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资讯 >> 综合 >> 正文
宗祠修旧如旧文化萌生新意
作者:卢真伟 李…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7         ★★★

宗祠修旧如旧文化萌生新意

修复后的谢氏宗祠的飞檐翘角、雕梁画栋给人留下深刻印象。苏仕日卢真伟摄

修复前的谢氏宗祠一片残垣断壁。苏仕日卢真伟摄

不少祠堂如今成为老年人活动的场所。苏仕日卢真伟摄

  在东部,随便走进哪个村庄,都可以看到古旧的宗氏祠堂。这些祠堂建筑风格古色古香,连接着村落与氏族的过去与现在。这些作为昔日村庄政治文化中心的特殊建筑物,百年来历尽敬奉与摧残而屹立不倒。这些昔日宗族文化的象征,如今也正随着时代而发生潜移默化的转变,逐步形成了以观光旅游、文化传承以及群众文化为特点的新内涵。

  东部的祠堂很多,其中不乏颇具文物价值,堪称名胜的古祠堂:既有曾作为东纵游击队驻扎地的企石镇王氏宗祠、桥头镇莫公祠、常平田尾村刘氏宗祠;也有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下榻过的江边黄氏宗祠;更有企石旧围村族人认祖归宗,并在祖居兴办教育的美谈……祠堂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如此丰富,无怪乎东莞市副市长吴道闻曾要求,东莞应制定祠堂具体的保护利用规划,并纳入每年的文化建设之中,逐年分步实施;规范维修保护历史文化资源,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要求,在设计、报批和施工等各个环节,充分保护好祠堂所蕴含的各类历史信息。

  企石村宗祠“重塑金身”

  屋顶几乎完全坍塌只剩下框架,门窗不翼而飞、地面杂草丛生,唯有挺立的红色圆柱,勾勒出祠堂昔日的庄严肃穆的轮廓。这幅衰颓的残垣断壁,是记者从一张修复前的谢氏宗祠旧照片上看到的。

  如今的谢氏宗祠早已不再是这番景象。在企石镇企石村的村中心,记者看到了重建中的谢氏宗祠。新修建的谢氏宗祠位置、大小、格局未变,虽然尚未完工,但祠堂的飞檐翘角、雕梁画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据介绍,谢屋谢氏始祖于宋朝末年,从南雄珠玑巷迁至谢岗立足。后来始祖四子之子丹五郎,才迁至企石村居住。谢氏宗祠位于企石村之西,座东南向西北。始建于明朝末年(约1638年)。

  谢氏宗祠长22.8米,宽11.26米,面积265.7平方米。祠堂由低到高,分两进,祠堂运用传统的中轴线对称建筑,以麻石作基础,四周彻砖墙,内置麻石柱十条支撑,琉璃瓦面,屋檐彩绘木雕,塑成船状,坚有鳌鱼狮子,形态不一,形象各异,坚固美观。后堂中央的神台下面摆设谢氏历代祖先神位。

  祠堂是村庄历史文化资源的组成部分,见证了一个地区人文历史尤其是姓氏的迁徙。祠堂作为公共事务活动中心,既是联系村民与公共事务的重要纽带,也是对村庄时代更替、民俗变迁的反映。

  正是因此,不管经历了多少风雨,东部居民们都一直不忘对祠堂进行修葺和保护。企石江边村曾在1992年重修黄氏宗祠;黄江鸡啼岗黄氏宗祠也在2001年由群众捐款70万元重修。

  割舍不了的宗族感情

  在企石镇企石村,重建祠堂也得到了村民们的拥护。企石村村委书记谢耀光说,这座拥有300多年历史的祠堂,近几十年来历经风雨摧残遭到严重的破坏。而伴随着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村民们对重建祠堂有了越来越强的精神需求。事实上,早在3年前,不少村民便商量着重建祠堂的事。重建祠堂的倡议发出后,远在香港、广州甚至国外的企石村人都纷纷捐款。作为敬祖认宗的标志,祠堂作为宗族文化的重要符号被看重。这些居住在外的企石村人,急迫地想要看到宗祠的重建和族谱的重修。捐款额至今已经达到40多万元,其中捐款最多的一个家庭就捐了10万元。企石村也许下承诺:将尽快把族谱、村志做好,给每家每户都免费印发一份。

  企石旧围黄氏宗祠是镇级文物保护单位,也一直是乡民的文化活动场所。解放前,每当农历五月初九龙舟节,上至惠阳黄屋、永平,下至石排、水边和邻乡的龙舟,都会前来参加龙舟竞渡。群众相聚祠堂、非常热闹。旧围村还流传着一个颇为有趣的祠堂典故。企石镇的旧围黄氏宗祠,与企石镇的千年秋枫古书相邻。因此旧围村自古便有“左祠堂,右秋枫”的说法。

  作为旧围黄氏族裔的黄惠波是清末举人,也是同盟会的会员,曾经3任惠阳县的县长。他的先祖在明朝洪武年间就离开了旧围,到惠阳城谋生定居。1932年,他寻根来到了旧围,并说出自己的祖地以“左祠堂,右秋枫”为标志。此事经旧围黄氏族人核对族谱后得以证实。认祖归宗后,黄惠波随后在黄氏宗祠兴办了“惠波小学”。为了使贫苦村民儿童能上学,惠波小学对学生免收3年学费。

  “祠堂分两进,后堂正中是神主牌,供奉的是谢氏的始祖,两边的走廊和大堂都空空的,桌椅都收到了侧房之中。”企石村村民谢沛全笑着说,企石村的风俗是,当年家里生了男孩(俗称添丁)的家庭,必须在每年的正月二十那天出钱请村里60岁以上的老人们吃一顿饭。“一顿饭有七八个菜,在那个时代算是很好了”。

  文革中逐渐荒废

  企石镇年近70岁的退休老师谢晃基回忆说,在他小时候,一直对祠堂这个与村里其他房屋不同的建筑风格充满了好奇。然而,虽然他的家就住在祠堂后不远处,然而年幼的谢晃基也只是在祠堂外向里边张望一下,或者瞪大眼睛观察祠堂前的石狮子。

  祠堂平时都大门紧闭,由村中被称为长老的有权威老人管理着。一般只有初一、十五拜祭祖先或者举行、商讨村中大事的时候,村民们才会在祠堂聚集。

  谢晃基老人回忆说,关于祠堂还有一个典故,过去企石村因为医疗条件、生活条件所限,村中年纪上60岁的老人非常少,于是村中长老们便商量了一个办法,就是制作红色的大寿桃在祠堂祭拜,祈求长寿多福。有趣的是,此后村中的60岁老人逐渐多了起来,而制作大寿桃也成了企石的特色文化之一。

  人民公社时期,谢氏宗祠曾在上世纪50年代末被作为当地的小学课室,而谢晃基当时正是担任教师。也就是说,谢晃基对祠堂的好奇心到这时才得到满足。作为村里的教师,祠堂则变成了谢晃基的讲台,他当时为100多个村民子女教语文和数学,一教便是3年时间。

  3年后,小学课室搬出了祠堂。随后文化大革命爆发,祠堂中的谢氏祖先牌位等被作为“四旧”烧毁了。谢氏宗祠随后也逐步荒废,常有放牛的村民为图方便将牛栓在祠堂内的柱子上,还有常有人搬祠堂的墙石去铺路。祠堂逐渐衰败,周围野草丛生,垃圾堆积。

  如今被赋予新使命

  今年20多岁的黄江鸡啼岗村居民阿强自小在鸡啼岗长大,虽然他早就知道村里有一个黄氏宗祠,但却对这个祠堂没什么印象。

  在东部,像是阿强这样的年轻人不在少数。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大量新莞人的涌入,祠堂昔日的政治文化中心地位逐渐边缘化。然而,不少东部祠堂也正逐渐承载起新的功能。

  谢耀光说,企石村重修谢氏宗祠不是搞封建迷信,而是为村里的居民尤其是老人提供一个娱乐和活动的地方。重修祠堂的同时,企石村还将把祠堂周围的废旧建筑进行清理,并在周边建设起包括图书室、老人活动中心、文化室、休闲广场等一系列设施,并对环境进行绿化、美化,大幅改善村容村貌。

  其中,文化活动中心的室内可以摆下40围的宴席。企石镇平时练习广场舞等也都在这个活动中心举行。以谢氏宗祠为中心的群众文化中心由此形成。

  据了解,谢氏宗祠的重修工作今年年底便可完工,而图书室等配套设施则需要到明年年底才能完全建成。

  为了让人们更加熟悉宗族和文化的起源,不忘本,企石村还专门去珠玑古巷取经,了解谢氏的源流和珠玑古巷传承文化的一些好的做法。未来,谢氏宗祠将设置介绍宗族文化、族中历代名人的介绍材料,并定期让年轻人到祠堂中参观,听老人们讲述祠堂昔日的故事,从中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目前,桥头迳联古村的祠堂已经成为村民们开展各种文体活动的好去处。桥头迳联社区还不时组织社区里一群莫家拳的中老年爱好者到祠堂里表演,耍拳弄棒,切磋武艺,强身健体。而企石镇旧围村祠堂则整个地纳入到了千年秋枫公园,许多市民常常在其中参加群众文化活动,或者进行打篮球、羽毛球等体育锻炼。

  昔日作为宗族文化传承纽带的东部祠堂,如今正逐渐转变为本地居民和新莞人共同拥有的群众文化胜地。

  南方日报记者卢真伟见习记者李书龙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