,惟坟左地坪被邹姓建筑围墙,有碍观瞻,次年邀请各户题银,向邹姓买拆围墙地基数丈,即立界无异,裔孙见龙买墓前围地数丈。生子二:长五四郎,次五五郎裔传福建省漳州天宝市。

 

73

73五四郎,吉甫公之长子,名文偕字友模,为宋进士,居福建永定群萃州,嘉定年间(1208-1224)汀州寇作乱,公因避乱,后徙广东大埔峦州新村(雪坪)。公生于南宋高宗绍兴121142壬戌715日午时,卒于宋理宗绍定21229已年丑611日丑时,享寿88岁。葬于大埔新村断缺背锡坪湖屋后,母坟旁,虎形,壬山丙向。妣张氏,卒葬断缺背黄龙现爪形,癸山丁向。明天启元年(1621年)辛酉十月初十日寅时,千七千八两房及近地嗣孙集议更葬,金骸十有一二。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丁卯十月二十日动工,二十八日竖碑,子山午向兼壬丙分金,此系千七千八公房与永定南门房作主,妣张氏六娘葬新村大岌上桅杆树下猫儿洗面形又号黄龙献爪癸山丁向,碑镌千七千八公名字。永定思贤村朴园公云:前因修张婆太,千八公裔将千八公罐附葬千七公葬,不愿亦将千七公罐附葬,后掘得张婆金埕于坟底,此碑独镌千七千八之由来,永定南门煌甲公,登明崇祯癸卯科进士,竖桅于此,以示荣耀。五四郎妣张氏六娘生九子:千一、千二、千三、千四、千五、千六、千七、千八、千九。

73五五郎,吉甫公之次子,裔传福建省漳州、天宝市。

 

74

74世千一郎,五四公公之长子,妣张氏,裔传旱禾田、背丰坑头,有移太平里之石门隔、高坡、平寨析下湖、雷石坑、长浩社,有移海丰等处。

74世千二郎,五四郎公之次子,妣赖氏,传永定太平里高坡塘下开基、洪山塘、金丰月流双贯石垄头粘坑、小新。千二郎生子君冕,七世启潜,八世自美。

74世千三郎五四郎公之三子。千三郎夫妇晚年随三子廷华共住,三子廷华公尊立父亲千三郎为白渡一世祖,千三郎寿享期颐妣陈氏十娘99寿公妣合葬程乡县(即今梅县)白渡潘洞口(即今隔口)蕉岗背燕子伏梁形,公名换作千十三郎,妣谥勖益。千三郎公配陈氏生七子:三泰妣张氏,宋末间始泊漳州处潮州通判;三十一郎妣林氏、刘氏;廷华妣曾氏,为避兵燹迁来广东程乡县白渡堡象湖坪定居,与刘苔石邻居。子九:念一、念二、念三、念四、念五、念六、念七、念八、念九;四十一郎妣林氏、廖氏;四十二郎妣温氏;三十八郎妣钟氏、范氏;三十九郎妣林氏。三子廷华迁梅县白渡,其他六子仍在新村条鱼赤竹寨。

74世千四郎,五四郎公之四子,配何氏,传永定、条鱼赤竹寨,上杭县胜运里之大坝户、又丰田里,江西石城。

74世千五郎,五四郎公之五子,妣李氏,传上杭县胜运里元水槽径洪山塘。

74世千六郎,五四郎公之六子,妣何氏,生二子:长曰元郎、次曰九郎。居下洋樟州。配赖氏、江氏,裔传永定金丰之奥杳下洋即太平寨、漳州云霄市。万历元年,云霄吴显、吴彩父子登进士,官为侍郎,至太平寨时该处同宗欢送流源一派匾额。乾隆三十二年,进士孙吴深任永定城守,随升守备。

74世千七郎,五四郎公之七子,配江氏生益辅,配张氏、杨氏传念九郎、万九郎;传九四郎、九五郎。九五郎传大念一郎,千七郎葬新村庵子背与五四郎妣张氏共坟。公生七子:长曰六三郎、次曰志广郎、三曰念七郎、四曰念九郎、五曰德华郎、六曰明显郎、七曰万九郎。江氏生子益辅公,其时世乱纷纷,移居大埔三河坝旧寨浒梓村,裔传新村断缺背岩在畲、金丰、思贤、海丰、百径、陆丰、胡芦畲、龙川、潮州、广西腾县、苍梧、古隆村。至八世吴纲太念一郎公,妣陈氏、钟氏,即思贤开基。

74世千八郎,五四郎公之八子,妣李氏、马氏。裔传新村上缺背、河源丰田、程乡、及杨门岭下、柿子坪、永定金丰、太平寨。

74千九郎,五四郎公之九子,名逊,字恭,生于元世祖之初年(1277年),公于元世祖三十五年间(1311年),与母张氏一娘合葬断缺背黄龙献爪形,癸山丁向。娶廖氏八娘,婆葬摺摊大河漳树坪青龙寨原名马寨逆水朝上。公居福建汀州永定南门里、晒龙坑、分留、畲滩、箭滩、樟树潭、青龙寨。生二子:长六四郎、次六五郎妣谢氏。

 

75

75六四郎,千九郎公之长子,生元世祖17年间(公元1293年),殁于元顺帝至正之末(公元1367年),明嘉靖廿四年(公元1545年)由武溪迁葬溪南里锦丰窑彭祖妣坟对面,黄老窠校椅形,坐山向甲,逆水朝上,黄陈二妣合葬锦丰窑,继娶陈妣葬锦丰窑镇里形彭祖妣坟左。生九子:念一郎、念二郎、念三郎、念四郎、念五郎、念六郎、念七郎、念八郎、念九郎。

75世六五郎  千九郎公之次子,妣谢氏、黄氏,生七子:长曰大念一郎、次曰大念二郎、三曰大念三郎、四曰大念四郎、五曰大念五郎、六曰大念六郎、七曰大念七郎。

 

76

76世大念一郎  六五郎公之长子,妣李氏。

76世大念二郎  六五郎公之次子,妣张氏。

76世大念三郎  六五郎公之三子,妣黄氏、何氏。

76世大念四郎  六五郎公之四子,妣胡氏,生有一子:名曰文献。公葬潮州大埔县大埔村。

76世大念五郎  六五郎公之五子。

76世大念六郎  六五郎公之六子。

76世大念七郎  六五郎公之七子。

 

77世(文献公清远佛冈官山开基)

文献  大念四郎公之子,妣胡氏。生子:国清。文献公原居潮州府大埔县大埔岭脚大埔村,后携眷偕子迁徙到广州府清远县琶江司高滩都稳洞堡(现为清远市佛冈县四九镇)官山村定居,为官山吴氏开基始祖。公葬官山横头山。妣官山樟木窝。

 

 

 

吴氏世系源流歌

吴氏开基泰伯雍,渤海延陵自此同;季简达公居蛮地,周章封后熊遂公。

相生一子疆鸠夷,次代余桥疑吾逢;柯卢周繇屈羽立,夷吾禽处继其中。

君转颇高勾卑出,去齐寿梦吴家丰;诸樊四弟季札让,声名彪炳振宗风。

光公王位僚王夺,依还又系姬光公;夫差王位被越夺,友巩惠淳列国中。

案子深公生下起,诸侯皆惧一茂忠;操生羁儿系敬则,球男显子更有躬。

昶公生子名曰汉,当朝君子谥蒙戎,泰烈班播铉治典,佑生东相复衡翁。

彦公曾为雁门守,公仪居长甚宽容;鲁隐之伸诗见志,钦子世云受皇封。

神烈真人为此始,追封原系宋徽宗;仲玄桂珪为三代,又传三世澄乾聪。

渎智至兢为御史,芮徊徘初是四公;简作县令宣附马,纶经及第紫泥封。

不惟绍任三总制,十裔俱仕唐朝中;宥膺林郎生数子,坎坤震巽四弟兄。

泰兴吉甫枝蕃衍,垂名奕世有奇功。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