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资讯 >> 动态 >> 正文
“四川最美古镇”——三台县西平古镇
作者:刘金钟    文章来源:西平镇党政办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20           ★★★

“四川最美古镇”——

三台县西平古镇

 

一、基本情况

2010119日,由四川省文化厅、省旅游局、省建设厅等联合主办,省名城古镇文化旅游发展促进会等承办的“第二届中国四川名城古镇文化旅游节”上,西平古镇被评为“四川最美古镇”,排名全省第二。西平镇位于三台县、中江县两地交汇处,幅员面积77.31平方公里,辖7个党总支,36个村,6个居委会,31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7178人。

二、交通情况

过去就水陆交通便利,历来是商贸云集之地,也是军事要地。改革开放后的今天更是四通八达。120公里的水泥路直通省会城市成都,距三台33公里,距新修的塘巴高速公路三台古井口子10公里。

三、历史沿革及变迁

西平镇古名观音场,清康熙元年(1662年)建盘龙庙,以寺中观音得名。康熙十年(1672年)兴场,为星日乡驻地。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建第四区。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仍为区所驻地。1956年改名西平区。1992年撤区并乡至今。场镇上有85%以上人口是清初“湖广填四川”时,从福建、广东、湖广、江西等省迁进的移民、客家及后裔。场镇2.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万余人。有新、老两城。老城格局与县城相似。由原粮台连缀建于清嘉庆五年(1800年)的城墙,四方大小7道城门,均与实地方向错位。念佛楼、古民居、石板街、四大会馆、吴氏宗祠,以及朱君办事处红梁村陈宛溪故居遗址等文物、遗迹,显示昔日西平人的创造与辉煌。新城中,新建的中小学校、自来水厂、商贸大厦、邮电大楼、老年活动中心、卫生院、休闲庄等,是今日物质与精神生活富有的标志。4000家个体商户、1300家工贸企业,正为西平增添新的血液。新老城市的交融与和谐,生活条件的改善与质量的提高,是西平人在新时期创造的又一成果。近年来,西平已进入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先进村镇、四川经济实力200强乡镇、100个重点小城镇建设试点镇、全国500个小城镇建设试点镇;获“四川省文明小城镇示范点”、“四川省卫生镇”称号。

四、最美古镇之缘由

最美之一:西平素称“小三台”。 明末清初,由于兵患、天灾、瘟疫等原因,致使四川地区人口锐减,“千里良田,无一耕种之人”。西平地区和四川一样,“终日虎豹逐鹿”,百里难见一个行人,情景十分凄惨。直到顺治末年,才有移民迁入。康熙元年(1662年)在今镇政府处,有乡人建起盘龙庙一座。之后,由于人口剧增,凯江水运繁荣,因生产、生活需要,于康熙十年(1762年)兴场,以庙中观音取名,为星日乡驻地。这就是观音场的来历。据资料记载,当时兴场已有500户居民,主要是来自福建、广东、湖广(湖南、湖北)、江西等省的移民。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始建三台县国民政府第四区。新中国成立后,仍为区署驻地。1956年改名西平。由于城镇建筑布局与三台潼川老城相类,城墙有“围城三里三、穿城一里三”之说,是三台古城面积的三分之一,又是长期县内区署政治、经济片区中心,故有“小三台”之美称。

最美之二:较完好的古城。指西平兴场以后逐渐扩建的“十字”形老街,占地约1平方公里。清嘉庆五年(1800年)建城墙后,便成为名符其实的老城。老城中的古民居、石板街、观音寺,广东、福建、湖广(湖南、湖北)、江西会馆、吴家祠等文物、遗迹,是其亮点。西平的城墙,与其它地方的不一样,是由原粮台连缀而成。清嘉庆五年(1800年),清政府地方官兵,为镇压白莲教冉文俦等农民起义,指定在观音场兴役建仓,把三台、中江两县粮草储藏这里,平乱后,乡人将守护粮仓的粮台连缀,修成了城墙。因而西平城墙有两个不同特点:一是四方大门(除南门外),均附有小门,大门用于进车、小门用于行人。这就是现在看见的大东门、小东门,大西门、小西门的由来了。二是四门方向与实际方向相错90度,有意将面北的北门,叫东门;面南的南门,叫西门等。这是为了迷惑“匪盗”,以求平安,有意错呼的。现在的小东门,于清嘉庆9年(1804年)作过培修。老城中的观音寺念佛楼、城墙及城门楼洞,均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最美之三:客家会馆尚存。西平会馆,为西平移民与客家人修建。其建造规模、大小、结构、样式等,均与该省籍移民人数、经济实力、社会地位相称,并成正比。老城中广东、福建、湖广(湖南、湖北)、江西4大会馆,大多为清道光年间建造。如广东会馆戏楼中梁上就有“道光七年(1827年)修建”等字样。据老人传说,最大会馆是湖广馆,巍峨壮丽,还有钟楼和鼓楼。其次是福建馆,现存厢房、二道排匾、一个香案等文物。有万名碑,说明修建时有万人捐赠。广东馆保存最好,有神庙、戏楼、门面等,现为茶园、饮茶者甚多。江西馆仅存门楼,湖广馆只有遗迹。

会馆集乡恋、社交、信仰、娱乐为一体。对西平移民的安居乐业、再造家园,起到历史的不可磨灭的重要作用。

最美之四:客家文化之光——吴氏宗祠。位于西平古城一角的吴氏宗祠,是西平客家吴氏族人举族祭祖的场所。由吴氏入川祖中旌公老宅改建,约建于清乾隆13年(1748年),占地4亩,是三台地区保存最为完好的宗祠之一,也是四川吴氏客家中仅存的一处。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吴氏客家宗祠2003915日成功地接待了“四川移民与客家文化研讨会”的全体专家、学者,成为省内第一客家家族的隆重盛会。200610月世界客属第二十一届恳亲大会在台湾台北市举行,由世界客属总会会长、当时的中国国民党副主席吴伯雄先生亲自为三台县西平吴氏客家宗祠题赠匾额《吴氏宗祠》。宗祠产生于旧时宗法社会时代,是孝道文化的载体,是孝顺父母的延伸。一个不孝敬父母的人,很难相信他是一个好公民、好工作人员。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辅相成,要建立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宗祠,正是传统美德相承接的一种形式。吴氏族人今年借助“移民与客家文化学术研讨会”在三台召开的东风,进行了较系统的修整。恢复了神祖牌和匾对。吴氏宗祠在旧的时代,为培养吴氏家族人才和西平社会稳定作出贡献,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今天,在取精用宏的基础上,仍然有不可代替的德治辅教作用。吴氏宗祠的存在,有极好的现实意义。

最美之五:独具特色,开发潜力大。西平古镇的总体格局形态像一人体。据文史专家介绍,中国古代城镇布局有“仿生学”原则,但是像西平镇这样以人体仿形,还是罕见的。民间有西平古城的布局似“美女晒羞”的美丽的说法,体现了“大地为母”的原始崇拜。

据文史专家评价:西平古镇修筑了望台,保卫粮仓,后连接成一体,成为四川古镇最完整最独特的城墙体系。在四川省内的古镇中,商业市镇占绝大多数,但是把军事功能和经济功能结合起来的古镇并不多见。西平古镇其山川形胜、古镇格局、建筑风格和人文蕴涵各方面,也许是四川最独特的古镇,文化价值和旅游价值颇具开发潜力。

最美之六: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使场镇更美。近年来,西平古镇被绵阳市委、市政府评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范镇”、“绵阳市安全生产示范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多次受到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和表彰。

西平古镇内古城门、古城墙、清代居民、石板街、移民四大会馆、客家文化吴氏宗祠、观音公园、富强花园农家乐、盘龙居生态园农家乐等休闲、娱乐场所正以优质的服务秀丽的风景吸引着来自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来这里考察,也吸引着许多有识之士来此投资、消费。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秩序吸引了上新、凯河、建平、万安、古井、八洞、中江县等附近镇乡30万群众来西平赶集和交易。

私营企业、民营企业日渐发展,吸引着许多外来务工人员来本地务工。家友联华、好又来、利源等超市人气两旺,个体西平丝绸厂、忠元凯江制面厂、西平竹编制品生产的产品远销国内外,为西平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带动作用。

随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向纵深发展,投资1千余万元铺筑的草油路街道、青石板人行道已接近尾声,乱搭乱建的遮阳避雨篷已经拆除,弱电入了地,具有现代特色的和古色古香的统一店招,使街道格外靓丽,正在筹办的太阳能街灯将为西平古镇增加靓丽的色彩。

最美之七:五保老人衣食住行无忧。由世界体操王子李宁捐献100万元修建的省一级敬老院——西平镇社会福利中心,位于三台—西平镇公路边,占地20余亩,总投资近500万元,建筑面积达2500平方米,可容纳200余人入住,200912月已竣工投入使用。五保老人搬进新居后,衣食住行无忧,还有健身、娱乐、垂钓等设施,真正体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最美之八:感恩灾后重建,居民新村随处可见。在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县的关怀下,全镇3333户重建户已搬进新居,建林南垭新村、红梁新村已建成了全县少有的村级场镇,并隔天有几千人赶场交易。古房沟农民新村、方子堰村级一条街可与镇乡场镇的基础设施条件媲美,居住在那些居民点的农民与街上人没什么两样,吸引着一批批有识之士不慕城市而纷纷奔向农村干事业或养老。

西平镇贯彻“小政府、大服务”的方针,以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优越环境为根本宗旨,强化政府职能,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在职能管理上实行政企分开,在运作机制上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按照规章制度,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协调好投资者与当地政府之间、投资者之间、投资者与民工之间的关系,营造着协调融洽、安全稳定、和谐宽松的环境。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优越的环境一定会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投资商和生产者来西平施展才华,把西平建设成为“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西平。

目前,北京京辉投资公司已看准了西平古城这一片待开发的热土,并与县、镇有关领导和部门达成了先期开发凯江沿岸的协议,并已买下了原粮站的资产。准备首期投资2.2亿元开发古粮台,继而投资4亿元开发古墙边的凯江河岸,打造休闲、娱乐、住房、别墅为一体连接成都—西平—绵阳—三台的旅游带,为西平古城增光添彩!

附:图片12

 

                        (执笔:西平镇党政办刘金钟)

                               2011722

 

 

附:图片介绍

图为西平古城的清代石板街、古民居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