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资讯 >> 综合 >> 正文
两岸同根300年后再相逢
作者:聂传清 吴…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1-7         ★★★

两岸邹人相拥在一起。(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你好台湾网12月24日消息 虽是寒冬季节,美丽的阿里山上却暖意融融,一切都因为今天是亲人重逢的日子。

  12月18日,10位河南邓州“台湾村”的邹人代表,随河南“中原文化宝岛行”探亲联谊团回到自己的祖居地——台湾嘉义县少数民族邹人聚居的部落阿里山乡达邦村特富野社区,与阔别300多年的同胞见面。紧紧地握手,热情地相拥,共同诉说流转的时空与不变的亲情。

  为亲人缝制族服

  半个月前,河南邓州市邹人寻亲团一行30余人跨越千山万水,来到达邦村特富野社区寻亲谒祖。当时,寻亲团的成员没有穿戴邹人的传统服饰,当地的邹人乡亲彻夜未眠,为远道而来的亲人赶制了族服。现在,身着族服的河南乡亲驱车三个多小时,再次来到了大山深处的故乡。

  傍山的公路上,邹人村民搭起了长棚和舞台,邹人乡亲身着民族盛装,早早地守候在村口。达邦村村口鸣放起礼炮,以示这一天的重大,人们以最高规格的礼遇、用最隆重的仪式欢迎远道而来的亲人和朋友。

  一别300年,相逢泪涟涟。当特富野社区的邹人头领汪念月与邓州市张村镇上营村村委会主任汤清义紧紧拥抱在一起时,在场的人都为之动容。

  认亲仪式上,南阳的玉船送阿里山族人,阿里山的春茶送南阳后裔,豫台同胞共同祝福两岸关系一帆风顺、迎来春天。南阳板头曲、邹人感恩丰收舞、豫剧纷纷上演,达邦村和上营村的姑娘小伙子们一起表演了富有地方特色的节目。灿烂的笑容洋溢在姑娘们的脸上,身着节日盛装的邹人老人眼里闪动着激动的泪光。一山一水都是景,一草一木皆有情,白云深处的特富野此时到处弥漫着亲亲的同胞情。

  正在台湾参加“中原文化宝岛行”活动的中共中央委员、原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应邀出席了认亲仪式,还与邹人群众一起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徐光春充满激情地说:“今天是最令人高兴、最有意义的一天,因为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两岸一家亲的动人场景。”

  这时,一首专门谱写两岸邹人团结的乐曲响起——“你家住在阿里山,我家住在河南。我们原来是一家人,现在还是一家人。手牵着手,肩并着肩,团结起来,相亲相爱,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现在还是一家人,永远都是一家人!”

  在场的人手挽手,共同高歌,把当日的认亲活动推向高潮。

  族谱述说家族故事

  一边是台湾阿里山,一边是大陆河南,千里之遥,海峡阻隔,两岸邹人怎么会是一家人?

  这里的故事要从1983年一篇名叫《中原地区的“台湾村”》的文章说起。这篇文章由当年在邓州台办工作的涂征所写,文章根据上营村村民的歌谣、风俗习惯、长相等,阐述了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上营村陈氏村民可能是台湾原住民邹人后裔的观点。文章说,因其始祖的墓碑、祠堂早年被毁,缺乏实物和文字根据,这个推论仅限于口头传说。

  1997年,一次偶然的房屋坍塌事件,使得这一说法得到证实。上营村村民陈堂三家的老房屋倒塌后,在清理房内物品时,无意间发现了陈氏家谱——《邓州台湾土番垦屯陈氏家乘》。

  根据族谱记载,邓州的陈氏为台湾原住民邹人依那思罗的后人。明末清初,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收复台湾时,15岁的依那思罗告别了部落,追随郑成功部将黄廷,并在黄廷的部队里做了一名马夫。依那思罗追随黄廷冲锋陷阵,作战英勇,很受器重。郑成功去世后,黄廷为民族大义率十万部众归附了清朝。22岁的依那思罗后奉命从卢沟桥南下,沿途疏散屯垦,与黄廷等在现邓州张村镇上营村一带定居。后来,依那思罗娶当地一岑姓女子为妻,取其谐音改汉姓为陈,并为自己取名“年”。岑氏共生育了4个儿子。数年后,陈年再随黄廷出征台湾,并把次子元勋和三子元杰带回台湾阿里山老家加入土番山社,以期他日还乡时团圆。然而,战后陈年随黄廷班师回邓州以后,再也没能回到台湾。72岁时,他在邓州去世,此后,陈年在邓州的后人与台湾的后人失去了联系。

  300多年来,“陈姓家族”已在邓州繁衍生息了13代,目前共有40余户、200多人。此外,据当地人祖辈传说,黄廷至邓州屯垦的将士中,除依那思罗改汉姓为陈外,另有一些台湾少数民族的士兵分别取汉姓为周、林、蔡、黄、张、许、谢。现以上八姓后人共发展到580户、2600多人,分住于邓州市张村镇的上营村、下营村和文渠乡的殷洼村、盛号村。

  2002年,这部族谱公之于众,“台湾村”立即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当年在郑州召开的“海峡两岸河洛文化与台湾”研讨会上,专家对此极为关注,认为在大陆发现台湾少数民族家族这么大的群体,可谓绝无仅有。于是,各种报道和研究陆续出现。

  然而,“台湾村”在台湾的亲人是否还健在?300多年的分离,后人寻亲之情异常迫切。

  一家人的共同约定

  2004年,知晓了“台湾村”故事的河南籍台商吴天玺,被“台湾村”乡亲们对台湾亲人300多年的殷殷思念所感动,自愿为他们到台湾寻亲。历时一年,经过多地辗转询问,终于在阿里山乡达邦村找到了线索,并确认为陈氏同族人。自此,两岸一家人开始了寻亲探亲活动。

  2005年,台湾寻亲团达邦村邹人头领汪念月先生、陈氏族长陈宗仁先生等带领20多人到邓州寻亲,两岸族人终于首次相聚。两岸亲人共同为“台湾村”族人续了十六辈家谱。寻亲团还带来了阿里山珍贵的鲜竹笋、乌龙茶和鲜艳的台湾少数民族服装,同时相约张村镇上营村的本族亲人一定要回阿里山看看。

  “从那以后,我们就一直盼着能到自己的家乡来看一看,祭奠先祖。”前来参加认亲仪式的上营村村民陈堂三说:“希望今后村里人都能有机会来这里。”这次“中原文化宝岛行”探亲联谊活动,正是当时约定的践行。

  这位43岁的乡村教师告诉记者,依那思罗是上营村陈姓始祖,自己是其第12代后人。他说,虽然历经300多年风雨变迁,但上营村的邹人后裔仍保留着许多先人特有的风俗和习惯。例如,每当有族人去世,出殡时都会在棺木下垫一块象征着船的木板,寄托思乡之情、归乡之愿。陈堂三说,两地同族村民血脉相连,相约常来常往,相互交流,加深了解。

  每一次亲人见面,都是一次浓浓亲情的见证。

  阿里山地区遭遇了特大水灾,除了捐款,河南同胞还全力采购特富野社区的土特产,帮助家人渡过难关。此外,徐光春还代表河南乡亲到特富野社区村民家中,看望乡亲,并表示,将尽力支持阿里山的灾后重建。

  冬日暖阳驱散了薄雾,阿里山上芒花正盛。探亲联谊团一行暂别阿里山亲人,难忘的旋律再次响起:“我们都是一家人,现在是一家人,永远都是一家人。”(聂传清 吴亚明)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