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
江阴季子宗亲会花絮
华夏吴氏网记者 徐 闻
5月29日下午,江苏省江阴市吴氏宗亲在申港汉皇国际大酒店举行了季子文化研究会和和季子宗亲会成立大会,来自省内外200余名宗亲代表参加了大会。大会简朴而紧凑,热闹亦欢乐。5月30日上午,与会人员在季子祠内,举行了“十九世祖季札公逝世二千五百周年祭典”,现场庄严肃穆,祭典隆重古朴。
摘几朵会场内外的花絮,以飨读者。
一
担任两会名誉会长的吴林兴,退休前曾担任江阴市副市长。他在大会讲话中诚恳地说,以前工作忙,无暇顾及吴氏宗亲的事。宗亲的事,也是国家的事,有国才有家,国强家才会富。我退休下来后,要抽出时间,关心宗亲们的事,就象退休前一样的工作。谈及季子文化,他引用了习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论述,表示要把江阴季子文化的研究工作推上新台阶。讲话中,他还保证,支持宗亲会的工作,支持吴才兴会长的工作,要做出个榜样。他的讲话,使与会者耳目一新,为之振奋,也博得了热烈的掌声。
宗亲会的工作,是要聘用退下来的领导干部、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参与工作,他们受教育多年,思想觉悟高、文化素养好、工作责任心强;懂政策、讲规矩、懂法律、讲道理;他们有丰富的人脉资源和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不仅会增强宗亲会的凝聚力、号召力,也会产生较好的影响和效果。纵观国内、省、市、县各级宗亲会,凡有退休领导干部参与其活动的,工作必搞得有声有色,广西省经济文化联谊会就是最好的佐证。
二
吴凤英一到汉皇大酒店大厅,就被人包围了。熟悉她的人纷纷向不认识她的人介绍:“她是华西村吴仁宝老宗亲的女儿吴凤英。”“啊,她就是吴仁宝书记的女儿。”众人异口同声地说。说起吴仁宝,在吴氏大家族中,无人不知晓。他是华西村的党委书记、农民企业家,是改革开放中传奇式的人物,是我们宗亲中的风云人物、英雄模范。是他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农村中,创造了十三亿中国人民惊叹的奇迹。众宗亲围住凤英缅怀仁宝老宗长的丰功伟绩,回忆与他见面、座谈和在华西村参观的美好时光。
凤英告诉笔者,她担任华西村党委委员,华西集团公司副总经理,而且负责一个物流公司的工作,确实很忙。最近,她与上海长海医院谈妥了合作方案,一是长海医院派出二十多位医疗专家在华西村设立体检机构,定期为全村人员进行体检;二是与长海医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华西村确诊的病人,直接送长海医院住院治疗。这样,基本上解决村民看病难、治病难的问题。她说,她一直遵照先父的教导:时时为老百姓着想,处处为老百姓服务,这也是她的工作宗旨。望着这位年近花甲、衣着朴素,说话还有点腼腆的中年妇女,我心中为之一怔,肃然起敬。
三
有人告诉我,吴天玺来了。我向前一望,是她来了!高佻的身材,庄重的服饰,端庄的仪容,优雅的气质。去年年底在一次酒席上,她送我一本《风雨思归程》的纪实体小说,启发我写了一篇“为台胞寻亲的吴天玺”的文章,引起了广大宗亲对她的关注。还有当时没有拿到这本书的宗亲,至今还向她讨要这本书。尤其是听说她担任了河南省吴文化研究会的会长,宗亲们对她的关注与兴趣,更是增添了三分。她坦率地告诉我:她的时间,70%用在吴文化研究会,20%用在自己的企业,只有10%用在家庭。河南的宗亲工作,基础薄弱。我现在重点抓基础工作,在已经成立了几个分会的基础上,今年再成立四个分会,只有夯实基础,工作才好开展。她谦虚地说:我要向兄弟省市学习,学习他们的好经验、好方法,把自己的工作做得更好。
河南省的吴文化研究工作,起步晚,但发展快,而且势头强劲,这都与吴天玺的聪明智慧和辛勤工作分不开。国内吴氏大家庭中,女会长为数不多,而象她这样生于台湾,长于台湾,谦虚好学,勤奋敬业,能做出优异成绩的后起之秀女会长,更是屈指可数,难怪众宗亲对她刮目相看。
四
在大酒店门口,我碰见了华伯泉主任。他告诉我,最近无锡市召开了会议,专题研究吴文化的问题。市委已明确将吴文化作为无锡市的一张名片、一个品牌。并将一年一度的吴文化节,作为提高无锡市文化软实力的有效手段。今后,每年4月10日的吴文化节将继续依循由吴氏社团出面承办的模式,政府予以推动和支持。并将文化节的举办形式和操作方法,不断地规范化、科学化。这对广大吴氏宗亲来说,确实是一个好消息,也将促进承办吴文化节的吴氏社团更高、更严的要求自己,努力把会务筹备和为宗亲服务的工作做好。
当前吴氏社团活动中,有极少数的宗亲挑起事端,制造分裂,践踏祖德,破坏团结,令绝大多数宗亲深恶痛绝。广大宗亲应该摒弃前嫌,拒绝内耗,同心同德,努力做好自己份内的事情,把吴氏宗亲联谊和吴文化研究推上新台阶。对此,华伯泉主任深有同感。
华伯泉是中国(无锡)吴文化对外联络处主任,他身兼数职,数十年如一日,默默地守护我们吴氏祖先的陵寝——泰伯陵。一年一度的吴文化节更是他最繁忙的时刻。对海内外吴氏宗亲的联络、协调、组织、安排、接待、服务等项工作,他都亲力亲为,无一疏漏,井井有条,细致入微,兢兢业业,无怨无悔。长年为吴氏宗亲的服务,使他自觉地与我们吴氏大家族溶于一体,成为吴氏大家庭的一名成员,是我们的异姓挚友。
五
酒店大厅的沙发上,坐着一群人围着毛剑平在高声谈笑。我好奇地走过去,坐在一边旁听。原来,有宗亲问毛所长,最近在忙什么?毛说,他最近在写剧本,根据泰伯的生平事迹,撰写40集电视剧的剧本,电视剧名为《德润江南》。现在只完成了三分之二,由于手头上杂事多,一度中断了好长时间。大家都鼓励他,一鼓作气写完它,并筹集资金拍成电视剧,为我们吴氏大家族做一件留芳百世、功德千秋的大好事。
毛剑平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无锡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江苏省吴文化研究基地主任、江苏吴越文化研究会秘书长。由于他曾担任过无锡市泰伯庙文物管理所(现改为管理处)所长,大家习惯地称呼他毛所长。他从参加工作起,就一直从事基层的民间文化工作,成绩卓著。他研究吴文化多年,知识渊博,典故熟悉,勤于笔耕,著作颇丰。每年的吴文化节都是他操办祭典,因此,长年与广大吴氏宗亲交往。他是陕西省岐山县与无锡市鸿山区结成友好县区的牵线人。由于他的奔波,使岐山县进入了广大吴氏宗亲的视野,并不断深入地了解和交流,使泰伯的祖地与我们吴氏的祖地真正地连在一起,他也是我们宗亲的良师益友。
六
会场内外,有一位熟悉的身影:童颜鹤发、精神矍铄,一身儒雅之气。他就是浙江省吴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浙江省辞赋学会第一副会长吴亚卿教授。就是这位集诗词楹联书法国学于一身、十八般武器样样精通的大师级人物,醉心于吴氏宗亲的事业。在日常的外出讲课、传授弟子、吟诗作对、挥毫泼墨的繁忙工作和社会活动中,仍然挤出时间,参加宗亲的各项活动。近半年内,浙江平阳南雁的浙江省吴文化研究会成立大会上有他,并在南雁的吴氏大宗祠中留下了墨宝;浙江泰顺雅阳的印石吴氏宗祠落成庆典上有他,宗祠的石柱上刻下了他的真迹;浙中吴氏宗亲第二次联谊会上有他,当场吟诗祝贺;这次,古稀之年的他驱车数百公里来到江阴,依然象历次参会一样,赋诗作对,以示祝贺:
万古高风延陵最是真君子,
八方厚谊睦族同擎大雅旗。
在首届泰伯论坛上,有人提出要将吴文化上升到吴学来研究、探讨。吴亚卿第一个赞成,并从历史学、社会学、考古学、文物学等多学科进行诠释,并大声呼吁:吴学有着深刻的政治内容和文化内涵,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和历史价值,我们吴氏族人要理直气壮地树起这面大旗,为源远流长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更多更好的内容,使我们无愧于泰伯先祖,无愧于中华民族。
在提倡研究吴学的今天,我们期望更多的吴亚卿式的专家、学者身体力行,做出表率。
七
这次会议,有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大会上播放了江阴吴氏制作的动漫片《延陵季子》,它由季子止战、季子挂剑、季子葬子等几个故事串联而成。尽管放映时间不长,但其形式新颖、影像生动,引起了与会者极大兴趣,并一致称赞,这种形式好,还可以继续做下去。不仅如此,大会为每一位参会人员发了一本书《上古圣贤季札》,一本连环画《延陵季子的故事》,一个动漫光碟《延陵季子》,一个绘有“季子挂剑”图案的瓷盘,与会者拿到手,频频叫好。不仅种类多样,形式新奇,而且内容贴切,寓意深刻;不仅文字通俗,图文并茂,而且深入浅出,易看易懂;不仅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体现出大会谋划者匠心独运,恰到好处。真正体现出吴文化会议、吴文化形式、吴文化效果。值得今后各地举办会议者仿效,使吴文化的宣传广而告知,潜移默化,吴文化的研究稳步向前,成果频出。
谢谢啦!江阴延陵季子文化研究会、季子宗亲会的宗亲们。你们辛苦了!【2015年5月31日 江苏江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