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莆田水利随想——泗华陂
自唐太宗贞观元年(627)起,莆田境内的水利建设不断发展,莆田延寿溪有四大陂(延寿陂、泗华陂、太平陂、南安陂)。按《莆阳水利志》(见下图)载:“使华陂创筑无考”;“陂在西北常泰里龙桥大石下,陂引鱼沧溪之水,分二圳,灌常泰里、尊贤里、孝义里共九村。”又载:“使华陂在莆田县西北五里,旁有使华亭,故名。”
这样,《志》把使华陂的地理位置,说得很清楚,毋庸置疑的了。但所说:“使华陂创筑无考”,有值得我们考究一下。再看上面《水利志》所述:“初,吴公建延寿陂,灌平洋尊贤里,地高未食其利。” 如要“灌平洋尊贤里”,解决方案有二:
“方案一”:
吴兴建延寿陂之初,是有考虑“灌平洋尊贤里”的,如在延寿陂壅高水位,“灌平洋尊贤里”,必须采用“有坝(陂)引水方案”,才能解决问题;采用“无坝(陂)引水方案”,是不可能的,且筑坝(陂)的高度较高,决定采用第二方案;
“方案二”:
再看上面《水利志》所述:“使华陂建,始分水北注,而大势仍灌平洋。”也就是说,在延寿陂上游二里处,建使华陂,负责“灌平洋尊贤里”高地,而“大势”(即延寿陂)“仍灌平洋”低地,分工合作。这是最终采用的方案。
由此,可以推断,使华陂的兴建时间,与延寿陂的兴建时间,是相当接近的。有资料显示,使华陂建于唐朝僖宗乾符甲午六年(874年)年间。(今碑石三块尚在龙桥陂头“假日酒家”旁)与吴兴于唐建中年间建延寿陂,时间相差50年左右。
不单如此,使华陂的兴建,使华陂的上下游,成了延寿陂的“滞洪区”,大大减轻了延寿陂和渠道的防洪能力。假如先建使华陂,后建延寿陂,也许吴兴就不会因抗洪而牺牲了。关于吴兴妹妹吴媛建使华陂的传说,因无资料可查,这里就不详述了。
再说,使华陂的陂型,也与众不同(见下图)。由图可见,它的陂体不是一般的直线型,而是呈弧线型的。我们知道,弧线的长度,肯定比弦线长,同一弦线长度,圆心角越大,弧线越长。同一道理,同一直线型陂长,肯定小于弧线型陂长,通过同样的洪水流量,弧线型陂的单宽流量就相对小得多了,使上游的壅水高度和对下游的冲击力都相应降低,加上下游延寿陂的回流顶托,从而,使华溢流坝(陂)的安全度也大大提高了。(举例来说:车流量一样,车从二车道驶入三车道,以至四车道,是不是车流就会更畅通?)
泗华陂建成后。历经多次维修:明永乐间(1403~1424年)通判董彬重修,改名永利陂。天顺二年(1458年),参政方逵募众修陂。明万历十五年(1587年),吴兴裔孙同知吴日强捐金倡修。
据有关资料介绍:泗华陂现仍发挥效益。其坝长253.12米,高3米,顶宽1.2米。坝水平面成弧形。基础用直径15厘米松木卧椿横向密排,上铺顺水大条石三层,每层各露径边宽30厘米,其上用块石干砌迭成弧形,外坡为1∶1,内陂为1∶2。陂顶中间有一缺口,宽42米,深0.65米,以利于溪洪下泄。陂两端有渠道各1条,南渠宽1.47米,长1公里,灌溉龙桥、四步岭,出吴公庙前流入延寿溪,灌溉100多亩。北渠(今名泗华支渠,属东圳水库灌区),宽3.5米,长4.67公里,灌溉下郑、吴庄、洋西、下刘、白杜、霞尾、企溪、洞湖(原淡头)等村,灌溉面积3000多亩。(待续5。看今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