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闽两地是远亲亦是近邻 |
|
作者:俞光 文章来源:温州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2-17 ★★★ |
|
|
瑞闽两地,拥有共同的祖先,且经济往来源远流长——
是远亲亦是近邻
眼下,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入了快车道,我国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加快形成,令我欣喜之余,追溯起温州瑞安与福建经济往来的历史。
瑞闽是远亲。早在周显王三十五年(前334),楚灭越国,越王勾践的子孙亡走江南滨海,至汉高帝时(前206—前195)封驺无诸为闽越王(境今福建),汉惠帝三年(前192)封驺摇为东越王(即东瓯王,境今浙南),两者皆为勾践后裔。所以,瑞闽拥有共同的祖先。此后,瑞闽人口相互迁移频繁,民国《瑞安县志稿》及瑞安各姓族谱表明,瑞安相当多姓氏的祖先迁自福建,故瑞闽又是亲上加亲。
瑞闽也是近邻。瑞闽毗邻,水陆交通十分方便。温福铁路的通车,进一步拉近了两地的距离。互通有无,源远流长。
庄济庙:瑞闽通商的见证
在瑞安不少地方建有庄济庙,至今香火不绝。它为什么受到民众如此厚爱?原来它奉祀着瑞安航海经商的先哲——陈逸。清嘉庆《瑞安县志》记载了庄济庙的历史:“庄济庙在南关外江浒。旧庙在三港(今高楼、龙湖),故俗称三港庙。神姓陈,名逸,字子良,唐时人。幼有力,长操舟海上。当岁除,尚在闽境,乡人同舟者皆思家,神曰:‘各宜闭目,来日可到。’人未之信。夜,但闻舟戛林木有声,达旦已抵家矣。人始异之。既没。乡人商于海,风起舟将覆,忽见神于帆樯间,自言其姓氏,俄而克济。及归为立祠焉。”虽然陈逸的事迹已被神化,但这反映了唐时陈逸于闽浙间航海经商,屡屡率众逢凶化吉,故被后人奉祀为神,以保航海平安。由此算来,瑞闽通商至少有1100年的历史。
南屏纸:以传自南屏而得名
南屏卫生纸,旧时家家户户离不开它。人们是否知道,它传自福建呢?瑞安芳庄《光辉吴氏宗谱》告诉我们:“后晋天福二年(937),(先祖)避王曦之乱,迁至瑞安陶山与桐溪一带,以制屏纸为业。后依法公率族人转迁今芳庄乡光辉村,继操造纸业,传承至今。”由于吴氏迁自福建造纸之乡南屏县,谙熟制纸术,而陶山一带盛产水竹,是制纸的好原料,故他们仍以制纸为业,并以家乡名为纸名,以示对家乡的怀念。后来,南屏纸的生产拓展到瑞安湖岭、今瓯海三溪、泽雅、鹿城藤桥、青田山门一带,成为浙南著名的土产。民国时期,浙南南屏纸的生产进入全盛时期,产品除了本地作为卫生纸和包装纸外,还销往国内大中城市。1936年,瑞安南屏纸销往上海就达8万担(每担2件,每件46刀,每刀85张)。1939年,温州各县产南屏纸20余万担,其中瑞安10万担。当时的《浙江经济年鉴》称:“永嘉、瑞安、平阳、泰顺四县,所谓浙闽纸货,固已名闻全国也。”
京成米:一个叫错千年的名称
京成米,米质优良,历来为瑞安人所青睐,逢年过节几乎家家户户竞相争购。但是,令人料想不到的是,它的名称被叫错了1000年。其实它的真名叫占城米,以原产于占城(今越南中部)而得名。越南的大米如何来到瑞安,其间还与福建有关,《宋史》记载了这一段历史:“大中祥符四年(1011),帝以江、淮、两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万斛(十斗为一斛,南宋末改五斗为一斛),分给三路为种,择民田高仰莳之,盖早稻也。内出种法,令转运使揭榜示民。后又种于玉宸殿,帝与近臣同观。毕刈,又遣内侍持于朝堂示百官,稻比中国者穗长而无芒,粒差小,不择地而生。”由于占城稻耐旱,颗粒均匀,推广后大大提高了这些地区水稻的产量。至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瑞安学者陈傅良在《桂阳军劝农文》中说:“闽浙上田收米三石(120斤为1石),次等二石。”即便明清时期,亦不过如此。占城米作为瑞安历史上著名的优质米,一直种植至今。
瑞粮:闽人灾年的救命粮
明清间,瑞安农业生产精耕细作,加上海涂不断开发,瑞安成为温州主要的产粮县之一,粮食供求出现了宽松的局面。每当福建灾年,瑞安粮食便扬帆过海,救助闽人。明万历二十年(1592)至二十三年(1595)任福建巡抚的许享远在《致和堂集》中曰:“闽者地窄人稠,粮食往往取给他处。比年荒旱频仍,民益艰食,海上谷船自浙之温、台,广之高、惠、潮而来。”万历二十五年(1597),台州学者王士性于《广志绎》中也写道:“台、温二郡以所生之人,食所产之地,稻麦菽粟尚有余饶。宁波齿繁,常取足于台;闽福齿繁,常取给于温。皆以风帆过海。故台、温闭籴,则宁、福二地遂告急矣。”清陈梦雷等纂修《方舆汇编》亦云:“闽山多田少,又无水港,民本艰食,自非肩挑步担,逾山度岭,则虽斗石之储亦不可得。福与漳、泉四郡皆滨于海,海船运米可以仰给。在南则资于广,而惠、潮之米为多;在北则资于浙,而温州之米为多。”瑞安人以自己辛勤劳动的果实,回报福建人民的深情厚谊。
番薯:传承着瑞闽人民的友谊
长期以来,番薯是瑞安人餐桌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食品,它亦传自福建。清乾隆《温州府志》载道:“温人呼甘薯为番薯,原从闽至,今得其种法,五邑俱有,玉环更饶。凶年可为粮。产瑞邑大山者,味尤嘉美。”这是最早提到瑞安出产番薯的记载。番薯传入瑞安后,由于适应性强、产量高、口感好,很快在全县得以推广。清道光十二年(1832),瑞安汀田塾师赵钧在《过来语》中记道:“据江村老人说,温郡所种番薯,五十年前尚鲜见者,亦不谙晒干之法。今则荡地种者连阡累陌,驯至深山海岛,亦无剩土矣。”番薯不仅可以鲜食,将其晒干成番薯丝,又可长期储存。瑞人常常将番薯丝又返销闽人。清末,“薯丝,闽人收买船来时无定,亦一大宗。”(洪炳文《瑞安乡土史谭稿》)1936年,瑞安销往福建、上海的薯丝达15万袋,价值22万元。如今,番薯以其独特的风味,成为人们重要的保健食品。
|
|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
我要投稿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