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1962年中印边境冲突50周年,《印度时报》10月12日将中国对印度的态度与曾经侵华的日本对中国的态度做了对比,称中国似乎已经将50年前战争胜利的阴影抛之脑后,也从未因为这场冲突以战胜国的姿态羞辱印度,而这和日本的表现恰恰相反。“不是否认,也不是遗忘,但中国从未因为与1962年冲突的军事胜利而沾沾自喜,没有人讨论这场冲突,没有博物馆展览,没有像日本'靖国神社'那种展示民族冒险精神感觉的纪念物”。
世界历史基本就是一部战争史,而中印在62年发生的边境战争只是其中的沧海一粟。但是印度貌似过于看重在这场战争中的失败。除了穷兵赎武的加强军备恶炒中国威胁论,还对国民和军队灌输一雪前耻的思维,大有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意味。不过同为金砖四国的中印在各领域的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证明中国不会是印度理想中的吴王夫差。
印度专家最近还在讨论,如果印度在62年投入空军参战,或许战争的结局会改写。但是历史终归是历史。除了印度夸大印度空军在当年应该起到的决定性作用之外,笔者认为印度对当时的中国军队的敬畏心里才是失败的主要原因。朝鲜战争53年结束,中国军队是59年撤出朝鲜的,时隔三年征战中印边境,气势和意志完全压倒了没有大战争经验的印度军人。
中国有句成语叫哀兵必败,印度总是纠结于62年的失败,固然有一定的悲情效应对印度军人进行励志教育,但是同时也把50年前的战败阴影深深的烙刻在了印度现役军人的心里。也让印度花大笔美金购进的所谓压倒中国的先进装备的自信和骄傲大打折扣。在朝鲜战场上,中国自愿军以落后的装备和武器独挡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并取得最终胜利。那些研究战史的印度专家是否还会过于看重他们的“联合国式”的印度军事装备呢?
印度夸大中国在边境的军事建设力度,本身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他本来只想想借中国威胁论加强军备,却同时也让印度军人战败心里阴影变得更浓。中国本来就在决定现代战争胜负的终极手段核战略能力上远胜印度,相信这是所有印度军人都知道的。而印度反复夸大中国在中印边境的常规力量部署和作战能力,必然让印度军人彻底丧失取胜的欲望,他们会认为现在的中国军队是比62年更强大更加不可战胜的。
至于中国不强调62年战争的胜利,不只是印度意识里的“羞辱”概念,印度这样想只是表明了他的小肚鸡肠而已。笔者认为真正原因有两点,一是中国国际政治的需要,两个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内斗,并不符合中国秉持的团结第三世界国家的国际政治理念。这与中国和越南的边境战争胜利具有相似性。其二是,中国虽然赢得了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但是中国并没有最终取得对藏南地区的控制权,并因此留下了二次中印战争的隐患,可以说是虽胜犹败。
中国当前在处理中印边境领土争议问题上秉持和平理念,印度时报的文章说,中国专家在谈论这场战争的胜利时,听起来几乎怀着一些“抱歉”的感觉,耐心解释,而这种讨论方式在印度很难见到。文章还说,这种感觉在过去几十年的一些文章中便可“窥见一斑”,中国官员及专家的演讲与文章都保持着类似的克制,试图说服两国从历史的阴影中走出来,坚定不移地向双边友好迈进。不过中国崇尚和平但也不惧怕战争。印度如果非要一意孤行那只有再次品尝失败的苦果。不过中印要是再战,中国必然会以彻底收复所有被占领土为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