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姓和张堰人物吴蕴初 |
|
作者:gohwu 文章来源:上海市新金山论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6-12-11 ★★★ |
|
|
[center]吴蕴初(前左3)和他发起成立的中华工业化学研究所同人[/center]
[center]吴姓和张堰人物吴蕴初[/center]
吴
——吴蕴初倾力相助“一·二八”十九路军抗日,他还收购
大批胡桃壳,烧制活性炭,制成防毒面具送给前方将士。
吴姓源出姬姓,为周文王的两个伯父的后人。相传周文王祖父古公父有意将第三子季历的儿子昌(即后来的周文王)作为继承人,又感到不能破坏传统的长子继承制,十分闷郁,导致生病,他的长子泰伯和次厂仲雍了解父亲的心思,遂出走今常熟、苏州地区,与当地人一样文身断发,并建立了吴国。越灭吴后,其族人以国为姓。
由于吴姓源头近在咫尺,可以推理上海地区是早有吴姓居住,只是不见史载。考之金石,见于唐代。松江经幢石刻,为唐大中十三年(1859)遗物,上有“吴和”、“吴良”姓名;1963年在嘉定西门外出土的《唐处士吴文晃妻施夫人墓志铭》,刻年唐咸通十五年(874)。据金山张堰吴姓旧谱,这支家族系唐末为避黄巢,自武陵迁居秦望山下。宋建炎年问由汴(今开封)南渡皖南的吴姓家族,在南宋中期义自宁国迁嘉定。元至正中期;吴良用由闽迁居金山张堰。宋元之交,常熟有一支吴姓家族迁居祟明。明正德年间,吴太初从洞庭东山迁居华亭长人乡20保地(今南汇);另支从上虞迁居松江。清初,吴馨先人自歙县避兵上海。近代以后,迁人的则更多。至1994年,全市有吴氏33.80万,居第9位。
吴姓为开拓上海地区,和其他姓氏一样作出了贡献。最早迁居金山的吴姓,努力于维修水利,筑堤泄洪。宋皇四年(1052)华亭知县吴及,率民治水患;明成化、正德问,张堰吴武、吴韶议筑海塘140里;正德十年(1515),秋雨成灾,吴韶提议开塘泄洪,还写有鞭笞不问人民疾苦官员的诗:“万家茅屋皆沉灶,何处弦歌独倚楼。”张堰吴嘉胤、吴钦章父子,于明天启、崇帧年问,筑捍海石塘,吴钦章著有《 阙石塘录》、《石塘问答》。
明吴炯,见徐兆魁迫害东林党人顾宪成,据理力争,予以营救。明末吕巷吴志葵被俘后牺牲。清初,朝廷实行海禁,议拆张堰、漕径两镇,吴梁、吴潮兄弟冒死上书,予以力辩,使两镇免遭拆毁。
本籍和侨居上海的客籍吴姓,亦多有文化杰出人材。自宁国迁嘉定、曾在下沙苦读的吴潜,为宋嘉定十年(1217)状元,官至左丞相。元代高士吴辙,他不满于元末社会现状,隐于当时的江东野人居,或与樵牧为伍,或与糜鹿为伴。常熟人吴历、苏州人吴友如、吴湖帆、安吉人吴昌硕,都是海上画派的代表人物。吴敬是明永乐朝的书法名家,今传《永乐大典》,那工整灵秀的楷书,乃出自他的手笔。吴朴堂是当代篆刻大家,毛泽东的两枚藏书章即出自他手。再如有著《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广东佛山人吴沃尧,《三笑姻缘》作者吴毓召,《孟丽君》编剧者吴兆芬。吴拯环,主管三民图书公司80年,编辑出版孙中山著述。著有《明史纪事本末补》和《二十一史纂要》的吴广成,以《秦山竹枝词》传世的吴大复。上海历史博物馆研究员吴贵芳和原上海通志馆吴静山,都是于上海史资料研究有素的专家。
在经济开拓中,吴麟书是上海纱业三巨头之一,吴启周是上海古玩业领袖。年创办生产佛手牌味精的天厨味精厂开始,到抗战前夕,已是拥有天厨、天原、天盛、天利化工系列企业的大企业家了;他非常爱国,1932年“一·二八”抗战爆发后,倾力相助十九路军在上海抗日,天原化工厂的汽车出入战线运送作战物质,吴蕴初是化学工业的实业家,他自1921天厨、天原两厂将所用汽油倾力送到前方,向前方源源支援医药品、食品,还收购大批胡桃
|
|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
我要投稿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