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地不在广,因人而显。南平市区城东有座貌不惊人的玉屏山,现在只是市民休闲登山的去处,而在北宋末年,却以开创遐迩闻名的文化景观而名垂青史。如果你到地方史籍中去徜徉一番,你会惊讶地发现:在这方圆不足两公里的地方,居然蕴藏着如此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
玉屏山之所以有名,在于历史上这里有个"藏春峡"书院。"藏春峡"的名气又与北宋末年两位隐士高人--吴仪、吴熙的名字紧紧连在一起。
据《八闽通志》和《南平县志》等史志记载,吴仪(约1043-1125)自幼笃志好学,学问渊博,为人处事模范端严,性不乐仕宦,弃科举业,以穷经稽古为务,尤其对诗经和易经有研究,晚年潜心于象数音律之学,自成一家,为闽学先驱杨时所推崇。他在城东玉屏山峡谷中购得一块宝地,精心构建别馆卜居其间,成为当时文人名士共同神往的地方。南宋吴一鸣在《藏春先生吴仪行状》中写道:吴仪"既又卜居城东离城一里许,得幽谷名曰'藏春峡',中为一堂名'咏归堂',堂之下蔬果数畦,有亭曰'老圃';又为茅亭两所,南植梅数株,曰'暗香';北植紫竹数竿,曰'虚心'。其南有石窦可容数人,曰'容照岩'……又阛阓(街市)有楼曰'市隐',有阁曰'清宁',无非先生晦迹徜徉之所。"称为"藏春峡"实在是别具一格――古人盼春、惜春、寻春,无不对春天礼赞有加。而真正能把春光留住的只有在自己的内心。这一点也只有耕耘心田的儒雅之士才能做到,从中可以领略吴仪的崇高修养和美好的心愿。藏春峡这些建筑精美别致,富诗情画意而不奢侈,一如海德格尔所说的"人,诗意地栖居",从而令文士达官大为赞赏。一时明公如理学名家杨时、朝廷谏官太学博士陈瓘、元丰五年(1083年)状元南平人黄裳及当时的南剑州知州王潮、王汝舟等都是吴仪、吴熙的至交好友。他们时常到藏春峡来论学讲道、吟诗唱和,吟颂藏春峡诸景的诗文在史志上找得到的就多达30余首(篇)。
值得一提的是,吴仪并非是个逃避现实、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避世之人,而是很有远见卓识。据南宋吴一鸣《藏春先生"双璧"吴仪行状》记载,元祐初,因诸贤有洛党蜀党之争,当时吴仪就对杨时说:"立党尚气以相攻,恐非吾辈之福。"杨时不以为然,到后来党争大作,奸臣当道,忠臣一日不得安于朝廷,以致靖康变乱之时,才知道吴仪是多么地富有远见。
吴熙(约1050-1130)是吴仪的堂弟,进士出身,但他跟随从兄吴仪隐居不仕,潜心经史,涵养益厚。他与同家族的人分田产,把收成好的肥沃之田让给别人,自己取贫瘠薄收之地,"廉介之节,古人鲜比。"杨时称他"资禀纯粹、清高绝俗。"据明代编纂的《八闽通志》载,"吴熙博学励隐操,与人谈道论文,则倾心泻意,怡然终日;语以势利,俯焉不答竟去"。 "吴熙资性厚重,博洽多闻,嗜学自乐,不以名利为心,远近无先进晚生,皆呼曰先生。部使者以经明行修荐于朝廷,授汀州文学教授,志趣高迈,以文学终。"后人分别以藏春先生和东山先生称吴仪、吴熙,史称"双璧",由此也可以看出他们品行中白玉无暇的一面。
吴仪的高风亮节得益于乃父吴辅(约1010-1090)的教益和影响。吴辅为中原吴氏入闽始祖吴卓的七世孙,世代避居南剑州之南山。吴辅于北宋天圣八年(1030年)高中进士(与书法家蔡襄同科),为吴氏入闽的进士第一人。先后任广东仁化县主簿、闽县县尉等,为官有政声,为人有直声,且有勇有谋、敢于决断。任湖南舂陵推幕时多为出谋献策。当时少数民族骚乱多,一天传闻蛮獠要流窜到舂陵县衙来。众官吏深为恐慌,出了个馊主意欲把城桥拆了以自保。吴辅当即反对:桥四周都是我们的老百姓,贼寇来了理当奋力御敌,敌不过再闭城自守也不迟,怎么能扔下一城百姓不管呢?他的这番话给人以信心和力量:"闻者壮之,民心以安,寇卒不至。"不久吴辅改任湖南浏阳县令和醴陵县令,离任时百姓争相挽留,臣僚更是纷纷举荐他。吴辅解秩南归,过洞庭湖,船老大好言相告:船舱太轻经不起风浪,您应当像其他离任官员那样,多买些值钱的东西压压舱,此可谓一举两得之事。吴辅正言告之:"仕而为商,可乎?"乃置薪数百束压舱。由此可见,吴辅对官商合一的作法是极为不满意的。也许正因为他的"不识时务",所以临事常忤逆上司之意,63岁时改屯田员外郎致仕。史志记载,吴辅居官必以道德教化、兴利除弊为己任,杨时在为吴辅文集做序时写道:"公之任不充其志,用不究其才,而形于文辞,有高人逸士之志气;故其流风余韵,足以遗其子孙而化乡人。"吴仪、吴熙等众兄弟包括侄孙辈,就是在吴辅的教育和影响下形成鲜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据不完全统计,北宋自吴辅开始,200年间,南山吴氏家族举进士凡26个,占延平(剑浦)进士人数的12%,蔚为壮观。值得一提的是,仅在北宋天圣年间到政和年间短短的八九十年间,吴辅四代就有六进士,叔侄同科、祖孙同第、七哲同堂、四代官宦,家族显赫,在当时延平可谓盛况空前。可见吴辅、吴仪、吴熙"三先生"诗书传家,所起的楷模作用是不可低估的。
吴仪、吴熙在藏春峡创办文艺沙龙,以诗、酒、书、乐会友的同时,又开创民间讲学的先河。南宋吴一鸣所作的《藏春先生吴仪行传》记载,"先生以学教授,从游者数千人。而豫章仲素(即罗从彦)在焉。先生重之,荐于龟山,卒传其学。"罗从彦受到吴仪、杨时的引导,后来发扬光大,薪火相传给李侗。李侗从小也是藏春峡文化的直接受益者,他同时还是吴仪的侄孙女婿。李侗后来成为朱熹最重要的老师,朱熹在他的教导之下弃佛归儒、返博归约,学问精进,终成理学集大成者。罗从彦主静,曾在罗浮山静坐数年,潜心学问,。根据李侗回忆,罗从彦曾把读书处几个建筑分别名为"颜乐斋"、濯缨亭、邀月台、独寐榻、白云龛等,足见澹泊明志之情怀。李侗主张澄心默坐、体认天理,史志上说李侗"屏居山田,结茅水竹之间,谢绝世故四十余年。箪瓢屡空,怡然自适";他要朱熹静坐以观喜怒哀乐未发前大本气象为如何。罗、李都讲求恬淡自若,他们身上无不闪烁着吴仪人格思想的光芒。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吴仪对闽学的传播和形成也发挥了不可低估的桥梁作用。后来名臣陈瓘乡居时曾向郡守推荐吴仪、吴熙,郡守延请二人"诣学讲经,令诸生列听"。可以说吴仪、吴熙对南宋时期南平人才辈出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双璧"的道德、学问也得到官方的认可,南剑知州王潮曾向朝廷上"奏举吴熙吴仪疏",奏疏这样写道:
臣伏见本州进士吴熙,经学义行,众所推服。进取不充其志,而安恬退处,闭门读书,所养益厚。与宗人析产,推其丰腴,自取薄少;廉介之节,古人鲜比。其从兄仪,笃志博古,亦以名自励。本州人士常以经明行修举,仪恐占解名,恳避不就;乡党之誉,无愧于熙。臣虽位卑言轻,如二人之志于隐约,而未为盛世所知,倘蒙圣恩,加以考察,赐之一命,使充学职,于圣朝收敛人才,所以敦士类者,不为无补。
大约在崇宁五年(1106),吴仪以精通音律被举荐到宋徽宗倡导成立的"皇家音乐学院"――大晟府审验音律(故吴仪又被称为"审律先生")--与词人、乐师共同收集讨论古音、古调,又加以整理创作慢、引、近、犯等新的词曲。这本来也算是人尽其才,宋代格律派诗词的领袖人物周邦彦是大晟府的提举,吴仪与周邦彦共事了一个时期。无奈当时"六贼"奸臣当道,国事日非,吴仪明知难有作为,加上性喜山林,便浩然有归志。不久就告老返乡,复隐故庐,读书自娱。据地方志书记载,吴仪曾留下三卷文集,遗憾的是没有保存下来。只有一篇《琴堂序》,记述古琴及音律的演变、自身学琴的经过和对音乐的见解。文中有:"若夫秋亭月白,夜榻风清,授弦促轸,缓调静抚,泠然而哀怨,萧然而轩昂,有如松涧之泻鸣泉,竹窗之风落叶,亦足饰寂寞而养高闲,清毛骨而爽神思……"笔调清新典雅,足见审律先生文学造诣十分深厚。
藏春峡作为文化名人和地方官员的"文化沙龙",历经宋元明三代,直至清朝才逐渐荒废。而这一时期的南平俨然南方一文化重镇,不得不说与藏春峡文化的流风余绪息息相关。时间之手拂去了人世多少形迹,吴仪、吴熙"双璧"却在南平历史文化上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
try
{
showAd(3,0,1);
}
catch(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