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资讯 >> 动态 >> 正文
叶落归根 让血脉再相连
作者:罗剑生 吴…    文章来源:泉州网-泉州晚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8-13           ★★★

  吴端芬(左二)向吴国荣(右二)讲述延陵吴氏的繁衍生息 (罗剑生 吴燕秋 摄)

  为完成父亲的遗愿, 一台胞四个月内三次来泉寻亲—— 

  为了完成父亲叶落归根的遗愿,8月7日,从事旅游运输业的42岁台胞吴国荣来到鲤城浮桥延陵社区寻找家乡亲人,这是他在四个月内第三次寻亲之旅。当地派出所民警和热心居民带着他挨家挨户找线索,在乡亲们的帮助下,寻亲的事有了一点眉目,吴国荣的老家可能在晋江。

  □本报记者 罗剑生 实习生 陈玉玲

  父亲的纸条

  成惟一线索

  新中国成立之前,吴树被国民党抓壮丁,到了台湾后他再未回过家乡。在儿子吴国荣念小学六年级时,吴树曾收到泉州亲人寄来的一封家书,说要修祖坟。这是他和泉州亲人仅有的一次书信往来。吴树托在香港的朋友,几经辗转,寄了一些黄金到老家修葺祖坟。后来,这封家书不慎丢失,吴树与亲人的线索就此断了。乡愁,成了他眼前那湾浅浅的海峡。

  吴树曾经三次举家搬迁,从台北到基隆、新竹、台中,每搬一次家就离故乡更近一点。1988年,吴树来不及和在祖国大陆的亲人道别,就带着遗憾和不舍撒手人寰。在弥留之际,他仍记挂着海峡对岸的亲人,嘱咐儿子吴国荣要将自己的骨灰送回故乡泉州安葬,叶落归根。乡愁,被带进了一方矮矮的坟墓。

  他去世时仅给吴国荣留下一张纸条,写着“福建晋江延陵”6个字,其他一概不详。对吴国荣而言,乡愁,就是这张小小的纸条。

  泉州人热心相助

  带他跑遍寻亲路

  从此,吴国荣踏上了漫长的寻亲之路。“叶落归根是父亲生前最大的愿望。我们知道寻亲很难,但决不会放弃。”远在台湾台中吴国荣昨天接受本报记者电话采访时说,“我之前一直认为老家就在浮桥的延陵社区。”

  今年的5月和6月,他独自一人两次来到鲤城浮桥延陵社区寻亲,拜访了当地不少七八十岁的老人。他要寻找的祖父名为“吴礼”,祖母名为“陈嫌”,父亲吴树在家里排行第三。但是,社区里的老人纷纷表示对这些名字没有印象,无人知晓。

  8月7日,吴国荣第三次来到泉州寻亲,他向浮桥派出所求助。民警谢国兴查询了延陵社区的户籍档案,没有找到吴礼或有关吴树的记录。

  谢国兴说:“我们这里的户籍档案是1969年开始建立,有可能延陵社区根本没有这个人。再者,按照时间推算,吴礼如果还在世,年龄已经超过110岁了,在世的可能性不大,户口也注销了。”

  谢国兴还带着吴国荣来到家住延陵社区的黄龙海外联谊会会长吴端芬家,查找延陵吴氏族谱,但一无所获。  

  谢国兴和吴端芬带着吴国荣挨家挨户寻找线索。他们了解到,延陵社区当年共有四人被抓壮丁到台湾,其中一个已经病逝,另一个健在的则和泉州的亲人还保持着联系,也叫“吴礼”,但岁数与吴国荣爷爷相差了整整一代,可以排除。还有两位则杳无音讯。  

  点滴线索觅亲踪

  老家可能在晋江

  从有限的寻亲线索中,谢国兴和吴端芬提出了他们的假设。

  “1958年前,现在的延陵社区由南安管辖。在中华吴氏族谱里记载,清乾隆年间有一支吴氏分支从延陵迁到晋江磁灶,有可能吴树是磁灶人。”谢国兴告诉记者,他还特别留意了和吴树名字类似的户口,查到了晋江磁灶下灶村有叫吴林、吴草的,说不定他们的名字有一定关联。   

  吴端芬支持吴树是晋江人的观点,但是他觉得吴树应该不是磁灶人,可能在青阳一带。因为磁灶和浮桥延陵虽属于同一个宗亲支派,他们的族谱上却找不到礼、树的字辈。针对“福建晋江延陵”的字条,吴端芬说:“我们吴氏属于延陵衍派,纸条上写的延陵可能取意于延陵衍派。这样一来,字条的内容就可以理解为福建晋江的吴氏人家。”

  虽然第三次寻亲之旅无结果,但吴国荣仍十分感激泉州热心人的帮助。在与记者通话中,他多次激动地说:“我真的很感谢吴老先生和谢警官等人的帮忙,我们一定不会放弃寻亲梦想。”

  在吴国荣离开泉州回台湾时,他特意在延陵取了一把泥土。他说:“虽然没有找到亲人,但带一些家乡的土到父亲坟前,也许能给父亲带去一点慰藉。”

  亲爱的读者如果您有吴国荣亲属的线索,请拨打本报新闻热线22200000与我们联系。我们祝愿吴国荣能够早一天找到在泉州的亲人,了却父亲的遗愿,让血脉再相连。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