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资讯 >> 考古 >> 正文
吴三桂定国号为周,是寄托对家乡的思念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0-7-3       ★★★★★

当时的里庄叫周山,意思是周围都是山,与环洲公的号是一样的。其实里庄最出名的还有风水学。当年环洲公吴兑请台州风水师研究里庄风水10多年,蛇山眠狗等风水出点就在里庄,以里庄风水为蓝本,有一本风水学的书叫《山洋指迷》,是明清时期风靡全国的风水学读本。清初周帝吴三桂定国号为“大周”,就是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

 

   

村民有关吴三桂的主要传说 

1、吴三桂是狮子台门的人;

2、吴大圭、吴二圭曾在狮子台门生活过;(大圭汉正红旗人,代善亲王的管家,孙吴兴祚) 

3、吴三桂被割“冷血头”;(清史中记载“吴逆折骸”)  

4、吴三桂在州山有三十六座衣冠冢,只有一座装有吴三桂的金头,事后都被盗掘,但无金头;

5、吴三桂山阴州山吴氏家谱中已出籍;

6、里庄不做三桂戏,项里不做霸王戏。

   

   

---------------------------------------------------------

“吾越最胜”属州山

   

州山,原是今绍兴县柯岩街道里庄村村北一座小山之名,后演变为一地域名。其地位于绍兴县县城柯桥南部,古鉴湖南岸;东近绍兴城区,西连型塘、湖塘,南邻漓渚,北隔鉴湖与阮社、柯岩相望。其地域包括今州山行政村长溇沿、短溇底、沿山埭、小三房、朱家溇底、猪墩溇底、老陈家湾、新陈家湾、庙溇底、西担山下等地,以及环绕州山行政村的里庄、寿胜埠头、余家弄、东担山、大寺头、陈婆溇、秋湖、项里、河塔等村,现均属绍兴县柯岩街道。

   

州山之得名,源自一个传说。据说明朝初创,刘伯温夜观天象,望见东南有天子气,特地赶来江南魇破。他也到了州山,见这里四围皆山,有十多个自然村散布其间,曰:“此地可作一州。”州山这个地方,四面有山。这些山的形态,都酷肖动物,所以山名也就以其所肖动物而命名,有虎山、牛山、羊山、狗山、蛇山、鸡山、猪山等等。据老辈人说,州山这些山的山名中,十二生肖动物都齐全。因此州山向来被人称为“风水上佳之地”。

   

州山这个地方,吴氏是大姓。州山吴氏一世祖,名均礼,字慎直,是明洪武四年(1371年)入籍山阴州山,已历时640年左右。吴氏一世祖最初的落脚点在里庄。此后,随着人丁繁衍,由里庄向外发展,到中庄(陈家湾),再到外庄(州山村),所以,这三庄合称“吴氏三庄”。

   

“州山大地方,两庙三祠堂。”这句民谣中的“州山”,是狭义的州山,专指吴氏三庄而言——“两庙”一指外庄牛头山下的萃英庙(原建于小夹泾,名小夹庙),一指里庄的新庙;“三祠堂”指外庄的老祠堂、新祠堂和里庄的一座更老的祠堂。

   

就外庄的新祠堂而言,至少也有五百多年历史了。最近一次翻修,是在民国廿四年(1935)。这座祠堂,建筑规模较大,五间三进加两旁侧厢,占地有1000多平米。解放后作了乡公所,后来又成为州山公社办公机构所在地。

   

当时,在这所宗祠旁,办有一所吴氏义塾,供吴姓子弟上学。因祠堂有田产收入,吴姓孩子可以免费入学。后名“吴氏高初小学校”,后又名“进修学校”,是民国时期州山阮社一带的中心校。

   

州山联谊村长溇沿,有一所全国农村都极少见的欧式建筑——州山善庆学校。创建人 吴善庆 先生。是州山小三房(土名)人。14岁赴沪学徒,在英国人开办的“德富染料洋行”勤奋工作,很受老板信任。后来自己开起“染料行”,积累资本后,发展民族工业,如纺织、面粉、印染及投资于电影制片业,是典型的新兴民族资本家。因他出身贫苦农民,不识文化,所以发迹之后特别重视家乡教育事业,投资十万银元在家乡创办“善庆学校”。

   

该校于民国三年始建,民国六年(1917)建成。其开学典礼时办筵席百余桌,当时县乡地方名流均到场致贺。正门上“善庆学校”石匾一方,右题:“民国六年建造”,右落款为“张謇书”。张謇系清朝末代状元,江苏南通人,民国时致力于民族工业的发展,是民国时期有名的实业家。

   

在州山长溇沿中段水阁桥下(北岸)有一个台门,叫“翰林第”,坐北朝南,门前船舫一个,马面踏道,四周五板硝墙,五间三进,两旁侧厢。据考证做翰林的是吴寿昌,系州山吴氏后裔,乾隆三十四年(1769)进士。

   

据老一辈回忆,门口曾挂有一块匾额,上书“父子祖孙进士”,说明此地主人家曾是“祖孙四进士”出身。吴寿昌是老实人,考上进士后三年不封官,有同科者教他去拜见当朝丞相夏彦,他才去进见,即封“翰林院编修”的职务,后来才在家乡造宅第。当时在翰林第对面(过河)造有“南轩”台门,据说是一个花园,亭、台、轩、榭建筑巧妙,供来的官员、贵客游玩用的。有客来哉,主人领客人出翰林第,过水阁桥,进南轩台门,游览后过旧五板桥(现新建兴吴桥)回翰林第,设宴款待。

   

州山的庙沿,有一株大樟树,树龄已600多年了。树径有 2.5 左右,高20余米,树冠魁伟,根深蒂固,枝叶茂盛。如今这棵老樟树已成为州山的象征。

   

在州山凹湾里,很早就有一座古定慧庵(土名草庵),座落土名馒头肚山。先前曾是香火旺盛之地,有一块石碑上记载着:“清道光年间重修。”当时共有宅地58分大,建有山门、大雄宝殿、左右厢房,共有30余间房屋。后面是竹园,四周有竹笆围住,甚为安静。

   

抗战期间,三五支队司令马青等同志曾入此庵居住过一段时间。觉庆师太(法名)当时已九十多岁,为他们照顾服务,为抗日战争献出了佛门弟子的一份力量。

   

在兵荒马乱年代,有一名叫俞阿大的女子,从杭州逃难来庵,认觉庆师太为母,同居庵中念经拜佛,留发修行。觉庆师太1947年九十九岁时逝去,由俞阿大继承庵务,直到1949年解放。

   

解放后,庵堂毁坏,后改为“大队牧场”,房屋只有几间厢房了。现在则又由俞阿大老人的后代牵头,在此重建了一所庵堂,沿用“定慧庵”旧名。

   

绍兴有句民谚说:“山包屋,出大佬;屋包山,出  。”绍兴县柯岩街道州山村,就是这样一个村落四周都环列青山的地方,这四座山分别为狮山、虎山、象山、牛山;此外还有猪山、狗山、鸡山、蛇山、龙山、羊山,十二生肖中占了八肖,所以据说州山不但风景秀丽,风水也极好。晚清绍兴名士、“越缦老人”李慈铭曾数度来游,称州山为“吾越之最胜处”,这评价是极高的了。

   

历史上,特别是明、清时期,州山出过不少名士、高官。

   

州山吴家,是当地的大姓。传说吴三桂的老家,就在州山里庄村——该村有一个狮子台门,过去台门口有几只威风凛凛的石狮子,这个台门就是吴三桂的祖居。这里还出过政治家吴兑,军事家福建巡抚吴兴祚,《古文观止》编选者吴楚材、吴调侯叔侄,诗人吴凤楼等许多名人。州山村联谊自然村,过去有许多官家府第,有尚书第、柱史第、翰林第、进士第、都统第、司马许升台门等官家府第,光“进士第”台门就有四个,足见州山吴家在明、清两代显贵之多。

   

这些老台门,解放后保存还都完整。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到洗劫,所有台门匾额都被摘下来烧毁,楹联被凿掉,弄得面目全非。后来则是因为农民富起来了,拆旧建新,老台门都被拆光了,造起了新楼房。从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来说,实在是件很可惜的事。

   

里庄村,有一个最大的台门,叫“狮子台门”,因其台门口两旁蹲着两只狮子而得名,又因相传是明末清初山海关总兵吴三桂的祖屋而出名。这里曾出过一个“解元”,名字叫吴敦义。如今,经常有一些考古爱好者慕名前来参观考察。

   

州山在从前不但出过高官显贵,也出过不少著名的文士,这其中有著有《小檀栾山馆诗草》的诗人吴凤楼、政治家吴兑、著名绍剧表演家吴昌仁、《古文观止》编撰者吴乘权(字楚材)、吴大职(字调侯)叔侄等。特别是吴乘权、更因为参与修编《纲鉴易知录》,而成为青年毛泽东“结识”的第一位绍兴名士。对此,作者将在后文作专题介绍。

   

   

伪君子 2007-08-21 15:38

传说不可当真,州山吴氏和吴三桂没有一点关系!!

   

天子门生 2007-08-21 19:42

赞一个,

   

那山那水那人 2007-08-21 20:19

答伪君子:

吴三桂是州山人,这并非传说,而是有很多佐证的。

1、有考证说吴三桂出生于辽宁。其实那是他的老爹吴襄官封明朝总兵,在辽宁守边,他老爹就是州山人,

2、他老爹后来在朝当尚书。李闯王攻入北京,他也归顺了大顺朝。还奉闯王之命,写信给儿子招降。吴三桂本也已带兵来降,后来是众所周知的“红颜祸水”,出了陈圆圆这个岔子,吴三桂冲冠一怒,回信给老爹,说什么“父既不忠,儿即不孝”,转而引清兵入关,灭了大顺天下。(注意:不是大明天下,因明朝已被李闯王灭了)

3、吴三归的祖居地在州山里庄,他的坟墓在湖塘街道畈里边村南边,今104国道南复线南侧田野上,型塘街上有一户人家,其祖上就是给吴三桂管坟头的。据其后人说,此坟之墓碑未标姓名,这是因为吴后来也背反了满清,是逆臣的缘故。

4、今州山吴氏家谱中查不到吴三桂之名,这很好理解。因吴三桂欲叛清,这是灭九族的大罪,所以族谱上预先将他除名了。(他若真成功了,再加进去也来得及)我们只须看《水浒》中,宋江只做了一个小小的郓城县押司,他为防自己日后犯错误,就预先做好了与父亲宋太公断绝父子关系的假文书,在官府存档,就明白了古人都懂得这一关节。

   

jennyandtom 2007-08-22 10:53

呵呵,支持,继续研究

   

伪君子 2007-08-22 12:32

要知道吴三桂是不是州山人,您可以去查阅一下吴氏宗谱就知分晓!!!

如果吴三桂在谱上己除名,那么他的父祖应在谱上有记载呀!!!!!

证明吴三桂是州山人需要有确实的证据,而不能仅仅依赖于传说,传说只能作为一种参考而不能作为直接的依据。那兄所言的4点佐证也仅仅是一种个人的推测,很多传说往往都是乡间里人在茶余饭后或者田间地头休息消遣的一种故事,我们绍兴人说的“讲朝事”!!象这种情况其实在绍兴的乡间是普遍存在的,经过政治动乱后,一些资料的流失更给这样的传闻考证增加了难度。举个例子,夏姓是上虞崧厦的四大姓之一,当地一直传说参与杨乃武与小白菜的夏同善是崧厦人,不但有物证,而且当地还有人自称是其后人。但是经过考证后事实的真相并非如此,只是夏同善的远祖是出上虞出去的,但这中间早己隔了几百年。我想吴三桂也会不会是这样的情况呢??????

   

那山那水那人 2007-08-22 16:29

君子兄,你好:

不知道称“兄”有否唐突?你所言确是真正搞学术人士的由衷之言,小弟折服。如兄所问,在下对此确实没有作过深入考证,之所以在回复中强词夺理,原是含着一点抛砖引玉的私心在里面,还望见谅,并望继续赐教!

   

伪君子 2007-08-24 08:42

从资料上看到州山吴氏分布在三个自然村,里庄、中庄、和外庄(州山),现在也搞不清象吴兑、吴兴祚等人到底谁是里庄人、谁是中庄或外庄人。州山吴氏是明初一世“慎直”公入赘壶觞,三世迁州开始定居,而吴兑是八世、吴兴祚是九世,而当地长者传说吴三桂是吴家第四代,显然时间上也是对应不上的!!!

   

那山那水那人 2007-08-25 09:54

绍兴文理学院有《州山吴氏宗谱》,只是在下也未曾去查考过。

   

ltfang 2007-08-28 23:02

牛牛牛牛

   

三爹 2007-08-29 15:10

引用

引用第16楼那山那水那人于2007-08-25 09:54发表的 :

绍兴文理学院有《州山吴氏宗谱》,只是在下也未曾去查考过。

那你去查呀。查到结果要告诉偶们哦。

   

那山那水那人 2007-08-31 08:54

欢迎你到州山来!

   

牛马走 2007-08-31 22:23

州山有“吴三桂”的说法。我想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1),吴氏中有人降清;(2),正好此人之父叫“吴大圭”,而吴大圭当时就在东北,因此指“吴大圭”为“吴三桂”了。这是州山人有明遗民情结的一种表现。

   

penny-抱枕 2009-04-16 11:40

引用

引用第4楼伪君子于2007-08-21 15:38发表的  :

传说不可当真,州山吴氏和吴三桂没有一点关系!!

可是老一辈确实有这么一说

   

丰山后 2009-04-16 12:13

那兄:为查考吴调侯叔侄的谱系,我查过他们的家谱,但其中没有吴三桂的任何信息.

   

逆水小鱼 2009-04-16 12:26

,看不出来,我们家那边,是如此的名胜过!! 

   

逆水小鱼 2009-04-16 12:27

占位,听书 

   

冬眠的蚂蚁 2009-04-16 13:50

哈哈,现在州山出名了。

   

逆水小鱼 2009-04-16 13:55

吴楚材  吴调侯  

   

吴楚材(1655~?),名乘权,字子舆,号楚材,清山阴州山人。幼受家教,勤奋好学。16岁时,患足疾,一病数年,仍手不释卷。疾愈,学问大进,在家设馆授徒。曾多次应考,但屡试不中。

族伯吴兴祚时任福建巡抚,楚材24岁时投奔门下,受到器重,除公案书记之外,为其子伴读。兴祚谓楚材“天性孝友,潜心力学,工举业,尤好读经史,于寻常讲贯之外,别有会心”。后兴祚为两广总督,随之同往广州。

   

吴调侯,名大职,字调侯,楚材侄。幼受家学,生性洒脱,奇伟倜傥,敦尚气谊。成年后,与叔楚材以古文相砥砺。常下笔洒洒数千言而无枝蔓。叔侄两人共同探求经史百家,常常相互问难辨析。康熙十七年(1695),共同编成《古文观止》一书,共12卷,收录上自先秦、下至明末文章222篇,以散文为主,间收骈文。繁简适中,体例周密,选材得当,每篇末加简要评注,为旧时文学启蒙读本,流传甚广。

除《古文观止》外,康熙五十年(1711),楚材又编成《纲鉴易知录》一书,共107卷,族叔存礼为之序,以为“法遵纲目,注集王、刘,烦简适宜,雅俗共赏”。为旧时初级历史课本,与《古文观止》同样广泛流行。

   

补充说明,呵呵 

   

逆水小鱼 2009-04-16 13:56

吴寿昌  

吴寿昌,字泰交,号蓉塘,清山阴柯桥州山人。幼承家学。乾隆二十四年(1759),乡试中举。三十年,乾隆南巡,以举人应例召试,取为第二,授内阁中书。时应试者众,而山阴县取者仅寿昌一人,自此名声大振。三十四年,中进士,选庶常,授编修。旋升翰林院侍讲,入直尚书房,预修《玉牒方略》,又多次受命分校乡、会试闱。四十八年,典试广西。五十一年,为贵州提学,督学黔中。俱以廉明称。任满辞官还乡,徜徉于稽山镜水之间,吟咏性情,以娱晚年。年七十五卒。  

学识广博,才思富捷,一生著述甚丰,尤工于山水咏物诗,有《虚白斋稿》。其诗作以《乡物十咏》(《日铸茶》、《东浦酒》、《平水冬笋》、《型塘杨梅》、《百步瓜》、《鉴湖菱》、《湘湖莼菜》、《斗门鳗线》、《陶堰艾糕》、《宾舍牡丹》)最为世人所道。  

   

冬眠的蚂蚁 2009-04-16 14:02

我记的以前看天天商报的时候好象说州山以前有个私塾很有名的,不过哪家人家好象不在州山的,好象知道的人不多的,

   

逆水小鱼 2009-04-16 14:11

吴善庆

吴善庆(18721922),字善卿,绍兴柯桥州山人。出身贫苦。14岁去沪谋生,在咸康公司和外人所办礼和洋行工作,因勤勉机灵,深得中外老板的赏识与信任。清光绪三十年(1904),自办公和来公司,经营颜料,因管理有方,生意蒸蒸日上。民国元年(1912),东渡日本研究颜料配方技术。回国后,创立振新染织厂于沪南,后又与人在郑州等地设立纺织公司、棉纱厂、油漆厂、花边厂等数十家企业,资财日厚,声誉日隆。因有感于幼年无力求学之苦,3年,出资10万银元,在州山兴建善庆学校,免费吸收当地贫苦子弟入学,并介绍毕业生中品学兼优者到上海工作。为方便学生和乡民,出资在州山乡造桥两座,一名“伦敦”,一名“鉴亭”。他若建祠、修谱、赈灾、施医舍药、掩骼埋尸等无不慷慨捐助。晚年在沪创办 原生、豫丰、华丰、正泰等纱厂。为发展浙江省商务,建议开发三门湾,亲赴三门考察,积劳成疾,于112月病逝上海,葬于余杭留下村。

   

风景线 2009-04-18 16:26

不错,很有研究价值的。

   

定风坡 2009-04-21 08:27

支持考证

   

小钻风 2009-06-06 20:37

   

其实现在对吴三桂的评论,都是康喜以后的观点,代表的是满清王朝的正统。相信历史一定能还吴三桂是本来面目,这也是后人的责任。吴三桂祖籍高邮,因为那里是吴氏一世祖季札的居住地,其实出于山阴州山吴氏。当时吴三桂与族人吴兴祚同住在辽宁铁岭,吴兴祚的爷爷叫吴大圭,都是万历兵部尚书吴兑镇守辽东时带出去的族人。吴兴祚是山阴州山吴氏第十三世,入籍正红旗,康喜朝两广总督。山阴州山吴氏始终把吴三桂认作同宗,出籍是因为明哲保身。

   

还有吴显忠、吴大求等,都是吴兑带出去的州山吴氏,从吴兑开始,州山吴氏投笔从云,有“十八都统”的说法,吴显忠大概当过山东副总兵,史料上有的。以前吴家祠堂有“十八勇士蝶血卢沟桥”的故事,就是说州山吴氏在辽东奋勇守边的故事。

   

晚明社会风气的改变,可以从《山阴县州山吴氏族谱》中得到明确证实。吴氏始祖均礼,洪武四年(1371)立籍浙江山阴县二十一都民户。吴氏初始亦以业儒为主,门下府、州、县学生员众多,其中学业最优者当属一支大分统大房之吴兑。

   

吴兑,字君泽,嘉靖进士,历官至兵部尚书。因官居显位,得荫长子有孚为锦衣卫正千户、荫侄有端为锦衣卫镇抚。明中期以后,武官世职渐由世官向世爵转化,高官显要荫子为世袭武职者屡见不鲜。与一般士大夫不同,吴有孚并不耻于为武夫,相反却亲自参加武举考试,并中万历十五年(1587)会举,后积功升至都指挥,任至山东副总兵。

   

吴氏族人弃文从武,最早始于一支大分的七世吴遴。吴遴祖父吴洪,娶兵部侍郎陶寿之女,父吴谧,补国子生。从祖、父的生活年代和婚姻关系来看,并无投笔从戎的迹象。吴遴,嘉靖二十四年生,后授金吾卫正千户。吴遴父、祖均非显宦,此武职肯定不是恩荫得来,只能是其通过武举,历官积功而得。吴遴有二子,长子国光,万历十三年中顺天武试第七、十年第三、十九年乡试解元,后任职瓜州江防;次子晃以书法闻名于世。可见此时的吴氏已经是文武并重。此后吴氏一支大分基本上都是以武职闻名,文职成功者仅十世、有孚子孟登仕至云南永昌府知府。

   

吴氏以武闻名的还有二支三分的吴显忠和吴大斌。吴显忠,少时以“能文”闻名,但三次应试一无所获,遂弃文习武,“究黄石韬钤,为万人敌”,隆庆元年中浙江武魁,万历二十年中武进士,累官至副总兵。吴大斌,“六岁而孤,天资高迈,能博闻强识,幼应童子试,不售,乃弃举业,肆力于六经子史及兵法律例诸书……遨游海内,以冀其遇,至辽左,遂寓居焉。凡族人有志四方者,多往归之”。吴大斌不仅自己弃文从武,还以己为榜样,带出了一大批族人。

   

吴氏族中另有一些已授文职,又改武阶的族众。最典型的是一支二分十世之吴家相,初授江西德化县主簿,后调福宁卫经历,随部援黔时改任守备,以后历升至参将,进阶正四品明威将军。 

   

小钻风 2009-06-10 07:19

吴大圭是满清王室的卫队长,正红旗人。

   

小钻风 2009-06-11 07:17

错了,是吴执忠(吴兴祚之父)是代善亲王的卫队长。

   

小钻风 2009-06-15 07:28

当时的里庄叫周山,意思是周围都是山,与环洲公的号是一样的。其实里庄最出名的还有风水学。当年环洲公吴兑请台州风水师研究里庄风水10多年,蛇山眠狗等风水出点就在里庄,以里庄风水为蓝本,有一本风水学的书叫《山洋指迷》,是明清时期风靡全国的风水学读本。清初周帝吴三桂定国号为“大周”,就是寄托了对家乡的思念。

   

春梦了无痕 2009-06-15 08:48

   

康熙十七年(1695),共同编成《古文观止》。 除《古文观止》外,康熙五十年(1711),楚材又编成《纲鉴易知录》一书

   

小鱼儿引用的大概是市志上面的资料吧,不过用前最好能判断一下。康熙五十年应该比康熙十七年晚三十三年,这1711年与1695年明显不足此数,所以不加括号里的数字尚可骗外人,一加就露知道有错了。

   

小钻风 2009-06-19 20:59

吴襄未当过尚书,吴襄,字两环,明末中后所(今绥中镇)籍,祖籍江苏高邮,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武进士。吴三桂之父。崇祯年间先后任都指挥使、都督同知、总兵二中军府都督等重要职务。崇祯时任辽东总兵,是祖大寿的部属。崇祯四年(1631)八月,皇太极于发动“大淩河之役”,吴襄在赴援时逃亡,导致全军覆灭,祖大寿降清,孙承宗罢去,吴襄下狱,擢三桂为总兵。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初,李自成破大同、真定,起用吴襄提督京营,北京城破,活捉吴襄,李自成派部将唐通以银四万两犒赏吴三桂军,并胁吴襄作书招降吴三桂。四月二十二日,吴三桂与阿济格、多铎大败李自成于“一片石战役”,是日多尔衮封吴三桂为“平西王”,追击李自成,再败李自成于庆都。1644423日,李自成大怒,斩杀吴襄于永平(今河北卢龙)城西范家庄,并将他的首级悬挂在高竿上示众,回师京城后吴家三十八口惨遭灭门。李自成出武关南走,吴三桂一路追击,直下武昌始还。吴襄死后被南明政权封为辽国公,谥忠壮,祖氏被封为辽 国 夫人。

   

小钻风 2009-07-08 21:37

康熙50年大概是公元1722,康熙十七年大概是公元1689

   

史称吴兴祚的爷爷吴大圭负贩辽东,后入幕代善亲王,"蛮宰",(其子吴执忠是代善亲王的头等侍卫)。与吴三桂之父吴襄一样,是个在辽东做生意的江南人(贩马)。要知道这个马匹互市是环洲公吴兑的创意。后人为什么说吴三桂是徽州人、高邮人,因为他出身商人,又有延陵将军的美名,妄加上去的。明代从军的人,都是把军籍当成籍贯的,明史上无记载吴三桂的祖籍,只知道他在绥中、铁岭、锦州等居住过。

   

石人 2009-07-16 11:55

楼上好热闹,也很认真,赞一个。

   

小钻风 2009-07-16 19:21

   

吴三桂与里庄(吴襄的恩人李成梁)

   

吴襄,在吴家的历史上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为,是他,使吴家由一个被当时社会所看不起的商人家庭一跃而成为人见人敬的国家的高级军事官员家庭——类似于我们今天说的高干家庭。 吴襄,这个出生于商人家庭的孩子,小的时候不爱读书,长的可是膀大腰圆。努尔哈赤崛起后,在东北地区实行严酷的民族歧视政策,这引起了吴襄的反感。为了反抗努尔哈赤的错误政策,吴襄毅然卖掉自己的家产,招募团练,做起了保境安民的善事。而他的做法,不仅得到了当地人民的欢迎,也得到明朝政府的嘉奖。明朝政府委之以辽东团练总兵的职务,归属于镇武将军李成梁节制。对于吴家来说,李成梁扮演了他们家从普通商人到高级将官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从某种角度说,李成梁是吴家的恩人。李成梁,生于1526年,死于1615年。他的高曾祖李英原来是朝鲜人,后来因军功定居铁岭卫(今辽宁铁岭)。也就是说,他出生于武将世家。1574年,李成梁击败建州女真酋长王杲,升为镇守辽东总兵,总辖辽东军队。

   

1583年,李成梁再度发兵攻王杲之子阿台,努尔哈赤的父亲塔克世是王杲的孙女婿,死于这次战斗。根据《明史纪事本末》记载,塔克世当时已经归附李成梁,因充当这次行动的向导而战死。塔克世死后,李成梁命努尔哈赤承袭塔克世的一切。这就是后来努尔哈赤所谓的“七大恨”之首。

   

李成梁镇守辽东20多年,转战各地,多次打败外敌进犯,使辽东安息多年,巩固了明朝的东北边防。1591年,李成梁被弹劾解任回朝。辽东此后则是“十年之间更易八帅,边备松弛”。1601年,75岁的李成梁被重新起用镇守辽东达8年之久,威名不减当年。所以《明史》里说他“然边帅武功之盛,(明)两百年来所未有”。

   

由上面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出,李成梁在当时是一个非常著名的人物,他怎么会看上一个小小的团练总兵呢?

   

吴襄善于相马和训马,所以他很受也同样爱马的李成梁的赏识。

   

说起吴襄善于相马和训马,这里面还有个故事呢!故事说的是在1619年,努尔哈赤以所谓的“七大恨”为借口,对明朝发难。双方大战于萨尔浒,结果明军败绩。所有归来的参战将领都获罪了,只有千总吴襄受到奖励——因为他凭着自己的才干勇夺胡马300匹!在长期抵抗后金的斗争中,吴襄先后历任都指挥使、都督同知、总兵、中军府都督等军事要职;同时,吴襄与当时在东北的一些明朝武将也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小钻风 2009-07-16 19:23

   

吴三桂与里庄(吴兑、徐渭、李成梁)

   

吴兑是徐渭的少年挚友,字君泽,号环洲,山阴人。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授兵部主事;隆庆五年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万历二年加右副都御史。吴兑延聘徐渭北上作幕,不仅看重与徐渭乡谊,更看重徐渭在浙江的抗倭军事斗争经验。万历四年夏天,徐渭从南京北上,沿运河,至北京,小住。六月,吴兑派员来北京,接徐渭到了宣化府。徐渭在当年秋天,访问边塞,与吴兑勘察独石口,相识宣化总督方逢时。随方逢时、吴兑巡视口北,曾去过汤泉、十八盘山、龙门弯、黄杨山、苦迷湾、银洞岭、黑石堡,穿越牧场,访问蒙古族和胡市,其事均载《边词二十六首》中。万历四年六月至万历五年七月之间,他在宣化为吴兑、方逢时等边塞将领,和新结识的李成梁、李如松父子等写大量作品。这一时期既是徐渭传世作品最多的高产期,也是其书法风格的成型期和成熟期。

   

近来宣府息烽埃,台吉求生款镇台。

笑引双椎胡女拜,传呼万帐令公来。(令公指李成梁)

艾年佩鹊宁非早,薇省垂鱼不待推。

报与江南春信道。题诗寄处陇梅开。

   

徐渭为宣府巡抚衙门题的对联:  

开关市,通贸迁,东道往来,任数千里赤子龙舌之奇。

拱宸京,控沙漠,北门锁钥,当第一重青天剑戟之雄。

   

吴兑还带着徐渭参观了马市,这里正呈现出一派和平的景象。徐渭很高兴,他对于民族之间的平等一直持赞同的态度,看到它的实现,更是兴奋不已。回来后,他作了一首小诗《胡市》: '
千金赤兔匿宛城,一只黄羊奉老营。

自古学棋嫌尽杀,大家和棋免输赢。

 

宣府的生活给了徐渭创作的灵感,但是他的身体却不适应北方的气候,第二年春天,他就辞去吴兑幕府的事情,准备南归,临行前,他以《答谢上谷诸公》,表达他依依惜别的心情:

一客宣城镇,真多地主良,停车松树下,投辖井中央。 

红烛筹枚满,苍毛尘话长,别来知几日,柳色满红墙。

   

小钻风 2009-07-20 23:18

   

吴三桂与吴兴祚(武臣的共同爱好)

   

清抱阳生《甲申朝事小纪》初编卷五“吴三桂始末”载:“浙人吕黍子言于桂曰:‘王权尊势重,致使傅、李参劾。盍不营园亭,多买歌童舞女,日夜娱乐,使朝廷弗疑。’桂以为然,即命黍子督造安福园于王府之左,松柏高五、六丈者,移种皆活。历三年,园成。与吴复庵等弹琴赋诗,徜徉其间。又使赵嬖采买吴伶年十五者,共四十人为一队。申衙故有戏具,犹以为未足,另造各色金甲嵌明珠,银甲嵌珊瑚,又各色玉带、金带、银带、珈南带、犀甲带、沉香带,俱嵌珠宝,凡为箱三十。约费数十万金。送入安福园。”(因为前人很少提及吴三桂家乐,故注。)

   

康熙朝兵部尚书浙江绍兴人吴兴祚[是一个戏剧爱好者,吴兴祚家蓄伎乐。吴氏总督两广时,戏剧家万树在他的幕府中充当幕僚。吴兴祚之子吴秉钧创作了《电目书》剧;吴棠祯(秉钧之叔)创作了杂剧《赤豆军》、《美人丹》二种。

   

吴绮、徐电发(徐釚)也是选伎征歌的老手,吴绮还蓄有家乐,二人也曾游历过吴兴祚幕府。可以说在当时的两广总督府,形成了一个戏剧家集团,吴兴祚无疑是这个集团的轴心。

 

   

小钻风 2009-07-21 19:31

吴三桂与吴兴祚(武臣的共同爱好)

经营家班,家班主人大多“竭其心力” ,或“亲授以声歌之伎” ,或自任导演,指挥家伶排练。不少家班主人谙晓音律,能唱会演,还精通乐器,因而能胜任教习一职,根据笔者掌握的资料,可以肯定曾“亲掐檀痕教小伶”的明未家班主人有二十余位:顾大典、沈璟、邹迪光、屠隆、潘允端、汪季玄、祁止祥、祁奕远、徐锡允、张岱、吴炳、冒辟疆、尤侗、啸斋、俞锦泉、李渔、吴三桂、乔莱、查继佐及其夫人、王梦楼、李调元等。

   

kingshute 2009-07-23 14:02

讨论开了。同为州山人啊,想来更亲切

   

吴知道 2009-10-01 22:57

很有研究价值。村落文化是绍兴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绍兴子孙永远的财富。鲁迅没有把万贯家财留给子孙,但有多少个绍兴人在吃鲁迅饭。文化兴则精神振、经济兴,社会和谐才会有保证。

 

莫虎

   

从小在里庄长大,这些故事听的多了,不过在里庄龙王堂上,以前确实有一支桁牌(只有古代出大官的地方才能立此牌坊),吴三桂祖籍确为里庄应该不假。 

   

这个龙王堂的行牌大概是广西思恩县尉 吴斌的 夫人的贞节牌坊,儿子是吴起凤, 山庄 先生,吴寿昌的叔叔. 

   

   

   

   

   

   

 

文章录入:OK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