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首位村官吴奇修:真心实意与农民打交道 |
|
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人民网-地方领导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4-23 ★★★ |
|
|
人民网北京4月23日电 (记者 韩月)“和农民打交道,首先要带着一颗真心、抱着一种诚意。”北京大学历史上第一位村党支部书记吴奇修说,“我从心底里看得起农民,理解他们、尊重他们、相信他们、依靠他们,用自己的真诚赢得老百姓的信任。”22日,吴奇修同志做客人民网演播室,与广大网友就“在基层艰苦环境中服务百姓”话题进行在线交流。
北大毕业后,吴奇修先后在村、乡、县、市和省、厅、局工作过,既有在农村贫困地区工作,和纪委粮食经济综合部门工作的经历,又有在工业城市、党委、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共青团工作的经历,工作的地域跨度大,领域涉及广。当被主持人问到“做村官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时,吴奇修说,在农村基层摸爬滚打,对国情、民情、社情的深刻理解,使得在以后的一些领导岗位,尽管是在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地区,但是我都能够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务实。与工农群众长期相处,同甘共苦,建立的深厚感情,任何时候想问题都先想到老百姓。长期处于改革发展的第一线,经常要去处理各种复杂的矛盾,甚至引发一些群体性事件,这也提高了我应对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带领山区农民怎么闯开国际国内市场,拓展自己发展空间的经历,开拓了视野,也增强了合作开放的意识,对以后的工作打下了一个比较良好的基础。随后又到市发改委、经济技术开发区、市政府、团省委、省粮食局担任负责人的时候,村官经历给我的磨砺,成了我以后工作的力量的源泉、智慧的源泉。
吴奇修
吴奇修说,国家改革开放以后,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农村比较偏远,基础设施比较落后,农民也比较贫困。老百姓很善良,很纯朴,老百姓也很实在,他们不会说的很动听,要让他们得到实惠,同时感到舒心,所以我和农民打交道的时候,就抱着一颗真心,带着一种情意,特别是刚刚到贫困地区工作,我看到农民的生活状况,我告诫自己,一定要关心群众的疾苦,主动为他们办实事,做好事,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当然这也是一个艰巨、长期的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还需要我们长期的奋斗、拼搏。这中间肯定也有不如意的地方,我们就是咬定发展不放松,靠加速发展来凝聚人心,靠廉洁自律来赢得优势。所以我们总是深入到群众中去,和他们融洽感情,把大事办得稳妥,把好事办得圆满,把难事办得成功。让我们群众在发展中得到实惠,也从老百姓真正认同我们。老百姓不把我们当成外人,他们总把我当成自己人。1957年我离开那里,之后他们见了我还是亲切,我们的有些农民见到我,还是感到很亲切、很自然,很融洽。
在访谈中,吴奇修谈到了自己对幸福、政绩的理解,他说,大多数的知识分子到农村去创业,面对很多现实的问题。实际上这也是一个艰苦的适应过程。所以期望值不能太高。到农村工作,最关键的就是要找到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路子,使老百姓在发展中得到实惠。但是万事开头难,不要急于去搞新官上任三把火,首先应该加强学习,去理性思考,向基层干部学习,在实际中学,特别是去调研,这样才能促成我们所学的现代知识与农村改革实践有机结合,就是要有一颗平常心,做到勤勉敬业、求真务实,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在一点一滴中做起,把积极进取的精神和科学求实相结合,做到既开拓进取,又量力而行,既努力奋斗,又不急于求成。
“我们都向往幸福美好的生活,幸福怎么去理解、怎么去把握?我觉得幸福是每个人心中的一种美好的感觉,能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做自己擅长做的事,实现自我价值同时又能够造福社会的事。要有一种好的心态,好的心态就决定好的命运。要善于把握自我,要快乐的工作和生活。”这就是作为一个农家子弟,作为一个从风雨中走过来,农民的好干部吴奇修同志对生活的领悟,对幸福的理解。
|
|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
我要投稿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