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到了湖南长沙,去了湘江之畔的咸嘉湖路旁的长沙王陵公园,参观了吴著的陵墓。从陵墓的介绍上来看,其墓葬是黄肠题凑的形式,使人想到扬州广汉陵的黄肠题凑,从现在的山顶上的大坑来看,使人想到中学课本的文言文的课文中的温州乐清雁荡山-----山顶有湖,结草为荡,秋雁宿之,谓之雁荡。
以下是在山顶之上的巨大的墓穴
意料之外的是,走到山顶时,首先看到的是“八发奇樟”。后来在网上看到介绍,具体情况如下
记者在王陵公园(原望月公园)内发现,公园内“象鼻嘴一号汉墓”正东方有一棵八发奇樟,一个树蔸上长出的八棵樟树形态各异,但棵棵枝繁叶茂。据公园工作人员介绍,八发奇樟在此生长约有30年历史。
“象鼻嘴一号汉墓”建于公元前156年前后的汉景帝时期,为长沙国第五代王吴著之墓。在现场,记者看到,八发奇樟位于“象鼻嘴一号汉墓”墓道入口处相对的位置,即墓葬棺材头部。在王墓头部附近长出一棵这样的樟树,也是一种巧合。记者仔细观察,发现王墓周围不仅有这棵八发奇樟,还有很多的2发、3发、4发、5发、6发樟树及松树。
据王陵公园绿化科工作人员介绍,以前,这里的多发树更多,特别是多6发樟树,但是,在上世纪90年代前后,由于修整的需要,很多6发樟树被砍掉了分枝。令人称奇的是,在王陵公园内,除了“象鼻嘴一号汉墓”周围,其他地方却鲜有多发树木。
一般说来,樟树是直生树种,也就是说,樟树虽然枝桠众多,但树干只有一个,并且生长得比较直挺。一个树蔸上长出八棵樟树并一齐长大,这种现象并不多见。
有关专家分析并推测了“象鼻嘴一号汉墓”附近多发树较多的原因。首先,长沙湿润的气候与墓地周围的土壤非常适合樟树的生长,其次,樟树的生命力非常强,这两点是八发樟树存在的基础。再次,上世纪70年代末,有关部门曾经对“象鼻嘴一号汉墓”进行过大规模发掘。在发掘过程中,对周围的树木不可避免会造成损伤。这些多发树极有可能是当时工人们将这些树的树干弄断后,用土壤将剩下的树蔸就地掩埋。不久后,树蔸发出新枝,并长出地面,在生长过程中,有些树枝死亡了,有些树枝却留了下来。日子久了,留下来的这些树枝长成了大树,于是,在墓地周围便出现了众多的多发树。
以下的照片即八发奇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