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前夕,高邮市委农工办退休干部吴志华对父母及6个兄弟姐妹60年间生养的31个小家庭共91口人,做了1947和2007年家族内部人口、文化程度、经济收入、住房、生产生活用具情况的两份统计调查。当地媒体将此公布后,引起广泛关注,两份统计调查成为反映共和国60年巨变的鲜活材料。
吴志华1933年出生在一个农民家庭,父母生了12个小孩只养活了6个,1947年吴志华的大哥、大姐、二哥成家,就有了4户家庭14人。一大家人挤住三间茅草房里,人均住房面积6.4平方米。
吴志华清楚地记得,1949年底他结婚时,家里没钱砌新房,父母只得在小院子里搭个小棚子住,腾出东房间,一半作锅灶间、一半给吴志华做新房。“新房里连床架都没有,搬几块土基垒起来,上面铺几块木板就成了床。”
从1952年开始,吴志华先后在供销社、百货公司、八桥公社、马棚公社和高邮县委农工办工作,搬了四五次家,都是住集体宿舍。
“一个小院住四五户人家,不仅自己受罪,孩子们也跟着受气。”原来,吴志华的儿子谈对象,人家一听他家里没房很快就吹了。吴志华痛下决心,东挪西借了9300元,在做菜农的妻子名下分到的宅基地上建了三间瓦房,“当时为了还债,妻子起早贪黑地在家手工编枕头卖。”
如今31户人家,共有住房183间、3966平方米,人均约44平方米。其中,住农村集镇5户,住高邮城区13户,住扬州、昆山、南京5户,只有8户住在村组。
“以前农村人羡慕城里人,现在城里吃公家饭的不定比捧泥饭碗的强。”吴志华笑着说,“家族里资产上千万元的小家庭有3个。”
正说着,吴志华的大儿子从医院下班,来父母这吃饭,吴老夫人赶紧擦桌子开饭,“现在哪家还愁吃,儿子媳妇们来‘蹭饭’,多摆两双筷子就行了。”
说起吃的话题,吴志华记忆犹新。1949年,吴家种田共70亩,以亩产稻300斤计算,一年收粮13500斤,扣除地租,余粮9750斤,就是14口人的主要口粮和收入来源。吴志华的童年,是在跟着家人放牛烧饭、下地干活、为地主打长工打短工中长大。“一年忙到头,都糊不上‘二寸半’的口!
“新中国成立让中国人政治上翻身,但有一阵子政策不对路,劳动生产率不高,老百姓‘今年盼着来年好,来年还是吃不饱、穿个破棉袄’。”
1979年,吴志华被抽调到司徒镇徐邵大队指导农业生产。那年“倒春寒”,把麦苗嫩芽都冻坏了,但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种田积极性,当年麦、稻双丰收,上级下达指标是增产1万斤,结果徐邵大队增产96万斤,老百姓都感谢工作组指导得好。“其实我心里清楚得很,是党的好政策,是改革开放,让老百姓真正从经济上翻了身”。“现在人不是愁吃,而是讲究营养均衡,大鱼大肉要控制住吃,新鲜蔬菜水果要多吃,还要喝牛奶增强体质……”
解放前,吴家只有4个人识字,妇女们都目不识丁。吴志华指着2007年的调查表说,现在家庭里有党员18人,各级干部7人,医生、教师和厂长分别有3、4、5人,在读女博士1人,大学本科生6人,大专生10人,处于学龄阶段的孙辈们都在设施优良的学校读书。
想要列举的数据还有很多很多。解放初,吴志华家所有家当,有2条木船、2副水车、3张耕犁和1个石磙子。2007年,吴氏家族总收入560.84万元,人均年收入6.16万元,彩电、冰箱、空调、热水器、电脑、电话、手机、金银首饰、衣服应有尽有,还有小轿车8辆……对于一个经历了旧社会的剥削、饥饿、贫困,尝过解放后翻身解放富起来的老人来说,这些变化是以前做梦也不敢想的。(孙晓宝 韩粉琴 邓芳园 刘世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