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商城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华夏吴氏网 >> 资讯 >> 统谱 >> 福建 >> 正文
福建吴氏入闽始祖源流探考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华吴文化经济研究总会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5-7-11           ★★★★★

     吴氏源远流长,吴姓出自姬姓,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商朝时,黄帝的12世孙古公亶父(后被追为周太王),因被西北戎狄苦楚,被迫率领族人迁移到商开垦不到空地——岐山下的周原做起家计,积德行义,得到国人拥戴。太王能以德为治,周国自此兴盛。太王见商政日衰,贵族倾轧,民心散乱,乱象丛生,知其国运不久,便起翦商之意,以“吊民伐罪,为天下除残贼”号召部属主动出击。太王有泰伯、仲雍、季历三个儿子,太王孙姬昌(后被追为周文王),出世时,有圣瑞出现,季历及其子姬昌皆贤,所以太王就属有意让姬昌接位。太王的大儿子泰伯和二儿子仲雍知道父王的意思先传位给季历,再传位给姬昌,两兄弟主动放弃王位继承权,而“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的泰伯则“惟知君臣之义,截然不可犯也”,故不从父翦商。泰伯托辞离开,即“太王有疾,泰伯采药不返”,而仲雍亦离去,断发文身,示不复用。便一直南下荆蛮(周人敌视楚国的称呼)。最后到江苏无锡梅里村落脚,泰伯和仲雍给当时比较落后的江南带去了中原先进的文化,被当地土著推举为君长,号称“勾吴”。

    太王顺利传位给季历,季历后来被商王文丁所杀,而昌继位为文王。文王封国,授命泰伯继续治理勾吴,“泰伯则端委以治吴。”泰伯无后,将吴国治理权交由胞弟仲雍之苗裔,故吴之子孙,皆仲雍之后。而尊泰伯为吴氏开姓始祖,仲雍为吴氏传代始祖。周武王(姬昌为文王,其子姬发为武王)灭商后,仲雍的3世孙周章为诸侯,国号改称为“吴”,并追封泰伯为吴伯。公元622年来,吴国不断发展壮大,逐渐强盛起来,成为春秋五霸。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年),吴国亡于越,吴氏子孙被迫流亡。据史料记载,他们东渡扶桑,南下百越,北上齐鲁,隐姓埋名,播迁各地。

     福建是吴氏分布较多较集中的地域,也是历史上吴氏宗族较早到达的省份。吴姓主要分布在福建福州、漳州、厦门、泉州、莆田、龙岩、崇安、建阳、浦城、连江、惠安、晋江、石狮、南安、安溪、永春、同安、云霄、宁化、连城、上杭等市县。吴氏入闽主要有六个时期,分别是战国夫差亡国之后、西晋永嘉之乱、唐末黄巢起义、北宋靖康之难、元代中原动荡、明初经济复苏。西汉后期吴姓在闽已经聚集族亲6000多户,成为闽地的泱泱大族。三千多年来,吴姓子孙在闽枝繁叶茂,瓜瓞绵绵,人数超过265多万,为福建第五大姓。其主要宗支源流有:

     一、入闽吴氏尤溪始祖——吴令璇
    吴令璇,又名师佺,唐任汝州刺史。其父吴佐于唐开元十二年任都统节制,奉旨与田枢密、林招讨一行由河南光州固始而经略闽疆,卒于官,葬于古田。吴令璇与胞兄师僚闻仆入闽奔丧,家居于侯官古桥头,后迁至剑津沈溪(今尤溪县)大泽院中。

     二、入闽吴氏浦城始祖——吴睿
     吴睿籍居江苏梅州,系唐奉政大夫吴廷珪之孙,其父乃翰林学士、起居舍人吴通玄,因诽谤大学时陆贽,被贬为泉州司马,举家南迁入闽,吴睿任福建浦城县尉,其后裔便是宋朝福建浦城望族吴待问家族。浦城吴氏显荣于宋仁宗朝,礼部侍郎吴待问生育、京、方、充四子均进士及第,吴育大魁天下,与吴充先后任仁宗、神宗宰相,调和鼎鼐,家声大振。

     三、入闽吴氏南山始祖——吴卓
     唐咸通末期,进士、银青光禄大夫、河南固始人吴卓因任福建长汀县令而入闽,其父吴燧、兄吴稀、吴穂、弟吴获皆入闽居福州。黄巢起义后,吴卓次子吴融与大伯吴旷、堂兄吴玲、吴佩入闽投奔吴卓避难。唐僖宗中和四年,吴佩弟吴珣闻汀州土人作乱,率固始家丁、僮仆千余入闽救父兄难,遂居汀州。王审知受封为闽王后,吴卓不甘附庸,弃官为民,迁居南平桔溪,开田造屋,世代繁衍,遂为南平市南山镇延陵吴氏奠居始祖。

     四、入闽吴氏惠安大吴始祖——吴仁禄
     吴仁禄,河南光州固始人,声誉唐宪宗元和八年,唐文宗开成三年进士,官国子博士,迁户部大司徒,钦命正三品。于唐僖宗中和二年,因中原战乱,携眷南迁入闽,初居惠安县南关外岭头,后徙惠安县白马寺东之大吴乡。其后裔兴旺发达,人才辈出,在宋代有过“九世十三进士”之荣及吴德彰(吴仁禄曾孙)受旌表为“孝德大孝子”之誉。

     五、入闽吴氏莆田沈埔始祖——吴祭
     吴祭字孝先,号道成,河南光州固始善进乡人,生于唐穆宗长庆四年,卒于唐哀帝天佑四年,唐武宗会昌五年乡魁出身,受浙江主事,调升工部屯田员外郎。唐僖宗中和四年,吴祭随王审知入闽,迁居莆田黄石水南沈埔。同行的还有其堂兄弟:发、兴、瑞、良、斌等五人,分居福州、莆田、泉州、漳州、汀州等地,称为吴氏六祖。

    六、入闽吴氏象畔始祖——吴阙名
     吴阙名系唐垂拱进士吴潜之后裔。唐僖宗光启元年,吴潜之五世孙吴尚智因中原战乱,从河南光州固始携眷随王绪军队入闽,寄迹福州南台,次徙兴化塘下(今莆田黄石)。后梁开平二年,吴尚智之子吴阙名(称进士公)携眷由兴化黄石塘下移居泉州晋江南关外二十四都龟湖象畔嘉埭拓址,开宗发祥,为入闽吴氏象畔始祖。

     七、入闽吴氏崇安始祖——吴悜
     吴悜河南固始人,原籍濮阳。父吴琬,系吴隐之第十四世孙。吴悜,任过河南恒阳太守,因中原战乱,于唐末携眷南迁入闽。初居福建崇安,后迁崇安县城隅西村。传裔福建崇安、建阳、建瓯,分传四川及湖广、江浙一带。

    八、入闽吴氏晋江钱铿始祖——吴荫
    吴荫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善进乡,唐僖宗年间,因黄巢之乱,吴荫举族随王潮、王审知入闽,遂聚族于晋江县的钱铿巷。吴荫生二子,长子吴骅居原地,次子吴驹在广东潮阳任地方官而迁居潮阳胪溪。吴骅后裔分布在晋江、仙游乌台、莆田东岭等地,支分江西金溪以及海外印尼、新加坡等地。

    九、入闽吴氏吴陂始祖——吴伯琏
     吴伯琏系吴均次子。吴均原居江苏梅里,后梁乾化元年进士,擢光禄大夫,因上书议事不遂,避位入闽。长子吴伯琼留旧址,挈次子吴伯琏及吴伯瑞、吴伯琳、吴伯珠、吴伯瑶入迁闽延平之铁石。至后唐同光元年,吴伯琏偕弟再徙宁化之西乡,吴伯琏居西壁,后迁居吴陂竹园墩,其余迁居官坑、竹园、马脑寨、杨边田等地。五乡宗亲曾在清雍正四年,立大宗合谱序,传裔宁化、崇安、龙岩、上杭、建宁、漳州等地。

     十、入闽吴氏宁化始祖——吴宥
    吴宥,字承顺,宋进士,敕赠文林郎,诰封中宪大夫,原籍江西南丰,系吴宣之孙。为避祸计,吴宣于天福元年携家人离开四川,居江西南丰。吴宣生三子,长子吴纶居江西南丰;次子吴经居临川石井,支分连城、上杭、宁化等地;三子吴绍居南丰,支分宁化。长子吴纶生十子,其中次子吴宥徙居宁化,为宁化入闽始祖,被尊为闽粤吴氏客家始祖,其后裔遍布闽粤各地及港澳台地区。

    十一、入闽吴氏寿宁始祖——吴昶
    吴昶字仁八,系吴畴七世孙,于宋哲宗绍圣元年,携眷从浙江松源墩头上仓入迁杨梅村(今寿宁县城)。吴畴(名褆)系吴仕次子,与兄吴畦(名是)原籍山阴,后迁浙江松源。自吴昶入迁寿宁后,吴畴、吴畦的裔孙于宋元明清先后有多支从浙江庆元、景宁两县迁入寿宁。后裔分衍于寿宁、政和、周宁、福安、霞浦、南平等县市。

    十二、入闽吴氏梅洲始祖——吴大成
    吴大成,字子集,号梅月,祖籍河南光州固始县八角井,南宋“渐山七贤”之一。绍兴中期,时年十九的吴大成以文行与薛京、郑柔等选入太学,因得罪宰相秦桧,吴大成与陈景肃一起被贬弃,后迁居诏安县渐山西麓月形方洲植梅为圃而居,遂为梅洲吴氏始祖,传裔梅洲各地乡村,聚族而居。

    十三、入闽吴氏龙岩始祖——吴十二郎
    吴十二郎父是吴念一郎,南宋时因避战乱,从河南开封府徙居漳州军华封社。吴十二郎于南宋宝祐六年迁连城席湖,再徙龙岩龙门里儒炉官宅坊,为龙岩吴氏开基祖之一。传裔龙岩大池、小池,南靖金山、龙山、山城,分支德化、将乐、光泽、三明等地。

    十四、入闽吴氏四溪始祖——吴昭
    吴昭祖父吴潜,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人,宋嘉定十年进士,殿试一甲状元,拜右相兼枢密使,因反对赵祺为太子,被贬为广东潮州府任循州安置,其子吴极、孙吴昭,迁居福建泉州。吴昭生四子:长子吴勋,黄龙分房祖,居号龙溪;次子吴笃,磁灶分房祖,居号梅溪;三子吴然,浦边分房祖,居号清溪;四子吴烈,东吴分房祖,居号洛溪。故称吴昭为四溪公。衍传南安、晋江、云霄、同安、龙海、安溪,分支罗源、厦门、汀州、南靖、广东、江西等地。

    十五、入闽吴氏东塘始祖——吴省三
    吴省三原籍江苏南京,于宋代因避战乱,入迁连江县东塘卜居,至今已传三十一代。其裔孙吴适,为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十六、入闽吴氏永安西洋坑中舍始祖——吴实深
    吴实深于宋末年间,从江西省江右金斗窠入迁闽中永安廿八都西洋坑中舍开基创造祖祠,传裔永安、尤溪、福州、闽侯、南平等地。

    十七、入闽吴氏黄龙族始祖——吴礼孙
    吴礼孙生于宋嘉定八年,宋理宗淳祐年间,卜居泉州南安丰洲黄龙开宗发祥。传裔晋江、南安、安溪、福清、同安、厦门、惠安、德化等县市,支分广东大埔、江西上饶、浙江温州和香港、台湾以及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地。

    十八、入闽吴氏下陂开基始祖——吴孔辉、吴孔灼
    吴孔辉、吴孔灼系吴薪后裔。吴薪字子芳,官名仕俊,宋度宗年间探花,官拜礼部侍郎系状元宰相吴潜之十一世孙。宋末(1249年),吴薪携眷从浙江兰溪以孝廉征为龙岩令入闽,末三年既得迁秩,改判潮州,莅任时途经海阳控访祖迹,不幸染疾,其后裔吴孔辉、吴孔灼携眷迁居漳州西门外下坡社开基,明洪武四年始报龙溪籍。传裔南靖金山、山城下吴、船场梧宅、龙山东墩等地。

    十九、入闽吴氏源口始祖——吴师
    吴师系吴澄后裔。元末,由江西吉水县入迁闽侯县十八都源口。传裔闽侯源口、福州市仓山区下店等地。

    二十、入闽吴氏仓边始祖——吴彦博
    吴彦博,字昌生,原籍兰陵古锡梅里,元至正年间,任泉州路“照磨廉直”,因迁家至晋江县廿一都仓边。传裔晋江仓边、泉州市城关“东观西台”。

    福建吴氏源流考略,由于吴氏发祥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宗支错综复杂,加上各地族谱不全、出现断代、遗失等原因,难以考证,难免出现纰漏。望各地吴氏宗亲宽恕,并不吝纠正,以便完善福建吴氏源流。

 

文章录入:吴卫东    责任编辑:吴卫东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