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统谱 >> 安徽 >> 正文
枞阳麻溪吴氏
作者:gohwu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0-11         ★★★
始祖:吴义方
           太伯六十世孙。博学,唐贞观十四年赴歙州讲学,喜爱新安山水与父良由豫章(今南昌)迁歙州休宁石舌山。

吴义方娶程氏,生3子,长子吴太微、次子吴少微、三子吴宝微。
1.少微(新安始祖)
2.巩
3.泉
4.(王全)
5.叔溱
6.矩
7.明
8.道竞
9.习
10.深之
11.琮
12.大信
13.团
14.全聚
15.用清(七子:遇、启、福、和、讚、进、暹)
16.进
17.仙
18.士睽
19.尚六(二子:小六、小七)
20.小六(二子:太一、太二)
21.太一,迁桐城麻溪
 
肇基祖:吴太一
        分东西两股。
        东股有明河南右布政使吴一介及其子应寰、应宾、应宠,蓟辽总督吴用先及其子日暠等。吴应宾,字尚之,号观我,万历十四年进士,官翰林院侍读,后隐居故里,四十多年,闭门著述。深于性命之学,潜心研究儒家经典,尤其擅长诗词创作,主要著作有:《中庸释论》十二卷,《大学古本释论》五卷,《学庸语释》二卷,《宗一圣论》二卷,《性善书》一卷,《学易斋诗文稿》,《方外游》等,另外《龙眠古文》收录其文章十七篇,《龙眠风雅》录其诗作一百二十三首。方以智的外祖父,方大镇的亲家,方孔炤的岳父。
        西股有明监察御史吴应琦,其子用?官至内阁中书。
 
 
始迁祖吴恩光,又名太一,系唐左台御史少微九传后裔.于宋末自休宁长丰避兵迁入,居今枞阳县钱桥镇古麻溪河滨开基,为一世祖
.二世祖吴真支下分东西两股
自四世始,东股又分为东一\东二.
五世天佑支下返长丰,复迁麻溪者称长丰股.前三股为大股,每股中复分房头
七世东一股志高支下分为俨\悦\辅三房,志明支下分为倬\仙二房,东二股志清支下分为伦\佑\伶\俭等五房,志仁支下分为价\俸二房.志遂支下分为仅\偃二房.西股志广支下为佶房,志远支下为仲房,志善支下为态\仉\春\亿四房,老诚支下分为仁\俅等三房.
    自明清以来,麻溪吴氏兴旺发达,涌现了一批治国安邦的优秀人才.东股有麻溪十世吴一介,官明廷河南右布政使;十二世吴用先,官兵部侍郎\蓟辽总督.两(西)股有十一世吴应琦,官明大理寺正卿;吴叔度官湖广黄州知府;十八世吴世荣,官清廷福建兴泉永海防兵备道,从一品.仅西股于明清两代任知县\知府\千总\将军者达90余人.


现在字辈:谋(19世),聿怀多福,绳其祖武

近代名人:吴孟复、吴克振
 
姓  名:吴克振  
性  别:男
民  族:汉族
籍  贯:安徽桐城
出生年月:1906年
牺牲日期:1930年08月26日

  幼年入私塾读书,后进入桐城(今枞阳县)麻溪吴氏小学和苏州体育专科等校就读。时值轰轰烈烈的大革命高潮在全国兴起,受其启发,1926年10月,毅然奔赴武汉,参加农民运动讲习所学习。1927年7月,受命回乡开展革命活动。10月,为发动工农群众,准备武装暴动,他打入桐城汤沟镇自卫团,争取其团长举义。参加策动桐城武装暴动。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2月,入浮山中学以执教体育为掩护,在师生中开展建党、建团活动,并先后建立了浮山中学的党、团支部,当选为首任党支书。同年5月,当选为中共桐城区委委员。1929年3月,中共桐城临时县委成立,他当选为委员,兼任县委组织部长。其间,为组建红军独立团,发动欧家岭暴动,建立苏维埃政权,开辟游击根据地作出了贡献。1930年5月,他兼任中共桐城县委书记兼独立团副政委。6月11日,欧家岭暴动后,安徽军阀调遣重兵“进剿”红军。为此,他日夜兼程,赶往桐城,迅速通知陈雪吾率领部队转移。8月26日,他冲破敌人封锁线,沿着羊肠小道到达欧家岭,不料敌人已三面围攻欧家岭。在转往鲁洪山草鞋店附近时,被敌人发觉,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敌人又割下其头颅,悬挂于桐城东门外紫来桥上示众。
 
吴孟复(1919-1995年)为我省著名教育家和古籍整理专家,他学养深厚,尤精国学,对皖派学术更是情有独钟,撰有《训诂通论》、《古书读校法》、《古籍研究整理通论》、《桐城文派述论》、《屈原九章新笺》、《唐宋古文八家概述》、《语文阅读欣赏例读》及《吴山萝诗文录存》等。晚年致力于古籍整理与研究,任《安徽古籍丛书》编审委员会主任,直到病逝前仍在关心着我省古籍整理工作。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