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庆云道院牌匾与其创立者吴致和肖像。
澳门道教科仪音乐以吴庆云道院传承的道场音乐为代表。清末,吴致和道长从家乡顺德来澳门创立吴庆云道院,代代相传,历经五代,把吴氏道教科仪及科仪音乐延续至今。
吴氏道教音乐既相对完整地保存了原有科仪音乐的精华及自己独特的发展线索,同时又敞开门户,广纳博取,兼收并蓄,通过家族口传心授、代代相继的反覆锤炼和具体实践,现已成为澳门道教界硕果仅存、保留完好的道教宗传音乐,是道乐在澳门独具特色的一方代表。
道教在澳历史久远
清末民初,不少正一派火居道士由珠江三角洲一带迁居澳门,开设道院,为信士主持各类道场法事,并以家族师徒形式传承道业。
20世纪40至60年代,澳门渔业兴旺,渔民每逢喜庆嫁娶、新船下水、酬神、丧葬,皆礼请火居道士登船进行法事。此外,陆上庙宇恭贺神诞、中元法会等亦请火居道士进行道场,道教科仪活动水陆尽皆频繁。澳门道教科仪音乐在多元包容的社会环境中继续孕育,形成独特的体系和形态。
澳门现有的道教,主要是清末民初由广东顺德、中山、珠海迁徙至此的正一派火居道的余绪。他们的道场音乐,沿袭广东正一派火居道的音乐风格,具有浓郁的本土气息。与此同时,由於广州三元宫及罗浮山冲虚观等全真派道教科仪及音乐的影响和渗透,澳门道教科仪音乐又有着正一派与全真派经韵音乐相混融的特点。
吴致和清末建基业
百多年来,正一派火居道人在澳门繁衍生息,在澳门进行道教科仪活动,在澳门传授道艺,在众多道院中,至今仍然活跃的只有吴庆云道院,它在超过120年的传承过程中,已从传统的道院形式转变过来,是具有历史及地方特色的道院。
吴庆云道院在清末年间由吴致和(字国绵,道号谒元,1869年生)从祖居广东顺德移居澳门时创立,并将顺德家乡的正一派科仪及音乐移植到澳门。吴致和道长为何将创立的道坛选取「庆云」之名,已无从考证。
吴致和约於18岁的时候,在澳门开始从事火居道士的行业,他擅长喃唱、打鼓、吹箫笛、打扬琴及书法。现时吴道院仍然保留一些由吴致和手抄的科仪本。
玉生道长打破陈规
吴致和第七子吴锦文(字心田,道号玉生)在澳门出生,24岁时继承父业,经营吴庆云道院。除师承父亲外,他还拜林国道长为师,兼蓄当时两大高道之艺。从旧照片看,玉生道长年青时以道士束髻打扮,故有「道士文」雅号。其孙吴炳鋕说,玉生道长一生兢兢业业,以全部精神研究道教经懴及音乐,尤其在科仪唱诵方面,他兼备好的嗓子(玉喉),念白唱诵声韵润厚,音域广宽、抑扬顿挫、高低皆宜,是澳门高功的表表者。
20世纪60年代,玉生道长更打破科仪不外传的传统,将广东流传澳门的全真派经懴科仪以开放的胸怀引进到港澳道教其他派别的坛堂,拓宽澳门道教科仪音乐传承的范围。由於吴锦文在道教科仪及音乐上的出色造诣,逐渐在火居道行业间享有受尊敬的地位,而吴庆云道院也在那个时期发展成为澳门三大正一派道院之一。
吴庆云道院第三代传人吴天燊在回忆其父吴锦文时说:「那时期,他们上船主要为渔民做礼斗(一种祈福消灾科仪,斗指星辰)、开光、嫁娶等吉祥法事;渔民通常不会雇请他们做超度的斋仪。相反地,渔民会介意为超度死人做的法事是不吉祥的,因此那些做凶事的道士便很少会被雇请做吉祥道场。」不过吴锦文除承接渔民的吉祥道场之外,也会为陆上居民做度亡法事,包括承接十念和旬斋的法事。吴天燊说:「当时在船上做一坛吉祥法事是由五名道士和一位醮师负责的,仪式时间大约是从早上9时开始至翌日凌晨5时完结。当时每位火居道士的工钱不以其负责的仪式部分而有差别,一律收取葡币8元。」
吴锦文对其子吴天燊在道教科仪音乐上的栽培下了很大的心血和功夫。吴天燊说,他7岁时已开始跟随父亲上渔船看法事仪式,8岁的时候,父亲更不惜工本聘请了着名的醮师黄锦如教他打丁鼓及粤剧锣鼓。这为吴天燊日後成为澳门和香港道教界前辈之中最出色的一位道士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澳门道乐面临挑战
20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现代化的发展,传统手工业作坊式的经济模式受到挤压,新兴的大机器、大工业模式崛起,使相当程度上依附於传统经济模式的传统文化亦受到冲击,而兴盛一时的澳门道教科仪音乐,在将独具特色的传统道乐发展到一定高点的时候,亦明显受此经济浪潮影响,面临困难以至於生存的危机。
据吴氏第四代传人吴炳鋕介绍,20世纪60年代後,澳门由渔港渐渐转型成为旅游娱乐城市,渔船由逾千艘锐减至百多艘,而且持续萎缩,渔港风光不再,加上丧事仪式日趋简化,度亡法事不复以往盛旺。澳门正一派火居道院在双重打击下,赖以为生的道场不断减少,老道长羽化後,後人多不愿继承祖业,而另觅他业为生,道士人数急剧下降。目前,澳门正一派火居道院仅余6所,有火居道士20人及醮师8人,新人寥寥可数。
长期以来,道教科仪与音乐皆以家族及师徒形式承传。在口口相传之方式下,澳门道教科仪音乐并没有留下文字及曲谱记录,在後继乏人的今天,富有传统本土特色的澳门道教科仪音乐面临失传危机。
而吴庆云道院虽仍一直保留下来,但已没法一如既往地以火居道院的形式经营下去。一方面,客观上澳门渔民的吉事道场已萎缩,另一方面,吴天燊年事已高,已很少承接法事仪式,而其独子吴炳鋕虽然深得家族真传,不仅熟谙科仪音乐,而且是当今一位出色的敲击法师,但是他没有选择以火居道士的行业作为全职谋生的工作。
吴炳鋕虽然不选择继承祖业当火居道士,却有感於以吴庆云道院为代表的澳门道教科仪、音乐和曲谱会失传,加上他有志在澳门以新的形式弘扬道教文化,因此,於2001年,他与信善二分坛坛主郑扬立、大三巴哪吒庙理事长叶达等人,向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立案成立了澳门道教协会,吴炳鋕担任会长一职。
引领道乐传承新方向
澳门道教协会的会址坐落澳门提督马路的佑适工业大厦,总面积达7,000平方尺。一进入会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庄严雄伟的大殿,恭奉着道祖、张天师、吕祖、玉皇大帝、关帝、观音及六十甲子等诸神。会长吴炳鋕介绍说,会所每天上午9点半到12点半,下午2点半到5点半供道教徒来这里朝拜。每到岁晚新春,道教协会还会在这里进行祈福法会。会所还设有设备齐全的多功能厅,供法务团、道乐团排练及举行讲座之用。
吴炳鋕说,澳门道教协会经常与内地及海外道团互相进行访问交流,并且自2002年至今,举办了多届道教文化研习班;协会每年都会举办道教文化周、道教音乐会、道教文化展览及道教文化专题讲座等活动,让市民大众认识及了解道教的思想及精神。这些活动的举办都得到很好的回应,越来越多民众开始了解并欣赏道教科仪及道教科仪音乐,曾有民众在欣赏道教音乐会後,主动写文章给协会探讨道教音乐。
保育道乐卓有成效
如何抢救、整理、保存,甚至於发扬光大地区性独有的文化传统和遗产,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一种历史传统或文化遗产的产生或进展,同其时其地的社会文化与商业经济的实际环境密切相关。因此,在一个新的时空下理想化地谈论如何回复传统仪式的昔日盛世风采,是不切实际的。然而,如何从文化遗产的视野对之进行有利有效的抢救、整理和保存,却确实是政府和社会都应视为事不宜迟、时不我待的重要工作。
澳门道教协会正是在这种挑战下抓住了机遇,在抢救、保育澳门道教科仪音乐方面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他们通过多种形式实践着道教科仪及音乐生存空间的大转换。在道场音乐剧场化的进程中,既展现传统,又提升了其文化艺术品位,增加对民众的吸引力。除此之外,还借助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手段,把保存下来的音响资料进行记谱、整理、编辑出版了《澳门道教科仪音乐》,为今後的传承创造有利条件。澳门道教协会在无论是静态的文字资料,还是动态的演出实践方面,都为今天的抢救、保育、继承传统音乐文化的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五代族人续传薪火
至於吴氏家族的未来,吴炳鋕的独子吴炯章,是90後的年轻一代,现就学澳洲,攻读工商管理专业。自幼在道门世家中成长,吴炯章得天独厚,耳濡目染,年纪轻轻便已经能独当一面地表现家族遗传道乐的精髓。吴炳鋕会长寄望炯章作为吴氏家族的第五代传人,能继续发扬光大,将富有本土特色的澳门吴氏道乐薪火传承下去。
文:姜雯 图:姜雯/澳门道教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