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大澄登崆峒山碑赏析 |
|
作者:邸广平 文章来源:杨福盛的博客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8-21 荐 ★★★★★ |
|
|
崆峒山文管所收藏有左宗棠在平凉“战绩”的石碑。碑文由清末著名金石学家、文字学家、书法家吴大澄在光绪元月按试平凉登崆峒山时书写。 吴大澄:清道光十五年至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835年至公元1902年)。初名大淳,避清穆宗讳改名,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别号白云山樵、愙斋、郑龛、白云病叟。江苏吴县人,历任编修、河北道、太仆寺卿、左副都御史等职。曾参左宗棠西行大营,在吉林助铭安练兵,故参与中俄边界及中日订约之交涉。中法战争时会办北洋事宜。中日战争时又疏请参战,平生颇留心古器物之搜集与研讨,为晚清著名金石考古家。著有《愙斋诗文集》、《古籀补》、《恒轩吉金录》、《权衡度量考》等。《清史稿》卷四百五十有传。他精于鉴别和古文字考释,亦工篆刻和书画。吴大澄书法以篆书最为著名。他开始学秦代小篆刻石,书法酷似李阳冰。后受杨沂孙的启示,将小篆与金文相结合,并用这种方法书写《论语》、《孝经》以及信札。他的篆书大小参差、渊雅朴茂,在当时是一种创造。他对金石文字有精深的研究,开拓了对先秦文字的广阔的视野,使他的篆书从中汲取了不少的营养。吴大澄写篆书,喜用隶书书款。 崆峒碑用隶书撰写。碑文记述了左宗棠同治六年入关驻军平凉、克金积堡、收狄道河州、安民的“战绩”。清代中末是中国书法史上一个剧变时期,碑学的兴起冲击和改变了清初帖学一统天下的颓弱之势,书坛呈现出奇姿异态的繁荣景象。这方碑充分表现了吴大澄的隶书横平竖直,也取法汉碑的特点,是反映吴氏隶书书法艺术的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
|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
我要投稿 |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