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资讯 >> 考古 >> 正文
吴法宪中将风水考证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22           ★★★

有关吴法宪的更多文章

http://www.waheaven.com/memorial/relist/339.html

 

吴法宪中将风水考证

 





摘自http://www.wuyinet.com/bbs/viewthread.php?tid=32540   http://www.wdwsfs.com/sywz/show.asp?id=1831

 

吴法宪中将由于历史的原因,许多将军战功赫赫,但晚年站错了队,弄的声名狼藉,这是历史的悲哀。专制政权在接班人制度上没有一个公认的游戏规则,从这点上看应该是中国人的悲哀。

 

难道林彪会用错人吗?吴法宪是一个没有鬼计的人,他小时候,同一伙人去砍柴,别人玩,他不贪玩,他会为玩的人每人砍一捆柴,因此他深得人心。

 

吴法宪将军的母亲墓是在雏鹰形的嘴巴上,很可惜此墓受到严重的破坏,我们认为这是吴法宪将军后来受到打击的重要原因。

 

具体情况见《从吴法宪的风水看他的沉浮》

 

吴法宪1915年出生,1931年参加红军,1955年授以中将军衔。19801020,最高人民法院特别法庭公开审判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十名主犯。其中吴法宪判了十多年徒刑,出狱后,他在山东省济南市居住。他有一儿四女,他儿子是一位画家。

 

吴法宪究竟是哪里人﹖我们出发前查看了一些资料,说他是江西省永丰县人。而兴国县的人说他是兴国县南坑乡人,兴国人说他是兴国人的依据是吴法宪自己说是兴国人,他对兴国还是很有感情,几次回家都到过兴国县南坑乡,他曾送过一辆汽车给南坑公社,他还送过一些飞机的零件给南坑公社做纪念,但兴国将军公园没有他的塑像,这并不是因他是林彪的人没有给他塑像,而邱会作同样是林彪的人在公园里有塑像。我们到了南坑,我们找到了既是南坑人又一直在南坑乡政府工作的人大主席谌光辉同志,他说他也不太清楚吴法宪具体是哪里人,他听说吴是南坑人,也听说吴是永丰县君埠乡大安村人,还听说是君埠乡陂头村人。在谌主席的带领下,我们找到了该乡的樟坑村。

 

那村里有一个古老的吴家祠,村里有一个姓吴的老人说吴法宪是该村的人,还说吴法宪曾在那里放过牛,他还拿出了族谱作证。这好象他是南坑人是千真万确的。在南坑吃过午饭,我们就去大安,从南坑到大安几十里路,临走前谌主席为我们画了一个地图,还写了陂头有一个吴的亲侄子的名字。由于他也没到过,地图不是很清楚,加上路上又无人家也无行人,给我们找大安带来麻烦,我们只有凭感觉和经验了,在傍晚时,我们终于找到了大安。我们问当地人大安有无姓吴的?他们说没有。难道谌主席说错了。我们再问吴法宪在此住过吗?很多人都摇头。最后,我们问了一位老人,他轻声地对我们说,吴法宪确是大安人。他还说他亲眼看见过吴回家。他还指着一块草坪说:原来吴法宪的房子就在那里,很早就倒了,现在一位姓李的正在吴的地盘上做房子。他还指给我吴的母亲墓的位置。由于太晚了我们无法去看,我们提出在那借住一晚,老人不答应,他还对我们说不要对外人说这是他说出来的。我们又去姓李的这家借宿,李知来意后不答应,后又到一位姓徐的人家,徐家曾得过吴的许多照顾,这位徐同志大约五十来岁,他说他父亲同吴一同参加红军,并且一直在同一部队。

 

长征到贵州时徐负伤,这时吴一直照顾他,吴还拿钱给他,并让他在贵州治伤。后来吴继续长征,徐留在了贵州,解放后,吴给徐安排了工作,他们也一同回过大安。我们提出在他家住一晚,他也不答应,没办法,我们只好继续赶路到君埠住宿。第二天一早,我们找到了大安所在的铁元村村支书罗云同志,走访了许多老人,他们证明吴在大安出生,并是从大安参加红军的。 吴的祖父从南坑搬到大安,因此南坑的祠堂和大坑的风水都对他有影响。

 

南坑的樟坑村吴氏祖祠,卯山酉向,由艮龙来,艮峰耸立云端尤如旗杆的顶部,艮往南一座山,尤如迎风招展的旗,吴氏祖祠就在旗的尾部,艮往北也有一座山,风先生称这为双旗插斗。书云:“旗鼓兵器也。左有旗,右有鼓。武将兵权催阵鼓,出阵旗身领将军。或龙上或过峡或穴场得此者出武将最利。发科甲最速。更妙者旗出庚方,鼓现震方,再得丙龙入首,星峰贵秀。主文武全才。出将入相,贵居极品。”吴氏祖祠旗在龙上。

 

吴在1955年封为中将,这就是明证。卯山乃上元甲子的三运当旺,1904年至1924年正好是上年甲子的三运,而吴出生于1915年,也正好是上年甲子的三运。那为什么吴要到大安才会出将军?而樟坑不出将军呢?樟坑有出将军的基础,但在此地又无法出将军,因为那地方太狭小了。象这种情况在很多地方都出现过。如兴国县茶园乡的双坑姓韩的祠堂,这是一个很典型的很有名气的祠堂,但在这个村很难出大人物,因为此地太小了。反而从这搬到高兴乡的新圩村住的更能出大人物,清末此地曾出过武进士,这位进士曾当过几省的总督。而大安比樟坑大得多。吴的祖父搬往大安也是跟地主种田,住的是地主的山棚,法宪小时跟别人放牛,他父也跟人做短工,日子很穷,可以说上无瓦片,下无寸土。

 

上世纪三十年代,大安也是苏区,在扩红时,吴也参加了红军。就在吴参加红军后不久,他的母亲就去世了,当时吴家太穷了,没有棺材,就临时撬了两块楼板做底,然后用烂席子一包死尸,用两根绳把死尸捆在木板上,就这样吴法宪的父亲和他的一位亲戚用一根旧木棒把死尸抬到山上去埋,结果没有抬到多远,抬尸的木棒断了,吴只好就埋在这路上面一点,当时挖开时,四边都是石,唯独中间是土,挖开土,刚好能放下这死尸,他父亲也没想这地方的好坏,放进死尸,封上土,砌几个石头就算了,做下这墓,吴不但在九死一生中活下来了,而且当上了大官,封了中将。当地的风先生说这是个雏鹰形。

 

 1951年吴回到大安,知道母亲已逝世二十年了,他非常悲痛,他捡起母亲的骨头,做了三天三夜的香火,并且给他做了高碑大墓,以此尽了他的孝心,他亲自在碑上刻下了几行字:“因公出外 不孝男哀孤子 臣清 闻泪泣血”。

 

臣清是吴法宪的谱名,法宪是字。该墓为乾山巽向兼戌辰,对面巽水长大来朝,然后弯曲从墓右边出口,出丁未、坤申口。总之,初年间还好,久则伤聪明之子。乾山六运当旺,六运乃中元甲子,六运是19541984年,这三十年是吴的顶端时期。这个墓在当地很出名,遭到当地人的破坏,墓碑被敲破,加上这是雏鹰形,吴母墓做在鹰头上,而嘴上做了当时大队的养猪场,雏鹰怕竹枝,偏偏此山上又种了竹,我数了一下有十来株,而最大忌是这种形不能做高碑大墓,这些破坏有些是有意的,有些是无意的,有些是可避免的,有些是无法避免的。因为大安此地没有姓吴的了,加上吴几次回故乡,保卫的人很多,当地的官员也没有认真地接待他,或者他不满意当地的接待,他就不承认是永丰人,据说他在兴国受到热情的接待,因兴国是将军县,兴国人更知道接待将军,加上吴又是从兴国搬到永丰的,吴就说他是兴国人。本来他没有为大安老家做什么事,他又不承认是那里人。因此当地人就更加会破坏它。

 

吴的故居变成了草坪,据报道当地的老人说,原来他的房子地势很低,和前面的田差不多高,房后的阳沟里有口井,终年清澈见底。花园坎特别高,有房子的几倍高,现在李姓在那做房填了有两米多高,根据痕迹判断原来此房可能是艮山坤向,但没有一位老人能回忆起这房子是哪坐向?吴父墓在一座山里,寅山申向,解放不久他父就死了,他父死时尽管大安吴家没有人,但埋葬时很荣耀,整个墓都是加工过的石头做的,墓上有三块大碑,其中一块刻满了墓志铭,整个墓志铭都是赞美他父亲的。这个墓在当地影响不大。

 

 

---------------------------

 

只读过几年私塾的吴法宪,在红军中已算得上“知识分子”。尽管毛笔字也就是描红水平,但行军路上刷刷标语已非他莫属。这为他晚年潜心钻研书法打下了基础。新潮转业后,被安排在艺术学院工作,他为父亲买来笔墨纸砚,还介绍了几位书画界的朋友。

 

吴法宪的篆书技艺大进。始料未及的是,本为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却引来众多慕名求书者,更有人携其“墨宝”远渡东瀛,以50万日元的价格出售。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OK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