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村落留下来活起来靓起来
作者:吴仁山
乡村振兴战略确是一个关乎农村产业、生态、文化建设的综合课题,它超越了产业发展和经济范畴,几乎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毋庸置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就必须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文化价值,让传统村落留下来、活起来,使人们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这也是支撑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
传统村落是农村历史文化的“活化石”。由于多种原因,一些地方缺乏文化资源保护意识,认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破旧立新”,致使众多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个性特征鲜明的古老村落,遭到不同程度毁坏,甚至被整体拆除。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00年至2010年,我国自然村庄由363万个锐减至250万个左右,其中包含大量具有重大文化价值的传统村落。因此,自2012年起,国家住建部会同多个部门开展传统村落调查挖掘工作,先后分4批正式将4153个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村庄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予以严格保护。
地处江南水乡的无锡,尽管早在2007年9月就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市有关部门随之启动对传统村落的抢救性保护工作,但不少村落此前已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逐渐消失。几年前,本市有关部门评出以锡山区东港镇黄土塘村、新吴区鸿山街道西仓村等为代表的具有传统文化价值的十大古村落。其中,惠山区玉祁街道礼社村、锡山区羊尖镇严家桥村分别被列入第一批和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此外,无锡广袤乡村还星罗棋布地分布着一大批古代建筑资源和优美自然风光兼得的自然村庄,这些也是不可再生的“无价之宝”。这些年,省、市相继出台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的多项法规,就是要为这些农村历史文化“活化石”撑起“保护伞”。
传统村落浓缩了中国几千年农耕文明的精华,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遗存。让传统村落留下来、活起来、靓起来,不仅要充分体现传统村落有别于当代的独特价值,而且必须在科学保护中加以发展,而不是原封不动地对其进行保护。这就需要坚持保护和发展并重,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的特色产业,特别是以民宿带动乡村旅游业以及相关配套产业,增加当地村民的收入,以此激发村民保护传统村落的参与热情。
在这方面,数量位居全国第一、现拥有401个“中国传统村落”的浙江省,其所辖的同样是江南水乡的绍兴、湖州、丽水等地,均是采用这种“活态保护”的方式振兴传统村落。这些村庄都按照有传统风貌、有文化传承、有产业支撑、有基础设施配套的原则进行保护性开发,使越来越多的传统村落在新时代焕发出了盎然生机。这些地方的成功做法,可以为无锡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提供较好的参考和借鉴。
(作者吴仁山系无锡市吴文化研究会董事长、无锡吴氏祖地宗亲会会长、沈阳建筑大学客座教授、中国高空机械与吊篮产业联盟理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