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文化 | 风水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您现在的位置: 华夏吴氏网 >> 资讯 >> 统谱 >> 广东 >> 正文
广东清远吴氏(西汉有闻)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广东省情数据库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0-25       ★★★★★

远在西汉有闻人的吴姓

吴姓源于姬姓吴国,始祖是太伯和仲雍。

吴国的建立源于一段让贤的故事。商代末,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有3个儿子:太伯、仲雍、季历。其中小儿子季历有才干,生下的儿子姬昌“有圣瑞”,因而备受古公亶父宠爱,言语中透露出寄希望于姬昌的心思。大儿太伯、二儿仲雍明白父亲想让弟弟季历当继承人,以便将来再传位给姬昌的心思,于是便主动让贤,他们趁古公亶父有病的时候,以给父亲采药为借口,远奔到东南沿海一带的今吴越地区,不再返回祖居地,并在那里“文身断发,示不可用,以避季历”。当时江南还很落后,由于太伯、仲雍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和技术,“从而归之千余家”,他们拥立太伯为领袖,建立了姬姓吴国。太伯无子,死后由弟仲雍继承君位,以后仲雍的子孙世代嗣位。

留居在陕西的季历的后裔,至孙辈姬发果然完成了灭商建周的大业。后姬发(周武王)派人到江南寻找太伯、仲雍的后代,当时仲雍的曾孙周章已是吴君,因而封周章为吴子,追封太伯为吴伯。

吴国建都于吴(今江苏苏州),拥有今江苏、上海大部和安徽、浙江的一部分。公元前589年,仲雍的第19代孙寿梦正武称王,至公元前506年,曾一度攻破楚国。传至其子夫差,又战胜越国,迫使越王勾践屈服称臣,并北上与晋争霸。后来由于夫差骄傲自大,不听伍子胥劝谏,贻误战机,反而被越国打败,公元前473年亡国,吴王夫差追悔莫及,遂自杀。亡国后的王室子孙四散避难,为不忘故国,以原国名为氏,从而产生了中国姓氏大家庭中的吴姓。

发源于江浙一带的吴氏,后来迅速繁衍到大江南北广大地区。其中一个叫季札的人,在吴氏发展播迁史上起过重要作用。他是吴王寿梦的第4子,以贤德著称,寿梦想起用他继承王位,他坚辞不受,为回避王位,他逃到延陵(今江苏常州市南淹城),在乡下种田当农夫。他的3个哥哥先后为吴王,最后一个为王的哥哥余昧临死时要传位于他,他仍然不受。因此,他曾被后世奉为“至德第三人”,又因其封地为延陵,故时人称其为“延陵季子”。他的后裔特别繁昌,播迁广远,许多裔系发展成为当地的名门望族。故“延陵”成为吴姓中国人的品牌郡望。在当今中华姓氏人口排序中,吴姓是名列第10位的人口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2.05%,分布以福建和华东各省为多。

吴氏在清远姓氏人口排序中居第12位,8.67万人,分布以英德、连州、清城为多,占全市吴姓人口的76%以上。

在清远姓氏发展史上,吴姓是最早出现的姓氏之一。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一支吴氏逾岭入粤,择居于阳山县。至西汉后期,这支吴氏因有族星吴霸而显名于岭南。吴霸早年带兵戍守洭浦关,尝在浈阳县招徕流民,令其耕种安居,民感其德,称其驻军之山为“吴山”。昭帝即位前后,霸升为广郁都尉,威闻夜郎。后迁牂河太守,上表为夜郎竹王立后,天子从其请。由是,夜郎人益服。昭帝元凤五年(前76年)秋罢象郡,以其地分属郁林、牂河,霸的治地更为扩大。此君在任广郁都尉期间,阳山族人要求去其辖地耕作腴田,霸不许,劝说族人就近拓耕,民咸服其不私。霸晚年卜居番禺,其后裔均已南迁。

清远市域现居吴氏,均属后来族支,早到唐代,晚至民国,而以明清时期为多。

连州夏炉吴氏的延居历史最为悠久,入迁于唐代中期,至今有1200多年的徙居时间。其始祖名千二,唐德宗朝当过潮州刺史,致仕后归隐老家湖南临武,期间应连州刺史赵承嗣之邀游历连州,见连州风物宜人,遂分枝连州高堆。后裔再迁西岸,最后在丰阳夏炉创建族居大本营。现夏炉有400户,高堆有120户,西岸鹅江有100来户,共约2400丁口。

随后迁来的是连州丰阳吴氏。其开基祖吴敬元原为南唐巡抚总兵,奉旨剿抚湟川蔡丘之乱,事毕逢南唐灭亡,回原籍无望,遂举家隐居于山清水秀的连州上炉,并改上炉为凤阳(即今丰阳)。吴敬元把他的隐居地建设得很有特色,1000年后的今天,这座古村落以一座家庙、两条左巷、三间祠堂、四个门楼的独特形象驰誉于乡闾,现被选入“广东古村落”的遗存经典之一。这支家族落居丰阳已逾千年,传承40余代,后裔陆续向周边扩展,散布30多条自然村,并有分支移居湖南蓝山等地,瓜瓞绵绵,人丁兴旺。连州境内有其裔逾万,为丰阳一带的著姓望族。

连州丰阳还有个朱岗吴氏,徙居于宋初。其开基祖念四郎生于唐明宗天成二年(927),原籍江西南丰,宋初因官连州教授而卜居任地,初居保安,后移朱岗定居。至今已传38代,后裔主要分布在丰阳镇内。

宋、明时期,吴氏家族称盛于东南,其中最著名的一支是吴宣家族。吴宣是季札的53世孙,娶四川节度使孟知祥之女为妻,五代时孟知祥割据称王,建立后蜀,吴宣成为驸马,家族一时显盛。但吴宣淡泊名利,又对孟氏王朝颇为不满,于是在63岁时毅然抛弃荣华富贵,携妻孟氏及儿子、儿孙,举家东迁,辗转数千里,先在抚州(今属江西)临川石井里落足,不久,留子吴经居此,又带其他儿孙迁建昌南丰青铜山定居,因而成为江西抚州、建昌两地的共同始祖。连州丰阳吴氏开基祖吴敬元、朱岗吴氏开基祖吴念四郎同属吴宣的孙辈。吴宣长子吴纶的第2个儿子吴宥从江西南丰竹家山迁居福建汀州府宁化县石壁村,成为客家吴氏大始祖,其子孙散布台湾、广东、广西、香港等广大地区。清远市域亦遍布其后裔。

英德吴氏有46个开基祖,谱载都是吴宥的裔孙。最先迁入英德的吴氏始于明洪武年间,时有“六子闯英州”的传说。六子,指千一郎、千二郎、千三郎、千四郎、千五郎、千六郎兄弟6人。其父名桂禄,系吴宥的第8代孙,元末明初由福建上杭迁居广东翁源。不久,这支家族全部移居英德开创基业。历600年后,其中最旺的是千一郎和千二郎两房。千一郎后裔多达5600人,千二郎后裔更为昌盛,发展到近7000人。继六子闯英州后,陆续迁入英德的有润苟、吴麟、宗贵、陈聪、石富、海清、海聪、发清等吴氏家族。后来的吴氏家族中,人丁较为兴旺的有:润苟家族(8400人)、石富家族(2300人)、海清家族(1800人)、陈聪家族(1500人)、吴麟家族(1400人)。

清城吴姓人口仅次于英德和连州,有9600余人,中以石角、源潭、龙塘为多。石角有3000多吴姓人,中以沙埗吴氏最旺。其开基祖广贤,原籍顺德水藤乡。此君的入迁过程很有意思,据说他年轻时上京赴考前曾发过誓言:“若然成功无望,誓不回乡!”信心十足,志在必中。岂料运气不好,名落孙山。他因有言在先,自觉无颜回乡,便一路游教南归,最后来到石角沙埗就教。当时沙埗为杂姓居地,各姓家长对其教法甚为赞赏,一再热情挽留,这位落第士子便在此长居下来,娶妻生子,开枝散叶。至今已传23代,后裔散布周边各村,其中居住在沙埗的有1600余人。龙塘有近千吴姓人,先祖分别来自潮州和龙川,散居长冲、新庄、云路等村。

阳山有5000多吴姓人,主要分布于黎埠、江英、七拱、阳城等地,开基祖分别来自丰顺、兴宁和英德,亦为吴宥后裔。其中以黎埠淇潭一支为早,开基祖吴尚四于明洪武年间由粤东丰顺迁来,至今已有600余年的开居历史。

连南寨岗有1000多吴姓人,主要族支来自梅县珠玉坑,开基祖名念三,入迁于清雍正年间。寨岗湾村是该族支的集中居地,现有600余人。据《梅县志》记载,梅县吴氏均为吴宥后裔,故寨岗吴氏也是吴宥的裔孙。

清新鱼坝有近800吴姓人,明代由英德横石水迁来,是“六子闯英州”中千一郎的后裔。清新石潭吴氏由阳山七拱迁来,现有500丁口。

佛冈吴氏主要分布在汤塘,开基祖吴文献,明初由粤东大埔县迁来,定居汤塘官山。文献生国清,国清生子三,繁衍至今,已传20余代,发展到3700多人。

吴氏是一个富有进取性的姓氏。在古代清远科举史上,吴姓产生过8名进士。清远吴氏知名人物除西汉吴霸外,明代的吴其贵、清代的吴光亮,也都颇有名气。

吴其贵,英德云岭坪田人,明万历庚戌科(1610)进士。历任浙江秀水县令、福建邵武知县,升南京刑部主事,后再出任四川北道监察御史、陕西巡按兼督学等职。一生以廉正严明著称。天启元年,明熹宗钦赐“殿忠执法”、“白简飞箱”匾额以褒之。他在秀水、邵武县令任上很有惠政,死后,两县乡民集资建祠以祀之。

吴光亮,清末英德黎溪人。早年从戎,因作战勇敢而频频升迁。同治十年(1861)奉调台湾,统领“开山抚番”事务,光绪五年(1879)升任台湾镇总兵。所谓“开山抚番”,是指对台湾东部(后山)地区进行开发,以发展交通和经济去安抚山区台民,使之归顺朝廷。这项事业,他干得很出色,由他督办开通的八通关古道可以说是古代台湾的第一条横贯官道,今已列为台湾地区的一级古道。它在台湾开发史上具有深广的意义。正因为如此,在吴光亮逝世100周年(1998)之际,台湾“玉山森林公园”为其举行立碑仪式,台湾鹿谷农会为其造立塑像,台湾文献委员会将其录入《台湾先贤先烈专辑》,并编辑出版《吴光亮传》。

吴光亮不仅是开发台湾的功臣,同时还是一员“抗倭名将”。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早已退隐回乡的吴光亮毅然奉诏征集旧部赴台抗倭,曾在台湾凤山桥大败倭寇,后又与其弟吴光忠分兵守卫台南、大港口等处,在援兵不至的情况下,仍与倭寇相持数月之久,最后跳海得以生还。过后吴光亮才知道,原来是清政府改变初衷,割地求和,故不派出援军。他因此忧愤成疾,不久便抱恨长逝。

在过去的革命战争年代,清远吴氏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过积极的贡献,仅英德青塘镇就有吴廷勋等7位吴氏族人光荣牺牲。

清远建市后,清新籍吴昌曾任第一届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阳山籍吴显标现为第六届市政协副主席。

 

文章录入:吴桐雨    责任编辑:wty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