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厅
位于上南巷中段偏西之南侧,邻汤家西弄,蒋姓人聚居,故名。名人有建“监察御史”坊于此巷的蒋瑜。蒋瑜,字纯卿,嘉靖五年(1526)进士,初任鄱阳令,发动县民筑堤百余丈,为民兴利,人称“蒋公堤”。后以御史巡按楚中,因年荒,奏免半数田租,为民敬颂。
邻蒋厅之汤家西弄
新月门里
新月门里
在月门里之西,上南巷中段北侧。建造时间晚于月门里,故名。早先为韦姓人聚居。有住户七八户。
川堂弄
位于上南巷中段西北侧,南北向,长30余米,宽2米余。北通十三间头。“川堂”为“穿堂”之别写。
拆迁中的川堂弄
十三间头
位于川堂弄之北。以东阳民居“十三间头”命名。三间正房,南向,两厢各五间。前部为危房,后部2005年毁于火。居民以楼姓居多。东阳楼氏有杞国楼氏、岘阳楼氏、凤山楼氏、大爽楼氏之分。
十三间头
节孝门
俗也作“节妇门”,位于棋盘街中部之西侧。东西向,东连棋盘街,西通民居,长百米,宽2.5米。街口建有节孝坊,解放后被拆毁。牌坊上有“恩荣”立匾,石柱上有“母节子孝,两沐恩光;乾坤正气,万古纲常”十六字楹联。节孝之名,源于陈氏及其子吴天沧母节子孝。
吴天沧(1485~1572),又名沧,南岑吴氏贞房节孝人。其母陈润瑛(1468~1532)二十六岁丧夫,吴天沧成年后竭力侍奉母亲,母亲亡故后庐墓三年。又认为自己早孤,未能为父亲庐墓,又为父亲庐墓三年。这样,他就在西岘峰下桐冈山的荒郊野外乱坟岗足足住了六年之久。嘉靖初年,北上为其母请求旌表。嘉靖皇帝于1529年、1538年先后颁诏分别旌表陈氏母子,浙江按察使李崧祥遂命名其里为“节孝里”。
图片下方节孝门入口为节孝牌坊旧址,图右为人武部宿舍
节孝北巷
位于节孝门之北而得名,介于节孝门和镇圣巷之间。东西向,东连棋盘街,西至民居,长80米,宽2米余。为南岑吴氏贞房节孝的聚居区域。节孝北巷4号亦为吴兆莘故居。
节孝北巷
高踏步
俯瞰高踏步及其周边,图中残垣为吴一公“雪庐”东墙
位于镇圣巷东段南侧,西邻镇圣庙,疑其入口处有几级台阶而得名。东阳方言称“台阶”为“踏步”。居民以蒋姓为主。东阳蒋氏派分泰里、会源、横城三支,其源则同。始祖蒋承祖赘于泰里(今歌山镇大里)羊侍郎家,后复姓归宗。后裔蒋彪于中唐贞元年间后由仙居回迁泰里。其裔蒋勋(852~942)唐时官至检校司空、御史大夫、金紫光禄大夫,唐亡后于后梁开平年间避居东阳画水之滨,即今之黄田畈,其族称会源蒋氏。蒋勋之十世孙蒋仁山又分衍至南溪之滨,筑土堤如城形,号曰“横城”,蒋仁山之七世孙蒋善发又分衍安儒(旧名“安如”)。
高踏步9号民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