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资讯 >> 综合 >> 正文
明建文帝客死贵州苗区?朱姓后裔捧出神秘大印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贵州都市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27         ★★★

明建文帝客死贵州苗区?朱姓后裔捧出神秘大印

  2006年,镇宁自治县一支自称为夜郎王后裔的朱姓“蒙正”苗族同胞出示了一枚被疑为与建文帝有关的神秘大印。曾破译过安顺牂牁郡残存木赎的学者林明璋先生对这枚大印的印文进行了破译,林先生认为,建文帝最终的归宿地可能就在安顺市的镇宁、西秀区和紫云自治县三县的交界处。

  日前,安顺相关部门带领大印持有人一行,专程赶到北京。相关文博专家将汇集一堂,一辨大印的真伪。

  >>>搜秘链接

  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明太祖朱元璋驾崩,1399年,其孙子朱允炆登基,国号建文。建文帝即位后,开始推行削藩政策。由于削藩政策直接影响了藩王们的利益,引起了建文帝的叔叔燕王朱棣的强烈不满。于是,坐镇北平的朱棣发起了一场被他称为“靖难之役”的讨伐战争。战争历时4年,至1402年6月 13日,朱棣的大军终于攻打到了南京城下。当天,守城的谷王朱橞打开金川门迎降。据《明太宗实录》记载,朱棣大破金川门后,建文帝自焚,后经过几天时间的查找,终于在皇宫中找到了建文帝烧焦的尸体。但600多年来,史学界对建文帝是否真的死于这场大火,一直争论不已,建文帝的去向也就成为明史第一谜案。

  两个家族超越时空的“君臣情结”

  大印为建文帝流亡期间所铸?“王都行省”印进京接受专家鉴定

  2008年,安顺市传出的一段传奇故事再次引起了许多人对明史第一谜案——建文帝失踪之谜产生了浓厚兴趣。

  家住安顺开发区幺铺镇的谢伟臣今年76岁,家住西秀区岩腊乡的朱永斌今年64岁,两人相隔了数十公里原本素不相识,却因一段超越了时空的“君臣情结”,使两家人紧紧连接在一起。据他们称,他们身上传承的故事,与“明朝那些事”有着密切关系。

  据朱永斌称,他们这一支朱姓苗族,在办红白喜事时,既要行苗族的礼仪,又要行汉族的礼仪。而且,他的家里传承了一枚大印,父辈们告诉他,他们祖上有一个人当过皇帝,这枚印就是当时流传下来的,父辈们让他好好保管,“将来好有用”。而他们这一支家族中,不知从何时传下一条祖训:不与谢姓人开亲,不与谢姓人结仇。这些奇怪的事一直成了朱永斌心中难以破解的谜。

  而生活在数十公里外的幺铺镇的谢伟臣,受父亲临终前的托付,曾几次来到岩腊乡,寻找他们这支家族入黔始姐谢秀二的二儿子谢锐的坟墓。谢伟臣是屯堡人,他称,谢家的入黔始祖谢秀二600多年前就是随傅友德征南大军的先锋顾成来到安顺的。他说,他的这支家族一直口口相传着一个有关建文帝的秘密:即当年朱棣大破金川门,建文帝成功出逃后,带走了他7岁的大儿子朱文奎,其次子朱文圭被留在了宫中。在谢秀二任锦衣卫的二儿子谢锐的护送下,约八年后,这支逃亡队伍最终来到安顺西秀区、镇宁、紫云三县交界处,躲藏在苗族聚居的深山老林中。后来,朱文奎在当地与苗族姑娘结了婚。谢秀二在安顺一次打击反叛战斗中牺牲后,谢家人再也没有与建文帝有往来。后来,建文帝和谢锐也先后死在了苗区。

  直到2006年4月份的一天,在别人的引荐下,朱永斌与谢伟臣相见,也找到了一座一直被当地人称为“谢将军坟”的坟墓,谢、朱两家重新续起了这段跨越了数百年的“君臣情结”。

[NextPage]

大印为建文帝流亡期间所铸?

  为了印证两个家族中隐藏了数百年的这段历史,2008年上半年,朱永斌与谢伟臣带着这枚大印,找到贵州民族考古学者林明璋先生,希望林先生能破解这枚大印之谜。

  这枚印的质地有些像黄铜,分印纽、印台、印面三部分,中空外实,是造型制模后分铸铆焊而成,重1.2市斤,印高2.25寸,上铸辟邪神兽,卧镇印台之上。印台厚0.65寸,印面为长方形,长2.7寸,宽2.1寸。

  通过一段时间研究后,林明璋先生认为,这枚大印用辟邪为纽,按春秋秦汉以来的惯例,当属王侯国君专用以猒胜之印。该印印文为九叠文篆书体,大印上的9个字为:大仃国王都行省之印。何为“大仃国”?林先生说,查古史,中国历来并无此邦属。“仃”字,《辞海》、《现代汉语词典》均指伶仃、孤独,没有依靠;孤苦零丁。因此林先生认为,究其意,印文中“大仃国”三字于此并非指国名,而是说国家发生了大难,孤苦零丁的君王流离失所,不得已而用“王都行省”为随王护驾的外从官员冠之的署事名位了。

  在明代,国家出现大难时期,一为朱棣兴兵,建文帝出逃流亡;二是清兵入关,南明小王朝流亡。林先生说,护驾从行皆可用“大仃国王都行省”字号,这是事逢非常之时,以非常之语入印,也是情顺理通的事。

  联系起朱、谢两个家族长达600多年的“君臣情结”后,林明璋先生认为,这枚印章应该是建文帝流亡期间所铸。

  “王都行省”印进京接受专家鉴定

  据了解,在悉知朱、谢两个家庭的故事和看了这枚“王都行省”大印的照片后,不久前,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致函安顺市委宣传部,称基金会已请相关专家看了大印的图片,专家称仅从图片上看,初步认定大印上的字体系元明时期的“九叠文篆字”,印章的材质带有些“老气”。基金会还称,目前还没有专家对建文帝的去向问题进行过专项研究,因此建议对印章实物及《谢氏家谱》原件进行鉴定,希望能以此破解明朝第一谜案。

  日前,安顺市委宣传部的相关负责人与朱永斌、谢伟臣一行,带着大印和《谢氏家谱》启程进京,接受文博专家的鉴定。据了解,此次为“王都行省”大印鉴定的文博专家均是国家级的,他们分别是原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晋宏逵、青铜器甲骨文专家,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许青松,明史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博士生导师毛佩琦 ,青铜器专家,中国农业博物馆研究员贾文忠等等。据了解,届时,专家将对印章的雕刻技法、印章质地、谢氏家谱原件及文字等进行实物鉴定,如在实物鉴定符合元明时代特征的情况下,还将以谢氏家谱为线索,查询相关文献资料记载。

  一同前往的贵州民族考古学者林明璋先生说,如果此前这枚“王都行省”大印鉴定是真的,这枚印的史学价值必将远远大于其美学价值,那么,贵州民族历史史册则可望翻出新的一页。(贵州都市报 供稿)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