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编中华吴家谱,泰伯祖地为基础
中国家谱作为历史文献的重要组成部份,与正史方志并列为中国史学三大支柱,盛世修谱,古今皆是,各姓皆为。续编家谱的准则应该是“以家谱为基础,以正史方志为佐证,以碑文为依据。”基础是修谱的重中之重,没有基础不成方圆,没有基础修不好家谱。要修好中华吴氏谱,当然要以无锡祖地谱牒文化为基础。无锡梅里是泰伯的发祥地,至德文化衍传全世界。吴氏族谱是我国较早的一部历史资料,早在东汉永兴二年(154)就由泰伯的41世孙吴如胜把先祖传下来的世系图,呈献桓帝御览,被诰命《三让王吴泰伯世系图》,赞“贤哉吴泰伯,庆泽弥流长”。从此中华吴氏族谱就有了坚实基础,以后直至1951年续有纂修十五次,能够这样长期地延续下来在我国也是少见的。无锡祖地存有东汉永兴二年以来达十五次修谱的资料,历史悠久,内容丰富,特别是东汉时期如胜公首纂谱,得到桓帝的诰命,以及唐代若远,吴兢的二、三次修谱,时间之早,史料之珍贵,是中华吴姓人的极为宝贵财富。如胜公汉袭封(灌)瞿阳侯;若远公,唐中书舍人,升户部侍郎;吴兢公,长垣县尹,他们的学问渊博,品德高尚,是中华吴氏的楷模。关于家谱、与正史某些方面记载不一,可采取“各自并存,慎重注解"的办法解决,也就是家谱,正史两方面记载各自保留,不宜改动,只能以文字慎重注解说明。谱中世系章节,应以家谱记载为准。家谱是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与史迹为主要内容的史类文献,以及家族的族规家法、婚嫁、丧葬等,这就是家谱与正史方志所不同的独特之处,家谱的世系是任何史料无法所代替的。
治国者以史为鉴,治郡者以志为鉴,治家者以谱为本。溯本正源,追求本源之意,是纂修宗谱的宗旨。历代修谱义例均列有“明世次,锄非种也"的条规。古人言“有证而不书,则为弃其祖,无证而书之,则为诬其祖”。就是说找到旧谱却不记载,弃认其祖,没有旧谱反而记载上,是诬认其祖。又说“夫祖岂可择哉",祖宗怎能任意选择呢?古人对于血缘混乱、继嗣不明现象,尤为明禁。这也说明古人修谱多么注重宗法条规,多么注重历代以来的旧谱,何况我中华吴姓有东汉唐宋以来各代名人所纂的雄厚珍贵谱牒文化史料呢?修谱顾名思义是承先启后,继往开来,延系血缘,继接世系,鉴古知今,彰善扬正,继承祖德,启迪后昆,努力拼搏,开拓进取。
宗谱,在唐代多为官谱,宋代才转到民间组织纂修,由此任何一族一姓只要有敬宗精神的族人,都可以倡修。然而尽管有的机构很健全庞大,编委人员很多,还是形成水平差,质量不高,谱料不实,版本不一,欠缺规范的宗谱,尤其是近(现)代时期更为突出。如上海远东出版社2002年4月出版发行的《中华吴氏大统宗谱》卷首的近百来篇的当代谱序前言文稿中,绝大部分水平低下,有的是源不清本不正,断了头的族谱;有的移花接木,偷编他宗的世系;有的假造功名官宦,极力粉饰装扮祖先;有的乱造世系,150余岁才生儿育女;有的44、60岁为一世,违反了人类繁衍规律;有的假冒伪劣,以讹传讹;有的长篇大论,说东道西;有的颠倒历史,不伦不类。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找不到旧谱或不尊重旧谱,凭编者想当然而所为:其次是对旧谱碑文,墓志铭不研究,不分析,不稽考,误解其旧谱的古文含义而邪之。更多的是新谱的主纂或某些笔者的伪造。序言是宗谱的精华,世系是宗谱的核心,岂能胡说乱写呢?谱序、前言不正,世系长幼不清,是中华吴氏谱吗?古人说:“有耻其先之贱,旁授显人而尊者,有耻其先之恶,而私附于闻人之族者,彼此以为智矣,而诚愚也。“意思是说有的感到祖先微贱为耻,旁引别宗显贵而尊奉为自己的祖宗;有的以祖先恶行为耻,而私自附从于名人的家族,自以为如此做法明智,而其实是愚昧的。又说“而世之知矣,此者常鲜,趋乎伪者常多。”当今人修谱,少知道这些道理,趋向虚伪的居多,这是古人对修谱的遗训,也是对修谱者的忠告。上述这些事告诉我们治学必须崇实,修谱必须以旧谱为基础,并通过认真稽考,理出一条科学性、真实性、有权威性的家谱。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人应负的责任,绝不可以任意造假,有假就要打假,否则给子孙添乱,朱熹说三世不修谱为不孝,造假更为不孝。
编修中华吴氏家谱必须提倡三大作风:一是民主作风。编谱者应该充分发扬民主,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应该广泛多听各个方面声音与意见,对宗亲们的正确意见应该多听多采纳,绝不可以武断专行,少数人说了算;二是尊重祖地的作风。编者不但要尊重无锡祖地父老乡亲的意愿,尤其是要尊重参与1951年编谱的宗长方家的意见,而且还要尊重无锡泰伯庙文保所资料和当地文物古迹碑文等等;三是勤俭节约作风。办一切事情都要从“节约”二字出发,花少钱办大事,办好事,高水平、高质量、高品位续编好中华吴氏谱,给子孙后代留下一部满意的传家宝。 2009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