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桥人与无锡名桥 吴梓敬独资造吴桥
江南历史文化水乡名城无锡,“开门见河、抬脚上桥”的自然环境,造就了“水多、桥多”独特景观;悠悠梁溪水,孕育了一代代痴情造桥人!据市政部门近年普查资料,我市一城二市(县)共有各式桥梁3277座,近两年更以每年上百座的数量递增。无锡这座江南水城,又被冠以“千桥之都”美名。
翻开无锡近现代历史,荣德生、荣智健爷孙一个甲子间捐建宝界双虹桥,钱孙卿、钱基博孪生兄弟捐60寿礼金造二泉桥,吴梓敬独资造吴桥,俞凤宾捐造凤宾桥……一个个乡绅贤士,一次次捐资造桥,造福乡梓的义举,无锡历代百姓广为传颂!
老一代造桥人为造桥寝食难安,夜间梦游突发灵感选定桥址的传奇;钢材特供年代,因主梁用螺纹钢被盗人民桥扩建工程险些夭折的情节,走出尘封的历史。大年夜重修亭子桥桥工队长陪老母闭门吃泡饭;新吴桥重建,项目经理造桥工地两度过生日……无锡历代造桥人造桥、爱桥、恋桥的浓浓情结,留下一段段佳话!
当代造桥人之一,原无锡市政建设工程总公司副总经理、高级工程师刘希森,与桥梁结缘近30春秋,主持或参与建造大小桥梁超百座。干在工地,吃在现场,睡在桥头。造桥、爱桥、恋桥,他终身无悔!
宝界桥
当年梦中寻桥址,如今双虹连宝界
1929年,荣德生、荣宗敬兄弟等人发起组建“千桥会”(“百桥公司”),计划为无锡及邻近地区造桥100座。至1937年,共建大小桥梁88座,(经74岁胡寿松老先生查证,实际建桥92座)。
宝界桥,坐落在五里湖畔,因地处宝界山麓得名。1934年荣德生老先生60寿辰时,他将亲友馈赠寿礼作建桥基金,并亲自现场勘测、选址,于2月17日动工。据文史资料记载,为选桥址荣老寝食难安。“某夜忽梦游一山麓……经勘探地质甚为坚实,湖面亦不辽阔,确是理想中桥址所在。”
据一些老年人回忆,荣老建桥善举使苍天感动。历来雨丰水足的太湖,这一年水位出奇低,桥位处湖底奇迹般首次见了天。由于是在干旱河床施工,建桥进度大大加快,仅用173天,大桥就合龙通车,桥长375米,宽5.6米,是当时无锡最长、“百桥公司”建造规模最浩大桥梁,俗称“长桥”。
60年沧桑变迁,1994年,在纪念荣德生诞生120周年之际,由荣老先生之孙,香港中信实业公司董事长荣智健捐资3000万元人民币造新桥,新桥位于老桥东10米处。当首次承揽如此规模的桥梁施工单位求援时,刘希森伸出援手,解决了水中钻孔桩、大梁吊装等难题。新桥当年10月建成,桥长386米,桥宽18.5米,时任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亲临为通车仪式剪彩,并欣然命笔题写“宝界双虹”四个大字。
如今,新老宝界“爷孙桥”似两条缎带凌空飞架,成为五里湖畔新景观。
人民桥
建材紧缺年代,钢筋被盗工程险夭折
人民桥为无锡有史可考最早古桥,因横跨梁溪河,早年曾名梁清桥、梁溪桥、跨溪桥、清溪桥等。又因处于西门外,自古西门桥、西门吊桥的俗称,在锡城市民间延续至今。
人民桥始建于隋大业年间(605-618),其后1300余年,该桥毁建不已。从历经石梁桥-木桥-石拱桥-钢筋混凝土桥的变迁,人民桥桥型材质演变,成为无锡桥梁千年变迁的缩影。
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桥屡次改拓建。1959年9月,市区东西干道人民路拓宽时改成3孔,花岗石桥墩,钢梁桥面宽19米,比旧桥宽11米,总长33.84 米。次年2月通车,桥随路名,更名“人民桥”。从老照片看,桥上密密麻麻人群,长期呈现“千军万马挤过桥”的繁忙场景。
因人流、车流量逐年增加,1979年人民桥再次拓宽,桥面总宽31.8米。加宽的中孔梁板采用15米T型梁,政府特批了16根直径22毫米的螺纹钢。运到现场后,其中2 根被盗,事件惊动了上级。桥工队长刘希森协同保卫部门察痕迹、查线索,穷追不舍,当天就从一爿点心店追回完好的钢筋。点心店盗钢筋为了截断做炉排,幸亏老刘他们出手快。否则,在钢材紧缺年代,追不回或钢筋一旦被截断,造桥工程势必夭折。
今年,配合人民路拓宽和地铁建设,人民桥迎来新一轮重建。新桥全长66.2米,桥面拓至40米。桥上路灯拟采用古典宫灯,庄重典雅。
亭子桥
“春节拚命干”,除夕闭门陪母吃泡饭
亭子桥横跨无锡环城河,公元约1500年始建,因早先桥旁有供行人小憩的凉亭得名。500多年来历经社会兴衰,见证无锡城市变迁。解放后,多次拓宽翻建,改成双曲拱桥,独具江南水乡特色。
1976年春节正值亭子桥吊装,桥工队长刘希森哪顾得上准备年夜饭。直到除夕夜,老刘忙完工地归来,关门与瘫在床上的老母亲,端着泡饭当“团圆饭”,眼含泪水对母亲说:等桥造好了,儿子一定亲手炒几个好菜让娘尝尝!多年后,老刘造的桥一座座在身后崛起,但他的“承诺”却没能兑现——“为造桥我最愧欠的是母亲!”
1980年8月,为适应迅速增长的交通量,在两侧拓建两幅桁架拱桥。拓建后中央老桥供机动车通行,两侧通行非机动车和行人。2002年,亭子桥再次重建,拓建成64米长、40米宽,三跨连续等截面V型刚构桥。桥型至此“定格”。
新吴桥
为造“无锡第一桥”,工地两过生日
京杭大运河黄埠墩段古为芙蓉湖遗址,水深河宽,历来无桥。两岸工人和行人只能乘舟横渡,受尽严寒酷暑之苦,风急浪高之惊。1915年春,皖籍上海怡和丝栈买办、无锡源康丝厂经理吴梓敬在锡经办业务,春游时遇渡船遭不测倾翻。吴氏当即慷慨应承独资造桥。1916年6月开工,桥型采用上海外白渡桥钢架结构式样,共耗银洋32324元。不料,桥未建成人先逝,当年11月29日吴氏在沪病逝。为纪念吴梓敬建桥义举,翌年桥竣工后被命名“吴桥”。1930年、 1965年、1982年,吴桥多次改拓建。
随着市政建设和交通航运发展,吴桥迎来第四次重建。自1993年3月24日,打下第一根混凝土灌注桩,至次年12月通车,20个月寒往暑来,600个昼夜轮回。近千名市政建设者,放弃节假日,干在工地,吃在现场,睡在桥头。新吴桥项目经理刘希森,更是在工地连度2个生日,妻子住院一星期多都没顾上去看一眼。“为造桥我最对不起的是妻子!”老刘至今仍十分内疚!
新吴桥实现悬臂浇筑、自制挂篮等关键技术突破,为无锡建桥史创下10个之“最”,赢得首枚国家级“金杯奖”,终于圆了“把吴桥建成无锡市政建设典范”的目标!新吴桥成为老刘心中最爱的“宠儿!” (本文部分内容,参考“无锡文史资料”)
通讯员 袁裕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