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唯一的先厚葬再秘葬的王侯 --- 吴芮
在古代,有很多王侯实行厚葬,也有很多王侯实行秘葬。前者是当今在全国各地可以见到的各种王陵,后者则包括元朝各个皇帝,以及赵佗、曹操、朱元彰等。而由于历史的契机,长沙王吴芮是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先厚葬后秘葬的王侯。
厚葬的帝王,很多的墓自古就有被盗的记载,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军阀孙殿英盗挖清朝乾隆皇帝的裕陵与慈禧太后的菩陀峪定东陵。到现在,慈禧的遗体尚得保存,但乾隆的骸骨则残缺不全。孙殿英东陵盗宝十七年之后,抗日战争结束,日军撤走清十三陵地区,而国军尚未进驻,在这个时间段,所有的清陵,全部被当地中共基层干部,以打倒皇帝地主的名义而盗挖,其间,在这些包括康熙在内的清朝各皇帝皇后之中,不乏有见到遗体不腐的,也有尸骨被捣毁而散乱无存的。十一年后,由当时的北京市副市长吴晗决定,考古工作者打开了明朝万历皇帝的定陵,十年后,文革开始,明十三陵中的定陵,万历皇帝的遗骸也被红卫兵捣毁,传说在这个事件之中与之后,还出现很多灵异现象。那个年代,甚至是岳飞的墓也被捣毁。而且,这些墓被盗被毁之后,墓主并没有被秘葬。
据称,南越王赵佗开中国帝王秘葬先河,赵佗的墓至今没有被发现,而孙权被称为古代帝王盗墓第一人,南越王墓第一盗,人们不知道孙殿英是孙权的第多少世孙。
据记载,公元226年,时为魏国吴王的孙权,为建造孙坚庙而挖掘长沙王吴芮的墓以取用木材。开掘吴芮墓的三年之后,孙权称帝,自封为吴大帝,建立吴帝国,并派遣交州从事吴瑜寻找南越王赵佗的墓,但吴瑜只找到第三代南越王赵婴齐的墓。孙权于是派将军吕瑜带上几千名士兵,从墓中获得金镂玉衣,36个颗玉玺金印,三枚铜剑。
距此事270多年后,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湘水注》(卷三十八)记载:临湘(即今长沙)县北有吴芮冢,广逾六十八丈,登临写目,为城郭之佳憩也。”汉代四尺约一米,从郦道元所记来看,吴芮墓宽度约170米。可见,长沙王吴芮墓从汉王墓制,以黄肠题凑的方式厚葬,规模宏大。虽然现在发现了第五代长沙王吴著的墓(在长沙王陵公园,原为望月公园),但第二第三第四代长沙王的墓,尚未发现。
据记载,当吴芮墓被掘开之时,人们发现吴芮金身不腐,栩栩如生。事后,吴芮的故乡宗族将吴芮遗体迁往故乡。这一年的前一年,即孙权被封为大魏吴王的第四年(黄武四年),江西鄱阳人彭绮发动起义,攻陷周围数县,拥众数万,占领鄱阳湖地区。而且此时,起义军并没有被消灭,此时运送吴芮灵枢的吴芮故乡族人,应该是穿过彭绮起义军的占领区,将长沙王吴芮秘葬于昌河上游的绵绵广袤的大山之中,此时鄱阳湖地区,并非孙权所能管辖的范围,也就是说,孙权也不知道吴芮的秘葬地的所在。第二年,彭绮起义军失败,鄱阳湖地区重归孙权地界
吴芮的秘葬成功,显示了吴芮先厚葬后秘葬是一件空前的事件,也是一件至今为止不见来者的事件,这是至今为止的中国历史上的唯一。
不过孙权虽挖掘王墓,但孙权自己的墓,却保存到现代,没有被盗挖,孙权死后,葬在南京紫金山,一千一百四十六年之后,朱元璋也葬在南京紫金山,而朱元璋也大方地认为孙权是条好汉,孙权的墓不用动,可以给自己的墓看门。再627年之后,孙中山也葬在南京的紫金山,据说,孙中山是孙权的四弟孙匡的后裔,同属孙武后裔,也是吴允承的孙女武烈皇后的后裔。
但是,孙权的父兄孙坚孙策的墓,却在古代就早己被盗挖。
孙坚,于苏州泰伯庙建成之后的第二年,即公元155年出生,据传是吴国国王阖闾的大将孙武子的第二十一代孙,17岁时,独自一人提刀以诈术赶走一群强盗并抓回其中一个强盗,而声名大振,因此而得富春县代理校尉一职,后任吴郡司马,同年,许昌许韶父子在现今的宁波一带起义,孙坚招募人马前去镇压,镇压成功之后,孙坚升任为县丞,之后不久,在孙坚19岁时,娶一位吴氏美少女为妻,这位吴氏美少女即后来的武烈皇后,这位吴氏美少女据传是苏州泰伯庙首位主祀人吴允承的孙女(吴允承的父亲吴如胜是东汉开国将帅---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广平侯吴汉的曾孙)。并在第二年生下长子孙策,据传,吴允承的这位孙女,在生下孙策之前,曾梦见月亮进入自己的怀抱。孙坚先后当任盐渎县丞、盱眙县丞和下邳县丞,7年后,在孙坚任下邳县丞期间,吴允承的这位孙女又生下了后来建立吴国的吴大帝孙权。据传,在生下孙权之前,吴允承的这位孙女梦见太阳进入了自己的怀抱。
在孙权两岁的时候,也就是孙坚29岁的时候,黄巾起义爆发,起义组织严密,起义在八个州同时爆发,起义所到之处,焚烧官府,处决贪官,官吏豪强抱头鼠窜。此时孙坚把妻儿送回老家富春,然后在下邳招兵,与自己的小舅子吴景(吴允承的孙子)响应朝廷征召,镇压起义,出生入死,屡立战功,之后孙坚开始了他的征战立功升官拜将的生涯。在孙权五岁的时候,长沙人区星发动起义,朝廷派孙坚前去镇压,成功后,孙坚成为长沙太守。而吴景也成为了丹阳太守。在孙权七岁时,董卓立汉献帝刘协,把持朝政,孙坚从长沙出发向北前进,与袁术联手,讨伐董卓,于是孙坚从长沙太守而成为了豫州刺史,也被封为破虏将军。在这个过程中,孙坚杀死荆州刺史王睿,另外,孙坚还得到传国玉玺,并私藏起来。但孙坚因此而受到袁绍与刘表的攻击。
在孙权十一岁时,袁术命令37岁的孙坚攻打曾经属于董卓的刘表(刘表的荆州刺史<荆州牧>是董卓所封,刚刚上任一年),孙坚在作战之时,在襄阳中箭身亡,归葬丹阳,孙坚的人马被袁术收编。后来,孙权追谥孙坚为武烈皇帝,将孙坚的墓被迁葬到苏州或南京。
孙坚去世后的第三年,孙坚长子、19岁的孙策守孝完毕,向袁术索要孙坚的旧部人马,但袁术让孙策去投靠吴景,孙策在吴景任太守的丹阳,召募了人马,第二年,孙策将孙坚获得的传国玉玺交给袁术,袁术将孙坚的旧部一千多人交给孙策,之后,孙策向袁术表示,愿帮助舅舅吴景征伐江东。于是,孙策进军江东,在南京杀五万多人,两年后,孙策基本占领江东六郡。这个时候,如果吴景表现出色,则可以带领孙策攻城掠地,江东六郡即属于吴芮的第十七世孙吴景。但吴景的泰伯高让之风,使吴景鼎力帮助自己的外甥孙策取得江东,使外甥孙策获江东小霸王的称号,而不是相互倾扎内耗,耽误大业。
得到传国玉玺的袁术,在孙策占领江东之后的第二年,自封为皇帝,孙策、吴景等人与袁术决裂,曹操把持的中央朝廷封孙策为讨逆将军兼会稽太守。两年后,袁术病死,孙策带着孙权率兵西进,大败八年前杀死孙坚的黄祖。曹操于是前来与孙策亲属结为亲家关系。公元200年,官渡之战爆发之时,孙策遇刺身亡,葬于苏州。后来被孙权追封为长沙桓王。但是孙策的孙子后来被孙权的孙子所杀。
之后,18岁的孙权被曹操把持的中央朝廷封为讨虏将军兼会稽太守,三年之后,吴景去世,再过四年,吴景的姐姐、孙坚的夫人(吴允承的孙女、武烈皇后)去世。武烈皇后去世的第二年,曹操升任丞相,率领朝廷的中央军南下,赤壁之战爆发,曹操失败而归。赤壁之战七年后,孙权派吕蒙占领长沙等地。
火烧赤壁11年之后,关羽进攻曹操的地盘,在获得成功之后,被孙权的部下所杀,第二年,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操之子曹丕称帝,建立魏国,年号黄初,并且封会稽太守孙权为吴王,孙权立年号为黄武,并封吴景长子吴奋为新亭侯,封吴景次子吴祺为都亭侯。一年后,刘备称帝,建立汉国,年号章武。又过一年,大魏皇帝曹丕开始攻打大魏吴王孙权。公元229年,孙权称帝,孙权走过了从会稽太守到大魏吴王到吴大帝的人生历程,会自此才算是真正的形成三国鼎立局面,准确地说是三皇鼎立的局面,这种局面一直维持了五十多年。实际上,赤壁之战之后,官方职务为会稽太守的孙权,与官方职务为新野县令的刘备,以及官方职务为汉国丞相的曹操,三者之间的对立,只能称为天下三分。而孙权称帝之后,吴帝国成立,才有孙权的吴国,刘备之子刘禅的汉国,曹丕长子曹叡的魏国,这三国的对峙。这个对峙维持了37岁,到公元266年,曹操的孙子曹奂将皇位被动禅让给司马炎,晋国建立,这个时候,是孙皓的吴国,刘禅的汉国,司马炎的晋国,这三国之间的对峙。
当身为大魏吴王的孙权挖掘长沙王吴芮墓的时候,武烈皇后己去世,吴景也己去世,此时吴氏族人己无重量级人物在孙权的政权里面。这也许是孙权挖掘吴芮墓而能得逞的原因之一。而从另一方面看,也可能是在冥冥之中,吴芮的在天之灵授意、安排、导演了这个事件,因为,经过这次事件,吴芮的肉身终于可以离开繁华喧嚣之地,而转移到安宁静谧之处,好好地安息。更可以避开一千多年来的各种战乱与劫难,包括文革的劫难。可见,吴芮的第十七世孙的外甥孙权(同时也是吴王阖闾的大将孙武的第二十二世孙)挖掘了吴芮的墓,正合其时。吴芮墓中的材料,保证了在苏州泰伯庙建成的第二年出生的孙坚以立庙祭祀,而吴芮迁墓三年之后,在使用吴芮墓室中的上等木材建造的孙坚庙的加持下,在处于静谧之中吴芮之灵的加持下,孙权完完全全地实实在在地建立了吴帝国,吴芮可谓功德圆满,可以安息了。
这一切又是吴国先祖之意的完美安排。苏州泰伯庙建立之后的第二年,孙坚出世,71年后,孙坚庙建立,三年后,吴帝国由吴芮之后裔吴景的处甥孙权建立,孙权的吴帝国,具有着春秋时期吴国之名号,禀持着春秋时期越国之心性,包含着春秋时期楚国之疆域,可以说,这个时候的吴帝国,正是春秋时期吴国历代国王的宿愿,而这个宿愿,终于在苏州泰伯庙的建立、长沙吴芮墓的迁移,并让出材料而建立孙坚庙之后,圆满地完成了。吴芮从厚葬转为秘葬,是这个过程之中重要一环。从这个环节开始,吴泰伯的后裔,再一次展现出让国之风采---将帝国皇位让予了吴族女性之子---孙氏。而吴芮从厚葬转为秘葬,这本身就是展现了吴氏的让德之风采----让出浮华,返朴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