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公众号1:worldwucom 公众号2:cwu2015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文化 | 风水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您现在的位置: 华夏吴氏网 >> 资讯 >> 资讯 >> 动态 >> 正文
弘扬谱牒文化 传承优良家风 ——在信丰吴氏晒谱活动上的致辞
作者:吴先辉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7-8         ★★★★★

弘扬牒文化 传承优良家风

——在信丰吴氏晒谱活动上的致辞

厦门市吴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吴先辉


今天,是我们传统的晒谱节 ,我非常高兴地参加信丰吴氏宗亲联谊会举办的这次晒谱活动

首先,我代表厦门市吴文化研究会,向信丰吴氏宗亲联谊会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致于崇高的敬意!

晒谱,是中华民族慎终追远、感恩祖宗、牢记先贤教诲、汲取历史经验的一种重要形式,是修谱的意义之所在;是敬畏祖宗的情怀表达,也是我们持续前行的精神动力。

大家知道,修族谱与建祠堂是当今社会各氏族的重大事件。千百年来,宗祠文化、谱牒文化已深入我们民族之血脉。祠堂,被视为氏族兴衰的主要象征。族谱则是氏族演化、人事嬗变的大规模历史过程,在时空流转中的留痕。族谱之使命,承载着氏族历史教科书之功。

一个中国人,无论他在什么地方,无论他漂泊多远,编入宗谱,列入门墙,祭奠祖先,寻找自己的文化血脉,托庇于列祖列宗的福荫之下,总是他莫大的心愿。正是这种生生不息的寻根意识,使这个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同化力与认同感。正是这般情怀召唤着吴氏族人,建宗祠、修族谱、祭奠祖先、祭扫祖坟,以各种形式缅怀先辈,寄托哀思;从而激励后人,自强不息,开拓前进。所有这些,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内容;亦是中华民族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十分重要的精神资源,因而亦成为国人世代相传的文化品格和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今时代,家族与家庭繁荣昌盛的表现在哪里?

本人认为家族的繁荣表现在:族风雍睦,丁贵财旺盛,族谱祠堂符合规制

家庭的昌盛表现在:家风文明、理性,充满和爱,祖宗列代有墓,家中有谱。

族谱又称家谱、家乘、祖谱、谱牒、宗谱、通谱、统谱、世谱、支谱、房谱等,过去皇帝的家谱称玉牒。族谱是一种以表谱(以表格、谱系、编年等形式反映历史人物、事件、年代的工具书。)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籍。它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

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家谱是影响人数最多、影响时间最长、影响面最广的书籍之一。家谱是以记载一个血缘家族的世系与事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唐朝是官修家谱最发达的王朝之一,政府设立专门机构先后组织编修了数部大型谱牒著作。一些史学专家认为,中国历史上的王朝更替、社会动荡导致了家谱的断裂、残缺,缺失的部分有很多都由后人凭想象补上。早在唐朝灭亡以后,经历了五代十国时期907年—979年)的连年战乱和社会动荡,传世的家谱几乎丧失尽,以致宋代时960年—1279年)就已很少能见到旧谱,许多家族的世系也因此断了线、失了传。正因为古代谱牒不复存在,加上迁徙的频繁,各姓氏修谱也都只能凭想象推理。

流传至今的古代家谱,大多是明清两代纂修。在我国明清时期,出现了专门替人伪造家谱世系的“谱匠”。

魏晋时期220年—420年),编撰谱牒的主要目的是维护门第,由于门第与选官有直接的关系,因此政府也参与其事,官府组织编修谱牒。宋代修家谱关注的重点在于“尊祖敬宗收族”,在于鼓吹“尊尊亲亲之道”的伦理道德教化功能。由于与选官没有关系,官府自然不再过问,因此宋代以后都是私人自行修家谱。随着家谱政治功能的消退,家谱逐渐从官府、从世家大族走向了普通百姓。

进入明清以后,统治者继续积极鼓励家谱的纂修,康熙、雍正都曾号召纂修家谱,地方官员也热衷于劝说百姓编修家谱,这使得家谱数量大增,甚至达到了没有无谱之族的程度,纂修家谱成为家族生活的头等大事。

流传至今的祖传家谱很多都出自明清时期,但是,明清两代家谱造假现象却是络绎不绝,一些姓氏家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与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作自己的祖先。不少家谱为“光宗耀族”,往往攀附帝王、名臣为自己祖先。旧时甚至出现过所谓的职业“谱师”,专门帮人在修谱时添入名臣名人作为“先辈祖宗”。 

家谱,历经岁月沧桑,饱含家国情怀,写满圣贤教诲。为了家谱承传,无数祖先,呕心沥血,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从历史上看,五代十国时期和上世纪的文化大革命时期,就是族谱遭受严重摧毁的两个浩劫时段,它对中华文化的伤害是巨大的,影响是深远的。

改革开放后的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大陆的一些地区就开始出现零星的新修家谱,它们主要出现在明清以来宗族文化发达的地区,往往以修地方志的名义隐蔽地进行。90年代初,继之而起的是江西、浙江温州、珠江三角洲、福建闽南等。随后,各地的修谱开始高调进行,由学术机构、收藏机构的介入,也在不自觉间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今天,在乡土社会结构日益呈现松散的情况下,修家谱是维持家族凝聚力的一种途径。人们热情操办家谱的目的之一,就是寻求一种凝聚力。为了团结宗亲,为了教育后人勿忘祖宗,也从而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姓氏文化。

家谱是一个家族发展史的记录。一个家族要发展壮大,除需要雄厚的物质条件外,还需要足以“强宗固族”的精神条件,这就是具有良好的家风。良好的家风才能铸就优秀的人才。而良好家风的形成,正是这种精神条件的基础和内容之一。为此,祖辈先贤为我们创立了族规家训,这是确保世代繁荣昌盛的思想条件。家风正则民风淳,民风淳则社稷安。家风是什么?家风是一个漫长的言传身教的过程。好的家风,需要一个家庭一代人,乃至数代人的日积月累,和一定的文化沉淀才能形成好的家风。这样的家庭教给子女的是优良品质,传给后代的是精神力量。有良好家风的熏陶,有家训的指引,有家规的约束,在人生的路上,我们才会勤勉奋发,不断前行。

宗亲组织的发展历程告诉我们:做好本地宗亲工作、编撰本地族谱、修缮各宗支祠堂、办好自己的刊物、定期祭祀祖宗、组织宗亲交流互助、敦睦宗谊、促进和爱、共谋发展,就是宗亲组织的基本使命。时代和历史都必然会讴歌那些德才兼备、胸怀宽广、视野开阔、不务虚名、乐于奉献、真抓实干,有担当、有奉献、有成就的精英贤达,世代族人也必然会缅怀先辈英贤的无私奉献和文化成就。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文化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纵观人类社会发展演化的历史长河,政治一时,文化永恒就是历史的回音。

让我们始终以太伯公至德精神为追求,以经济发展文化进步为目标,以不断提升族人的人文素养为愿景,奋然振作、精勤砥砺、宁静坚定,以不为浮华遮望眼,愿为春泥化落红”的初心,以“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坦然,以“贯看秋月春风”的成熟,始终不渝,持之以恒,积极作为,服务宗亲;始终担当着自己的社会责任,坚守着淡泊宁静的境界,以文化追求为目的,以文化积累为已任。

往日已矣来日可追我们可以预期:明天的信丰吴会必将越做越强大,功德更加宏伟,前程更加光明。

信丰吴会必将随着时间的脚步,紧跟时代的步伐,以海纳百川的心胸、锲而不舍的精神,在追求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的进程中精诚结,创新致远弘扬谱牒文化 传承优良家风。

201978

 

文章录入:吴桐雨    责任编辑:wty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