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资讯 >> 寻根 >> 正文
疏口:神奇的拂尘形古村
作者:陈笑涛  …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5-20           ★★★
疏口:神奇的拂尘形古村
 

    金溪有座名寺——疏山古刹。古刹所在地,原是琅琚镇疏口村吴氏先祖的居住地,正是他们言而有信的施舍,才使县境西部这片锦山秀水笼罩于佛光禅声之中。

    疏口村距疏山古刹2.5公里,位于疏溪河北岸。站在疏溪河南看疏口,面积约0.5平方公里的村子,就像一把巨大的拂尘,一条东西向直街犹如拂柄,南北向街道和无规则的的巷道交错组成一个半圆形,形如拂尘的上部。如此形状的村庄当然和佛教有缘。

    相传,吴氏先祖原居住在抚河东岸的疏山脚下。一天,白云长老(疏山古刹第一任住持,人称圆照大师)在疏山结庐修行,他餐进斗米不饱,终日在山中石上打坐,雨阳不沾,毫无倦意。吴氏先祖见之大惊,问他有何要求,长老回答说:“只求施舍一袈裟之地。”吴氏先祖以为戏言,长老正言道:“非戏言也,一袈裟地足矣!”吴氏先祖见他说得如此认真,于是满口答应,并立字为据。是日,碧空无云,红日高照,长老徐徐解下身上的袈裟,向天空一抛,霎时,袈裟化作一朵彩云,将太阳遮住,方圆数十里。吴氏先祖大惊失色,但有言在先,又立有字据,且建寺乃慈善之举,只好忍痛施舍。白云长老是个得道高僧,他了解吴氏先祖的难处,于是将手中的拂尘向北一抛,然后对吴氏先祖说,拂尘落下之处,便是你安居之地。因拂尘在溪水之北,又由疏山而来,遂取村名为疏溪;又因村处疏山北口,后人将村名改为疏口。

    千百年来,疏口村人才辈出,他们当中为官者政绩斐然,为将者战功卓著,为文者声名远播,其杰出代表有吴会、吴悌、吴仁度、吴伟南等,其事迹均已载入史册,成为吴氏族人的骄傲。

    吴会,字庆伯,号书山,元朝至正四年解元,隐居不仕,埋头著述,有《天文图说》、《易经纂佩》、《杜诗评注》、《吴书山诗集》四卷行世。

    吴悌,字恩诚,人称疏山先生,明嘉靖十一年进士,从小立志于象山之学,著有《吴疏山集》。累官至南京刑部侍郎,卒赠礼部尚书,谥文庄。当官立事皆切于民生国计,权奸当道时,他耻于为伍,甘居清贫。罗汝芳哀其学继象山,崔都玉谓“得罪权贵止于不为官,得罪疏山则不可为人”。

    吴仁度,字君重,又字继疏,明万历十七年进士,著有《吴继疏集》12卷传世。累官至吏部主事、兵部和工部侍郎。他严守德操,磨练品行,政绩卓著,魏忠贤当政玩弄权术时,他绝不与通。

    吴伟南,号紫竹,湖南岳州参将,18岁从戎,清咸丰九年为解果州(今四川)之围奉檄赴援。在战斗中遭受伏击,负伤17处仍手刃数十人,后因寡不敌众,自刭而死,年仅30岁。

    村里科举致仕的学子们衣锦还乡后,纷纷在村里建造豪宅,以光宗耀祖。久而久之,地处偏僻的疏口村逐渐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古建筑群。如今,村里仍有很多明清时建造的房屋,有三堂直进的天官第、司马第、明经第、大夫第,有庄严肃穆的贤祠、增祠两座大祠堂,有古代遗存下来、现已废弃的疏溪书院、东壁书房,有为旌表儒士吴循爱之妻朱氏和旌表太学生吴锦华之妻唐氏而建造的“两节孝”石牌坊,有古老但已废弃的水井,有丰富族人生活的戏台,有用条石、石扣组成的石亭和青石铺就的石桥,有嵌镶“书山垂荫”石匾的八字门楼等等。

    在众多古建筑中,保存较为完好、现在仍有人居住的是天官第,即吴仁度的故居。这是一座三堂直进的住宅建筑,高大宽敞,非一般明清建筑可比。此屋坐东朝西,高约6米,有正房10间,厢房4间,2个天井,采光充足;堂心宽达7米,正房宽3米多;正屋西边的附属建筑则较低矮,为当年奴婢、厨子、轿夫等下人居住之地;厨房外有水井一口,其外墙上设有水槽2个,只要将井水提起来倒入水槽,井水就能流入厨房里的水缸中,其设计之巧妙,令人赞叹。为了衬托这栋房屋,村里特辟了一条街,名曰天官街,宽3米许,长约百米,街面用青石板铺就。

    古村必有古树,疏口村也是如此。村中有古樟数株,其中一株坐落在村中,树高十米有余,树根露出土面长十余米,冠幅达五六十米。此树虽饱经风霜,仍枝叶繁盛,默默地守护着吴氏家族。

                                                             陈笑涛  赵水泉
                                                                                     (2003-10-26)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