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台村的老屋里摆放着各种珍贵家具,张挂着家族历史照片。
文昌铺前中台村的新建房屋仍延续南洋风格。
中台村的老宅木雕刻工精致,蝙蝠、如意等吉祥图案十分逼真。
文昌市铺前镇中台村吴氏先祖也出过读书人和当官者,图为清代一位国学生出身者“吴明卿”的画像。
文\海南日报记者符王润通讯员黄兹志图\海南日报记者张杰
文昌市铺前镇中台村热心于研究村史的吴群对村子的华侨史引以为傲,在他收集的家谱里,记录了一些侨领的事迹以及受华侨影响而制定的族训,通过这零散的资料,人们得以寻找出当时华侨的足迹。
吴群的这套《吴氏家谱》是他的曾祖父流传下来的,为清代光绪二十六年重修,参考的是编纂于乾隆三十二年的谱稿。在这套家谱里,人们可以看到很多葬身于异乡的名字。
在文昌市铺前镇中台村的一套《吴氏家谱》中,记载了吴氏宗族几百年来繁衍生息的历史,也记载了中台村吴氏一步一步下南洋的艰辛历程。
“安舒,卒于乾隆乙卯十月初六子刻,葬于安南文东港”、“安纲,卒于嘉庆丁丑五月初四申刻,葬于安南营东”、“盛荣,卒于光绪康辰八月廿五吉刻,葬于暹国公司山”、“盛传,卒于宣统庚戊六月初二辰刻,葬于暹国公司山”……坐在中台村一棵大树下的板凳上,村民吴群小心地翻开手中那本泛黄的线装吴氏族谱,一一念着那一个个被记载在册的名字。
老吴说:“安南是古时的越南,暹国就是古时的泰国,古时我们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到这两个国家谋生。”
“去番”
是一次生死未卜的冒险
翻看吴群所收藏的族谱,可以看到关于华侨最早的记载于两百多年前的乾隆年间,这些华侨的分布主要位于越南和泰国,也有少数后期分布在马来西亚。
“以前村里穷,都说去番好讨食。”吴群说,听村里的老人讲,最早“去番”的一批村民始于明朝。
“去番”,就是海南人的下南洋。有资料显示,早在两汉时期就有海南人向东南亚移民。最早的移民地是交趾和占婆(均属今越南),接着是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老挝等国。从明代开始,呈现人数逐年上升、规模越来越大的趋势。明代,海南人出洋者起码有上千人,光绪年间,琼州设立琼海关。当时,相对于时局混乱的中国,南洋各国自然环境优良,社会治安稳定,尤其是这些国家对华侨的到来持欢迎态度,对海南人极具吸引力。
海南人移居东南亚各国走的是海路,除了个别人自己驾船出海定居外国外,大多数人都是搭乘贸易帆船出洋。而这一路的漂泊,对那些“去番”的人们来说,都是一场生死未卜的冒险。
“安礼,卒于道光戊子六月廿二未刻,葬于大洲海洋”、“安润,卒于暹国舣舟反至抢虎岭遭飓溺海”……族谱中,记载了那些葬身海底的人们。这些告别亲人从铺前港口登船远赴他乡的人们,很多甚至无法活着靠岸。而有些即将衣锦还乡的人,则永远葬身海底。
如果说对于“去番”的人来说,离开家乡是一场未知的冒险,那么对于留守家乡的亲人们来说,则是一场也许永无尽头的等待。
在中台村,一间大宅子的墙壁被时光侵蚀得斑驳不堪,野草在墙角蔓延。一对紧闭的木门前,被三角形的木条钉死,大门上方的“薰风南来”的几个字依稀可辨。这间宅子的主人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人们称其为“溪尾婆”。“溪尾婆刚结婚的时候,丈夫就去番了,连个孩子都没有。”吴群说。
这位留守新娘是如何独自在这宅子里熬过几十年的漫长岁月,无人能知。也许,那些寂寞,那些苦楚,那些对于再未曾见面的丈夫的念和怨,早已被一寸寸刻入这老宅子的砖瓦之中。
在国外寻得发展空间
“我们村去番的很多人后来都很有成就。比如我们村有个泰国华侨在清朝时曾经当过朝廷的‘追贡吏’,还有一个到了越南当医生的华侨曾被请去给国王看病。这些在村里一些支派的家谱里都有记载。”翻开自家支派的家谱,老吴向记者指出了一段记载清朝“追贡吏”事迹的文字。
根据记载,这位名为吴绍光的华侨生于1813年。因儿时家贫,年纪尚小便被迫离乡到泰国打工。期间,吴绍光十分受东家器重。20多岁时,他携金数百归乡侍奉母亲数年后方返回泰国。在泰国,由于其品行端正,待人忠信,在当地华侨中名声远扬,颇有威信。在道光、咸丰时期,清朝的藩属国泰国久不进贡,朝廷任命吴绍光为追贡使者向泰王催贡。族谱里描述了当时泰王迎接吴绍光的宏大场面:“充正使至暹,其国王御龙舟出迎,宠遇优沃,礼有加……”
很多从中台村走出去的华侨,凭借各自的聪明才干和不怕吃苦的精神,在充满风险的异国他乡找到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他们目标明确,敢于创业,把握机遇,勤奋置业,经过努力拼搏,在居住国创出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很多中台村的华侨在商界、政界都有所作为。
从中台村村民的口中,一个个曾经显赫一时的华侨逐一从历史的尘土中清晰显现———吴乾椿,越南华侨,其建造的海口得胜沙“五层楼”雄冠海南50年;吴世沂,清末任南洋安南东方银行副行长,曾协助行长钟锦泉筹款资助孙中山辛亥革命;吴多泰,全国政协委员、香港著名实业家……
文明新思想影响整个村庄
整洁的村道,漂亮的小别墅,大气端庄的大宅院……在中台村的历史上,华侨对村庄的建设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老吴告诉记者,过去,村里的华侨总是把钱寄回村里,兴建房屋,修建村里的公祠。在这些华侨的影响下,中台村的人们大多也以经商为主,因此生活也过得较为富裕。在中台村的很多华侨家的老宅子里,都能看到墙面上挂着的家中男女主人的照片,其中男子多穿着西装领带,女子多烫发,气度不凡。
除了为村庄的亲人们带来物质上的改变外,中台村的华侨们还给这里的人们带来了文明的新思想。
在中台村的族训中,人们可以看到很多新式思想的痕迹。
“我们村村谱的族训里有关于禁食鸦片的章节。一百多年前,在华侨的影响下,中台村的村民们已经对毒品的危害有深刻的认识,并规劝人们远离毒品。”老吴介绍。
在另一关于男女婚嫁的章节中,新式婚姻的结合方式也有所体现。“凡议婚姻,当先查其女婿与妇之性行、及家法何如,勿苟为其富贵,婿苟贤矣。今虽富贵安知异日不贫贱乎。妇者,家之所由盛衰也,苟徒慕一时之富贵而娶之……”、“男女议婚,不可贪门闾之高,资产之厚,苟人物不相当则女终身抱恨……”这些族训,规劝村民们男女嫁娶不应只看对方富贵与否,而应重视人品及家教。对于包办婚姻,族训也明确表示不赞同———“长大方知贤否,幼少莫定婚姻”。而“媒妁之言难尽信,婚姻不可无媒,而媒言多不可尽信”,鼓励村民们重视自主选择配偶的权利。
遗憾的是,随着早期从中台村走出去的华侨们逐渐离世,他们的后裔们对于家乡的感情也慢慢淡去。如今的中台村与华侨的联系也不再频繁。但那些人们“去番”讨生活的经历,那些人们所带回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却永远铭刻于这个村子的历史之中,难以抹去。
来源: 海南日报 作者:符王润 黄兹志 张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