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瓯市吴氏联谊会特稿:“九十九位太保”作为民间信仰早已融入建瓯百姓的生活。尤其是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太保庙会更是建瓯的第一大庙会,各方信徒们挑着膀蹄、公鸡、鱼、尾肠糍(民间传太保爷最爱吃的建瓯一种地方特色风味小吃)和鞭炮等前往太保庙上供,人来人往,场面十分热闹。
目前,形成规模的是龙安岗太保祖庙、通仙门太保楼、坑里太保庙等三大太保庙。
一、太保的历史由来
关于太保的由来,在当地主要流传着两种版本的说法。
(一)“闽王敕封说”
建瓯民间传说太保是唐末五代闽天德皇帝王延政敕封的。南唐保大初(943年),王延政据建州称帝,为揽人才,开科取士,得文武进士百人,以萧钅秦文武全才名登榜首。是时,张天师正在建州传道,很是灵验。此事传入皇宫,闽天德皇帝想试张天师法力,便着人在龙安岗下挖一大洞,命百名新科进士扮作妖怪,在洞内饮宴喧闹,同时又命张天师前往收妖。
到了龙安岗上,张天师摆下香案,开始作法,顿时山崩地裂,洞内九十九位进士身首异处,仅门边一士削去一足。事后,闽天德皇帝念百士枉死,便追封九十九位被斩进士为太保,以萧钅秦为首,在龙安岗上立庙祀奉太保亡灵;封削足者为山魈,着各地山神庙内供奉。
(二)“萧氏家谱说”
小松萧氏认为萧公太保是其祖先,九十九位太保是其祖先的结义兄弟。
据《萧氏家谱》记载,其始祖是南朝梁武帝萧衍之胞弟萧衡,当年北汉王衡公要武帝将帝位传给他,而武帝不肯,于是兄弟不睦。萧梁王朝终因兄弟失和而衰亡。家谱告诫后世子孙永记“兄弟和睦,团结一心,同兴家业”。
梁亡后,萧氏家人四散各地,唐末时,有一支迁往洛阳之郊,即小松萧氏之祖。适时,萧钅秦与弟铿,恰值血气方刚之年,蓄志谋复萧梁江山。萧氏散家财结交四方豪杰,
钅秦公得结义兄弟百人,个个有一身好本事。当此天下大乱之时,萧氏兄弟以保境安民之名,办起民团,将洛阳郊区青壮农民编练成军。萧钅秦自称“冲天太保”统领全军,并分封各结义兄弟为诸名号的“太保”,分统各营,同时外结山东好汉黄巢为援。
相传唐朝的护国世袭天师侦得萧氏兄弟图谋造反,便严加监视。一日得知萧氏众家太保聚于洛阳郊龙头岙,天师即上山顶作法,将洞内九十九位太保斩杀。萧铿因在洞外站岗,只被削去左足,他带伤回家报信后流血过多而亡。萧家族人闻凶讯,亡命天涯。
北宋末,从洛阳出逃的一支萧氏族人,南逃入闽,落脚在今小松镇旗山下,始名“蛸窜村”。历三代人口增殖,田地不够。四世祖又率一支族人进龙安岗附近的枇杷村开荒百余亩,名萧长垅。此后萧氏家道日旺。一日夜里,四世祖梦见萧钅秦,乌面紫须蟒袍金冠,对其言:“吾乃尔祖萧钅秦,得玉帝敕封我等九十九位死难兄弟为太保,铿弟得封为山魈。今龙安岗上有血柴(即红豆杉),系众家太保心血所注,尔可率族人伐之,将其变卖得些银两,在岗上立庙,以奉吾兄弟之香火。切记!切记!”次日,四世祖依萧公托梦之言,率族人在龙安岗上寻得血柴,制成上等红木寿板四十多副,卖得数百金。于是萧家请匠人动工盖庙,雕萧公像,立九十九位太保香位。这便是龙安岗太保祖庙。
萧氏对外隐去萧钅秦谋划造反之事,仅传言是玉帝敕封九十九位太保。
此后,太保之信仰由此渐传各处。
《建宁府志》、《建安县志》、《瓯宁县志》等明清以前的旧志中均未见载太保庙及太保信仰之事,直至民国版《建瓯县志》始有太保庙的记载。由此可知太保信仰在明清以前尚未登上大雅之堂,只是在民间口耳相传,因而所存文献资料甚少。
二、太保信仰的传承谱系
自北宋末萧氏四世祖联合“五保”(即龚墩、吴墩、论后、樟坪、钱山五村众人)在龙安岗盖太保祖庙以来,太保信仰便在建瓯一代代地传承下来,其传承链是:
北宋末(1127年)萧氏四世祖——中华民国壬戍年太保祖庙(1922年)吴墩村吴樟凯—— 龙安岗太保祖庙龚积生
——建国后太保祖庙(1978年)吴墩村吴增奴—— 坑里太保庙陈德松—— 通仙门太保楼黄丰顺
(一)龙安岗太保祖庙传承谱系
代 别 姓 名 性别 出生 年月 文化程度 居住地址 在任时间 备注
第一代 曹安怒 男 不详 文盲 建阳水吉 1945-1971 已故
第二代 吴增奴 男 不详 文盲 吴墩村 1978-1987 已故
第三代 吴接洪 男 1945 小学 樟坪村 1987-1991
第四代 龚积茂 男 1936 小学 龚墩村 1991-1994
第五代 龚兴琳 男 1942 小学 龚墩村 1994-1997
第六代 龚泽琳 男 1943 小学 龚墩村 1997-2001
第七代 林兴婢 男 1962 初中 不 详 2001-2004
第八代 龚仁成 男 1953.7 小学 龚墩村 2004-2006
第九代 龚积生 男 1942.12 小学 龚墩村 2006年至今
(二)坑里太保庙传承谱系
代 别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文化 程度 居住地址 在任时间 备注
第一代 施茂钦 男 不详 文盲 坑里上马路 1968年前 已故
第二代 林炎炎 男 1922 文盲 坑里下马路 1968-1972 已故
第三代 陈德松 男 1936.7 文盲 凤排新村 1972年至今
(三)通仙门太保楼传承谱系
代 别 姓 名 性别 出生年月 文化程度 居住地址 在任时间 备注
第一代 徐冬发 男 不详 不详 不详 不详 已故
第二代 祝开进 男 不详 不详 不详 不详 已故
第三代 钟德斌 男 1928 初小 建瓯南营巷 不详
第四代 黄丰顺 男 1942.7 初中 解放路339号 2006年至今
三、太保信仰的基本特征
建瓯太保信仰作为建瓯特有的民间信仰,自北宋末(1127年)在建瓯境内流传以来,经过8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如下一些基本特征:
分布的区域性。太保信仰是土生土长的建瓯地方神圣和信仰,仅分布在以建瓯为中心区的原建宁府辖区境内。
内涵的独特性。在我国民间信仰的财神有很多,甚至还有分文、武财神,而把“太保爷”供为财神的,在全国范围来说,是一种特别独特的文化现象。
构成的群体性。建瓯的太保信仰中人们常说的“太保爷”并不是指一人,而是一个由99位太保组成的群体。
形式的亲民性。太保的原型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有名有姓的人。这些太保不忌荦素的饮食习惯十分贴近民众、贴近生活。更重要的是信徒不需要履行什么繁琐累赘的仪式就可信仰太保,这就给普通民众的广泛参与敞开了自由宽松的方便之门。
信徒的多元性。太保信仰的核心信徒是生意人,他们求财;基础信徒是普通民众,他们求平安;此外,衍生的信徒还有部分学生、职员,求升学、求升职。
四、太保信仰的基本内涵
太保(建瓯百姓称太保爷)之所以会成为建瓯民间信仰最广的地方神是因为其信仰的内涵极其丰富,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方面:
基础信仰——平安保护神。民间传说咸丰年间,太平军攻建宁府时,萧公太保曾显圣,保全了府城。所以建瓯百姓把太保供为地方的平安保护神。
核心信仰——财神。因为在萧氏四世祖首建太保祖庙时的资金,是变卖血柴所得,“血柴”一词在建瓯方言中与“发财”的谐音,所以生意人便把太保爷供为财神。另民间盛传,在清末民初,有一李家供奉太保爷,在太保爷的护佑下,李家生意兴隆,发家成闽北首富。于是民间竞相仿效,家家供太保,店店奉萧公。流传至今,萧公与众太保又成了民间的财神。
衍生信仰——求学与求职。因这99位太保爷曾经都是新科进士,所以学生们崇拜他们,希望学业有成、金榜题名。另外“太保”还是皇帝赐予官员的最高爵位和封号,所以祈求升职的职员也常来参拜。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太保的信仰已经成为建瓯独有的民间信仰,对考察和了解建瓯社会的发展具有历史和现实的重要意义。 (吴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