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资讯 >> 考古 >> 正文
考吳国历史
作者:陈万康    文章来源:马崧良的新浪博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4-3-26           ★★★

 转自http://blog.sina.com.cn/masongliang

 

到良渚期,苏州东可能是早期中心,无锡南可能是晚期中心,而良渚遗址群是中期最盛期的中心。发现良渚晚期证据的学术意义巨大,过去总说良渚淹死了(苏州澄湖底挖出大量良渚井),文明中断三至四百年。是泰伯奔吴才带来了中原先进文明。於是便风起云涌争那个吴文化的发源地。

据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考定: 先周文化是游猎文化。我的一位朋友参与陕西郑家坡遗址的正式考古发掘,挖了泰伯的祖坟,遗物中没有农具,没有饲养动物骨骸,多的是骨制石制箭镞。流行骨卜,陶炊器使用有显明特征的夹砂红陶连裆鬲,并己有陶符和青铜小件。在这之后,先周文化分裂为两股,一股东进,溶入姜戌农耕文明因素,其中最典型的是尖裆鬲,断代工程凭此划分先周与西周地层。另一股先南下后东进,洒下一路连裆鬲,我据此考证泰伯一族趋(注意!不是”奔”)吴的征程。趋吴用了多少代,需要重新再作丹江口,朱家沟遗址c14鉴定。至少,无锡梅村是没戏可唱的,那儿不仅没有连裆鬲,连硬纹陶也没有!光拿史书论证没用!拿地下实证才真。生存七百年的遗址找不到一片陶片,谁信?吴人一墓一鬲,终六百年不变。倒是周人背叛祖训,搞九鼎八簋陪葬。这恐怕是歧山分裂的根由,三房与农耕商族通婚,走弃猎为农,夺商天下之路,长房二房坚持祖制,游猎南下,最终到古吴地域入乡随俗,打鱼种稻为生。

西周至春秋中期的遗址己经在丹阳葛城找到,己开过论证会。葛城四面环水,与后期的武进淹城有承续关系,城墙不是关键。这两个城都是橄榄球形或球形的水城,与江北四楞四方的陆城不同,陆城走马走车,直来直去;水城行船拐弯必圆弧。江南春秋古城圆了才合制,苏州城有楞有角,正反证其不是春秋古城。

新吴史事我不行!我的课题一吴地范围,起自旧晚新初,止于吴灭。

 


  吳论概述

 

    一、我凭什么考古。

 

   《江南晚報》文体部主任丁晴多次报道过我的考古,称我为考古爱好者,她总要问我,有沒有权威认可。《江阴文博》向我索稿,唐汉章館長问我作者冠以考古爱好者行吗?我说;标考古志愿者吧。爱好者掛靠业余,我自认比专业还专业。無锡文保委的夏刚草先生来我家看过收藏后,感概道;博物館若有几人像你这般执着,無锡的考古事业就不会如此现状了。

    我考古,第一凭兴趣。我学的本业是机械制造。却对历史、对考古向来感兴趣。六、七十年代在解放军畫報当编辑,为報导全国文物展,在故宫武英殿拍了一亇月文物,其间专访过王冶秋,夏鼐及不少考古工作者。我也曾十天半月地泡在古墓里,采访过兵马俑,马王堆,三星堆,周口店。九十年代,我在无锡柴油机厂调到马圩汽改厂当服务科長,厂里搞基建,我在昔日太湖底捡到了石刀石簇。从此爱往离厂区二公里的古阖闾城跑。2003年退休后,业余爱好成了專业專長。2007年初给《江南晚報》送稿,有幸结识了无钖考古研究所刘宝山博士(旧石器考古专业),就此一发而不可收。

    我考古,第二会借力。考古业有如医业,分工过细。看癌症的不治感冒,内科医生不接産。新石器考古挖到生土层决不往下再挖,旧石器考古归地质管、归古脊柱所管,谁挖到东西归谁保管研究,一辈子研究恐龙就不懂甲壳动物。我是拣到什么就钻研什么,买专业考古书看,凭书上的线索找这行的顶级大师,用电话、上网、走访请教。我就成了杂项的土专家了。马家浜文化的祖宗是往上找还是往下挖,我受浙江考古所王明达研究员的啓发,在向下找的过程中曾多次联系,王老师很兴奋,要亲自来看。动物考古,我找南大地球科学系古生物专业刘冠邦教授和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钱逸教授,他们看到冰期灭绝前后动物化石,愿意签名呼吁当局重視这处典型的新生代古生物区。农业考古,我求教南京大学裴安平教授,他在任湖南考古所長时,曾主持农业起源遗址现场发掘,是国內农业起源考古的顶级大师,我们多次网上往来,請先生审稿指导。夏商期文化,我去上海博物館找考古部主任宋健研究员,他是国內崧泽、马桥文化(即泰伯奔吴前的先吴本土文化)的顶级权威。我在阖闾城采集到九枚刻字竹简,存49字,先后寄发给清华李学勤、复旦刘钊等教授求教。吴文化,我基本收齐了涉吴古史藉,收齐了出土吴国有铭青銅器的近八十篇铭文,並联系湖南考古所研究员辛伯庆先生,他整理慈利楚简己多年,李学勤先生曾著文提及1987年湖南慈利出土了一批涉及吴国历史的楚简,那才是吴国的真实历史。孔子删春秋,按他创建儒学的需要,把文武周公,后稷泰伯塑造为周礼典范,把与他同时代的阖闾夫差斥为弑君、好色之徒。后世尊儒,以经为史,吳史被扭曲了。要以出土帛简为准。

    我考古,第三靠运氣。那块良渚楔文泥板,是在杨家果园里一亇踉跄捡到的。首见的陶釜支腿是直湖港一浪打来的;几十颗龙牙是砂石中淘洗出来的;有一次特大雷阵雨,把姚湾贝丘冲洗一凈,那天冒雨捡到了拾多件精品,临走时回首一眸,竟发现首亇打制石臼。有一次烈日下暴晒三小時无获,想放弃时,堤壁掉出一块五花虎皮玉有段石錛,功夫不负有心人,这可是比良渚玉早一千年的稀世美石。我给孙女去书城退換买重的教辅书,挑不到想要的就随便拣本《全球通史》,回来一看,竟豁然贯通,靠这新史观把江南文明史读通了。

    我考古,第四不唯官。考古工作者摊上亇不懂行的官,不立项,不给錢,空中吊着你,冯普仁就是亇例子,他写《吴越文化》,《吳文化简史》,几乎没有无锡本土文物可讲。碰上“政治考古学”,是更要命的事,当局一手拿金萝卜,一手拿大棒,指令你证鹿为马,一些学术学权贵便不得不学术腐败。一些考古人忍不住贫困和寂寞,改行搞鉴赏发财去了;更多的人只将考古当学历、就业、公务员的敲门砖,选择一项並不钟爱却赖以为生的职业。我是想干什么就干,只要不进公布的遗址圈,进了不挖土,拣拣地面垃圾(而且只要五千年前的远古石、陶、骨残片)当拾荒者,谁也无法管。靠这些垃圾,靠教授指点,我做出了自已的学问。领导说无錫有六千年文明史,我拿玛瑙细石器石核证明有一万二千年,领导说无钖是吴文化发源地,搞三泰遗址,我论证泰伯不会种田,不懂网鱼,不肯务农,不尊周礼,原住民文明优于泰伯文化二千年,泰伯到吴后,被先进文明同化,有如蒙元,满清一般。当然,泰伯如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努尔哈赤一般,是个伟大的占领者。

    我:试以文物颠覆传统吴学,欲借新论构建江南新史。

    二、我的考古情结。

    1、我的阖闾城情结。我从小便知无锡西尽头有个春秋阖闾古城,退休前后工作的地点在马圩锡柴汽车厂,散步便进阖闾城。汽车厂新建厰区时,我在土层中拾到青铜箭镞,自将磨取识先朝,吊起我当记者时多次采访重大考古新闻的沉钩。一次在阖闾城残墙下散步,见断壁上顽强生长的树根下,雨水侵淫深入墙内形成半尺深的洞,手指一抠透出砖块一角,终于抠出了半块砖,那砖橙红古朴,疏松夹砂。都说秦砖汉瓦,现代垃圾进不去古城墙内壁深处,这可是比秦砖早四百年的吴砖啊!我将它装入锦盒,找书查网,从此误入歧途,一发而不可收!
 

    2、我的阖闾城拣古。对于考古,我虽然下过兵马俑坑,摸过马王堆尸,拍过武英殿照,也釆访过侦破盗墓案,却都只知其果,不知其路,我给自己立个规距一-不动土,只用花盆松土的铁爪。人家翻土我后边拣,时与拣废钢筋的农民工为伍。八年了,我从阖闾城内外拣回陶瓷碎片达两千片,化石十五盒,石器二十件,春秋竹简十二枚,良渚陶文三十版,铜器两件,吴砖半截。都不值钱,但从这些出发,拣啥钻啥,我成了每一门的专家。我不爱别人称考古爱好者,我的水平不是业余的,钻那门就向国内顶尖者请教,我写的廿五篇吴论,可以笑傲考古界。


    3、我的阖闾城探古。我与大多数专业考古人士那套出完外勤,写完报告,交完文物,便算完事的规律不同,拿到东西仅是开始,攀到这一门的学术顶峰,再翻过它再综合才能完事。我学李济对付殷墟25万陶片的办法,企图找出吴器特征。我在阖闾城内拣到竹简,存字五十,有人大骂“周老虎”,我把这春秋竹简捅到社科院、复旦,国内十个顶级学者四位知晓,他们存疑而不否定,国内沒挖过一枚春秋简呢。我在阖闾城外拣到夫差王字罐,有行家质疑国宝,我笑而了之。我不差钱!我在阖闾城对岸的杨家遗址拣到类似锲形文字的良渚泥版,並在第一时间交考古权威审视,人家的不屑毫不影响我采集、收集良渚文字的勇气,我争做中国解读良渚文字第一人,当然不成功也无所谓,我的目标不立项,沒考核。为着探索无尽远古,我从五千年前的良渚出发,找到了八千年的无锡姚湾遗址,一万年的苏州三山遗址。

 

    三山细石器推翻了江南无细石器的结论。证明了旧晚新初太湖流域便有人类开始定居。从事水稻培植和畜禽驯化。证明了中华古文明的最初曙光,是从长江、太湖流域冉冉升起的。

    在苏州三山岛采集的距今万年的细石器上,有距今亿年的海洋化石-菊石。江南的生命史推前到了距今二亿二千五百万年的中生代三叠纪。

    4、我的阖闾城猜想。从阖闾城出发,我走得很累,很远,很欣慰。江南这块大地,是世界最早发明稻米的地方,也是中国最早进入文明的地方,这里的语言、文字、习俗独立于中原。中国有三大文明,辽河发明养殖,从这里走出了红山、商、周、秦、匈奴、鲜卑、元、清;黄河发明小米,从这里走出了仰韶、吴、汉、唐、宋、明;长江发明大米,从这里走出了良渚、夏、吴、越。没有辽河,中国永远仃滞在农耕文明的保守中,沒有长江,黄河文明早己在铁蹄下,湮灭得与古印度、巴比伦文明一般,中华文明靠长江文明保存生息,反攻统一同化,供米供粮维生。这些,都源自阖闾城的启示。

 

   三、我的“探吴九法”。

探吴,指探索古吴史、建立新吴学。九法即:骨、墩、孢;磞、刀、陶;语、字、道,共九种新的考古渠道、新的考古方法,或新的考古思路。目的是论证吴文化的根扎在本土文化之中,是由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一脉传承下来。泰伯的先周文化,对吴文化有影响,但不是吴文化之源。距今七千年前的马家浜文化的祖宗,也能在无锡地区找到考古依据。无锡地区有典型的旧石器晚期、新石器早期的文明起源遗迹。太湖古文明应与尼罗河古文明、两河流域古文明、印度河古文明以及黄河文明一起,成为人类文明起源的中心。
 

    1、骨考。借助人体考古学成果判断吴地人的人种及来龙去脉。上海博物馆在马桥遗址发掘中,采集了良渚人牙、马桥人骨做DNA分析,提练出良渚人种的人类学类型为M119C,发现到春秋战国期间,出一现中原人种的M112T突变。到元代时马桥的混杂较多,而一河之隔的金汇镇人种较纯。上博抽取了当代人群的DNA样本。初步结论为:金汇镇的人种有较纯的良渚人血统,马桥镇人中多数人有良渚血统,但有西北民族M1A1u的插入。这个结论对过去关于良渚文化突然中断、良渚人被洪水淹死,隔三百年后才有马桥文化,而马桥比良渚落后,泰伯到了江南时这里十分荒蛮这一种理论,是一个否定。上博的报告中,提出了由于缺乏二里头人的相关资料,无法对越人是夏人后裔的记载作出判断。上博将这个结论与闽粤桂、东南亚人种的DNA标本对照,却显示了强烈的一致性。这从人类学角度证明了:原有的“百越学”是成立的。长江流域的百越在良渚文明期成熟,己经先于黄河流域的龙山文明进入“古国”阶段。百越的范围应包括皖苏浙、赣闽粤、云桂海南等。其中中原文明侵入最早的是吴,其次为越。留下来的与汉民族溶合,不服的不断南撤或流亡海外。

    苏州旧石器遗址三山岛出土了一枚人类门牙化石,玉化成熟,伴出的玛瑙质细石器和哺乳动物化石,可确定为旧晚新初的中石器时代。我在无锡杨湾遗址也采集有人牙化石,这些人牙也可以做DNA分析,若能向下连上良渚人种,太湖文明就是有独立起源的、超过中原文明的伟大文明。

惯用左手写字和吃饭,俗称左撇子。而良渚人群中有80%的左撇子,良渚石镰与∠形石犁这一类可分辩出左右手使用的石器工具中,80%是左利。在吴越人穿衣中还流行左衿,因为与中原普遍流行的右衿相反,曾被孔夫子叽讽为披发左衿。据说尚左的人右脑发达,是不是右脑的软组织发达,那脑壳有没有些许差别呢?如果有,就可以找出良渚人、吴越人与同代人的差异了。

 

    2、墩考。墩是吴越民族特有的居址和葬址。江南多湖泊沼泽,梅雨季节多发大水,人们多居高处,葬台墩。这种平地上的台形遗址顶平或成缓坡,四周呈陡坡甚至绝壁。墩高出地面3至6米,大者5至6万平米,小者300平米。江南著名的马家浜、良诸、马桥以至吴越文化遗址,十有七八称墩。如圩墩、绰墩、舒墩、彭祖墩、仙蠡墩…等等,只是在1958年大跃进和1969年学大寨的整田平地中毁掉过半。不少台墩己只剩地名不剩土台了。

    丘陵和山项山坡上也多高台土墩,这类墩大都呈馒头状,属西周后葬墩。其中吴是土墩墓,越是石室土墩墓。而楚流行中原盛行的竖穴土坑墓,深穴棺椁墓。两者绝然不同。吴国墓葬继承马家浜、良渚文化的土墩墓葬形式。因为江南地下水位高,采用不挖坑,平地夯实或铺一层薄薄的石块,平地掩埋。吴国土墩墓分布区域,遍布宁镇常锡苏地区,以句容、溧阳、溧水一带最为集中,有一墩一墓,一墓一鬲;也有一墩多墓,层层叠叠四周头向围绕中央,中央葬在最底层,可能是这个氏族的祖先。

    吴人土墩墓的最大特征是随俗无铜少玉,而以几何纹硬陶和原始青瓷制作明器陪葬。所以江南盗坟之风历来不似中原。无铜少玉可能是吴国国策所至,春秋后吴国贵族的食器、祭器也不多用铜 ,战略物资铜都用于制造兵器和农具,用于征伐和生产。

越墓的区别是墩内建有石室,石室因人级别而异,上层贵族的石室高大,两道石墙可高达3米,墓道长可达10米。墓壁上窄下宽,两壁向内倾斜,石块间用小石片填缝,不见使用粘结材料,却十分牢固,历经两千多年不见自然塌陷。墓道顶部由长石条作封盖,长墓道中间有石壁分割,一侧停尸,一侧储物。外围还用石块堆砌数道围堰,上面覆土成高墩。上层贵族墓往往建在山头,沿山脊一溜土墩石室墓,愈靠下规模愈小,级别愈低。这一类墓是越墓不是吴墓。

    苏锡常地区从西周到春秋中期多出越式石室土墩墓,确证此地本属越,春秋后期吴国才迁入。茅山及西侧多土墩墓,时间从西周到春秋战国之交,证明吴国原本在宁镇起源。

华东师范大川字2007年出版了张立先生著作《城市遥感考古》,引进推广国外利用卫星和航拍技术.开展遥感考古的理论及方法,还大量拍摄常州淹城,阖闾城,浙江河姆渡,嘉定古城址,良渚城,丹徒女坟山土墩墓群,苏州木渎古城,苏州西区太湖沿岸石室土墩墓分布,无锡闾江夏墓湾石室土墩墓线状排列,无锡马山石室墓分布航空影象图,苏州西区石室土墩航拍分布图等案例展开分析。其中有多处是过去地面考古调研顾不上、看不到的。

 

    3、孢考。孢粉分析是三十年前刚引进的新型考古技术,是环境考古学中的一项专门技术。它利用地层中的花粉积聚,分析禾本植物种类,鉴定野稻家稻品类。从而可用来测定太湖水域涨落,气候温润干凉,考证稻作起源,质疑良渚消失。

    古人类在进入地质期的第四纪全新世(距今11000-7500年)时代前夕,地球正处于末次冰期,那时气温较今冷三十度,海平面比今低一百五十米,长江口在舟山群岛外,地球上的水都结成冰封冻在大陆冰川,哺乳动物有一半以上种类冻死饿死灭绝,大部份古人类劣汰,少部份适应恶劣环境的顽强生存下来。他们改食河湖中的贝壳、挖掘土垠中的根茎、树林中的野果维生。进入全新世后地球渐渐变暖润,顽强生存下来的优秀人类开始发明陶器、农业、养殖,开始使用磨制刃口、钻孔的新石器和各种专用石器工具。人类文明的起源就在这一万年前的陶、农、畜和新石器四大起源上、我在无锡的杨家、姚湾遗址找到了四大起源的物证,但由于是地面采取文物,缺乏地层学支撑,难以获得承认。而正常的考古资源又偏向寻找和论证泰伯奔吴的虚无目标,以及建设仿古建筑。我只能在采集文物的同时,尽可能保存难得的地层标本。以免将来须用时再化巨大代价去采集。

    我收集有无锡东乡九里河边地下深八十米的地层标本,地下24-26米为黄沙层,36米处有淡水螺类,48-51米为黑砂层,含海生小贝类,73-76米为灰砂层,这里可见无锡远古来海陆变迁。

    我曾专门去苏州三山旧石器遗址的溶洞壁上采集两米高、12cm宽、4cm厚的土壤样本(密封),可供将来孢粉分析和C14分析所用。、

    无锡姚湾的太湖清淤工地,把太湖底挖下十五米深、几千亩地的大坑,我留下了影像资料,土垠标本,并找到了距今万年到三千年前的贝丘遗址,以及可以证明水稻起源的考古证据。

    江南最著名的死火山是无锡西郊的阳山,我根据由就近遗址采集到蛇纹石质工具玉凿、玉锛的依据,判断无锡南郊雪浪山、东郊鸿山石节山等都是死火山。石节山地层下20米就有2米厚火成岩,将用玉历史由四千多年前的良浪文化期又向前推三千年。

    我国环境考古学首席专家周昆叔研究员在其专著《环境考古》一书中,对太湖流域的环境考古曾作如下综合;根据太湖流域新石器遗址的孢粉分析和洪泛物沉积和文化断层,洪泛期大致在距今8200、7800、7600、7500、6500-6200、6100、5600-5500、5100-4800、4200-4000、3700-3600、2200年。但全新世高海面何时出现,进退如何,影响怎样。尽管多批专家作了专题研究,仍未达成共识,有待深入研究。用孢粉分析研究古环境中因大量依靠栗属花粉分析,而栗属灌木南北都有,使推定难于确切,争议较大。这使华东地区的环境考古结了论,滞后于其它地区。


    4、磞考。石锛,是新石器时代全国各文化区都有出土的工具,其特征是刃口偏向一面,以区别于双面对称刃口的石斧。石斧、石锛、石刀、石箭是新石器时代使用时间最长最普遍的工具,但中原文明的甲骨文只有斧刀箭的象形字,并无锛字。中原处于黄土高原,植物以草原、灌木为主,开垦农田、砍伐树林所用之锛、耜器型单一,混同于斧耜。而江南水网地带,树大林密根深土粘,良渚人以农渔为生,其劳动生产工具就必然随生产需要,研发出新型的工具。我从无锡姚湾遗址采取到了各类石锛。
    用于砍树挖根的条形石锛,因由手持进化为系在棒棍上使用,以增大力矩,石锛的外形由直线发展为弧背形,其弧度直径正好是臂长加棍长。后来又发展有沟槽型、有段型,用以改进捆绑牢度或发展了铆榫结构。姚湾石锛无论从选材上、刀具结构及发展上居领先地位,在刀具角度上甚至十分符合当今机械切削原理及刀具设计,我是读的机械制造专业,有段时间我多次邀请柴油机厂刀具设计专家、工具车间主任和磨刀师傅们一起研讨姚湾石锛。公认60度楔角的选择是今天还遵循的法则。
    用于加工毛皮骨肉的石锛,材料较软,姚湾人发明了块状石锛,有段石锛。楔角为30-45度,利于切削。这些用途各异,形态不同,制作精巧的石锛,长江以北不见出土,南方各地、以至南海均有出土,但时期均晚于江南。可见是随百越民族的南迁带去的。

    由于中原没有吴地石锛,汉字便没有造出“锛”字来。上世纪四十年代前各地出土常以石斧、石刀、石钺称之。直到1954年林惠祥先生翻译奥地利学者:海涅.格尔顿,在南太平洋岛屿玻利尼西亚的发现当时仍在使用的石器制品,按当地人的发音,格尔顿定为:Stufendeil,林惠祥再翻成“锛”的。而玻利尼西亚的有肩石锛,己经证明是由太湖流域经华南、东南亚而流传去的。良渚人称其为“ben”,象凿击时“崩崩”之声,象切屑“崩崩”溅出,译锛是出口返销之、称。我愿称其为吴磞。此字应该从石,比从金合理,从崩声。
    姚湾遗址是距今一万年到五千年前的人类生活遗址,在那里我先后采集到二百多件石器,有江南磞王,光残头就638g,可能用于巨树硬木的砍伐,吴地先进刀具的传统,到吴国时就演化为享誉中华的吴剑吴戈,近代又发展为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吴磞是其根。


    5、刀考。这里的刀指有肩石刀,是七千年前江南先民发展水稻生产所发明的农具。从最初点播农业的有段石耒和重石起,到耜耕农业用的有腰石耜、斜肩石耜、平肩石耜,到犁耕农业的厶形犁、三角形组合犁,都在姚湾遗址找到了实证。

    这一类有肩石刀在闽粤滇桂、台湾。乃至东南亚、南洋岛屿都有出土,考古学家、语言学家将鸟语、印纹陶、有段石锛、有肩石刀这四项当作百越文化的典型物证,并用于论证百越人种的迁移流传。

红山文化也有大量石耜(锄)出土,并以此作为北方、中原农业起源的佐证。但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王小庆博士以新引进的石器微痕分析作验证后,认为是用于切肉刮骨用刀。

    对于良渚文明的厶形犁,有人称开沟器,有个考古界老权威据山西陶寺遗址出土的同类器与切肉的案子一起,便判定其为切肉刀,以致最新出版的良渚文集中退而统称其为刀类。不再肯定为农业专用工具。对此我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是用自制的200倍显微照相系统和模拟使用装置做石器的微痕分析,以判别石刀的确切用途,进而对农业考古、水稻起源作出科学的判断。再在此基础上对良渚玉器的名称用途做判断。现在出土的良渚玉器四十多大类,有十多种不可判定用途,只好以锥形器、山形器、刀形器之类命名。

 

    6、陶考。陶指几何纹硬陶,也称印纹陶。这种陶器,良渚文化期没有,到楚国统占吴越后灭绝,从马桥始,吴越盛,主要用以代青铜作礼品、祭器、明器、食器。吴越王室带头不用铜器用陶器,青铜只铸兵器农具,打仗第一,生产第三、生活第三。

印纹陶在马桥文化初始期,由浙南闽北的肩头弄文化传入,特征是细泥夹砂,手工制作,在呢坯半干时用予先刻好几何纹的陶拍揿刻外表,另一只手在罐内支撑,因此印纹陶外观漂亮,内侧不平,坯内结构紧密,加上烧制温度达1000-1200度,刚性特好,成为百越民族富有特色的用品。几何纹饰有梯格纹、叶胍纹,米字纹、筛格纹、回字纹、麻布纹、云雷纹、水波纹等。在苏南田间地头,只要发现印纹陶,差不多就发现了吴越文化层。

    吴越在流行印纹陶的同时,也流行原始青瓷,原始青瓷前期主要制作豆、盘、碗、盆等小型食具,后期用来制作钟鼎等大型礼器明器。

    吴越之间印纹陶的差异,目前尚未见到有研究论著。但小型器皿中带条尾巴的该是越器,不属吴器。越国的窑址己在浙江德清、绍兴等地发现,吴国窑址至今尚未见诸报道。

    苏南农村长期流传有一种迷信:在山间地头岗上挖到花纹瓮头(即几何纹硬陶器)不吉利,往往就地敲碎埋葬。最近我还听一位无锡的老乡长讲四十年发现花纹瓮头砸碎深埋的事例。而这些人恰恰是在文史上研究吴文化的专家。

 

    7、语考。吴越是有独立语言的国家,吴越间同俗同语,但与中原语言不通。《越绝书》中记载了两则用中原语声音译的越歌。一则为《越人揖舟歌》:

    滥兮锓草滥予昌尊泽予昌州州谌州焉乎秦胥胥缦予昭澶秦谕渗堤随河湖
    这是一首2500年前吴地民歌,用汉字记吴越语的音译,比汉字记梵音佛经早-千年。这是吴地语音保存最久的古董。意译为何内容?吴越人种是百越民族最北分支,良渚后代。因中原汉民不断南侵,部分越族留下与汉同化溶合,部份节节南撤,躲避至深山老林生存。经二千多年汉人追逼,越人南撤,残存越人形成了西南及东南亚一带壮,侗,台,黎,泰等民族。有学者试用泰文书面拼法,译读出了词义:
     滥兮锓草滥                 夜晚哎欢欣, 陶醉遇见相会夜晚  
     予 昌  尊泽予昌州       我俩我很会  害羞难为情我很会摇船   
     州谌州焉乎秦胥胥     摇船渡越 摇船久久啊 愉快满意
     缦予昭澶秦谕              污秽  我呀  王子,君阁下高兴的知晓   
     渗 堤 随  河湖            隐藏  心  始终不渝  思慕哇    这应该是良渚人创造的独立语言的孑遗。另一首是越王勾践的《维甲令》: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的吴安其研究员是研究吴语与侗台语、泰语的权威,他最近在《语言研究》08年四期上撰文《侗台语语音的历史变迁》称:古吴越语是最先在长江下游产生的古老语种,与中原语种不通。古吴越语的考古学物证是几何纹硬陶、有段石磞和有肩石刀。随着中原人的南侵,百越人节节南迁,语、磞、刀、陶这四件随身行李也就到那。他在这篇文章中,用国际音标把大量的吴语方言中的白读专用词,与侗台、泰、黎等语言逐一对照,论证了他的立论。这是从纵向、时间座标上的纵切面上研究吴语的来龙去脉,研究现代吴语中古吴语的孑遗。

    吴语的横向研究,由吴语论坛、吴语协会论坛、吴越家园论坛等民间组织在研究,据精于此道的蔡先生介绍,一般以数词、代词和“不、病、袜”等几个专用词来区分吴语区。以“他”为例,念ta的非吴语区,方言白读念to、do的是吴语区。由于普通话的一统势力,真正的原版方言正随老人故去而消逝。我建议别开生面,以“磞”(第4考、磞考中详析)字语音和男女生殖器语音去纵向追根求源。这两个字,人人从小会讲,代代不上书本,字典不载,文雅场所不带,但千年万年口口相传。有可能会追索到良渚文化那里。中原文明男性称“且”,意祖读祖,父系制社会就供奉那象形的玩意儿。女性的甲骨文里没象形字。良渚文化是母系制,生殖崇拜该供那玩意,中东古遗址有,红山遗址有女神。良渚文化遗址已经发掘一百多处,从未见诸报道。我在无锡姚湾遗址,曾采集到石质女性性崇拜物。本地最古老的读音,念作“督”,而不是北方常用那字。侗台泰也同此音。这可能便是保存下来的良渚古音了!


    8、字考。中原人称吴越语言为鸟语,称吴越文字为鸟字。这种鸟虫篆流行于春秋时代吴越楚蔡南方诸国,我国古文字学者,大多对鸟虫篆并不以为然,认为其流行时间短,装饰味道浓,学术价值不高。我认为,如果将吴越的鸟字鸟语同良渚文明的鸟崇拜联系起来,就可以看到: 鸟虫篆是吴越人借用汉字向本民族传统的一种回归,是本民族文化特征在文字上的一种强烈表现。吴人创造的鸟字,后人看大不起,但千古-帝秦始皇,却偏偏看重这鸟字。秦始皇统一文字时,灭掉了六国古文,只留吴越鸟文,为他刻章制玺写旗帜所用!

    鸟篆的主体为周篆,吴越楚蔡的青铜礼器上,铭文字体仍为中原正体篆书接随身的兵器用鸟篆,文字主体己与中原同文,看来良渚文化的文字没有传下来,或者良渚没有文字。这版文字不像象形文字,跟西亚两河流域的泥版文字差不多!另外还有几十块刻字,独特的宗教。只是良渚文字到现在发现得太少,浙江的南良渚出玉多,很少有字。只余杭南湖出过一些陶文;苏南的北良渚,苏州澄湖-件,上海马桥下层的黑衣灰陶阔把杯有两个字,总是嫌少!良渚文字大都出湖底,但愿今后湖底建设,手下留神,多多发现!

    文字的考证,还要重视吴文字的收集整理及发现。现己发现并经整理的吴文字为青铜器铭文,据施谢捷先生的《吴越文字汇编》共收集有铭吴器93件,合计文字不足1500字。我最近在阖闾城外找到的几何纹硬陶罐有26个装饰性的鸟虫篆字,还未经学界公认、还无法译读的竹简49字。如果能在竹简出土处扩大正式发掘,再找到一批文字竹简,很可能吴国王室史官自己记载的吴国史书会再现人间。吴史真得重写了。竹简上的文字不像正体周篆,也不像楚系文字,有鸟形两个,接近鸟书。

另外楚简的发现也是吴字考证的重要内容。楚灭越后统治吴地(越灭吴后即迁都山东琅琊,争霸中原,吴地也可能提前由楚统治)一、二百年,楚臣黄歇的古迹很多。楚简可能留存较多的吴国史料。其中上博的《吴成》、湖南慈利的《吴语》是即将整理出版的楚版吴史。而现在流行的吴史,基本是鲁版吴史的翻版。鲁版吴史是孔子主编,孔子与阖闾夫差同代,政治上对立,军事上磨擦,思想上岐视,孔子儒家治吴史,政治上的可信度不高。再可靠的还是吴人用吴字记的吴史。


    9、道考。道教是中国国粹。佛教源于印度、伊斯兰教源于阿拉伯,基督教源于中东,道教源于吴越良渚。

    道教的正式形成,以东晋《抱扑子》为界,在此之前,属原始道教。《抱扑子》的作者葛洪,江苏句容人氏,长期生活在无锡南乡葛岱桥,著名的洪口墩良渚遗址群就分布在其四周。葛洪生于太康四年(283年),卒于兴宁元年(363年),他生长在既有贵族血缘,又具道士血统的家庭,毕生在出仕与求道间徘徊,在而立之年开始潜心修道,服食养性,写作《抱朴子》内、外篇。他的著述,使成熟后的道教分为两股,一股为帝王、上层社会所用,主要是长生不老求仙得道;另一股为社会下层所用,主要是念巫驱魔亡灵超度。所以道教能为帝王所用,靠它延年益寿,精研房事,却不能凌驾于政权之上。道教始终未能像其它三教拥立教皇一统天下。道教也能为草根接受,往往还变成农民起事的五斗米道。道教没有其它三大事教的排它性,中国没有十字远征、犹太流散。哪个城市都寺庙、道观并立、教堂兼容。

    道教承自道家,尊老子为教主,奉老子的《道德经》为经典。道家思想形成于战国初期的长江流域,中期流传到齐国稷下,自成“黄老学派”,成为北方一宗。东汉后文献散佚,后人只知稷下黄老,对南方本源反倒无所知晓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来南方楚简大批出土,1973年长沙马王堆出土汉简《老子》甲、乙本,1993年郭店出土楚简《老子》甲、乙、丙三组,2002年上博公布道家佚籍《恒先》,都证明道家出自楚地,道学兴于楚地,老子是楚国人,居河南苦县厉乡,、庄子是楚地河南商丘人。他们在楚地巫史学术的环境中,把巫史文化上升到哲学高度,形成了道家学派,其特点是讲天道、重历史。与此不同。中原在西周,而且句读因袭。伍子胥的阴阳家同老子的道家,本来都是道教的源泉。

    江南的巫文化源自什么?我认为是江南良渚文明的玉文化。良渚玉琮、玉璧、玉钺闻名于世,但在苏州草鞋山遗址1973年首次从正式考古发掘中挖出良渚玉琮前,中国收藏界都以此为商周古董,康熙乾隆们把宫中旧藏当作车轴头,史学界则将他们视作通天地的神器,浙江的考古界还没有将已经大量收集到的玉器,同开挖了四十年的良渚黑皮陶挂钩!神秘的玉琮,在江南大地上盛行千年,至今还没有人说清楚,它干什么用?怎么用?为什么流行千年,到四千年前突然中止?马桥文化继承了良渚石器,扬弃了良渚玉器,怎么解释?良渚玉器型器分四十多大类,那些以锥形器、山形器、三叉形器、柱形器命名的玉器,干什么用的?这些说明传统考古学的地层学、类型学以及靠单学科的研究己经回答不了这些问题。国外新兴的DNA分析、石玉器微痕分析、孢粉分析、遥观分析以及与民族民俗学、语言学、古文字学结合的研究办法,也许能有所突破。我做《吴论》,便是不自量力的尝试。

    我收集了广西僮、侗,海南黎,台湾高山族这些百越后裔的早期祭祠午蹈仪式的资料,对照早期国外学者对非洲土著的实录,以及我在姚湾采集的大量实物(包括原始生殖崇拜物、图腾等)综合分析,认为良渚文化还处于母系社会,农耕为主,渔猎为辅,开始有文字,崇拜祖先神(女阴),以鸟为图腾。宗教民俗已开始形成,巫应该在这样的社会中发生和发展。

    还有一个值得研究的是当代的葬俗。葬俗是一个民族最顽固保守的习俗,不管你多么西化新潮,死了长辈,你不得不三跪几叩首。江南吴地死人后行做道场。那是道士做主的场面,佛靠边了,请几个老太折元宝念经,主戏是道士唱的。他们穿传统的道袍,不受满清马褂的侵略,不受中山装的改革;他们念念有词,转转悠悠,怎么看怎么像巫。我几十年在北方、在华南生活,这种习俗是独一无二的,不管你多么西化新潮,你必得遵俗。

我的新居在无锡东亭,居住东侧有个道士村,现在的主业仍是做道场,生意越来越火。那村,有所故居,那是伟大的瞎子阿炳故居,他创造的《二泉映月》,征服了世界!这,起源于道教音乐!

 

在古吴领域,无锡文明要比苏州早三千年。

旧石器文明沿长江顺流而下是常识。巫山五十万年,南京汤山三十万年,安徽水阳江流域有几个十万年遗址。现在世界上最看重的史前考古课题是寻找旧晚新初文明起源证据。

上世纪末各省先后有所发现,唯苏南浙北找不到。苏州最早是七千年前草鞋山的马家浜文化,

浙江最早是距今八千年的河姆渡文化。他们的祖宗,我去年在无锡姚湾遗址找到了。姚湾出土了稻作起源时用于点播的石耒,最原始的夹有稻谷和蚌屑的低温厚壁灰陶片,距今达万年。苏州七千年,所以无锡文明要比苏州早三千年。

     我多次去苏州著名的旧石器遗址,钻三山岛那个半人高二人深的扁扁洞,与无锡姚湾,杨家遗址相比,那洞属旧石器,缺乏新石器文化因素,找不到星点古陶片。与宁镇一带和皖浙北部山丘地带,在砖瓦厂废石堆中发现的旧石器同类。只是多了细石器这一过渡因素。

    到马家浜期,苏锡分属两个类型(由宽沿釜的底不同及墓葬朝向不同而区分)。

    到良渚期,苏州东可能是早期中心,无锡南可能是晚期中心,而良渚遗址群是中期最盛期的中心。发现良渚晚期证据的学术意义巨大,过去总说良渚淹死了(苏州澄湖底挖出大量良渚井),文明中断三至四百年。是泰伯奔吴才带来了中原先进文明。於是便风起云涌争那个吴文化的发源地。

 据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考定: 先周文化是游猎文化。我的一位朋友参与陕西郑家坡遗址的正式考古发掘,挖了泰伯的祖坟,遗物中没有农具,没有饲养动物骨骸,多的是骨制石制箭镞。流行骨卜,陶炊器使用有显明特征的夹砂红陶连裆鬲,并己有陶符和青铜小件。在这之后,先周文化分裂为两股,一股东进,溶入姜戌农耕文明因素,其中最典型的是尖裆鬲,断代工程凭此划分先周与西周地层。另一股先南下后东进,洒下一路连裆鬲,我据此考证泰伯一族趋(注意!不是”奔”)吴的征程。趋吴用了多少代,需要重新再作丹江口,朱家沟遗址c14鉴定。至少,无锡梅村是没戏可唱的,那儿不仅没有连裆鬲,连硬纹陶也没有!光拿史书论证没用!拿地下实证才真。生存七百年的遗址找不到一片陶片,谁信?吴人一墓一鬲,终六百年不变。倒是周人背叛祖训,搞九鼎八簋陪葬。这恐怕是歧山分裂的根由,三房与农耕商族通婚,走弃猎为农,夺商天下之路,长房二房坚持祖制,游猎南下,最终到古吴地域入乡随俗,打鱼种稻为生。

 西周至春秋中期的遗址己经在丹阳葛城找到,己开过论证会。葛城四面环水,与后期的武进淹城有承续关系,城墙不是关键。这两个城都是橄榄球形或球形的水城,与江北四楞四方的陆城不同,陆城走马走车,直来直去;水城行船拐弯必圆弧。江南春秋古城圆了才合制,苏州城有楞有角,正反证其不是春秋古城。

 淹城下来是鮙城,阖闾所居,最后才是灵岩山下木渎古城。


《吳论》第二章 考先吳文明 (2014-02-18 21:04:49)转载▼标签: 先吴文化三山细石器马家浜的爹吴地文明起源无锡的马、崧、良遗址 分类: 12.吴论 
       考先吳文明

 

 旧石器文明沿长江顺流而下。巫山五十万年,南京汤山三十万年,安徽水阳江流域有几个十万年遗址。现在世界上最看重的史前考古课题是寻找旧晚新初文明起源证据。

 上世纪末各省先后有所发现,唯苏南浙北找不到。苏州最早是七千年前草鞋山的马家浜文化,

 浙江最早是距今八千年的河姆渡文化。他们的祖宗,我1985年在无锡姚湾遗址找到了。姚湾出土了稻作起源时用于点播的石耒,最原始的夹有稻谷和蚌屑的低温厚壁灰陶片,距今达万年。苏州七千年,所以无锡文明要比苏州早三千年。

    我多次去苏州著名的旧石器遗址,钻三山岛那个半人高二人深的扁扁洞,与无锡姚湾、杨家遗址相比,那洞属旧石器,缺乏新石器文化因素,找不到星点古陶片。与宁镇一带和皖浙北部山丘地带,在砖瓦厂废石堆中发现的旧石器同类。但多了细石器这一过渡因素。

    到马家浜期,苏锡分属两个类型(由宽沿釜的底不同及墓葬朝向不同而区分)。

    到良渚期,苏州东可能是早期中心,无锡南及西、常州可能是晚期中心,而良渚遗址群是中期最盛期的中心。发现良渚晚期证据的学术意义巨大,过去总说良渚淹死了(苏州澄湖底挖出大量良渚井),文明中断三至四百年。是泰伯奔吴才带来了中原先进文明。於是便风起云涌争那个吴文化的发源地。

 据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考定: 先周文化是游猎文化。我的一位朋友参与陕西郑家坡遗址的正式考古发掘,挖了泰伯的祖坟,遗物中没有农具,没有饲养动物骨骸,多的是骨制石制箭镞。郑家坡遗址流行骨卜,陶炊器使用有显明特征的夹砂红陶连裆鬲,并己有陶符和青铜小件。在这之后,先周文化分裂为两股,一股东进,溶入姜戌农耕文明因素,其中最典型的是尖裆鬲,断代工程凭此划分先周与西周地层。另一股先南下后东进,洒下一路连裆鬲,我据此考证泰伯一族趋(注意!不是”奔”)吴的征程。趋吴用了多少代,需要重新再作丹江口、朱家沟遗址c14的鉴定。至少,无锡梅村是没戏可唱的,那儿不仅没有连裆鬲,连硬纹陶也没有!光拿史书论证没用!拿地下实证才真。生存七百年的遗址找不到一片陶片,谁信?吴人一墓一鬲,终六百年不变。倒是周人背叛祖训,搞九鼎八簋陪葬。这恐怕是歧山分裂的根由,三房与农耕商族通婚,走弃猎为农、夺商天下之路,长房二房坚持祖制,游猎南下,最终到古吴地域入乡随俗,打鱼种稻为生。

 西周至春秋中期的遗址己经在丹阳葛城找到,己开过论证会。葛城四面环水,与后期的武进淹城有承续关系,城墙不是关键。这两个城都是橄榄球形或球形的水城,与江北四楞四方的陆城不同,陆城走马走车,直来直去;水城行船拐弯必圆弧。江南春秋古城圆了才合制,苏州城有楞有角,正反证其不是春秋古城。

 淹城下来是鮙城,夫差所居,最后才是灵岩山下木渎古城。

 

 一、中石器时代的先吴文化。

 苏州三山岛是中国文明最早的起源地,三山细石器具有独创性,由其开创的文化特征经河姆渡、马家浜、良渚文化,直至百越文明,是一脉相承的,有独立语言、文字、宗教,是最早开发水稻农作的太湖文明。

 三山岛是位于苏州南端太湖中央的小岛,面积1.8平方公里,因1985年被发现冰河期前动物群化石、古人类化石和居住溶洞及旧石器,而闻名于世。自1985年12月南京博物院、上海大学联合考古后,二十多年来再没有考古队正式光顾过。对三山文化的研究仍仃留在1987年报告水平上。本人作为考古志愿者,出于对太湖文明独创性研究的需要,曾四赴三山岛洞考察,在不动遗址土,仅作地面采集的前提下,收集到苏州三山岛溶洞的玛瑙质细石器成品近百枚以及加工工具、石核、半成品及废品一批。己构成研究的基础资料。
                                     苏州三山岛溶洞

 

     1、三山有细石器。

 按陈淳教授1987年发表在《南京博物院集刊》第九期的《三山文化-江苏吴县三山岛旧石器遗址发掘报告》,他们当时共发掘出土旧石器制品5263件,其中成品石器453件(占比例8.6%),石核250件,又经两天采集,收藏己近百枚。石片4560件。材质为燧石、石髓、玛瑙等。石制品的边缘有不同程度经使用所致的锯齿状缺口、鳞片状疤痕或重叠集中的麻点状疤痕,痕迹分布较有规律,为使用所致。文章没有提及三山岛有细石器。

 童恩正教授在《论南中国与东南亚的中石器时代》(1989年)指出:在旧石器时代晚期,欧州、北非、西亚、南亚甚至中国北部,石器的大小都有愈发展愈趋小型的倾向。打制石器是循着石核石器-石片石器-石叶石器-细石器的方向而发展。不过在南中国(除西藏以外),主流始终是粗糙的由砾石打击的石片制成的工具。

    张之恒教授等2003年再版的旧石器考古专业大学教材《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一书中,指出细石器工艺是在旧石器晚期出现的,最早在华北下川遗址出现,距今23000-16000年,以后扩散到东北至西南一线的草原,成为游牧民族的狩猎工具,其中有些地区,如红山文化,细石器的使用延伸到新石器中期。南方旧石器晚期不存在细石器。

    这就是说,旧石器考古学术界认为中国东南方没有细石器,唯一的一次三山岛正式考古发掘找到了细石器,却认为这是使用造成疤痕的旧石器。

    我们在三山岛找到了近百枚玛瑙质细石器制成品,足以证明“石制品边缘的……锯齿状缺口、鳞片状疤痕”不是“使用”所致,而是人为打制而成。理由一:是大多细石器成品为新制,无使用痕迹,并有加工疤痕时折断的半成品;二是砸击疤痕依次、规律成行,使用决不能出现这种轨迹;三是按需制作,事先有构划,且制作精良。


                                     苏州三山岛玛瑙质细石器
 

    2、三山细石器的独创性。

    中国东北至西南一线的细石器,其技术特征接近中东在二万年前发明的压制技术,一般由石核,石片,箭头型、尖刀型成品构成。旧石器考古学界一般认为中国北方的细石器源自中东技术。而三山岛的细石器技术特征与中国北方不同。在三山岛我们没有发现有北方细石器传统的石核、石片。而有大量长度小于30mm,刃口两面交错打击,疤痕的形状各异,用途各别的玛瑙刃具。这同中国现己发现的各地细石器不同。这就是说三山细石器有独创性。

 

    红山文化细石器的石簇(第一排)、石片、石核(第三排右起1-3)是三山文化所没有的。

 

三山文化细石器完全是另一种传统,靠砸制而无压制。下面是具有独创性的三山细石器:

    第一类、疤痕 2mm以上,只分布在刃口的一侧。

    第二类、疤痕1-2mm大,均匀交错分布在切削刃口两面

    第三类、疤痕1mm以下,连续分布在刃口中间。

    制成品中绝大部份属第二类。

 

 

    3、三山细石器的分类。

    我们据形态结合功能分析,将三山细石器分为八类:

    1、刀镰型:这是三山细石器的基本型,外形似镰刀,主切削刃两面交错打击均衡的疤痕,切削楔角30度左右,个别也有片状,估计用途为切割、锯割动物皮肉。


                                         刀镰型细石器

     2、斧耜型:外形接近薄片矩形,切削刃可以一条,也可以二条、三条,刀刃所以直线,也有成风字形弧线,可能是加工骨器的专用工具。


                                          斧耜型细石器

     3、薄刃型:共采集到两片,大30mm左右、厚1mm左右。其中一片四面有刃,疤痕细密,但四周粗密不一样,可能是用于切割的多用途组合刀。另一件非常奇特,正面利用玛瑙玻璃质受大力冲击形成的水波纹,再剥离出极薄的背平面,形成的刃口极其锋利,就如8000年后的吴国青铜镰刀的水波纹结构一样,会愈使用愈锋利!这刀片甚至可用来刮胡子。

 

                                         薄刃型细石器


 

     4、三棱型:分无尖长条三棱形和有尖三棱体两个亚型。刃口布置有的一条,有的两条,一般疤痕较细密,带两条刃的两刃的大小疏密不同,加上尖端钻刻可组合三种功能。


                                         三棱型细石器

    5、牙床型:这种正视园弧,顶视也有园弧的刃部形成牙床形。共采集到细石器一件,牙床型中石器叁件,这叁件均有明显的使用痕迹,显微分析判断为砸击石抖形成的细麻点,可能就是加工细石器疤痕的工具。


                                          牙床型细石器


    6、锥钻型:有平板带尖、三棱带尖,有锐角大、小,有正角、左偏右偏角之分。一般形体较小。用于钻小孔,划线,雕刻。


                                         锥钻型细石器

    7、龟背型:由平底、两条侧弧刃、背脊弧刃及三刃聚尖构成,侧弧刃疤痕对称一致,用途可钻可括可扣成形槽。也是一种多用途复合工具。


                                          龟背型细石器

    8、特形型:有的一圈园弧全打疤痕、有的长条顶端打两个疤痕,有的打成山字形,还有凹弧槽、凸弧槽,可能是刻、划特殊槽的专用工具。


                                         特形型细石器

 

    4、三山岛的环境考古。

    三山岛溶洞附近,没有发现哺乳动物化石、陶器(汉后陶片除外),也没有贝壳化石。而打制旧石器的石片、石核和制成品石锤、砍砸器较多。可据此判断为旧石器晚期遗址。


     在三山岛采集的细石器上有五亿年前古生代物贝类化石:五亿年前这里是海洋一片,溶洞东500米的北山东坡有古生代珊瑚化石。三棱型细石器上,有直经4mm、深2mm的孔,含放射状贝类化石。

 

 无独有偶!三山岛韦鹤呜先生去年也采集一枚。
                                      韦鹤呜先生采集的贝类化石


    中生代时是火山造山期,离溶洞南300米的行山有火山口,有块著名的“四世同堂”岩石标本。茱萝纪火山造成的玛瑙石为旧石器时代的三山人提供了加工石器用的石料。


                                      四世同堂岩石标本

    新生代冰河期时的海平面比今低150米,太湖尚未形成,三山是丘陵小山头,离溶洞东南350米处的北山东南坡有距今四万岁年前的古化古遗址,曾出土己灭绝的第四纪南方哺乳动物群化石,品种有熊猫、糜鹿、剑齿虎、犀牛等种。

    到距今二万年后,冰河期结束,海平面逐渐上升,三山一带被海水淹没。

    我在离溶洞十多公里的苏、锡界河望虞河边,采集过百米深孔取样的三个含砂层:其中两万年前为海相沉积,白沙中含海生贝壳化石。湖相沉积。三山岛东侧的泽山岛有角裂锥体岩石标本,是天体学、地质学著名的小行星殒落证据,为太湖殒星成因说的根据。那时茅山以东应是海洋一片,古长江由芜湖起三江分流,现长江航道为北江,中江经高淳、溧水、溧阳由宜兴的东、西氿入海。

 

    我2007年在无锡姚湾(距三山岛约20公里)清淤工地,采集了太湖底15米深的剖面土样,当时为清淤,筑堤排水挖了15米深的、方圆上千亩地的大坑。平后板结的湖底粘土(约半米)下有8米厚的黄色砂土层,这层砂土,同张家港。沙郎及崇明岛的土层一样,都是几万年长江冲积形成。在太湖底10米下深处有一米厚的褐色粘土层,含螺贝化石。我在工地附近找到了姚湾贝丘遗址,贝壳堆积最厚达两米,长约百米,条状分布,出土有夹蚌屑陶片,原始采集农业和初始稻作用的点播农具,推测应为距今一万至八千年的新石器早期。


  无锡姚湾清淤工地太湖底十五米剖面,在负十米至十一米间褐色粘土层里含淡水类螺贝,之上为黄色砂土层。

 

    太湖的最终形成,应在一万年前,由泻湖形成。先在淞江青浦至嘉定间形成一道由潮汐涌起的贝丘堤,将海湾围成内湖,以后长江淡水多积,海水由堤分隔逐步形成淡水湖泊。一些海生鱼类及贝壳在太湖转变为淡水新种。我在阖闾城太湖边就发现过海生飞鱼的亚化石和海生扭曲贝的现生种。

 在这同期江南的地壳活动造成茅山山脉隆起,太湖平原下陷,长江中江断流,现代太湖逐步成形。

 从长远看,太湖流域是生态跪弱的地区,良渚文化期的太湖面积应比现在小一半,湖底至今还常有良渚石器农具出土。三山岛附近的湖底也常有石制农具被渔民捕捞时带出。

 

    5、三山文化的延续分析。

    三山细石器文化是独特的文化,精细的玛瑙石器必定有精细的特殊用途。一万年前用它来加工什么?目前没有找到实物。八千年前浙江河姆渡遗址出土的双凤朝阳骨雕,表现了三山细石器的功能;五千多年前良渚文化期,我们在江苏丹阳遗址找到了它的踪迹,良渚人用它雕刻精细的良渚玉器;吴越文化期的无锡鸿山遗址出土的玉飞凤,微雕技术承继了三山文化的风格。


                         丹阳磨盘墩遗址的良渚玉器加工工具。

 

    吴、越文化是江南百越文化接受中原文明最早两支百越部族。吴、越同俗共语言,但与中原语言不通。春秋时有两首越语歌谣;《舟楫歌》和《维甲令》曾被用汉字音译,无法用汉语解读。语言学家尝试用广西云南的侗台语却破解了歌词内容。证明江南原住民为百越民族,开始时受中原移民排挤,后来被征排斥,节节南迁变山越、流亡海外变外越,成为华南少数民族及东南亚、南洋诸岛的土族居民。

    中国华南及东南亚、南洋诸岛出土的新石器时期有段石锛和有肩石器农具,也都是百越民族继承良渚传统、携带水稻耕作技术及农作工具,躲避中原民族入侵,南迁而带去的物证。三山文化是太湖文化的祖文化。太湖文化是由长江下游水阳江流域的冰河期前原始人类游猎东移,在三山定居转入采集、原始农业而产生的一种旧晚新初创世文明的独特文化。他与黄河文明应并列为中国的两河文化,而列入世界四大文明发源地。

 

     二、吴地文明起源实证:

    农具遗存

    1、石耒。石耒用黑色燧石打制而成,无磨制痕迹,前端都有使用痕迹。这种型制的石器,过去一般归入石凿类,我认为应定名为石耒。用于点播凿洞放种子,应是农业起源初始阶段的最早石制农具。

 

                上图为手持用石耒,左端为鸭咀状刃部,刃呈园弧形,刃口尖利。出土于无锡姚湾遗址。

                下图为有段石耒,左端也为鸭咀状刃部,刃园弧形,刃口尖利。也出土于无锡姚湾遗址。

 

 

                                                有段石耒的段


    耒,过去专家只提起过木耒。我国的农业考古权威陈文华先生,在其汇编的<</SPAN>中国农业考古资料索引>(载<<农业考古>>2008年第-期)中,在耒耜类农业工具一栏里,只有木耒、骨耜、石耜,没有过石耒。徐中舒先生早年发表<<耒耜考>>,是从甲骨文字和鐘鼎铭文的字型形状考释上,论证耒的产生及进化,他认为耒是木杆制作的。四十年代我围陆续出土了木耒,有单齿、双齿,“耒是一种带尖刀的掘土工具,我们在陕西的临潼姜寨遗址和河南陕县庙底沟遗址,都曾发现过仰韶文化的木耒遗迹”,“原始单尖木耒可能也用来挖穴点播”,《易经·系辞下》载:“斫木为耜,柔木为耒”,都讲的是木耒,在使用中易于磨损、折断,而且刃部不易入土。先前出土的同类石质:黑石燧石。长16.9、宽3.3、厚2.1cm,一石凿,我的标本与此十分相近。也可能中原的黄土松软,只需木耒;江南土粘非石耒不可。其功能是在土壤中插孔,用于播种的专用工具。

 上图这件实物,证明江南原住民使用过石耒,長的直接手持使用,所以石耒从侧面看有个孤线,这弧度正是以人手的小臂长度为半径,所形成的弧度。这种臂长弧度在手持弧背石锛,石锄上都能看到。而短的一把无明显弧度,却有段,证明这是系在木杆上,用双臂垂直上下凿洞的。点播农业应在野生稻驯化之初,还没有开始翻土作业,是由采集经济时期挖掘实物的尖木棍发展而来的。时段应在距今一万年左右。这应该是江南早期打制,出土于无锡姚湾遗址。这是水稻农业的实物见证! 
                            重石  出土于无锡姚湾遗址。                             手持石耒的使用示意

         

    重石是南美考古学会会标,据他们考据才知用途。原来是组合农具所用。万年前的吴地原住民真聪明!

    石质:黑石燧石。长10.8、宽2.8、厚1.4cm,左端为鸭咀状刃部,刃呈园弧形,刃口尖利,在长期使用的擦痕。右端打制出台阶段状,便于系于木棒,石器全部打制,出土于无锡姚湾遗址。                    


                达尔文1884年在南美智利拍摄到:印地安人仍使用重石加石耒来松土。

 

    2、石耜。

    耜是由耒发展而成,石耒用于插孔点种,石耜用于松土。各地出土石耜很多。黄河流域的裴李庄遗址,辽河流域的兴隆洼遗址,出土过大量距今八千年的石耜。江南的河姆渡遗址出土过骨耜,马家浜遗址出土过木耜,马家浜后期出土石耜就多了。一般石耜有对称的双肩,柄部装于棍棒,压而入土松地。

    黄河流域的农耕工具很有可能是沿着石耜--青铜铲(鏄、铫、钱)--铁锹(锨)的演变线路进化的,因为中原的黄土平原松软,一把锹一个人便干得了活。以致中原的原始货币也用青铜布(铲、钱)来作象征物。

    而太湖流域的翻土工具使用石耜、骨耜的时间並不长,因为江南土质粘,一人干不了,很快便被新发明的∠形石犁替代,石耜则进化为石锄,成为中耕除草的农具,而不用于耕地作业。


                          石耜                                                       石耜


                ∠形石犁                               ∠形石犁                               石锄

     3、石锄。

    外形已近似近代的铁锄,刃口呈弧形,锋利,发明和使用这种整地农具,说明已经开始了中耕除草。过去教材中都说中耕除草是商代才有的,出土此物证明江南农业要比教材写的早一千年。


    出土于无锡南郊,东蠡湖南岸的宣古墩。农民割草时捡到。高15.1、宽15、刃高6.5、柄宽4.2、最厚处是2.1cm,刃口磨制,制作精美对称,能手工打制得这么精巧真非夷所思!

     

  养殖起源

  旧石器时代打猎,是索取自然,新石器起源是驯化养殖,可再生食物。
              打猎的犀牛                                               驯化养殖的猪                 


      粗陶起源

   旧石器时代发现用火,是吃烧烤。新石器起源是用陶器煮熬,从而增强了人类的体质。

 

                      陶器上的焦垢                                                  良渚陶鼎

 

  新石器起源。

  旧石器时代石器制造打砸磕压剥,新石器起源是磨钻,按用途制作专用工具。


                      打砸磕压剥的旧石器                                                                                   钻孔玉斧                                                  


      三、无锡的马、崧、良遗址。

    姚湾遗址

     我在姚湾采集的旧石器有:单刃刮削器、尖刃刮削器、砍砸器、有锤、小型尖状器等。
  这些都属南方类型,其特征为:硕大型、砾石、保持原有面,相对比北方工业较落后。由于石器无法测年,鉴别比较困难。特别是新石器早期仍有打制石器继续使用,能确定为打制石器的不一定是旧石器,要以伴有物(如骨、蚌、木碳等)作测年鉴定才能确定。
  江苏旧石器和古人类化石的出土地点有:南京湯山葫芦洞(25-60万年),句容放牛山(30万年)。丹阳、溧阳、宜兴有2-5万年前的旧石器。浙江没有发现,就去砖厂废石堆中找,那儿有2-5万年时的旧石器。那时的古人类以游猎为生(因食物原因,每一百平方公里只能供养一个人),无法定居。所以在制砖厂能找到旧石器遗存。
  离无锡最近的、已有定论的旧石器遗址是苏州三山岛,发现人是韦鹤鸣先生。国内外研究旧石器的学者专家常去,无锡的旧石器请他们鉴定过。无锡含旧石器的遗址有两个:一是姚湾,二是杨家,距三山岛的直线距离都是60公里。旧晚期水位低,太湖尚未形成,三者是相通的。姚湾的旧石器同三山相同。杨家的细石器和三山细石器见上图。细石器属于旧石器晚期,距今1.2-1.5万年,细石器用玛瑙、黑耀石制作,现代技术无法仿制。
  无锡旧石器的埋藏特征:
  5万年前的旧石器,一般在洞穴堆积中寻找:2-5万年间的旧石器在制砖厂的废石堆中找:8千-2万年间,也称中石器时代,处于旧石器晚期到新石器早期的转折期,是目前国内外考古界最重视的文明初始阶段。中石器时代的遗址,有洞穴堆积、河湖堆积、贝丘堆积。
  姚湾遗址是贝丘堆积、姚湾位于梅园正西三公里,距岸边一千米,去年太湖清淤挖土时,姚湾筑堰围湖,挖了方圆几百亩、深15米的大坑,湖底十米处有含丝螺蚌壳的文化层,姚湾遗址贝壳层厚一米多,出土了不少打制石器,磨刅石器,稻作起源时的农具石耒、石耒吕、石镰、石犁、石锄、石臼及粗陶。上左图左下角的狭长条形石耒创世最早,是一万年前人类刚开始驯化野稻时,实施点播农作的专用农具,后背有段可系在木棍上,供戳孔,点稻种捕。这是稻作起源的农具实证。
  姚湾遗址的粗陶主要是夹蚌屑、夾碳黑陶,无锡原住民一万年前发明陶器,源自食用螺丝的需要。姚湾贝丘的螺丝都没剪屁股,活螺丝是挑不出的,进入冰河期后间冰期的先民只能捕食螺丝为生,他们发明了最初的粗陶釜煮螺丝,这是无锡的陶器起源。


                姚湾遗址                                        姚湾遗址的夹蚌屑、夾碳黑陶

     杨家遗址
  杨家遗址是河湖堆积,杨家与春秋古城阖闾城隔直湖港相对,河道中堆积有古陶片、古化石,陶片都是马家浜、良渚文化的夹炭黑陶、夹砂红陶、镜面黑陶;古化石中有可以证明养殖起源的猪的下颌臼齿M3。也有已经灭绝的水鹿、鬣狗、无盾龟等的化石(属一万年以上的成熟化石)。为了证实和研究古化石,我们曾带化石专程去南京请教南大古生物专家刘冠邦教授和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钱逸教授。我们还用筛子筛出细石器、作弹丸用的陨石球及令古人喜爱的红宝石等。还有良渚镜面黑陶刻划纹。


               杨家遗址                                           杨家遗址的夹炭黑陶

  苏州的三山遗址是洞穴堆积。位于吴县东山、西山岛南的太湖湖中。过去只讲三山是旧石器的一个加工场,其实也有细石器、磨刃钻孔的新石器、各种打制石器农具、直到春秋战国的青铜农具。我多次去过三山遗址,将三个遗址的出土物做过对照研究。


       苏州三山岛                      三山岛的细石器                           三山岛的吴国青铜镰


  四、人类文明的曙光。
  文明起源主要有六个方面:新石器起源、陶器起源、农业起源、养殖起源、纺织起源、文字起源。这六个起源我都在无锡找到了实物证据。上图为距今七千年的马家浜文化宽沿園底陶釜的艺术把手,下图为杨家采集的距今五千年的良渚陶文。文明起源为什么能在无锡找到依据?这与末次冰河期的海进、海退有关,与茅山造山运动和太湖平原卜陷的地质活动有关,与长江三角洲的冲积有关。

    无锡的西面有200万年至2万年前的古人类活动遗迹,无锡的东面有大量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良渚文化、马桥文化、吴越文化遗址(距今7000年-2000年前)。过去江苏找不到7000年到20000年之间的遗址,留下了史前考古空白。过去说马家浜的祖宗找不到,其实就在东经120度附近,在太湖底下就能找到。这个地带正处于倾斜的大陆架舆升降的海平面交接的最恰到好处之地。苏州低了,泡在水中:常州高了,不利于近水而生。
  无锡,成就了重要的人类文明起源地。

 


吳论第三章 考吳国历史(上) (2014-02-20 07:49:22)转载▼标签: 殷商甲骨文“吴”先周甲骨文“吴”西周金文“吴”春秋吴国铭文“吴”楚国简牍“吴” 分类: 12.吴论 
   考吳国历史(上)

    一、由出土“吴”字考证起。

1、   殷商甲骨文“吴”

 根据殷墟出土的甲骨编写的《甲骨文精粹释译》中,汇总的含“吴”字的甲骨,共9版11个字。下图版右起第3行为“贞呼吴取[目]任伐氐”。意思是:贞命吴族首领取[目]地讨伐氐。由于左侧内容为武丁卜卦妇好产子顺否。而其余卜辞相仿,可判定这批甲骨在武丁一代,与差遣吴族首领征伐有关。吴字的写法见下两例(见下图右)。
                                好像有点像鱼椎骨。

 

    这是《殷墟书契前编》第4卷第29页第4片 所载“吴”字。这个“吴”下部为奔跑的人,上部为大言的口。此字应是“吴”字的象形字,象一个一面追赶野兽,一面大声吆喝的猎人。这个部落就是以狩猎为生、也是能征善战的部落。


 0200      0199     0209      0213       0205      0208       0208     0212     吴匜

 

 出土甲骨文按字形统计,共两千多字,己能识读的一千多字。上列1一8选自于省吾先生主编的《甲骨文字詁林》,下标数字为原编序号。这些都属归入未识之字类的“类吴字”,古人造象形字,以“人”形造字是最基本的出发点,这里面恐怕还有“吴”字。最后一字是金文“吴”字,出自《吴鼎》、《吴盉》。

     商代甲骨文在近、现代的遗孑,有现存云南纳西族的象形文字,下图像是“吴”的变形体,图下所注的字均对应图的释义。两者相隔了三千年!


   人         坐         跳         蹲          跪          爬         舞         童

 

     从甲骨文“吴”的诞生考,吴部族是个狩猎善战的部落,在殷商最强大的武丁朝,曾在中央任职,经常受遣征伐、勤劳王事。但此“吴”与今吴文化之“吴”无关。

       本节主要参考资料:《甲骨文精粹释译 》王宇信等主编 04.5云南出版社版

                         《殷墟甲骨文实用字典》马如森著 08.6上海大学出版社版

 

  2、先周甲骨文“吴”

 先、西周甲骨文在1976年2月及2003年12月两次大批量出土,出土总字数虽远不如殷商甲骨文,也已近四千字。但非古文字界的人并不太了解,我最近接触无锡吴文化研究界的一些专家,大都不甚了了。无锡的吴文化研究界,仍停留在靠传世史料、传说的基础,去研究的水平上。殊不知先、西周甲骨文保留了西周初期王朝核心、以及先周后期(相当于西柏坡、延安)的原始档案,一些档案己经推翻了《史记》、《尚书》《左传》等古藉的记载。就像现今各国逐批公布国家保密档案,从而改写近代史一样。现据己公布的资料考证如下:

 西周甲骨文的出土要改写周初建国史。第一批西周甲骨1976年2月出土于陕西岐山县凤雏村西周宗庙遗址,这是一批西周建国初期的珍贵原始档渠。(最初载《文物》七九年第十期)获取卜甲、骨17275片,其中有字的292片,计903字。少者一片一字,最多一片30多字。第一批甲文的重要者有:文王时期8片,载文王伐蜀、克蜀、族先周邗魁、伐[害夫]、往密,这些都是史藉未载的。这8片甲文不是追叙,是文王自己的卜甲。这时己经称王,与商纣王并列为王,而且四出征伐。这样西周建立要前推五十年。

 武王时期有4片,有一片记“箕子来降”,与史载“箕子朝周”不合,“朝”与“降”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另有一片记“今秋楚子来”,写楚子干的是送祭祀用材,操祭祀实作,而并不参与祭祀大事。这就明确了楚的在周初的地位远低于鲁、晋、燕、陈等封国,也不如吴国封宜侯居江南,拥征伐大权的地位。

 最重要的一片有六行三十字(见下图),按甲文记载,妲巳没有自杀,而是被周武王活捉,在祭祀商王祖庙时活杀,血祭商汤、帝乙。

    按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甲子日,纣兵败。纣走入,登鹿台,衣其宝玉衣,赴火而死。周武王遂斩纣头,县之白旗。”

《史记.周本纪》为“至纣死所。武王自射之,三发而后下车,以轻剑击之,以黄钺斩纣头,县(即悬字的通假)大白之旗。已而至纣之嬖妾二女,二女皆经自杀。武王又射三发,击以剑,斩以玄钺,县其头小白之旗。” “经”同“缢”,妲巳是用绳子自杀的。

 这片甲文可称西周第一甲骨片。(读法由上至下、自左至自,与商甲相反。)全文释为:“癸子,彝文武帝乙,宗贞:王其敬布成唐,鼎执杀二女。其彝盟羝三、豕三,惠又足。”大意为:牧野之战斩纣后的第三十日-癸巳这一天,我依法理到朝歌殷商祖庙来祭祀尊敬的殷王帝乙。主祭祀官宗占了卜,我恭敬地向商祖成唐(汤)陈述:应当执杀这两个祸女(妲已及另一嬖妾)。并按祭法用三头公羊三只猪,惟此一作,可以足也。武王在朝歌祭帝乙、成汤后,将此卜辞带回了岐周宫室。到四月“丁未”,又祀于周庙,祭告自已的先祖。因此此甲在歧周字宫室发掘出土。后世经典将妲巳由“执杀”改为“自杀”,显然是为彰扬武王德政,为树周礼而掩盖杀弑。现在原始档案出土了,历史当然应该重写:妲巳是被杀祭而不是自杀。


 
    西周成立前后,与商甲一般,“吴”、“天”两字不分,到西周初期后段的金文中,“口”字才移到一边,“吴”、“天”才分家。首批903字西周甲文中,有两处出现“吴”字(见右图),依上下文拟 解为“天”字,分别为“乍天大旗”和“天乍其”。似后来西周金文的“吴大庙”、“左右吴大父”一类明显指称泰伯的词、字尚未发现。据此判断,可能泰伯、仲雍一族在西周初期夺商天下的解放战争中,并没有发挥重要作用,后来出现是在政权稳定了、周天子有功夫找老亲、论赏赐、树周礼时才出现真正的“吴”;也可能当时有,只是尚未公布或找到。

 

 第二批在陕西岐山县周公庙出土的甲文,很可能属先周时期。(相当于“解放前”)这是 2003年12月14日,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师生在陕西岐山县周公庙遗址进行田野调查时,首先发现的,先发现刻辞龟甲,经缀合是两大片龟甲,上面刻有四条卜辞。卜辞中有周文王为时王的记载。

 岐山县位于陕西省西部的宝鸡市,因地处岐山(今箭括岭)得名,是西周王朝的发祥地,从周太王迁岐至周平王东迁的四百多年间,岐邑(也称宗周)是周朝的都城所在。都城东迁后,西周王朝的宗庙仍在岐山,仍然是王室进行祭祀及一些重大政治活动的场所。随后几年的大规模发掘考古,据北京大学文博学院雷兴山副教授称,目前发现的文字已经超过了2200个,是全国8处发现周代甲骨文地点中最多的。周公庙遗址己荣获2008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第四位。

 周公庙遗址的全部文字内容尚未公布,据说考古专家经详细解读和分析,首次破译和发现了周文王的父亲——“季历”名字。我期望先周甲骨文中有季历之兄泰伯的记载,若有公布,三千年的谜就会大白天下。

                    本节主要参考资料:《西周甲文注》陈敏侯志义陈全方合著2003年8月学林出版社版

                                       2009.01.22新华网冯国《陕西周公庙遗址发现7000余片西周甲骨》

 

3、           西周金文“吴”

己发表和著录的西周青铜器中,有“吴”字的共21种36件。(人名另有3件,未统记在内)。

    其中西周早期的6种7件,有吴盘(集成10066)、吴盉(集成09407)、吴鼎(2件,集成01814、02250),吴卣(集成05025)、师酉盘(穆王时器)、吴父壶(集成09587)等。

    西周中期的7种8件,有班簋(集成04341)、静簋(集成04273)、同簋(盖体1套2铭,集成04270、04271)、吴方彝盖(集成09898)、伯頵父鼎(集成02649)、伯頵父簋(集成04027)、颟簋(集成04195)等。

    西周晚期的8种21件,有卌二年逨鼎(2件,盛世吉金67页)、卌三年逨鼎(10件,盛世吉金66页)、《逨盘》(盛世吉金67页)、吴虎鼎(《考古与文物》1983.3P70)、大簋(2件,集成04298.04299)、吴豕父簋(3件,集成03980-03982)、[害夫]叔簠(集成04552)、吴姬匜(集成10186)等。

    按西周金文之“吴”的内容,可分吴大庙、吴大父、吴林三大类。

    第一类:吴大庙。以穆王时的《师酉盘》为例。西周初建时,原本游猎、游牧部落的父传子,兄传弟,弟传长孙的祖制旧俗仍在。武王立国,立下了祭租同祭三代五祖的规矩,父亲文王,祖父王季,大伯和二伯仲雍分列王季左右,太祖父古公亶父追封为太王。都同列于大庙中享祭。武王过辈后,历代大庙都祭祀四代六祖。后王则设另庙祭祀。吴大庙在出土文献中的出现,见证了史载泰伯、仲雍曾让位于季的记载是实。
    西周前期穆王时的青铜器《师酉盘》,其铭文有:“隹王元年正月王才吴各大庙”。此证穆王在登基的元年正月去吴大庙祭祀。吴大庙就是祭祀吴大伯等的祖庙。


                   《师酉盘》铭文                      这是《师酉盘》铭文中的吴字

 

    第二类,吴大父。西周中期懿王时的《同簋》中,出现了“左右吴大父”之铭。西周经一百多年传承,历经文、武、成、康、昭、穆六代王,都任用吴大父们为近臣,左右吴大父还可能世袭,吴大父的职责,战时是带兵勤王、征伐,平时为王室管理狩猎场的山林、负责供应祭祖时的牲畜。所谓左右,就是“吴大庙”中分列王季左右的泰伯、仲雍。


                         《同簋》铭文                        《同簋》铭文中的吴字。

   《同簋》铭文:“隹十又二月初吉丁丑,王在宗周艾白右,同立中庭,北卿,王命同左右吴大父,司易林吴牧,”是说周王要左右吴大父继承祖业,管好山林。这说明泰伯一族很可能沒有奔吴,而在周原为王室效劳,或者只有一小部分人南下,泰伯本人并没有去江南。而泰伯、仲雍的直系子孙世袭为官。

                      

     第三类:吴林。2003年1月,陕西宝鸡眉县出土27件青铜器,尤以《逨盘》的长达372字的超长铭文惊动世界。铭文详细纪录吴族8代忠实效劳西周12代王的谱系,记载各代征战功绩,治理吴林维持祭祖大业的功绩,直到西戌入侵,吴逨匆忙挖坑窖藏祖器,随幽王逃难流亡,“吴”随西周的灭亡而消声匿迹。


           《逨盘》《逨鼎》的发现                        《逨盘》《逨鼎》铭文            《逨盘》铭文中的“吴林”

  《卌二年逨鼎》铭载“司工散右吴逨,”《卌三年逨鼎》铭载“司马寿右吴逨,”其中“吴”应为官职,逨为名。司工散和司马寿为周王御前的仪礼官员。

     吴林应是后世帝王训练狩猎、射箭武功,养殖祭祀牲畜野兽的特殊山林,秦石鼓吴人篇写的,也应是这类‘吴林’。

     根据西周金文所有“吴”字的考证,历代周王始终对大伯一族恩宠有加,世袭为吴林总管,时常委以重任,授之征伐大权。如此看来,吴族是周王朝的宠族,並未弃之海滨。

                             本节主要参考资料:《中国古代青铜器》马承源著 08.1上海人民出版社版

                                                        《金文人名汇编》 吴镇释编撰 06.8中华书局版

                                                        《金文庙制研究》刘正著 04.1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版

 

    4、春秋吴国铭文“吴” “泰伯奔吴”见诸史载。孔子的《春秋》,司马迁的《史记》,都言之凿凿。东汉的《吴越春秋》,盛唐的《史记.正义》更把泰伯三让,梅村建吴,演义得有声有色,只是难以找到地下文献、文物佐证。

    据史载泰伯立吴近七百年,相传二十五主。何时方见国名的“吴”字出土?

    按我收集,仅在最后两王,阖闾、夫差的青銅兵器、礼器见到“吴王”字样。据统计,出土和传世的两王青銅器共27件,其中称吴王的9件,仅佔32%,其余还是标“攻敔王”。以致郭沫若先生早就说过:“金文…吴越之吴则作攻䲣、攻吴若攻敔”。(见《大系》P246)

 

《阖闾鑑》。1955年5月安徽寿县蔡昭侯墓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銘51字。这可能是“吴国”所标最早的“吴”字。是吴王阖闾将女儿嫁给蔡昭侯的陪嫁。在此之前,吴国青铜器上还没发现标过“吴”字。

《夫差鑑》。清同治年山西代州蒙王村出土。现藏上海博物馆。銘13字。这是《夫差鑑》上的“吴”字。

《季子子逞剑》。孙承泽旧藏。銘:“吴季子之子逞之元用剑”。逞是季札的儿子,吴王阖闾的堂兄弟。这个“吴”字是乞今发现的唯一用鸟虫篆书写的“吴” 字。

 

《吴王夫差剑》中的吴字。其它十二把夫差剑都只标“攻敔王”。

 

    阖闾、夫差之前的王,沒有一位自称“吴王”,所有吴国青铜器上从没出现过《勾吴》国名王名字样,他们的自铭青銅器上,都自称䱷王。据考古出土记载; 最早称王的是者减的父亲,寿梦的爷爷,这有青铜器《者减钟》为凭。不称“吴王”称“䱷王”,经寿梦、诸樊、余祭、余昧直到僚,有七代王近两百年自称䱷王。王储季札也自称䱷王之弟,寿梦的弟弟自称工䱷大叔。下面是各代王的自称国名原字。


   《诸樊剑》        《工鱼大叔盘》        《余昧矛》          《者减钟》          《诸樊弟子剑》

 

者减一族所建的䲣国,可能是中原吴族中的一支,他们并没有把“吴”带到江南来。这片甲文摘自郭沫若《卜辞通篡》第6卷第50页第3片,商王文丁要去江南巡视,占卜问吉,卦曰“过江于䲣”,过长江到䲣地。这是殷商甲骨文中首次提到江南䲣地。这字,是虎字头下一个鱼字。

 


    这个“䱷”字在战国的楚简中还常被提起。秦汉才灭佚,东汉许慎写《说文解字》时,这“䱷”字己失传了。从此字典再无此字。

   “鱼”与“吴”,现代汉语不同音,但春秋吴越语言可能同音。当今的无锡土话仍鱼、吴不分,六十岁开外的苏州人也鱼、吴不分;当代苏州人读“吴江”仍读“鱼刚”,都该是古吴音的遗存。

    我说泰伯族的一支有可能到达䱷地,是因为在江南土墩墓发掘中,曾不断发现中原先周文化因素-连裆鬲的存在。其数量不多,常不实用,但置放位置特别,而且一墓一鬲,具有象征意义。这证明确有一支先周文化南下,而且成为䱷国的核心力量。周武王是三房,却是周之宗子,得天下后,没有忘记祖王兄大伯父,派人寻找、授土封伯、公,北虞南吴,恩礼有加。但长房并不稀罕三房的封赏,始终我行我素。周康王封他为宜侯就不称宜,西周封国上千,哪个都是封啥称啥,谁不听天子封赏?周室称他吴大伯,建吴大庙,却偏不自称吴王,绝大部分时间自称“䱷王”。直到灭国前几十年才自称吴王

      春秋吴国国名的考证表明:江南早有䱷地,公元前700年到500年间的七代王自称䱷王。在这之前还不可能称王立国,之后大多称“攻敔”,偶而称“吴”。

    因此称“吴文化”,不如称“䱷文化”,“魚文化”。

                                  本节主要参考资料:《吴越文字汇编》施谢捷编著江苏教育出版社版

                                          《吴越和百越青铜器研究》郑小炉著 07.12科学出版社版

 

  5、秦国石鼓文“吴”。

  秦十枚石鼓,是我囯现存最早的石刻文字,其中有枚《吴人》鼓。初唐发现于陕西宝鸡陈倉之野,曾轰动一时。甫、韩愈都有诗作。现存最早的墨拓本是宋朝拓本。


                              石鼓                                   石鼓北宋拓本

 

    北宋末年靖康之耻,金兵攻破汴京,石鼓掳往北京,涂金被挖,抛弃荒野。却逃过了金下令毁灭全部宋之古物的劫难,元初重被找回。存放京城国子监而无人护持。石鼓不断脱落、剝阞。十面石鼓,唐人录本存字497字;宋淳化本余450字;至元中存386字,今仅存280余字。

    其中与“吴”有关的“吴人”鼓,石高2.1尺,围6.3尺,文9行,行8字。应有72字,现仅余39字。石质为花岗岩,色青黑,质地坚硬,但己石皮皱起,叩之虚空,脱落立见。

  这是秦国石鼓文第十鼓《吴人》篇中的“吴”字。

 

    石鼓何时所刻,所刻何意,历来争议不定。裘錫圭先生認爲,“從字體上看,石鼓文似乎不會早於春秋晚期,也不會晚於戰國早期,大體上可以看作春秋戰國間的秦文字”。现大都取先秦说,是秦始皇之前的先秦所刻之石。先秦说又分多种:

    其中一说是:“吴人”即“吴国人”,是公元前506年,吴人伐楚的第二年(即秦哀公三十二年)秦师救楚胜吴后之刻石。吴人伐楚就是吴王阖闾、伍子胥们入楚都郢,鞭楚王尸,奸楚王母那次,这楚王母却是秦囯公主,引起了秦国的愤慨。秦囯出兵助楚,战胜吴军,把阖闾赶回了老家,班师回秦就刻了十面大石鼓记功,古鼓文是长篇征战叙事史诗。

    另一个更广泛的释说,古鼓文是模仿诗经的田猎诗作,而《吴人》篇描写了管山泽的吴人爱山泽,恭敬职守,足迹遍山野。他要准备牡牛去献祭,林中麀鹿成群,等候秦王和百官前来狩猎、品尝。在我的精心管理下,这里啊,应有尽有,…。石鼓詩中的主要人物為秦景公與周太子泄心,游獵事在秦景公四年(公元前573年),因为第二年泄心即周天子位,就是後來的周靈王,因此作詩、刻石以为纪念。


    《吳人》篇的殘泐較多,觀其大意为:

吳人慎亟,朝夕敬□。載西載北,勿召勿代。□而出□,□獻用□。□□□□,□□大祝。□曾受庸,□設寓篷。中囿孔□,□鹿□□。 吾其□□,□□申申,大□□□,□□□□。求又□□□□□□□是。

   “吳人(憐-慎)亟。”“憐”可讀為“慎”,兩“載”字作虛詞,意思是“暫”,與前“乍邍乍□”之“乍”意思相同。 “勿竈(召)勿代”,竈讀為召,代訓為替。句謂:因吳人極爲謹慎敬業,到處奔忙,忽而在西,又忽而在北,所以秦君示意任他去忙,不召其來朝見,也不廢替其職。“□曾受其(庸),□□ (設)寓逢(篷)。”句意大概是吳人在野外爲秦君設立臨時寄寓的帳篷,即軍旅之帳舍,因此秦君增授其功庸,可能委派大祝前去吳人之處,有所賞賜。

 

          近代还有人考证补齐了《吴人》全文,这是我临摹的小篆、魏碑《吴人》全文。

 

《诗经》编成于春秋,其中《风》有十五国风计150篇,周齐秦郑陈,但没有吴风,越风。秦石鼓诗文便是秦风。吴风,越风也该有,只是沒有流传。没有流传的原因,一是战争,二是秦火,三是语言不通。东汉的《吴越春秋》曾用汉浯记音记录了两首吴风,用现今的侗台语才能释解,这是证据(见拙作《吴论之二》,下附其一)。

 

 一    滥兮锓草滥予昌尊泽予昌州州谌州焉乎秦胥胥缦予昭澶秦谕渗堤随河湖
    这是一首2500年前吴地民歌,用汉字记吴越语的音译,比汉字记梵音佛经早一千年。这是吴地语音保存最久的古董。意译为何内容?吴越人种是百越民族最北分支,良渚后代。因中原汉民不断南侵,部分越族留下与汉同化溶合,部份节节南撤,躲避至深山老林生存。经二千多年汉人追逼,越人南撤,残存越人形成了中国西南及东南亚一带壮、侗、台、黎、泰等民族。有学者试用泰文书面拼法,译读出了词义:
     滥兮锓草滥             夜晚哎欢欣, 陶醉遇见相会夜晚  
     予 昌  尊泽予昌州      我俩我很会  害羞难为情我很会摇船   
     州谌州焉乎秦胥胥     摇船渡越 摇船久久啊 愉快满意
     缦予昭澶秦谕           污秽  我呀  王子,君阁下高兴的知晓   
     渗 堤 随  河湖         隐藏  心  始终不渝  思慕哇
    这应该是良渚人创造的独立语言的孑遗。
 

                                      本节主要参考资料:《石鼓文新鉴》 杨宗兵著 05.6世界图书出版社版

                                                              《石鼓奇缘》沈映冬著 06.6高等教育出版社版

                                                              《石鼓文整理與研究》 徐寶貴著 08.1中華書局版

 

      6、 楚国简牍“吴”。

        随着楚简的大量出土,涉吴史事大量湧现,令人应接不叚。还在夏商周之前,又冒出了个吴。使中国最早的远古朝代“夏商周”变成了“吴夏商周”。当然此吴不是春秋吴。这“吴”,是最远古的吴国。

上博楚简“吴”字
 

上海博物馆藏楚简文《容成氏》中有个名字“有吴迵”,这三字的前言后语为:“禽兽朝,鱼鳖献,有吴迵,匡天下之政十有九年而王天下,三十有七年而安终。昔尧处于丹府与藋陵之了间,…”是说尧之前,有吴部落的迵,(尧前面的古吴国帝王)。也是先被前王举为辅佐匡天下之政十有九年而王天下,而后再授以帝位而王天下的。

 在《容成氏》篇另一处还有:“以让于有吴迵,有吴迵曰:德速衰…”。这个“有吴迵”是不见于古书记载的曾统治天下的有吴部落酋长。

     在《子羔》篇中有:孔子曰“有吴氏之乐正瞽瞍之子也。”.说明在舜的父亲时代,有吴部落早己存在。舜父是有吴国的乐正。否定了以往“有虞是舜的后代”的说法。

     根据《容成氏》的记载,舜以前的帝王是迵、尧、舜,三人都属于“吴”代,吴得名于有吴氏。这是个大的部落联盟,有许多部落联合组成,尧是陶唐氏部落,迵是有吴氏部落,舜可能是平民庻人,属有吴氏的一支,所以舜为帝后也能代表有吴氏。

     舜被禹赶下台后有吴氏去向哪里?古史传说是到湖南,但没有出土依据。出土依据是在江苏兴化南荡遗址找到的,这里有尧、舜时代的标志物-龙山文化王油坊类型的陶器出现。湖荡遗址面积2万平米,文化层0.1米,呈小片挪移式分布,C14测定为公元前1907士63年,略晚于豫东地区的王油坊类型晚期。陶唐氏、夏后氏属华夏集团,有吴氏属东夷集团,迵、尧、舜、禹的更替是部族之间相互争夺中原霸主的结果。舜失天下后,悄悄逃到东海滨,《孟子.尽心上》曰:“舜视弃天下犹弃蹤也,窃负而逃,遵海滨而处,终身欣然,乐而忘天下”。苏北的王油坊类型龙山文化,成为宁镇地区点将台文化的源,陶器类型学上可以找到证据,因此有学者提出:“有吴亦即其后的勾吴之滥觞。”

     吴应该是吴夏商周四代古史系统的第一个朝代。舜被禹逐,后来流亡苏北海滨,王油坊类型龙山文化有可能是宁镇地区点将台文化的源。

                             本节主要参考资料:《帝系新研》郭永秉著  08.9北京大学出版社版

                                               《长江下游的徐舒与吴越》 毛颖 张敏著 05.1湖北版

 

      8、  东汉《说文觧字》的“吴”

  许慎巨著《说文解字》,关于“吴”字的解释为,姓也,亦郡也,一曰吴大言也。从夨口。这是对“吴”字最权威的解释。

 但许公仿写的古文“吴”字却很不像。许慎没见过甲骨文,不能怪他。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六国古文己消迹二百年,古文不再流传。西周钟鼎文也不可能似现今大量出土,铭文拓片随手可得。因此许公仿写不成古“吴”字。

     现代人己经能够大量看到的真实的古吴字,但一些食古藉不化的史学家,追求新潮的艺术家们,却对原生态的众多“吴”字视而不见,抛而不顾,喜欢新造。却常常陷入画蛇添足,弄巧成拙的泥潭。右图这个“吴”字便是曾在中央电规台十套《科学与探索》栏目里热播的《说吴》第一集中新创的“吴”字。

上口下夨为“吳”,中间多了一道杠算什么?没文化!

     许慎对“吴”的考证只能如此。而今人拥有出土文献提供的大量信息资料,应该有新的考证。而不少

今人却墨守陈见,固守旧识,将宋版书笈视若神明,对四库全书盲目尊信,对出土的、秦始皇烧不着的先秦甲、金、简、帛文献,不懂不信、不问不闻,实属可悲!

                                   本节主要参考资料:《说文解字》 [宋]徐铉校定中华书局06.12版

                                                                 《另一种古史》 [美]杨晓能著三联书社08.10版

              

8、敦煌残卷的“吴”。

 仿佛在文物市场的地摊上捡了个漏,意外购进元青花一般。为尽考历代“吴”字,我新购了一册《敦煌写卷〈春秋经传集解〉校证》,不经意中却发现了又一处“吴史宝藏”。

照片为敦煌藏经洞,四围文字系六朝《春秋》经抄本。

    从“吴史”的角度,我们现今能看到的《春秋》、《左传》都属宋版,己经过宋儒道学家们的大量删改。敦煌写卷则出自北魏初唐,粗粗翻阅,己见不少从未见过的新鲜涉吴史事。此“史”容后详解,另题论“吴”。

    这里仅从“吴”字角度展开考评。

吳 “吳”字,宋体写法如图,上口下夨,口夨吳。敦煌写卷用又似楷又如魏碑体的写法,一律写作“吴”,上口下天,口天吴。

吴“吳”与“吴”,那个更近古?我看甲骨文更像口天吴。

    敦煌藏经洞,1900年农历5月26日被道士王圆箓无意打开。发现藏经五万余卷,全是公元五至十一世纪手写本和木刻本。从1907年起,其中三万余卷被英、法、俄、日的“探险者”掠走,秘而不宣,直到上世纪下半叶才陆续公布。据整理,英、法、俄及北京图书馆等藏的敦煌《春秋经传集解》(残卷)共37件,(重复者不计),内容涉及桓、僖、文、宣、成、襄、昭、定、哀,鲁国九公中的59个年号,其中最长的法藏P2509卷存字11987字;最短的俄藏03016卷仅5个整字。仅少数几卷可见避唐讳而定为唐写本外,绝大部份可定为六朝写本。其中一些早期的吴等小囯史事了,因不合后世宋儒胃口,宋版己作删节。

    据《说文》记载,“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如“吴”字一律口天吴,“礼”的古文作“礼”,“辞”的古文作“辝”、“辤”。敦煌手抄本保留了左丘明战国时原作的古文体。

     因此从这里新发掘出的吴国史事,要比西汉的《史记》、东汉后的《吴越春秋》、《越绝书》更接近真实的吴国历史。
        

                本节主要参考资料:《敦煌写卷〈春秋经传集解〉校证》李索著中囯社科出版社06.8版
                                    《勾吴史集》张永初主编   江苏古籍出版社98.5版
          

 

     9、 方言语区“吴”。

     汉语有方言。在古代并未划分语区,两汉之交的扬雄写了本《方言》,把天下分十二个区,其中江浙一带称“吴扬越”区。西晋郭璞作《方言志》,其中的“江东语”势力范围为江苏、浙江及安徽、江西、福建的一部分。晋室南迁后北人大规模入迁,范围逐渐收缩。清末民初,章太炎最早给现代汉语分区,他分作九区,苏南、浙江算一区。赵元任是最早提出“吴语区”的语言学家。吴语的代表点,历来以苏州话为代表,胡裕树的《现代汉语》把上海话活作吴语代表,引起不小争议。吴语的区划见图:

 近、现代的吴语,是不是春秋吴国的吴语?肯定不是!吴语与越语相通,同楚语不通。要不楚王子听越女歌,还要人翻译!用汉字记音整理成的文句谁也不懂。楚语通中原汉语,吴语却是独立于汉语的特殊语言。楚灭吴越后,吴语便消亡了。与吴语突然消亡的重大变卦还有:葬俗由土墩墓变为竖穴木棺墓,印纹陶饰突然从陶器上消失,原始青瓷突然中断。说明这些变更的彻底,是由于吳人的四散流亡;楚人的杀戮、灭绝、驱赶;楚民大批迁入而造成的。秦末汉初楚汉徐州决战,项羽带的是三千江东子弟,刘邦用四面楚歌瓦解楚兵,说明江东吴地此时己讲楚语。当今苏、锡、常、湖、嘉的语言,根本代表不了吴国的语言。最多只能从这些地偏僻的死乡下、同外界交往不多的老人堆中,收集土得不能再土、无法用汉字记录的词眼中,去寻找古吴语的遗存。

吳地语言的变化还由于西晋南渡,北宋南迁以及南北朝时大批中原士民南逃,还有整个城市的内迁,使江南人口的成份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试举几个城市作例:

南京  考古材料证明,南京最早的文化中心在江宁湖熟,秣陵一带,到孙吴建都时才移到建业,即今南京市区的,南京的语言文化原属吴越系统。现在南京话属江淮官话,是因东晋南迁,五代南朝建都南京,大批北人迁入,人口变动极大,方言交互影响,本地吴语被外来语言同化,造成了“北人避胡多在南,南人至今能晋语”的结局。

杭州  现在的杭州话仍具吴语的基本特征,吴语中单元音韵丰富,声调按声母清浊、区分阴阳等依旧保持。北方语音的影响主要在南宋迁都杭州。使杭州话带上了浓厚的河南开封语声。如“桌子”嘉兴、湖州人叫“台子”,杭州称桌不称台。吴语统称“铜钿”杭称“钱”,吴语用“着”(着棋)杭用“下”,吴语“面孔”杭叫“脸孔”,吴语“着衣裳”杭叫“穿衣裳”。吴语中,文白两读的字,如“家”字,“人家”读作[go],“作家”读[jia],杭州话只读[jia]没有[go],“问题”的“问”,吴语文读[wen]白读[men],杭州话只读[wen]。解放初期苏锡常的本地官员不会讲普通话,喜欢讲一种文读吴语,就是这种腔。锡剧道白里常用此咬字,听了难受!

 镇江  镇江市区一口苏北话,语音,风气,社会习俗同周围的句容、丹徒不同,原因是南北朝时,曾把即将沦陷的徐州整座城市南迁到镇江,历史上称镇江为南徐州,故镇江市区少吴音。

 上海  今天的上海话与明清时的上海方言不同,其区别最能看出苏锡沪嘉一带方言的变化。最早记载上海方言的是明正德七年的<</SPAN>松江府志>,该志记: 方言语音皆与苏嘉同,间亦小异。如谓人曰渠,自称曰侬,问如何曰”nan han”,谓虹曰”hei”,谓此曰”ge li”,谓多少曰”ji hu”。以上声为去声,去声为上声(如呼想为相,念相为想,读鱼如吴)。松江府在明朝认前属嘉兴府,所以在语音上,松江府城视上海为轻,嘉兴为重。到清代便让位给苏州了。民国以来上海话的地位不断提高,苏南、浙北的方言反受上海一话影响了。

 苏锡常  这是吴语保存相对完好的地区。吴语的基本特征是保存了古汉语全浊声母系统。这正是北京语系中的语音不正之处。所谓古汉语“帮旁并、端透定、见溪群三级分法”,相当于现代语言学中的塞音、塞察音有清浊之分。北京话步布不分,谢卸不分,道到不分,郑正不分,都是把浊音读成清音,吴语却能区分。

吴语常有文、白两种读音,(杭州段中己有涉及),其中白读和土语很可能与古吴语遗存有关。如“日”读“热”,“问”读“men”,“ 许多”讲“恒信”,“这里那里”讲“意答过答”“意汉过汉”“意汗泥里”,“无、麻”同音,“鱼、吴”“黄、王”不分,等等。这些都需发掘整理,与现存侗台语对照,寻找遗存根据。

 原本吳国的语言,只可能在少数山区岛湾留存些孑遗,在地名、人名及一些专用名词上留有痕迹。吴越独立的语言早己不复存在。

 

 研究吴文化,是指吳国的文化。李学勤教授主張吴文化就是研究吴地文化。而吴地就是讲吴语的地方。于是有本书《吴文化简史》就把吴地的圈子,划为苏、锡、常,沪、嘉、湖六个地区。即旧时苏州、松江、常州、湖州、嘉兴五府。这本书对超出五府六市的吴国文物、史实,釆取“凡是不属于这个地区的史实,基本上沒有写进去”的办法回避,把宁镇地区出土的大量吴国文物和史实抹去了,其用意是为“某某市”为“吴文化发源地”的局部地方主义服务,对吴文化的研究有百害而无一益。  

 因此,我不赞成吴文化是吴地文化的主張。本文从甲骨文的“吴”研究起,就是想把真实的“吴”、各个历史时期的“吴”字拿出来,以研究真实的“吴文化”。

                       

                      本节主要参考资料:《吴语研究》(三) 颜逸明文《吴语三论》05.4版

                                           《吴文化简史》宗菊如 戈春源 冯普仁著 05.11黑龙江出版

 

吳论第三章 考吳国历史(中) (2014-02-20 18:29:51)转载▼标签: 出土吴器铭文考证吴史同簋宜侯夨簋者減钟夫差盉 分类: 12.吴论 
                   考吳国历史(中)

二、 由出土吴器铭文考证吴史。

1、  同簋。

西周中期懿王时的《同簋》中,出现了“左右吴大父”之铭。西周经一百多年传承,历经文、武、成、康、昭、穆六代王,都任用吴大父们为近臣,左右吴大父还可能世袭,吴大父的职责,战时是带兵勤王、征伐,平时为王室管理狩猎场的山林、负责供应祭祖时的牲畜。所谓左右,就是“吴大庙”中分列王季左右的泰伯、仲雍。 
《同簋》铭文:“隹十又二月初吉丁丑,王在宗周艾白右,同立中庭,北卿,王命同左右   《同簋》吴字

吴大父,司易林吴牧,”是说周王要左右吴大父继承祖业,管好山林。这说明泰伯

一族很可能沒有奔吴,而在周原为王室效劳,或者只有一小部分人南下,泰伯本人

并没有去江南。而泰伯、仲雍的直系子孙世袭为官。

 

  2、 宜侯夨簋。
   《宜侯夨簋》1954年6月出土于江苏丹徒龙泉村烟墩山,是建国初期新中国出土最重要、最早的青铜器之一,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宜侯夨簋》的铜质、形制、纹饰都属西周早期的中原铜器,根据铭文内容为虞侯夨被周天子迁封到南方当宜侯时,由中原带到江南的青铜簋。同出的其他铜器(计12件)和原始青瓷豆,都具有江南特征,应为本土产品。

                                       《宜侯夨簋》铭文

    《宜侯夨簋》的腹内底有铭文12行,100多字。内容可分三段:第一段说康王看了武王、成王的伐商地图,又看了南国的地图。于是,康王进入大社,面向南方,对虞侯夨举行册封仪式。第二段为册命的全文:

 王对虞侯夨说:迁侯于宜。赐你美酒一卣、前商美玉一块、红色的弓一把、红色的箭矢一百、黑色的弓十把、黑色的箭矢一千(此为授于代天子征伐之大权)。 赐你土地有山谷肥田三百口、有口地一百二十、有城邑卅五座、乡村一百卌个(此为封土)。赐你己居住在宜地的前商王族十七族姓、赐甸民七族姓、庐民二百五十族姓、赐已在宜地的庶人六百十六族姓(此为授民) 。 第三段写宜侯夨受封后,称颂周王的美德,并为其先人虞公父丁作此祭器。(注:由于此器破碎失字,以及各家对个别字解释不同,所译有所不同,此取泛说。)
  
    《宜侯夨簋》出土五十多年来,老-辈考古学家郭沫若、陈梦家、谭戒甫、唐兰、陈直等,以及后生几代学人,对铭文内容、年代、意义的争论,至今尚未定论。其中焦点是虞、宜的地望及其与吴国的关系,由此引发泰伯奔吴、吴国迁徒等一系列吴国历史问题的争论。
    一种观点认为宜地在铜器出土地镇江丹徒一带,泰伯奔吴是到宁镇地区,到寿梦时才迁到常锡苏地区;第二种观点仍以史藉为准,认定奔吴是到无锡梅村;第三种观点将宜释读为俎,推为徐州东南沮水畔的柤地;还有种观点认为,泰伯奔的是虞(即北吴,今陕西宝鸡与陇县交界处的吴山),到第五代时才由康王册封到南方宜地;还有学者释虞为虎,与吴国亳无关系。但主流观点是认为宜为宁镇地区。

 

     浙江董楚平先生在九十年代新提出的学学是:周王朝分封宜侯夨,是为了监临东夷,取得越族的支持。在长江下游,周文化最早出现于宁镇地区,时间是西周早期。而不是殷末到无锡、苏州。旧史盛传“太伯奔吴”,其实太伯所奔的是北虞,五世周章是“吴太伯”一人之分化。《汉书.古今人表》称“吴寿梦”为“十五世”,按《史记》记为“十九世”,历来学者皆斥《汉书》伪,若除去太伯、仲雍、季简、周章,寿梦正好十五世,《汉书》无误,而是《史记》错将“南吴是由北虞分封出来的”写成“北虞从南吴分封出来”。 (见董楚平先生著《中华文化通志》第二典《吴越文化志》P64)。

 

 我前些年研读此章,并不以为然。近日为撰写《考吴字》篇二《西周》鈡鼎文“吴”,遍查己发表和著录的西周青铜器中,有“吴”字的共21种36件。其中穆王时的《师酉盘》铭有:“隹王元年正月王才吴各大庙”。此证穆王在登基的元年正月去吴大庙祭祀。吴大庙就是祭祀吴大伯等的祖庙。懿王时的《同簋》中,出现了“左右吴大父”之铭。这说明西周一百多年来,历经文、武、成、康、昭、穆六代王,都任用吴大父们为近臣,左右吴大父还可能世袭,吴大父的职责,战时是带兵勤王、征伐,平时为王室管理狩猎场的山林、负责供应祭祖时的牲畜。泰伯很可能并没有奔吴,而在周原为王室效劳,只有一小部分人在康王时受封南下江南宜地另立为侯,泰伯本人并没有去江南。


     考古学界常常多说并存,这需要时间的考验,要留待新的出土文献,留待多例共证,形成共识定论。好在新发现的清华楚简中,有“类似《竹书纪年》的编年体史书,所载史事始于周初,下及战国前期。”(见李学勤教授文章《论清华简“保训”的几个问题》,载《文物》09年6期P76)。

 

    历史真相很快便会大白于天下,我们拭目以待!
  

 

3、者減钟  史藉讲“寿梦乃大”,因此吴国何时立国便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泰伯奔吴,建立了吴国,吴立国700多年。由庄若江等编写,中央电视台十频道拍摄主播的大型科探片《说吴》就主此说。泰伯长周武王两辈,吴建国比周灭商早七、八十年,中国先秦史该改为夏商吴周了。

 第二种稳妥些的说法是:寿梦称王,才立吴国。在此之前,仅称侯,未称王,《春秋》经、《左传》上凡称吴首领,概称“吴子”,公侯伯子男,四等小业主。寿梦大约活跃在公元前580年,公元前到473年吴灭,吴立国也就百多年。

     我赞同第三说,吴称王立国在皮然一代,比寿梦早两代,其根据是青铜器《者减钟》铭文。


                                     者减钟


    《者减钟》,1761年(乾隆廿六年)在江西临江出土,共十一枚。其中最小的一枚无字,作金文计算十件。现仅存五枚,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中囯历史博物馆各一枚,台北故宫博物院二枚,其余五枚藏、佚不详。各钟铭文的铭文大致相同,均为:

 

“隹正月初吉,丁亥,工䱷王皮然之子者减择其吉金,自乍谣钟。不帛不骍,不泺不雕,协于口灵龠,俾龢俾平。用旗眉寿鲧厘,于其皇且皇考,若召公寿,若参寿,卑女龥龥韵韵,龢龢仓仓,其登于上下,闻于四方,子子孙孙永保是尚”。

铭文释读众说不一,但有几点是可确定的:

     1、“工吾王”的提法与寿梦、诸樊、余祭、余昧、僚等青铜器囯号的题铭一致。是吴国最早出现的国号。

     2、皮然、者减两代工 王与颇高(句卑)、禽处(去齐)对应。吴称王立国应在公元前750年前后。钟的形制、纹饰,铭文字体、风格,均与中原晋国春秋早、中期器相仿。此证至少寿梦的前两代便已通于中囯。

     3、泰伯奔吴,直奔无锡梅村之说不能成立。梅村说东汉才起,距泰伯生时己越千年。己无遗迹遗存。所谓“奔吴”,不如称“趋吴”,是经历十多代人,由北而南,自西向东,逐步迁移才最终到达的。

     4、铭文在提到皇祖皇考后,提到了西周建国初期三大功臣之一的召公,召公是武王之弟,与周公、毕公三位同辅幼主成王,在建国仅五年,天下远未安定的条件下创业而不喧宾夺主,但与泰伯后裔究属何种关系,就不清楚了。“召公”说在台湾及国外考古圈里偶有涉及,大陆考古学界似无动静。

  5、铭文字体端庄,结构近齐鲁,与后来吴器铭体回然不同。分析应为称王初期,脱蛮不久,请中原文士操笔所致,此时尚未形成吴国自己的风格。

                          本节主要参考资料; 1.[吴越文化志] 董楚平著 2002年6月出版

                                           2.[故宫文物]月刊 台北故宫民国七十五年十二月 P11

 

 4、 寿梦戈  吳王寿梦是率领吴国进入中原视野的第一位君主,《春秋》记载“寿梦乃大”,寿梦时吳国都城在那?
                                                           吳王寿梦戈

 

     这是目前能见到的吳王寿梦唯一的有铭戈,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馆。其型制与中原春秋中期戈基本一致,与后面的历代吴王戈都不同。此戈可能为清宫旧藏,正反两面各有铭文四个,郭沫若先生释为“邗王是野”、“乍为元用”,邗王即吴王,邗国在现扬州附近,吴灭邗后袭用其国名。此戈援面有血槽,短胡,管鉴下部有孔,鉴上端与内,有鸟兽形的透雕。

 寿梦自称邗王而不像他的前辈称䲣王,而邗在扬州,这便引发了寿梦时吳国是否曾定都扬州邗都的别议。

 寿梦当政时,他的儿子—太子诸樊有把剑,铭文为“工䱷太子姑发”,可见寿梦也应该有工䱷王剑、戈的。我推测。吴国当时已推行双都制、多都制。扬州的邗都是北上征战的别都。

 吴国的城,史藉中记载的不少。《左传》中记载有:鸠兹城、固城、朱方城、邗城;《吴越春秋》中入记载有阖闾大小城;《越绝书》中记载有:吴大城、吴小城、伍子胥城、居东城、麋湖城、欐溪城、巫欐城、摇城、古城、无锡城、毗陵城、毗陵县南城、曲阿城等。但明确可考的不多;而考古调查时发现的一些古城址又常不见于史迹。

 基本可考的吴国城址有:

 牯牛山古城 位于安徽省南陵县石铺乡,1985年发现。南北长900m、东西宽750m,四周有四条古河道环绕,形成四方形的护城河,河宽20-30m。经安徽省考古所、华师大遥感实验室调查,己确认是西周晚期遗址。城内文化层厚达3m,出土有原始青瓷、印纹硬陶、石器和青铜器。可能是吴国经营铜矿开采冶炼的中心。

 固城 位于江苏省高淳县固城镇,俗称“楚王城”,有内城、外城组成,东西长1450m、南北宽800m,城恒周长3915m,夯土堆筑,墙基41m、墙顶宽25m、残高4-6m,外有护城河,内城呈长方形,东西长196m、南北宽121m。古城四周群山环抱。内城曾出土西周青铜戈、编钟、箭镞箭等。固城史藉有载,《左传》记楚伐吴、灭濑。固城原为吴的濑绪邑,后属楚,后又为越据。

 平陵城 位于江苏省溧阳市西35公里,方形城墙,周长1000m,泥土堆筑。考古调查时多见汉陶。《溧阳县志》记:“周景王四年吴筑古城为濑渚邑,昭公七年楚伐吴,灭濑,吴迁其邑于陵平山,名陵平。十六年,楚败吴军,取陵平,更名平陵”。

 朱方城 位于镇江东南的谏壁镇至丹徒镇一带,北临长江。《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记:齐国庆封“奔吴。吴句余予之朱方”。《史记》:“王余祭三年,齐相庆封有罪,自齐来奔吴,吴予庆封朱方之县,以为奉邑”。但朱方城的遗址至今尚未发现。可能在长江河流的南北摆动中陷入长江中了。

 阖闾城 位于无锡市胡埭乡与常州市武进雪堰乡之一间,东、南均距太湖一公里,城呈西北-东南向布置,长1300m、宽800m,城中还有墙隔出东、西两城,东城面积约40万平米,属无锡管辖;西城面积约64万平米,属武进管辖。残余城墙高2-3m、墙基宽20m,四周原有护城河。城内外有大量马家浜、崧泽、良渚及吴文化遗存。阖闾城至今未作正式考古发掘。2008年无锡市组织的考古复查称发现城南也属城址,延伸至今武进港边,形成阖闾大城。但未出土任何可资查验的物证,而武进港系上世纪七十年代新挖,原无河道。2009年5月武进在阖闾城西北调查发现多处春秋遗址群,并即将对阖闾城西城区吴文化层堆积厚处及城西遗址群开展正式考古试挖。这次试挖将有南京博物院、江苏省考古研究所正式参与和组织。

 淹城 位于常州市南的武进湖塘镇,有三重城墙和三道城河,分外、内、子三城,这是保存最完整的春秋古城。外城呈不规则圆形,周长2580m、外护城河周长达3000m,子城亦称王城,呈方形,周长457m,墙残高10-11m,遗址四周及城内大量分布有土墩墓200多座。遗址由省、市考古部门进行过多次正式发掘,但考古报道历经十多年未正式发表!出土文物部分存展在《淹城博物馆》,有吴国青铜器、陶器、瓷器、独木舟等上千件。

 吴大城及吴小城 位于苏州市,《越绝书》云:“吴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三尺,陆门八……阖闾所造也。”“吴小城周十二里,门三皆有楼”。吴大、小城常与阖闾城相混淆,因都由阖闾所建。《史记.正义》说:“寿梦卒,诸樊南徒吴。至二十一世孙光,使子胥筑阖闾城都之。今苏州也”。《吴越春秋》所记吴大城八门名,娄、匠、盘、蛇、阊、胥、齐、平,确与今苏州城门名相同。但苏州城旧址考古提供的春秋建造证据不足。这造就了史藉学派与部份考古学者的歧见纷争。

 邗城 位于扬州北郊蜀岗,这一带山丘西连六合、东至黄金坝,原为邗国都邑。邗源自东夷、淮夷,山东龙山文化与中原的河南龙山文化共同创造了黄河文明,但中原商、周历代王向来乱视“人方”,几百年征伐,两败俱伤,纣王征夷还亡了国,西周厉王伐夷被共了和。而东夷由黄河退居淮河,再退至长江北建立邗。“干”字甲骨文像桠杈的木棒,象捕鱼之器。邗国便是江海边捕鱼民族之国。《左传》载:“鲁哀公九年,吴城邗,沟通江淮”。吴国在邗设城,建了第二都。

 哀公九年即夫差十年、公元前486年,在《左传》中,“吴城邗”是夫差干的。夫差与寿梦差了四辈,中隔五代九十年,寿梦王邗说明“吴城邗”要早九十年,但史藉失载。要不便是郭沫若译错了,“是野”是真正的邗王名,不是寿梦。可历史学界、考古学界五十年来并无异议。

 对此,我主“吴都扬州说”,理由是:寿梦的接班人、吴王诸樊的青铜剑铭文,也可佐证:诸樊在扬州上班。诸樊剑铭文及求证,且听下章分解。

 寿梦自称邗王,恐怕他的办公地点,经常在江北扬州!

 

5、诸樊剑   1959年12月,安徽淮南市蔡家岗北赵家孤堆战囯二号墓出土一把青銅剑,有铭文35字,现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这是吴王太子诸樊最重要的宝剑。
                                         诸樊剑及铭文


 铭文为:

工䲣大子姑發聑反自乍元用,才行之先。且用且获,莫敢御余。余處江之陽,至于南行西行。

接班当上吴王后,诸樊还有一把剑,1983年1月出土在山东沂水县诸葛乡略疃村北坪子春秋墓。

铭文为:

    工䲣王乍元祀,用冢其江之台,北南西行。 

“余處江之陽”。我住长江之阳。何为阳?江北为阳,江南为阴。所以江阴在长江南岸,淮阴在淮河南岸,汉阳在汉水北岸,扬州谓之江阳。吴王太子诸樊的办公地点在扬州邗城。

“至于南行西行”:这是诸樊父王寿梦的经营大略,南行占据太湖流域,建立后方基地,那里有百越,取和、交的策略逐步蚕食扩张;西行抗拒强楚,楚在上游战船顺流而下占尽优势,楚实力强大往东扩疆顺理成章。西行是反扩张、求生存。

“用冢其江之台,北南西行”:诸樊接寿梦班,担任吴王后,把“北行”放在首位。吴国据长江下游两岸,要增益拓展疆土,诸樊确定要将北行定为首要战略目标!因此,北上争霸不是夫差才起之志,早五代吴王,从他爷爷起就是吴国的基本国策了。

从吴王青铜器铭文本身的内容出发,《左传》《史记》等古藉的有关记载得改写:

1、自寿梦起,扬州邗城便是吴国付都,由太子诸樊镇守。

2、寿梦一代,南行是最首要的基本国策。苏、锡、常在这期间,才被吴国扩展为领土。在此之前,仅为百越所据。苏、锡、常的考古出土,到春秋中、后期,也就是寿梦后,才出现吴文化因素,在此之前是越文化。

3、苏、锡、常以西,以茅山山脉为界,句容、溧阳、金坛、丹徒、镇江、南京一带,与江北的扬州、仪征一带的长江两岸,是中期吴国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些地方的土墩墓量多,吴文化堆积层厚。太湖流域的越式石室土墩墓多,吴文化堆积层相对要薄。

4、诸樊任吴王后,更将北伐定为最首要的基本国策。开邗沟挖运河,不是始自夫差,而是要早近百年的诸樊一代。

5、西行战略实施得最好时,是在阖闾、伍子胥、孙吴那一代;北行战略实施得最有效时,是在夫差、伍子胥一代。但战略方针早在寿梦、诸樊时就确定了的。

6、寿梦的四子季札,是全盘北化、接受了中原教育的吴国知识精英,最为寿梦欣赏,却最反对长兄北行中原的战略决策。这是造就吴国内讧,人才浪费;阖闾夺权又为中原不齿;夫差继任却盛极衰败的关键。

 

        我认为:治吴史,应以吴王自述为准!

 

6、阖闾残钟   吴王阖闾在吴史中是举足轻重、震惊中原的重要人物。但在古史藉中阖闾有两桩公案,为历代儒生们所不齿。因此阖闾功过参半,地位不如他爹诸樊、他爷爷寿梦,更远不如他的先祖泰伯、四叔季札。我不以为然,试作考证。

 阖闾的两桩公案:一桩是刺僚门-上台不光彩,一桩是妻后门-占郢后奸淫。

 先说刺僚门。

 孔子在《春秋.昭公二十七年》中记:“夏四月,吴弑其君僚。”阖闾弑君上台,靠专诸刺杀吴王僚夺的权,不光彩。其实,吴国向来遵照先周祖制—长子继统、兄终弟及、弟传长孙,这是游猎、游牧民族的传统,做部落酋长,必须身强力壮,身先士卒,带领大家围猎追逐,幼子继统无法服众,这种兄终弟及、弟传长孙的传统,先商、先周都这么做的。寿梦卒、传长子诸樊;诸樊卒、遵父志传二弟余祭、欲四传可至季札;余祭卒、传三弟余昧;余昧卒、应传四弟季札、季札坚不受,此时应传长房长孙阖闾,余昧却将王权传给自己三房的亲子僚。这不合祖制,如果季札主持公道,便没有刺僚了,但季礼已经全盘北化,轻先周祖制重西周礼制,也很可能季札本人重僚轻光,偏心眼立僚为王,要不阖闾上台他拂袖而去呢!我认为阖闾上台合祖制!那时不兴竞选制,宫廷政变是唯一出路,当代世界也个不乏此例,孔子不该说三道四。

 再说妻后门。

 所谓占郢,郢是楚国首都,占郢就是打败楚国,占据楚都郢。所谓妻后,就是强奸楚昭王的王后。这事发生在公元前506年(鲁定公四年、吴阖闾九年、楚昭王十年),吴王阖闾经对楚决战五战五捷,于十一月庚辰突然直插楚国首都“郢”,取得了以弱胜强的辉煌胜利,震惊中原列强。楚王及将领们仓慌逃命,连老婆孩子都顾不上,都只身出逃了。留下的楚国王后、将相老婆和娘,给占城的吴王及将领们,按班论级都给“妻”了,这就是发生在2500年前有名的妻后门。

 孔子在《春秋.定公四年》中记:“庚辰,吴入郢。”

《左传》中记:“庚辰,吴入郢,以班处宫。”(以班处宫的意思是说按班论级,对应进宮实施报复性奸淫,阖闾妻楚昭王后及宫中女子,伍子胥妻楚相子常家眷……)

《公羊传》中记:“庚辰,吴入楚…君舍于君室,大夫舍于大夫室。盖妻楚王之母也。”

《榖梁传》中记:“何以为之吴也?狄之也。何谓狄之也,君居其君之寝,而妻其君之妻;大夫居其大夫之寝,而妻其大夫之妻,盖有欲妻楚王之母者。”

 当时的各国史书、各大通讯社,看来都报道了!

 西汉《史记》记:“冬,吴王阖闾、伍子胥、伯嚭,与唐、蔡俱伐楚,楚大败,吴兵遂入郢。辱平王之墓,以伍子胥故也。”“吴乘胜逐之,五战及郢。巳卯,昭王出奔,庚辰,吴人入郢。”司马迁没在妻后上大做文章。

  到了三百年后的东汉,赵晔的《吴越春秋》报道得更细:吴王入郢,止畱伍胥,以不得昭王,乃掘平王之墓,出其屍,鞭之三百,左足践腹,右手抉其目,誚之曰:“谁使汝用讒諛之口,杀我父兄,岂不冤哉!”即令阖闾妻昭王夫人。伍胥、孙武、白喜亦妻子常、司马成之妻,以辱楚之君臣也。

 [西晋]《列女传》更增记为:吴胜楚,入郢,昭王亡,阖闾尽妻其后宫。次至伯赢(注:秦穆公之女,己故楚平王之夫人,现任楚昭王之毌。)伯赢持刀曰:“……妾闻生而辱,不若死而荣,以死守之,不敢承命。”

    看来,史藉记载,越早越简,越晚越繁,越情节戏剧化。著名的苏州近代学者顾颉刚先生称这种史学传统为层累效应。吴国不少史事,大都皆出此辙。1955年6月,安徽寿县西门的蔡昭侯墓,正式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青铜器,其中有现存上海博物馆的吴王阖闾鉴,还有一堆54块碎片,这是一堆吳王阖闾钟(一套13件甬钟)的残片,这批残片现存安徽省博物馆,经拼对研究,阖闾在这钟的铭文中记叙了那次入郢战争。13件甬钟的铭文大同小异,经郭若愚先生拼缀重译,铭文曰:

是严天之命,入城不赓。寺春念岁,吉日初庚,吴王光穆曾辟金青吕尃皇,以作寺吁龢钟。振鸣且焚,其宴穆穆,简简和钟,呜阳条虡,既孜且青,埶孜且紫,维絣辟春,華英有庆。敬夙而光,沽沽羕羕。往巳叔姬,虔敬命勿忘。

铭文的后面大部份内容是说:阖闾选了个吉日,铸编钟作女儿叔姬的陪嫁。关键是头句话:“是严天之命,入城不赓。” 意思是:我是严格遵照上天之命,入城不进民宅,不抢民财,不扰民。

 “赓”写如上图,这字《说文》解为古文“续”字。我看此字从庚从贝,象双手护着宝贝。入城不赓就是不抢掠宝物钱财。解放军进大上海、进无锡城不进民宅睡马路,吴军官兵进郢城不睡马路睡王宫、官邸,不抢民财尽占敌产。很不错的事,阖闾的入城纪律制订、执行得不错。至少他自己认为入城不赓的纪律是值得称道、留芳百世的。阖闾是尊民、爱民、不扰民的。

至于“妻后”也不值得大惊小怪,现代网络语言真不乏“操你妈”之类;美国人审911疑犯,还以当疑犯面对他老婆性侵犯为威胁手段逼供呢!儒生为官,三妻四妾,处宰的儒官妻女也是罚没到现官家中为性奴的;人类的欲根本是兽性,男人有了权,有了财,可以为所欲为时,便是性霸占!

其实阖闾到真是文武双全,治国全才。他评吴国现状时说:“吾国僻远,顾在东南之地,险阻润湿,又有江海之害,君无守御,民无所依,仓库不设,田畴不垦”,虚心向伍子胥讨教治国之策,(见《吴越春秋.阖庐内传》)。《史记》说“阖闾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1972年由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竹简中的先秦佚文《吴问》中,记载了阖闾与孙子探讨田亩赋税制变革对晋国六卿存亡的作用后,阖闾强调:“王者之道,厚爱其民者也。”阖闾的崇材、纳善、民本、节俭之风,是吴国摆脱贫弱,国势转强,称雄中原的坚实基础。

                     本章主要参考书目:1、《楚事编年辨》徐显之著 2009年2月学苑出版社版

                                             2、《孙子兵法》银雀山汉墓竹简  文物出版社1976年版

 

7、夫差盉


                    夫差盉                                          夫差盉铭文

     两周青铜器铭,大凡分作纪功、祭祖、陪嫁、记事,书赠一个无名无姓的“女子”者,只此《夫差盉》一件。

 《夫差盉》由上海博物馆常年藏展,是香港何鸿章先生捐赠的。盉高27.8cm、口径11.7cm、腹径24.9cm,口上有个扁平的盖,盖上有链与提梁联接,孤形的提梁是一条中空的龙,龙头做成倒酒的咀,龙尾小而上翘,龙脊上饰两段透雕蟠龙,中段漏空便于手提,龙头有尖角,颈部饰鳞纹,腹的另一侧有脊饰,与提梁的两段相同,壶底置三个兽蹄形足,足上部饰兽面纹。形器庄重大方、纹饰精美。1980年苏州吴县枫桥何山东周墓出土的一件楚国盉,常年陈列苏博,外形相差不多,应是楚占吴越后,役吴国工匠仿作之物。楚盉有铭:“楚叔之子孙途为之盉”。也可能是阖闾入郢抢来的战利品。吴地不少博物馆都有吴、越墓中出土的原始青瓷盉展出,形制与此大同小异。

 吴王夫差当政22年,他留下的有铭遗物20多件,除了大量的兵器剑、矛、戈,只有实用水器青铜鉴,此盉为青铜礼器,实属绝无仅有!

更奇怪的是盉肩上有12字铭文:

敔王夫差吴金铸女子之器吉

 敔王   吴王夫差的20多件有铭青铜器兵器所铸国名,大多数为“攻敔王”,鉴用“攻吴王”,此处称“敔王”为特例。

    吴金   吴金不是吴国之金,吴在此同御,是指“用吉金”。

    女子   “女子”指谁?春秋晚期的青铜器铭,嫁女娶妻都标国名或父姓,只有这件《夫差盉》是特例,没有国名没有姓,这表明:这个女子不是贵族,原有社会地位低下,却在吴王宫中获得夫差宠幸。这个“女子”非西施莫属。

 古藉上,《春秋》、《左传》、《国语》、《史记》都不载西施此人,因此有学者推断世上并无西施,因正史不载西施,西施故事属后世演义。

 但《战国策》上有:“世无毛嫱、西施,王宫已充矣。”《管子.小称》有:“毛嫱、西施,天下之美人也。”《庄子.天运》:“西施病心而膑其里。”连屈原的《楚辞.九章》也说:“虽有西施之美容兮,谗妬人以自代。”这些都说明,战国时代的先秦其它文献都有西施的记载的。

《夫差盉》铭文证实了夫差确实宠幸西施,是中了越王勾践的美人计的,从此误国灭国,走向败亡,此盉是实证。

               本章主要参与文章:  《吴王夫差盉》陈佩芬作载上海博物馆集刊第七期 1996年

                                   《江苏吴县何山东周墓》 载《文物》1985年第五期

7、   中山鼎  

公元前473年,越灭吴,吴王夫差自缢,葬于苏州。吳国在极盛的顶峰上突然失败,教训良多,史籍有各种记载,试作考证。

    吳国盛极而灭,用了多少年时间。

     著作于战国的《左传. 哀公元年》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吳其为沼乎。”二十年后,吴国盛极而灭。现在拍摄的吳越争霸电视剧,均取此说。

     著作于东汉的《越绝书.一卷》说:越王勾践…反邦七年,焦思苦身,克己自责,任用贤人,越伐强吴。勾践只用了七年便反败为胜。


                                                       中山鼎铭文


     但我更感兴趣的是出土青铜器《中山王九鼎》铭文上的记载。

     铭文曰:吴人併越,越人修敩备恁,五年复吳,破併之至于今,爾毋大而耗,毋富而骄,毋衆而嚣。鄰邦難親,…

     勾践只用5年就翻盘了。

     青铜鼎出土于中山国王墓葬。该国由鲜虞族建立,都城名“灵寿城”。中山国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七雄之外的又一强国,位于今河北省的中部,其南、西、西北部与赵国为邻,北部与燕国接壤,东部连接齐国的领土,被称作“腹心”之地。它面积虽然只是五百里,却能长期纵横捭阖于大国之间。同时还出土有著名的《兆域图》。这是距今已有2300年历史,被专家鉴定为世界上最早的地图。

     中山国为鲜虞族、在北方旱陆民族中很特奇,中山王墓中的葬船坑设置,在北方古代墓葬中非常罕见,它的平面呈凸字形,北面挖有一条长沟象征着河道,船坑部分分为南、北两室。北室地面有精美的图画,可能原来存放漆有彩绘的主船。但因被盗,已经空空荡荡,只有大船腐朽后残存的零星彩色灰迹。南室原来并列放有三条大船,中间的大船灰迹上留有篷杆残迹和篷杆铜帽、帷幔铜吊环等;东西两船外侧原来都插着旌旗,旌旗杆首装饰着错银铜圆铃;西部的船上安放着铜纽钟;乱土中出有石磬,此外还有鼓的痕迹。三条大船的南、北部还各有一条小船。这说明鲜虞族是一支海上民族。

     鲜虞与北虞南吳,与同是海洋船民的百越有何关系尚无考证,但中山国王却異常关心地处遥远的江南吳国的兴衰。铭文记载距吴亡仅一百多年,要比司马迁近四百年,且未经抄转篡改。更重要的是它分析吴国盛极而败灭的原因很中肯:

    大而耗  吴国强大了却消耗太大,年年征战,四面树敌,主伐楚越,时不时还要伐陈、伐鲁、伐齐。大耗致使自我膨胀的吴国外强中干,连两国边民为采桑叶引起点小纠纷也要发起制裁,难怪引发金融海嘨、危机接踵而来。

    富而骄  吳国富强了却骄横霸道、不可一世了,“夫差次有台榭陂池焉,宿有妃嫱娱乡焉,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从,珍异是聚,观乐是务,视民如仇”夫差出行超过两宿必备池馆之乐,虽住一宿也必备女色之乐。早就把寿梦、阖闾创业时的艰辛抛之九霄,焉能不亡。

    衆而嚣  夫差攻城略地,占有中华半壁江山,人多势众,又在黃池勉强当上了霸主,晋、齐、鲁、宋等大国表面上都要听他的调遣,蔡、邾、陈、郯一流小国要朝贡纳献,夫差的野心更加嚣张,不可一世,听不进不同意见,把忠臣伍子胥杀了扔进太湖,宠养越国送来的美女,偏信奸诈贪赃的伯嚭,因此不出五年就亡国了。

 布什当政时的美国,不也有点大而耗、富而骄、衆而嚣吗?


吳论第三章 考吳国历史(下) (2014-02-24 19:58:00)转载▼ 分类: 5.吴越楚文化 
                 考吳国历史(下)

 三、由城址考古发掘考证吴史;

     1、葛城;


               丹阳葛城遗址位置图                                                                               葛城古城平面图

    考古专家在丹阳葛城发现了目前最早的吴国遗址!1977年,江苏省文博界11位专家会聚丹阳,认定葛城从西周延续至春秋,是已发现的时代最早、规格最高、延续时间最长的吴国城址,可称作“吴国第一城”。葛城遗址正准备申报第7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这是一个偏远的乡村,乡村的树林中有一个神秘地带,早在上世纪70年代,当地的村民都被一道厚厚的城墙包围着,一直到1976年,村民们搬离了这个围墙。为了种植庄稼,2001年围墙被向内推倒了。没想到32年后,一波又一波的考古专家来到了这里,专家们东看看、西看看,一个个都称价值非常高。那是一个高出地面4米左右的台地,四面环水的大土墩,中间洼,四周高,只有西边还残留一段城墙,它东西约200米,南北约120米,呈不规则的长方形。记者在现场看到,葛城遗址的现场目前已经是秋收景象,由于考古人员已经撤离了现场,丝毫看不出这里曾经有过一场庞大的考古。
         考古队长李则斌手指着一片挂满南瓜的高地说,“那就是剩下的城墙,当年很高,现在还高出地面7.5米。以城墙来看,这里只是内城,西周时这么大的内城规格已经很高了。和现代城市不同,古代的城有城有廓,即内城和外城,‘筑城以守君,造廓以卫民’,普通人不可能住在内城里。葛城的形制很独特,水和城环环相套,从内城往外走,越过8米宽的濠沟,就是60米宽的外城,城外又是一道濠沟。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两层水环绕两层城,但这肯定不是葛城的全部,专家们根据种种迹象推测,葛城可能有三层水三层城,总面积在4平方公里以上。这种水环城、城环水的结构和后来发现的常州春秋淹城一样。”
         南博考古所所长张敏表示,目前发现的吴国城址有安徽的南陵牯牛岭城、芜湖鸠兹城以及江苏的高淳固城、溧阳平陵城、武进淹城、无锡阖闾城、苏州吴大城,但是这些城址都建于春秋时期,而葛城的年代最早,建于西周,这也是它被称为“吴国第一城”的主要原因。

   葛城遗址发现了200多件陶器,这些陶器有绳纹的、折线纹的,还有席纹、菱形纹的,在城墙的考古发掘中,发现了磨制的石器。从文物来看,这个城应该是西周时期到战国早期一直被沿用的。
      在专家论证会上,专家们认为,葛城很有可能就是早期吴国都城。那么这个都城是不是就是泰伯奔吴之地?南博考古所副所长林留根说,“泰伯奔吴,是为了让位于季历,而季历正是周文王的父亲,周文王的儿子就是灭掉商朝的周武王。《史记》记载,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曾派人寻访泰伯的后代,找到了已经做了吴地首领的周章,并分封了他。考古队从城墙内找到的陶片最早的是西周早期,离泰伯奔吴的时代很近,但是这些陶片也可能早就埋在土里,后来在筑城取土时混进了城墙里。现在可以肯定葛城不晚于西周中期,但它最早筑于何年,由何人所筑还是一个谜,需要对城内进一步考古发掘。”             

     在葛城遗址的西面,还有高出地面的一个土城。城墙中段有一个近5米宽的豁口,那是考古的遗迹。如今豁口内爬满了南瓜藤,记者趔趔趄趄地走了很久才到另一头。考古队员告诉记者,这段城墙足足有65米厚,残留的高度达到7.5米。

    难道当年葛城需要这么厚的城墙来护卫吗?李则斌解释说,“65米是几百年内3次修筑后的遗迹,早期城墙只有10多米厚,而到晚期厚度达到35米,这表明葛城的防卫在不断加强。这与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大小国家之间互相征伐兼并的时代特点相一致。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吴国城址的城墙都是堆筑的,只有葛城早期城墙是夯筑的,规格更高,同时这种来自中原的筑城技术也反映了葛城早期与中原的渊源。”

    四面环水的葛城,如何让人进出?考古人员在内城的东南角,发现了濠沟两岸各有一个硬黄土做的墩台,根据墩台上木板的痕迹,当年就是在墩台上搭约6米长的木板,供人们进出,而不是大家所熟知的吊桥。

    考古专家们在内城西北角发现了大片的红烧土,面积约400平方米,这种遗迹让专家怀疑那里曾是宫殿,但是勘探表明,这里被破坏得很严重;另外,在第二道濠沟附近,有一座春秋时期堆筑的青龙岗,在护坡上,考古队员发现了三个青铜戟刺。戟是结合了矛和戈的一种兵器,可见在那个战乱年代,即使地处吴国腹地,葛城也并不是一个世外桃源。葛城是突然之间灭亡的,还是慢慢地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这恐怕是一个历史之谜。

    在葛城北偏西2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叫神墩的方形大土台,南北长80米,东西宽70米,高约4米,周围被30多米宽的水面环绕。

    在考古现场看到,原本高出地面几米的大土墩,如今已经成了圆形的平地,地上是一条条方形、圆形的沟,考古专家们还在上面寻找着。寻找也并没有令他们失望,一个个陶罐就出现在大家面前,只是经历了那么多年,它们已经破裂了。以为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土墩墓,但考古发掘后,并没有发现墓葬,说明当时的墓葬区和祭祀区是分开的。祭台的发现,让专家们惊喜,因为,过去大家一看到大土墩,就认为那是土墩墓,如今看来,也有可能是祭祀的场所。

    在丹阳博物馆内,记者看到一把长50厘米左右的青铜剑,记者试了一下,正好可以握得住。虽然经历了那么多年,但这个剑看起来还是比较锋利的,只是剑身没有铭文。出土时,剑插在一个直径半米,深约30厘米的小祭坑内。剑并不是常人能用的,由于剑棱上有缺口,说明它在当时是被用过的,但这把剑的主人究竟是一个如何显赫之人?它插在公共祭台没被人拔走,留到2000多年后,祭拜的又是什么人?插剑于坑内有什么心愿?与这把青铜剑有关的到底是一个什么?

      葛城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中国考古学会会员、省吴文化学会副会长肖梦龙透露,镇江市首次发现吴国古城遗址,距今有近3000年的历史,是目前江南地区考古发现吴国最早的一座城池。它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镇江是吴文化的发源地,是西周时期吴国政治、文化、经济的中心,也充分证明吴国是在春秋中晚期才迁都苏州的。位于该市丹阳珥陵镇的葛城村。在考古现场,虽然“葛城”已经在地面消失,但古城的轮廓依稀可见,护城河清晰可辨。只不过,曾经高达10多米、宽约24米的城墙,已经被杨树林替代,岁月无情,战火纷飞,但仍然有约50米城墙伫立地面,只不过地面高度只有5-6米。据考古人员测量,这座名为“葛城”的古城东西长200多米,南北长190多米,占地面积达3.62万平方米。
      据历史记载,“宜城”曾是吴国的首都,在现在的镇江市大港一带。但迄今为止,却一直没有发现“宜城”的遗迹,而这座古城的发现却起到了一个最好的旁证。经过一个多月的发掘,考古人员根据土城的土堆层构造和火烧土房屋遗存,以及一件名叫“钺”的石器,已经初步断定城墙的高度和年代。肖梦龙告诉记者,它的发现,证明了在西周中期至春秋中晚期,镇江就是吴国的领域,进一步验证了吴国是在春秋中晚期才移都苏州的。也就是说,镇江是吴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在葛城中央,考古人员发现,有一座房屋的遗址,这座房屋很大,现场遗留的火烧土证明,这座房子的面积至少在25平方米以上,而当时一般住户面积也只有10平方米左右,这座房子用途还有待于进一步考证。
         葛城四面高墙,南北各有一个大门,四周有名为“鹤溪河”的护城河。1976年之前葛城依旧居住着延续下来的后人。但四周城墙和护城河却给外出农耕带来了很大的麻烦。后来,有人提议索性搬出城外,这样居住在城内的人家,便陆续迁出。为了将空城合理利用,居民们先后推倒城墙,在里面耕种,这样好端端的一个古城,很快变成了农田。

    2008年1月,南京博物院考古所人员一个月的考古试掘,丹阳葛城古城址的城墙、城壕均有新发现。在对遗址进行全面勘探的基础上,南京博物院考古所的工作人员在城址上选择不同方位、不同的功能区进行试掘。截止到目前,试掘探沟6条,发掘面积355平方米。通过对主体城墙的试掘,考古人员已确定葛城存在于春秋时期的两道城墙,由于建造时间有先有后,存在明显的叠压关系。同时,城墙以外已发现多条城壕,并且在建造时间上也有早晚的区别。从挖掘情况来看,现已发现跨越城壕的木桥遗迹,灰坑、陶片及红烧土等春秋时期的生活遗存。考古人员证实,该城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存在,并被使用。主体城墙现保存的最高高度达到7.5米,足见当时城墙十分宏伟壮观。同时,葛城东南西北四座城门以及城内东西、南北两条道路,跨越护城壕的出入口及桥梁遗迹等都得到了确认。南京博物院葛城考古试掘负责人认为:葛城春秋城址的布局、性质和时代关系十分复杂,考古工作还将在整个城址内充分开展,相信葛城的重重谜团会在今后的发掘工作中逐步解开。

 

       4、淹城;


                                                  淹城                                                                                                     淹城遗址

        位于常州市南约7公里,是我国目前西周到春秋时期保存下来的最古老、最完整的地面古城池,是一座三城三河形制的古城,面积约0.6平方公里,迄今已有将近3000年的历史,现为全国重要文物保护单位。
         这里留下的都是造化的杰作:江南水乡充盈清澈的碧水,沃野上千年遗留下来的几何图形般的丰碑,以及许多蕴藏在地下的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当地人有这样一种说法:“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春秋看淹城”。可见“淹城”在人们心目中有着不同凡响的吸引力。
        1958年以来,淹城出土了大量几何印纹陶罐、缸、瓮、钵和青铜器(如铜编钟、铜鼎),在内城发掘出的独木船,轰动了中国考古学界,最大的一只为整段楠木火烤斧凿而成,长11米、宽0.9米、深0.45米,被誉为“天下第一舟”,现珍藏在北京博物院。

 

     5、城;

 

 

                                         阖闾城图

 

    城即阖闾城, 阖闾城位于太湖北端,无锡与常州武进的交界处.阖闾城在1958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从未正式考古发掘过。2007年3-6月由江苏省、无锡市两级考古研究所组成的阖闾城考古队对阖闾城范围进行了复查。城中有道城墙,把阖闾城隔为东西两城,现东城属无锡胡埭镇,西城属武进雪堰镇,约占全城三分之一,西城占三分之二,东城墙外原来有一道护城河,现地形图上已湮没,应是古城的证明。

 

    6、木渎城;

 

           木渎城示意图-粗黑线为城墙遗迹                                   探沟探明的城墙及护城河

 


    2009年11月至2010年7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苏州市考古研究所,联合对苏州西郊木渎城进行第一期考古调查、发掘,其成果评上了2010年《十大考古》。这次考古的初步结论,确证了这里是春秋晚期吴国最后的都城!规模要远大于常、锡间的小阖闾城。

    木渎城遗存极不规整,城墙沿木渎盆地边缘分布,南、北城墙之间的最大处距离为6728米,东、西城墙的最大处距离约6820米,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其形状不像按规划一次建成的城池,胥口东的两段〕〔形南北向城墙,像是对峙的两座城池。木渎城更像是一处随意翻、扩建的大杂院。

    据西晋时出土的《竹书纪年》:越国灭吴后曾两度、共111年据此为都,经越国多次改、扩建,早己改变了吴国建城时的原有结构。木渎城建城时间自春秋晚期起、延至战国晚期,共177年。

    木渎城自公元前510年吴王阖闾初建,到公元前333年楚占,前后共177年。吴国占用了37年,其中两度被越侵占。越国占用了140年,其间迁都琅玡29年,实际为都111年。木渎城为都的经历太复杂了,攻城破坏、灭国毁庙、弃城败落、回迁重建,导致木渎城遗址的布局零乱而复杂。

    《春秋》、《左传》、《竹书纪年》皆称木渎城为“吴”。

    因此,木渎城原名应为“吴城”。
     

     四、吴史概论。

我将吴史分为四段,分而治之

     第一段为泰伯史段;

     自商末泰伯起到周章前-代止,此为无文字无史考阶段。以考古出土为主,借用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的结论,用先周文化的标准器一连档鬲,对照先周文化南下支(即泰伯趋吴)的踪迹。为此收集到从内蒙朱开沟起,经陝西武功,歧山,湖北,河南丹江口,江西吴城,苏南宁镇常錫苏的近百份考古报告,得出先周文化东进支(即文武灭商)弃鬲用鼎,南下支用鬲拒不用釜鼎的结论。苏南吴人墓出土总有鬲极少出鼎,找不到鬲就不是吴人生活过的地方,(如无锡梅村从无鬲足出土)。沿有鬲点连起来就是先周吴族趋(不是奔)吴的路线。另外,比较同期的先周文化与先吴文化,可以肯定:先周文明是典型的野蛮的游猎文化,先吴文明是典型的文明的农耕文化(周步入文明,一是季历与农耕民族通婚,吸收姜戌文明,二是灭商后吸收战败的商文明,但这同泰伯无关)。先吳一族並沒有将先进的中原文明带到"野蛮"的江南来,恰恰中止了良渚文明的正常进化。好比蒙人,满人遊牧民族入主农耕社会一样,使江南陷入五百年无文字记载的野蛮期。

 也有可能,这一史段不存在。泰伯、仲雍兄弟俩根本没有到江南来,他们在大侄子武王建立的西周王朝中世代为侯,世代传承,到了康王时,为牵制强敌东夷,封泰伯、仲雍后裔夨到江南为宜侯。这一史实以出土金文穆王时的《同簋》为证

 第二段为宜侯史段;

 这一史段从宜侯夨(周章)起,到皮高称王前一代止,约十代。由《宜侯夨簋》铭文为凭,虞氏族团获得周天子授民授土的封赏后,开始定居建城讨。中原的先进文明带着赏赐的青铜重器和俘获的殷商遗族,大批湧入江南,吴地迎来了笫-次移民潮。遗址中开始发现商族特征的精緻的刻紋白陶,改变了江南只有红陶,黑陶,灰陶的格局。开始出现有几何纹硬陶纹飾特征的青铜器和玉器。成为中国东南方百越地区的文明先驱。

     但是,宜侯並不以周天子的封号为尊,要不然至今只称宜文化,轮不上吴文化了!这是西周封国上千,而绝无仅有之事。显示了泰伯一族不尊周礼,自命老子第一的族征。吴族墓葬,极少出鼎,-人一鬲是通例,大墓用列钟(前期用青铜,后期用青瓷明器替代),却无中原列国七鼎八簋隨葬。末代吴王夫差到黄池会盟争霸,言语中充满我是长房我老大的气焰。称吴不称宜,也体现泰伯一族不忘游猎祖制,吴,就是打猎吆喝的猎人,虞,就是背上扛只死老虎奔跑的猎人。

     宜的地望,应在江南水网地带。宜字为象形文字,象干栏式双层木构住房。河姆渡,草鞋山都挖出过,这与中原地穴式土房明显区别。与其说"奔吴”,不如称康王封吴确当。
 

     第三段是 䱷王史段;

     从皮高称王起,经者減,去齐,寿梦,诸樊,余祭,余味,僚共六世八代,均自称䱷王。历时约-百多年,每代都有记铭青铜器出土,铭为䱷王,有时䱷字无反文旁,共有䱷王字器近二十件,无-件称吴。此时吴族以水为城,从鱼为食,以舟为兵。丹阳葛城,武进淹城都是四面环水,出土物都是西周中期至春秋中期的典型物。其中葛城偏早,淹城偏后,应是待考实的䱷国都城所在。城的建址特征是水城,可能有河无墙,因河道行船不拐直角,所以水城常呈圆形,橄榄球形,而不像江北陆城四四方方。

     自古正史都记”寿梦始大”,开始称吴王。这个定论被者减钟铭文推翻了。这是出土古文献纠史的又一实例。史实应是:比寿梦早三世称王(此后才能称国,此前只能称侯、称族)。是称䱷王而不是吴王。

     䱷王史段中,晋文化的介入是最重要的外来影响。寿梦时,晋楚争霸激烈,晋大夫巫臣建议扶持地处长江下游的䱷国,以牵制地处长江中游的楚国,这-战略性建议被晋王当成国策。派巫臣带四轫当时最先进的陆军战车亲送䱷国,教授战法,巫臣还留下自己的儿子当䱷国行人(外交大臣)。䱷国就此走上现代化的军事强国。进入了中原史界的视野。

     最早记载䱷字的是甲骨文,商纣王的父亲文丁为占卜往江南追伐徐夷吉不吉,用鸟龟壳卜了-卦,大吉!于是刻上:”过江之䱷”,过长江到名䱷之地。

     记载䱷史最详的应是吴国,晋国史书。但吴史不存,晋史即汲冢竹简,西晋咸宁五年(279年)出土时,被盗坟人不准点竹简为火把,烧了许多。经整理的<</SPAN>竹书纪年>中有<</SPAN>国语>三篇,涉晋楚吴史事。

     鲁国的史书是《春秋》,今本《春秋》是经孔子删节的。孔子对“臣弒君,子弑父”之类作了褒贬处理。孔子自认;“知我者唯《春秋》乎!罪我者唯《春秋》乎!”而阖闾弑君,欺鲁,占郢,妻楚后,都为孔子所贬。其实,父传子,子及弟,弟再传長孙是遊牧民族的传统族规。孔子更指使他的得意弟子子贡(任鲁国行人一外交大臣)推行-套强鲁弱齐,助越灭吴的外交政策和游说活动。故鲁记吴史 (特别是当代史)不可全信。后世史籍受孔儒影响太大,孔子与阖闾夫差同代,吴常欺鲁,孔子删春秋,明显褒泰伯季札,贬阖闾夫差。后世以经为史,不能脫此窠臼。

     吴国应有自已记载的史书,要不然夫差在黄池争霸时言之凿凿,他怎么知道六百年前史事,只是没有流传罢了。已经出土的文献主要集中在青铜器铭文上,与中原鼎簋盘多铭文不同,吴国的䱷王钟铭文记载了前段历史,䱷王剑铭文记载了后段历史。我宁可信铭文所记吴史.


     4. 攻敔王史段;

     这一史段为吴国末期,历阖闾,夫差两王,从已出土青铜器论,共35件,只有5件自称吴王,3件自标攻吴王,有一件兼称吴王,敔王,三件自称禺邗王,而有15件自称攻敔王。而此时中原列国称其为吳国、句吴国。

     攻敔史段受楚文化影响最大。因为楚国内耗,伯嚭,伍子胥先后逃奔吴国,帮助吴国消灭自己的祖国。齐国的孙吴投奔吴国,他的兵法加吴人的亡命造就了所向无敌的军队。孔夫子的儒学对吴国也有影响,孔子的七+二弟子中就有吴国人言子等。阖闾的四叔季扎就受过良好的礼乐教育。

     这一史段吴国最强大,兵临中原,强势争霸,欺强灭弱,不可一世,中原列国群相记载吴国史事,合纵连横的前辈们编说的故事充斥大街小巷,广为流传,成为后世编写左传,国语,战国策的素材。

     吴国的战略物资一青铜,极少用于陪葬,吴墓从没有七鼎八簋出土过,常见的是用青瓷制作冥器代替,吴国自产的青铜一律用于战备(兵器)和发展生产(江南出土铜锛,铜斧,铜镰,铜犁很多)。偶而嫁女制作陪嫁媵器,还特地注明是用虏获来的铜特铸的。

     吴国的兵器制造业,有许多发明专利,如双层结构复合制作的青铜剑,外层合金坚硬锋利,内芯柔韧富有弹性,剑面的鎏金工艺和磷化防锈工艺至今难以仿造,连楚人屈原、唐朝詩人写诗,还将吴戈放在咀边。

     吴国的青铜兵器文字流行-种特殊的鸟虫篆,这是-种高度艺术,难从仿迹的字体,以至秦始皇统一中国灭六国古文,以秦书大篆草隶统一全国文字,却唯独留下吴国的鸟虫篆,作始皇帝的传国玉玺专用字体,以及作为旗帜书名的特种字体保留下来。

     吴地人的好战能战延续了好几个世纪,亡秦的主力部队是项羽从吴地带出来的三楚将士。刘邦的四面楚歌实际上是吴歌。

     从阖闾到夫差亡国,此段史料最多,后世补记也多,留谜最多,争议也最大。我的办法是收集新出土的简帛文。新出土的楚版吴史,现有两本,一是湖南慈利楚简,记吴越史事,张春龙先生整理十多年了,尚未出版;二是上博楚简,有一篇吴命,曹锦炎先生整理,在上博楚简集七卷中出版。这些是秦始皇焚书前的地下遗存,所记吴史有权威性。最好是有吴版吴史出土。我在阖闾城找到了九枚49字吴简,但难识读。希望锡常联手,合作发掘,出土更多刻字竹简。再与己有史料对照研究。这样的吴史才是真吴史!

     一部中日战争史,中、日两国的不同!国、共两党的不同!美、日两国的也不同!吳国史不能靠鲁国史料来写!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OK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