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张肯堂,1918年生于揭西河婆溪角村。1948年南来印度尼西亚,1960年迁居砂劳越,1969年定居吉隆坡。1957年函授厦门大学中国文学。出版有《河婆风土志》 ,《河婆民间故事》,《河婆乡土情》,《河婆客家山歌选辑》,《河婆文史拾萃》,《风雨九十年》。《绍业楼诗稿》即将付粹。曾主编多本纪念特刊,共五百多万字。
张肯堂也是中国北京逸仙学院名誉教授,北京东方文化馆顾问,东方文化馆俗文学委员会委员,马来西亚孙子兵法研究所研究员,大马诗词研究总会会员。
张肯堂,笔名方唐,薇风。《河婆风采》,《潮汕百科辞典》,《现代潮汕名人录》,《潮汕人物词典》,《新马文坛人物扫描》,《南来作家手稿图片展目录》,《飘洋过海揭西人》均有作者传记。
●张肯堂编著《风雨九十年——一个马来西亚河婆老华人沧桑录》封面。
(一)河婆名称的由来
自中国宋代神宗熙宁元年(1068)时,广东省霖田都为揭阳县九都之一,那时还没有“河婆”的地名。
霖田都西隅有六个地区,称为六约。其名为:象门约、狮头约、尤潭约、员埔约、马辂约、南山约。六约之名起于何时,揭阳县志未有记载。明嘉靖乙己(1547)志序薛侃作:彭山季子自侍御出薄视邑事,行约兴颓,百废俱新。可知那时已实行乡约了。据各姓族谱记载:有李崇源公于成化车间(1466)迁霖田都上埔约。刘启佑公于明弘治初年(1488)迁霖田都象门约。据蔡英元将军考证,河婆之有约当在明成化年间。
然则,河婆地名怎样来的呢?
据河婆先贤们口传历史,都说彭姓始祖受章公妣何太,在元朝时迁居揭阳霖田都茜坑,当时曾在猪子岗沙坝唇开设囚(系旁)祭(系旁)寮并摆卖擂茶,久之成为市集。且猪子岗附近有一南关城,住有倪陶两姓,故有“未有河婆,先有倪陶”之称。据说南关城是在刘候昌乱时所毁。当年(1974)我编“河婆风土志”时,曾到马来亚大学中文图书馆借阅“潮州府志”,但发现该志没有记载。
据揭阳县志:明崇帧二年(1629)流贼五百多人,洗劫霖田都河婆、鲤湖、锦湖等寨。清嘉庆12年(1807),才有河婆埠的出现。由河婆寨至河婆埠的形成,经过 180年,若由何太开设囚(系旁)祭(系旁)寮算起,已有 500多年,可见一个城市的建立,要经过很长久的岁月。
(二)河婆又怎样和六约扯在一起
在县志中明代没有河婆地图的记载,为什么霖田都管辖的六约变为河婆的六约呢?
据蔡英元将军认为有三个理由:
1.河婆在1761年设汛,驻兵河婆,军事重心,设在河婆。
2.河婆大庙爷每逢正月出巡六约各乡村,揭阳县第五区署设在河婆埠,因之,六约即是河婆。
3.原在棉湖湖口的巡捡司衙,于明嘉庆12年(1807)年,移驻河婆,河婆成为行政中心,领有六约。
4.据笔者个人的观察,我河婆各姓都是在相同的时代、地域、战乱而迁居河婆,因语言,信仰、婚姻、宗族、情感、乡情相同,而团结在一起,所以不分彼此在同一屋檐下生活,六约是一家人。
(三)各姓迁居河婆简述
我河婆各姓迁徙的过程,是黄巢作乱的第二次大迁徙时搬迁到江西以南和福建以西一带,时间是公元1000年前后。
听说大迁徙时,有一个妇人背着大的孩子,手牵着一个小的孩子在走路。黄巢看见了大骂这个妇人不仁德,而那个妇人却回答说:“这背着的是侄子,他父母亲给黄巢大人杀死了,我要保护他的安全,留下香丁一脉;这牵着走路的是我的儿子,如有意外,我还会生育。”黄巢听了,大为感动,忙叫她躲入山内,牵挂葛藤,就可避开灾难。于是这妇人叫所有走难的人都在山路上牵挂葛藤,这样保全很多走难者性命。这个地方就是福建宁化县石壁村的葛藤坳,日久蕃衍,葛藤坳传下了百多姓的后裔,播迁世界各地。
我河婆祖先们就是大部分在第三次大迁徙时,先后播迁到霖田都来的。
现在将各姓源流简述如下:
1.张姓:(A)厚埔乔公派,由福建迁苏州、潮州,于成化七年(1471)迁霖田都厚埔,已有五百三十多年。(B)石肚派,由福建迁兴宁,五华迁石胜,迁年不详。
2.蔡姓: 25世福粤公居福建长汀,传至绵基公之子程源公,于明成化十二年(1477)从程乡(梅县)迁尖田尾,已历五百三十多年。
3.刘姓:(A)龙潭派,上代千一郎公由福建迁五华,揭阳南门坑,至绵基公传至韶广公迁陂尾楼;倚峰公传至能臣公迁居大埔头、泉水塘、井田等村已五百多年。(B)山下楼派,十一郎公原江西瑞金,后迁五华棉洋约,传至启佑公迁山下搂,于明代弘治初年(1488)至今五百多年。
4. 黄姓:(A)连城派,上祖潜善公自宁化石壁村迁汤坑,传至金国公携子崇富公,崇贵公迁坪上升基,已有五百年。(B)马头派,潜善公之子久昌公,自福建迁饶平,传至温恭公生湖江公于明天启年(1620)以裁缝卫生迁河婆和宝寨(马头),已有三百七十年。
5.贝姓:贝氏第五代仲勋公,由福建迁汤坑,曲湖,已有四百多年。
6.温姓:因马辂温氏族谱不详,温氏千八郎公之七世孙德九公始有年谱,为明正德11年(1516),温氏迁坷婆约五百年。
7.庄氏:(A)上砂派,上砂始祖森公,传至五十七世,罗公迁潮州,宋未应勤王诏,备兵于赣(江西),不利师溃汀泽津,罗氏偕子韶公(十八世)迁陆丰(沙坑洞)上砂,历时七百多年。(B)石碑牌派。始祖森公传至十二世大山公,从潮州迁揭阳,至十三世益能公于清乾隆年间(1780)迁河婆经商,住石碑牌已二百二十年。
8.吴姓:上祖名号不详,迁河婆殿区公,生于明代天启年(1621)上溯七世始祖,吴氏迂居河婆已五百七十多年。
9.韩姓:按韩氏上代来自福建漳州,始祖清奇公迁河婆年代不明。韩氏大宗祠建于1644年,于今已三百多年,据韩氏族谱载,“越九世至明崇祯甲申(1644)鼎沸之秋始筑大宗词,及韩姓已传至二十一世,推算韩氏迁河已逾六百年”。
10.彭姓:据吉康彭氏家传事迹。元季汉卿,汉用兄弟奉母何氏迁居揭阳霖田茜坑,明洪武初因贼苏文山、曾谷大之变。汉用、汉铭择连境海丰县吉康都黄妮岭以居,据此,彭氏迁居五云已六百多年。
11. 杨姓:(A)陂洋始祖础臣公,传至思聪公迁陂洋约三百多年。(B)大塘系始祖斗惠公,其十四世孙崇贵公,由惠来迁居大塘。(C)上寮始祖金刚公,自丰顺迁上寮。(D)新寮系始祖怀东公,由丰顺迁新寮已四百五十年。(E)下圩杨屋街派。由惠来迁河婆,约二百多年。
12.陈姓:南和乡陈屋楼派,迁居年代不详。
此外,邱姓于明嘉靖迁居谢洞,已五百多年;邓姓于明嘉靖十六年迁居南山,有五百多年。
李姓. 灰寨上祖龙溪公,携父骸于明成化丙戍(1466)迂龙路径,距今五百多年。
(四)河婆改为揭西县
揭西县于1965年成立,将原有河婆六约地区,并划入陆丰县的五云、上砂、下砂;普宁县的湖西、四乡、贡山,并加第三区五经富、大洋、棉湖等地,成为揭西县,面积1365平方英哩,人口六十五万。县城设在河婆镇。
揭西县管辖十六个镇;上砂、五云、河婆、坪上、龙潭、南山、灰寨、京溪园、五经富、龙溪、钱坑、金和、凤江、塔头、东园、棉湖和下砂、西田、良田、大洋四个乡。
由此观之,过去河婆所拥有的六约的乡村,已改为镇。河婆已缩小为一个镇,平均面积约60平方公里。吉隆坡为90平方公里。比吉隆坡的面积还小。如此,河婆之名已不存在。仅有一个河婆镇和河婆中学,河婆古塔,河婆大庙爷吧了。
环境和名称的改变,河婆所指今昔不同。但在海外却孕育了可贵的“河婆精神”,永远鼓舞着河婆人前进!
(五)什么是河婆精神
原来我们河婆人,本是源自中原汉族,在一千五百年前五胡乱华后,继有黄巢作乱,宋未元初,明末清初和太平天国的影响,在无数次大动乱中,我们的祖先,抵抗外侮,不愿被异族统治、征服和压迫。他们多次间关万里,经过千山万水,流离失所,既要和天灾人祸作生死存亡的斗争;又要克服恶劣的环境,和毒蛇猛兽、山岚瘴气、饥饿疾病作无情的战斗。牺牲生命,流尽汗血,经过漫长的岁月,险恶的历程后,因而把他们养成了勇敢、坚毅、勤俭、倔强、容忍的特性。也具备了好斗、顽强、冲动、冒险和不惜牺牲的品质。所以,他们在无数次天翻地覆的变动下,能自强不息,愈战愈勇,生根立足和欣欣向荣!这种从千辛万苦中磨练,所累积出来的性格,加上这几十年来河婆同乡正视现实,接受工艺科学与文化,破除迷信,紧跟着时代,在思想,生活,智慧的领域中,吸长补短,去芜存菁,加工净化,和雄心万丈的努力后,成为今日的高超、卓越、特异的民族气节。这气节就是我们所承受下来的“河婆精神”。
回溯我们的祖先,在穷途末路的情况下播迁到河婆来,已有五百多年了。在播迁到河婆定居的第一阶段,由始祖起至第五代这一百五十年间,不消说是孤苦零仃,危机四伏,才稍获根基,过着比较安定的生活。但不久有明末流寇的焚劫,以及明未清初的三藩反清义举一一刘公显,刘三花,刘进忠等霖、蓝两都,鏖战的动乱;及后,自道光以来,这一百几十年,家乡在盗贼蜂起,冤家械斗,以及民国的军阀混战,我们的上代所受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惨痛,真是笔墨所难形容。因此,各姓兄弟在身受同一苦难之余,由于历史背景相同,地理环境一样,文化信仰相同,大家又是姻亲戚友的血缘系统;我六约同乡,却因此甘苦与共,休戚相关,祸福同当的紧密团结了,形成一个像今天融洽、和谐、亲爱、守望相助的新形象。今天不论在原乡,在南洋,我们都能发挥共同的忠诚和信念。亲如兄弟,情逾手足,团结友爱,为前程而奋斗。
是故,这些事实,生动而具体的说明了“河婆精神”,的内涵。
(一)具有强奋血统,不怕一切牺牲的英雄气概。
(二)具有刻苦耐劳,敬业乐群,耕读传家的淳朴作风。
(三)能适应任何环境,不向困难抵头的刚强勇气。
(四)具有重视气节,大义凛然的民族精神。
因此,表现在文学、工艺方面,有独特而突出的成就。在商、工、农、学方面,有后来居上的优异。在社会、民族方面,有急公好义的精神。在乡俗民风方面,有尊贤敬老的德行。这五十年来的成就,超越了我河婆人迁徙五百年来的总和,为河婆同乡带来了崇高的荣誉和社会地位。
(首届世界河婆同乡联谊大会稿件)
附记:
“首届世界河婆同乡联谊大会”定于2009年9月9日在吉隆坡云顶召开,并出版纪念特刊,谨此小诗,表示祝贺:
世河九九隆坡开,揭岭亲朋远道来,
见面喜闻乡土味,倾读警觉山歌才,
工商创业须勤俭,教子传家敬爷哀,
珍惜涯兜欢聚少,擂茶菜板酒三杯。
(2009.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