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资讯 >> 综合 >> 正文
横空原陵秀 大河朝阳新  ——黄河与新乡之五(原阳篇上)
作者:河南吴峰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1-3-24           ★★★★★

横空原陵秀 大河朝阳新  ——黄河与新乡之五(原阳篇上)

  

    原阳地处黄河中下游,古时分为原武、阳武两地。1950年,“二武”合并,聚首而成原阳。
    黄河之于原阳,盘根错节了几千年,汹涌澎湃了几千年。              
7    月20日,记者偕同对古博浪之地颇有研究的原阳县县志办副主任吴峰,沿桥北、祝楼、师寨、原武、韩董、蒋庄等几个位于原阳西部的乡镇,寻访或生于斯长于斯,或成名与此的历史名人。

黄河岸边折戟沉沙  

    原阳黄河大堤,上承武陟,下接封丘,全长63.82公里。明洪武年间,形成现行河道。由于濒临黄河,地势奇特,原阳在历史上频繁充当诸侯共商军机大事的会盟地,也是 历代 君王布兵决斗的古战场。  

            
■拉开会盟与征战大幕

              
    古代一个叫“扈”的弹丸之地,位于今天的祝楼乡。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诸多元首级人物常聚集于此。公元前671年,齐桓公与鲁庄公会盟;公元前620年,晋国上卿与 诸国 君王会盟;公元前610年,晋灵公与 诸国国 君会盟……              
    唐诗人杜牧凭吊赤壁古战场赋诗:“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不知原武镇是否出土过折戟,历史清楚地记载着战争的惨绝人寰。原阳县志办副主任吴峰告诉记者,史书记载,公元前597年,晋楚在衡雍(今原武镇一带)交战,晋大败,将士争舟渡黄河北逃,舟中被剁手指无数,史称“邲之战”。楚军胜利后在原武祭祀黄河河神,楚庄王自此成就霸业。公元前632年,又是一场晋楚恶战,晋军作为胜利者驻扎原武。不久,晋文公与郑文公会盟于此。

              
■鸿沟乃楚汉相争交界 

    所谓“楚河汉界”,指的就是楚汉两军对垒的鸿沟,楚汉相争以鸿沟为界,以东属楚,以西属汉。鸿沟系古黄河支流,源于今师寨镇黄河故道。吴峰提出“楚河汉界”发源于师寨,这是一个新奇大胆的推断。              
见记者半信半疑,吴峰引经据典,为其佐证。              
    吴峰解释说,“自今河南荥阳县北引黄河”即流经师寨的古黄河。“东流经今中牟县北”即古阳武县南部。“联结济、汴、睢、颖、涡、汝、泗等水”中的济水即原阳境内的济隧。《原阳县地名志》记载,济隧,古水名,为黄河分支,源于今原阳县师寨镇,西南流进今原武至韩董庄乡出县,西南流入古荥泽,今湮。公元前562年,晋国率中原诸侯国军队,渡过此水,攻伐郑国。这足以说明原阳县师寨镇古黄河为当时鸿沟上游即发源地。              
    以鸿沟为界,会成为楚汉永久的和平协议吗?那只是刘邦的缓兵之策罢了,等他缓过气来,马上撕毁协议,挥师跨越鸿沟。不到一年,“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大英雄项羽就接连做了“十面埋伏”、“霸王别姬”、“乌江自刎”几个恶梦,在恶梦中死不瞑目!胜者王侯败者寇。

              
父子二人均为汉初宰相  

            
    原武镇立有细柳将军石碑,师寨镇设立有周氏家庙。              
    家住黄河岸边的周勃、周亚夫父子为大汉江山的创立和巩固立下汗马功劳。同为汉相、同为将军,同样功勋卓著,同样被诬谋反罪,同样经历了天堂地狱两重天。周氏父子古今中外绝无仅有的传奇经历,令家乡后人自豪不已,唏嘘不已。 
    师寨镇磁固村周氏家庙中,至今供奉周勃、周亚夫牌位。1986年,时任国防部长的张爱萍将军挥毫为周亚夫题词:“治军严明,一统大业。”刊刻成石碑,立于庙堂之内。

■马上打天下,不能马上治天下 

    周勃身上流着黄河儿女的血,据说他人高马大,一身蛮力,生性刚强忠厚。周勃家贫如洗,从黄河岸边逃荒至江苏,结识沛县刘邦,后入其队伍,攻城掠寨,一马当先,刘邦为其封侯拜将。在平定吕后家族时,周勃又立大功,与陈平等拥立汉文帝,随被任命为右相。     
    周勃好武轻文,据说,文帝问起“国家收支”、“案件办理”等事,他汗流浃背,难以对答,只得辞去相位。远离朝堂的他时刻担心文帝寻机降罪,最终还是被人诬陷获罪。太后念他功劳,将其无罪释放。   

        
■惊天之名与忤上之嫌


    周亚夫祖籍古原阳,为其传颂功德的就是黄河岸边的普通百姓。
    公元前158年,匈奴来犯,周亚夫只顾治军,皇帝老子前来视察,他竟然不迎接,不下拜。他的“无礼”合理合法,文帝心中懊恼而又赞赏他,一番话说得群臣汗颜:“此真将军也!瞧瞧你们的队伍简直像做游戏,敌人来犯,只有当俘虏的份儿,跟人家亚夫没法比……”周亚夫很快被文帝任命为卫戍京师重任的最高司令官。
汉景帝时,周亚夫平定“七国之乱”又立大功,被任命为丞相,其事业走向巅峰。但由于他不救梁王,又反对废长立幼,与皇家积下冤仇。结果周亚夫被仇家借故告发谋反。审查时,提审官狗仗人势,强词夺理地羞辱威逼令他忍无可忍,最后“绝食五日,吐血而亡”。

   
伴河如伴虎  

            
    师寨镇新集村是一个人口稠密、商业繁华的大集镇,在明朝之前,该村是黄河南岸的一处渡口,名曰阎寔口。阎寔系黄河岸边摆渡人,渡口的兴起就源于他日夜不停的摆渡。

       
■关公惊退洪水


    关帝庙在各地并非鲜见,可师寨镇新集村的关帝庙大殿格外恢宏,世代香火不断。新集村村民不仅把关公视为财神与忠义的化身,还把他当作河神来敬。
    据村中老人讲,康熙60年(即公元1723年),河决马营。黄河奔腾咆哮,无数村庄化为泽国,眼看阎寔口被吞没半个村庄,关帝庙也危在旦夕。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关云长手提偃月刀,杀气腾腾冲出庙来,挥刀划出两道壕沟,引洪水流进二龙山。见洪水流走,村民如梦初醒,纷纷叩谢关公显圣搭救生灵。据说,至今二龙山还有偃月刀化石呢!           
    由于阎寔口被淹没大半,村民只得迁至黄河大堤,并焚香祝愿大堤坚固磁实,取名磁固堤。伴河如伴虎啊!为了纪念这不幸中的万幸,村民将壕沟称为“海壕”,将村名改为“新集”,意寓大灾后重新汇集的村庄。    

       
■毛遂的故事


    盘点历史名人,原阳的兴盛,黄河的厚重扑面而来。
    吴峰很想搞一次“全县最有影响力历史名人”评选,谁会荣获榜首呢?作为记者,我会把珍贵的一票投给毛遂。毛遂的故事天下皆知,新闻价值不大,而记者却在毛遂故里——师寨镇路庄村,听到很多除毛遂自荐之外的民间传说,可当作新闻说给读者。

              
■凶嫂嫂刁难毛遂
    2000多年前,战国七雄之一魏国占据黄河中下游富饶大地。黄河岸边有一个毫不起眼的小村庄——路庄,毛遂就生长于此地。

           毛遂父母早逝,随兄嫂生活。嫂嫂嫌毛遂吃得多,不喜欢他,幸亏他常助人为乐,吃百家饭也饿不着。          
    嫂嫂嫌毛遂犯傻,只知道帮人家干活。做饭时,嫂嫂说:“不去拾柴烧啥,难道烧你的腿不成?”毛遂随即伸腿烧火,饭好了,腿还没烧完。嫂嫂睡觉时,床突然塌了,原来烧的是她的床腿。           
    过年时,嫂嫂蒸好了包子,跟毛遂念叨:“你哥最爱吃包子,你光顾自个儿吃。去打醋吧,家里没醋了!”毛遂答道:“那我给俺哥送俩包子吧,顺便打点醋。”毛遂的兄长在大梁开醋坊,离路庄50多公里地,来回至少两天。嫂嫂只当他想多吃俩包子,根本没当回事,午饭时,毛遂打来了醋。几天后,他兄长一回来就埋怨妻子不该让毛遂跑那么远打醋,还给带了两个热乎乎的包子。嫂嫂一听脸都吓白了,从此再也不敢刁难毛遂了。  

            
■毛遂显灵移动玲珑塔
    玲珑塔位于原武镇,建于宋崇宁4年。宋朝时,该塔位于繁华地带,周围人口稠密。毛遂预感此塔会倒塌,为提醒乡邻,他化作一僧人,高呼“塔塌!塔塌!”没人把疯癫僧人的话当回事。毛遂心急如焚,又不敢泄露天机,改呼“拉塔!”并挨家挨户借牲口拉塔。       
    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村民发现牲口个个躬腰蹬蹄,汗流浃背,似乎在朝一个地方使劲。次日,村民发现玲珑塔移位至安全地带,塔身向东北倾斜,疯僧也不见了。有人还捡到塔上飘落的箴言条幅,村民才知道是毛遂显灵怕塔塌砸民。


■渡黄河修仙学道
    当地传言,毛遂病时不吃饭不喝水,专吃屎壳郎,村民看见成群结队的屎壳郎往土地庙飞,毛遂剥下壳就往肚里吞。几天后,不见毛遂踪影,也不见虫壳,但见满地都是毛栗子空壳。村民都说毛遂渡过黄河,到北岸云梦山修仙学道了。
    后来毛遂能为国分忧,舌战楚王,其本事就是从云梦山学到的。据考证,云梦山浏览区还真有毛遂洞、孙膑洞、鬼谷子王禅老祖洞等古迹,与黄河岸边的传说遥相呼应,云梦山也流传毛遂拜师学艺一事。


■探访毛遂故里         
    听了毛遂的故事,在师寨镇工作人员刘书军引领下,记者一行来到路庄村探访毛遂故里。 
毛仙庙、毛遂岗、毛国故地相隔不远,呈三足鼎立,掩映于郁郁葱葱的树林、一望无垠的田野中。“毛遂之乡” 石碑伫立毛仙庙中央,据庙主路宗修介绍,1988年,著名历史学家、中国历史研究所所长张政烺等多位专家考察毛遂故里,“毛遂之乡”正是张政烺所题。大殿内供奉毛遂雕像,两面彩绘描述毛遂搬兵、自荐救赵等故事。
    毛遂岗系毛氏坟茔,位于庙宇东南方,村民称之为毛遂墓。为弘扬原阳历史文化,今年4月18日,县政府在毛遂岗修建了颖脱厅。  
    毛国故地位于毛仙庙西南方,县志办专家通过查阅各地毛氏族谱及大量史书,撰写了《韶山毛氏祖根在河南原阳》发表于《党的文献》。韶山毛泽东纪念馆研究室主任龙剑宇等数位专家对“韶山毛氏祖根在河南原阳”这一推断表示认可。


登玲珑塔望黄河


    经毛遂拉塔,玲珑塔移位原武镇。玲珑塔周遭清流缓缓,一条小径通往塔身。踏着细沙,记者来至塔前,只见塔身共13层(因黄河决口,一节塔身被埋于地下),为6角形,造型美观,角梁悬挂风铃,叮当作响。           
正值夏季,塔身被荷塘环绕,朵朵荷花含苞待放,亭亭玉立于绿荷间,散发淡淡幽香。据说,古人常登此塔远观水光山色。清《原武县志》所载:“外有清溪环抱,雄峙其左,每当暮云阴霭,零雨空濛,水光潋滟,树色烟笼,赏城郭人物,隐如在画图中。”           
    毛遂拉塔仅是传说,塔身倾斜自然另有其因。吴峰介绍说,据专家分析,或是“古建筑学家有意而为”,或是“黄河沙地松软,故道区常刮东北风所致”,或是“抗战时,日本人炮击所致”,或是“黄河水长期浸泡所致”。众说纷纭,至今无有确切结论。     
引来黄河水 碱区稻花香
    就在玲珑塔不远处,有一刊宽阔高大的石碑,上书原武公社党委书记乔永庆带领群众引黄种稻、告别贫困的感人事迹。              
    石碑系群众在乔永庆去世后自发而立,碑文生动地记载了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乔书记协同水稻专家孙彦常,改良黄河故道盐碱土壤,从1963年开始,经过5年努力,原武公社终于根治盐碱,摘掉了缺粮帽子。1969年的《人民日报》头版以“引来黄河水,碱区稻花香”为题大篇幅报道其事迹,随后,美国等国家的土壤专家也不远万里来考察。              
    后来,乔永庆历任原阳县委副书记、封丘县县长、新乡市政府副秘书长,继续带领群众引黄种稻,人称“稻改县长”。              
    如今的原阳大米享誉四海,黄河岸边稻苗荡起阵阵绿波,飘出股股清香。有谁会想到中国第一米的称号正是源自于只产盐碱不打粮的黄河盐碱地。 
    7月20日至7月21日,记者跑遍了原阳西部6镇,所见所闻皆是生生不息的黄河历史与文化,丰收与安澜是故道人民千百年不变的主题,这主题也融进了原阳盘鼓铿锵有力的鼓声中。原武镇村民敲起900面盘鼓就是对浪涛滚滚的黄河水最好的回应。

 

文章录入:河南吴峰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