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文化 | 风水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您现在的位置: 华夏吴氏网 >> 资讯 >> 资讯 >> 考古 >> 正文
深圳广府宗祠的调查与研究--摘要
作者:彭全民    文章来源:百度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3-28           ★★★★★

深圳广府宗祠的调查与研究--摘要

 

【摘要】

 

本文参考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及深圳广府系家族谱,对深圳广府宗祠在文物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作初步调查、整理和研究,为广府宗祠的维修、保护、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一点信息。

Abstract:With reference to other experts research results and Guangfu genealogies in Shenzhen this article makes a preliminary investigation neatening and study on the architectural relics and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of Guangfu ancestral halls. Besides it also provides some information on the maintenance conservation research and utilization of Guangfu ancestral halls.


核心提示:宗祠,宗庙,东亚古代的祭祀建筑。帝皇、诸侯等奉祀祖先的建筑称宗庙或太庙,贵族、显宦、世家大族奉祀祖先的建筑称家庙或宗祠。这些宗族的宗祠仿照太庙方位,立于宅第东侧,规模不一。宗祠是供设祖先的神主牌位、举行祭祖活动的场所,是血缘崇拜的圣堂,是家族、宗族凝聚力的象征,是一族兴衰的标志,又是从事家族宣传、执行族规家法、议事宴饮的地方。兴旺的家族或宗族,四时祭享,香火不断;衰败的,则宗庙残颓,香火断絶。千百年来,形成了特有的、生命力强盛的传统文化,是东亚文化圈特有的一种祭祀建筑。

广府人称宗祠为祖祠或祠堂。字出现较早,原意是相对内室而言,指建筑物前部对外敞开的部分。堂的左右有序、有夹,室的两旁有房、有厢。这样的一组建筑,又统称为堂。宗祠每进均是较为敞开的建筑,因此有祠堂之称。

由于解放以来,虽然,有少量重要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宗祠被列为各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下来。但宗亲的祭祖活动被作为搞宗派来批,宗祠等蒸尝被充公,或分给私人。血浓于水的祭祖活动不但不能搞,甚至连宗祠的装饰、神龛都被摧毁,宗祠被挪作他用,有的甚至被改建。很多旧城、旧村改造根本不考虑遗产保护,至使宗祠大批的消失。这种环境很难谈的上保护和研究宗祠。

1980年成立深圳经济特区以来,改革开放,思想解放,也随着各地地方史志的编写和文化立市,对地方的历史文化越来越重视了。1984年国家档案局、教育部、文化部联合发文,认为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民族学、民俗学、经济史、人物传记、宗族制度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又说随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许多台湾同胞,海外侨胞的思想之情日趋浓烈,他们也亟需利用家谱来寻找自己的血缘关系1〕,于是在全国掀起重修家族谱和宗祠的热潮,这也引起研究家族、宗族、民系发展史的热潮。在广府民系的历史文化的研究方面,也有着广泛和深入的研究,取得可喜的成就,如1998年张国雄等着的《五邑文化源流》、1999年龚伯洪编着的《广府文化源流》、2000年叶春生着的《广府民俗》、2001年谭元亨着《广府海韵》、2003年谭元亨着《广府寻根》、2007年陈泽泓着《广府文化》等,但这些专着中研究广府建筑的不多,而提到姓氏宗祠和祭祖方面的的就更少了。

在岭南历史建筑和广府宗祠方面,古建专家、文物保护专家曾作了不少研究 ,发表了不少论文与文集,有邓炳权主编广东省文物博物馆学会学术论丛第二辑《文物保护与利用》〔2〕、邓炳权《岭南建筑的发展阶段与特色》和黄佩贤《清代广州的合族祠》〔3〕、程建军《岭南古代大式殿堂建筑构架研究》〔4〕、凌建《顺德祠堂考》〔5〕、黄淼章主编《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陈家祠)论文集》〔6〕、郭顺利《试论广东古代祠堂的成因、类型与特色》〔7〕、陈坚红、邱立诚《在最高处》〔8 等,使人们对岭南历史建筑,尤其是广府宗祠的看法耳目一新。

2003年佛山市三水区乐平镇大旗头村、深圳市龙岗区大鹏镇鹏城村,2005年广州市番禺区沙湾镇 、吴川市吴阳镇、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开平市塘口镇自力村、佛山市顺德区北滘镇碧江村,2007年开平市赤坎镇、珠海市唐家湾镇、陆丰市碣石镇、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大岭村、东莞市石排镇塘尾村、中山市南朗镇翠亨村等古镇、古村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公布为中国第一、第二、第三批历史文化名镇、名村。除了鹏城村和碣石镇外,其他都是广府民系古镇、古村,并得到保护规划和开发利用,而宗祠则是这些名镇、名村最重要文物建筑之一,是双重文化遗产,为古镇、古村增添了光彩,这也大大地促进了广府民系历史建筑的保护和研究。2007佛山市南庄镇罗南隆庆村陈氏宗祠和隆庆书院,由村民集资开发为村史博物馆。同年5深圳福田区下沙黄氏宗亲祭祖仪式,被公布为首批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广府宗祠在未来将在遗产保护、宗族民俗、旅游考察、寻根问祖、和谐社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深圳是个半广府、半客家的地方,西部地近珠江,地势较平缓,是广府民系聚居之地;东部多山地,濒临大鹏湾、大亚湾,是客家民系聚居之地。龙岗等地的客家宗祠,大部分建在客家围内的中轴线上。而广府宗祠大部分建在围外。广府、客家两民系的宗祠各有特色,有必要加以区分和比较。因此,本文参考有关专家的研究成果、深圳广府民系家族谱,以及深圳广府宗祠的调查、测绘、维修设计方案资料等,对深圳广府宗祠在文物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方面作一初步的整理与研究,为广府宗祠的维修、保护、研究和开发研究提供一点信息。同时在2001年杨耀林、黄崇岳主编《南粤客家围》〔9〕、2008 年张一兵编着《深圳炮楼——调查与研究》〔10〕等研究深圳历史建筑的基础上,为深圳的广府历史建筑作点介绍。

说到广府民系的立祠之俗,清学者屈大均在《广东新语·宫语》祖祠条中说:岭南之着姓右族,于广州为盛。广之世,于乡为盛。其土沃而人繁,或一乡一姓,或一乡二、三姓。自唐宋以来,蝉连而居,安其土,乐其謡俗,鲜有迁徙他邦者。其大小宗祖祢皆有祠,代为堂构,以壮丽相高。每千人之族,祠数十所。小姓单家,族人不满百者,亦有祠数所。其曰大宗祠者,始祖之庙也。庶人而有始祖之庙,追远也,收族也。追远,孝也。收族,仁也〔11。立祠目的就是为了追远、收族,行孝仁之道。乡土建筑,就是广大乡村中土生土长的建筑,包括祠堂、寺庙、教堂、民居、学堂、店铺、作坊、村门、巷门、亭、廊、围墙、炮楼、桥梁、泉井、沟渠、道路等。宗祠在乡土建筑中,是最重要的一种建筑类型,其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瞭解乡族姓氏、地方历史文化,一定要瞭解当地的宗祠。一座宗祠反映一个姓氏的历史、源流、迁徙、风土民情与传统文化。宗祠是个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集于一身的特殊建筑。宗祠是怎样择地创建的呢?


 

 

文章录入:吴金全    责任编辑:吴金全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