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公众号1:worldwucom 公众号2:cwu2015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文化 | 风水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您现在的位置: 华夏吴氏网 >> 资讯 >> 资讯 >> 动态 >> 正文
慎终追远 不忘根本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南召县曹店吴氏清明立碑祭祖活动纪实
作者:吴雷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9-4-6         ★★★★★

慎终追远 不忘根本

承前启后 继往开来

——南召县曹店吴氏清明立碑祭祖活动纪实


201945上午,从江西南丰县柏溪(现南丰县港下村)始迁南召县曹店的永锭公后裔代表,在清明时节为二世祖昌代、昌佐、昌佑三公福地立吴氏祖茔碑、种松柏树、举办祭祖活动。

由南阳吴氏文化研究会会长、泰伯公第102代、江南始祖宣公第34代、南丰柏溪始迁祖德澄公第20代、曹店吴氏始迁祖永锭公第6代裔孙吴雷拜撰的《曹店吴氏祖茔碑记》碑文记述:

南召曹店吴氏一世祖永锭公(公元1776年——1838),字锦先,为江南始祖宣公二十九代、南丰柏溪始迁祖德澄公十五代裔孙。公之祖父万祚公、祖母邹玉娘,育四子:世澄、世洲、世源、世浪;公之父世澄公、母彭多娘,育五子:永锭、永钟、永针、永锡、永钏。永锭公娶段氏、续娶余氏,余氏生三子:昌代(娶李氏)、昌佐(娶包氏)、昌佑(娶黄氏),二女。清道光年间,永锭公携三子由江西南丰水南(现广昌县水南乡官溪村岺上组),始迁南阳府南召县曹家店开基。公晚年思乡情切,终叶落归根,回水南老家,留三子居曹店,于道光戊戌八月二十八日卯时殁,葬水南里窠园内(辛山乙向),段氏夫人双风娘于乾隆甲寅十二月二十日酉时殁,葬马头嵊虎爪上,余氏夫人于嘉庆丁丑闰四月初三子时殁,葬禾廉虎形。

二世祖:昌代公、昌佐公、昌佑公及诸夫人逝后葬曹店福地(现太山庙乡一峰村谢湾组)。此碑下方有二世祖墓三座,二世祖以下祖冢数座,皆为鸭河水库所淹,今墓冢全无,位置难定,故立此碑,镌刻贞石,以喻后昆。

: 煌煌姬吴,源洁流清,至德三让,泰伯仲雍;延陵季子,一脉相承,诚信仁爱,义慕高风 ; 江南始祖,附马宣公,义辞蜀王,卜居赣东;孟氏夫人,贞顺贤明,堪比太姜,哺育三宗;南丰金斗,临川石井,辟土肇基,螽斯衍庆;青铜峰秀,青鱼潭明,宣公孟氏,巍巍墓冢。柏溪吴氏,脉叙纶公,华公分支,播居水东;胡氏夫人,携子德澄,始迁柏溪,矢志功成;天护吾祖,神佑后生,柏溪一支,从此昌隆。先祖永锭,暂别南丰,三子相随,曹店商农;代佐佑公,厚德家风,好义行善,日月光明;风水宝地,人杰地灵,祥开百叶,丁财旺盛; 三公庇佑,龙凤祥呈,桃月献瑞,世代家兴。

碑文还刻有《柏溪吴氏字派》六十四字: 德子孟顺,廷天曰希,愈洪自泰,万世永昌,扬先声望,念祖贻谋,用承光大,垂裕云礽,由斯益盛,士庶拔超,笃产英伟,纪饬伦敦,绍忠继孝,克守清廉,家风丕振,三让后人。


上午十时揭牌、祭祖仪式开始,祭祖仪式由南阳吴氏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始迁南召一世祖永锭公7世孙吴念军主持,首先为新立的祖茔碑揭碑,随着礼炮齐鸣,由昌代、昌佐、昌佑三公后裔的代表吴声发、吴雷(望字辈)、吴念润、吴念文对刚立的"吴氏祖茔"碑进行揭碑;其次敬献供品、焚裱、进香行叩拜礼,由吴雷宣读《祭先祖昌代、昌佐、昌佑三公文》;三是后裔代表发言。祭祖仪式后,参加祭祖活动的各支代表还分别照相合影留作纪念。整个立碑、祭祖活动历时六个小时圆满结束,达到了慎终追远、敬祖怀宗、感念祖德、不忘根本、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目的。

附《祭先祖昌代、昌佐、倡佑三公文》:

时维己亥三月,春和景明,梨花先雪,桃花吐红,扬柳飞絮,万木争荣,鸭河库畔,谢湾祖茔,吾曹店吴氏后裔,齐聚先祖福地、为始迁曹店二世祖昌代、昌佐、昌佑三公立吴氏祖茔碑,贞石铭文,流芳千古。并值清明吉时,虔具清酌庶馐之奠,致祭于先祖之灵曰:嗟乎! 柏溪吴氏,脉叙纶公,华公分支,播居水东;胡氏夫人,携子德澄,始迁柏溪,矢志功成;天护吾祖,神佑后生,柏溪一支,从此昌隆。先祖永锭,暂别南丰,三子相随,曹店商农;代佐佑公,厚德家风,立言诚信,立德立功 ; 好义行善,取舍分明,敦亲睦邻,日月光明;风水宝地,人杰地灵,祥开百叶,丁财旺盛; 三公庇佑,龙凤祥呈,桃月献瑞,世代家兴 ; 吴氏后裔,敬祖怀宗 ; 谦让开拓,至德传承 ;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 共襄家事,共谋族兴 ; 赤子之心,慰告祖灵。仅设薄馔,列陈粗筵。恭申祭告,佐以短章。伏惟尚飨!

公元二O一九年己亥桃月清明日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