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资讯 >> 考古 >> 正文
台灣涉漳州舊地名(一)
作者:涂志偉    文章来源:閩南日報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11-16         ★★★

台灣漳州籍人口分佈及移民航線示意圖

先民渡海·海峽夜浪(冉茂琴畫)

  核心提示

  明清以來,大量的漳州移民越過台灣海峽黑水溝來到台灣,在異常艱苦的環境裏和原住民、泉州人、閩粵客家人一道,篳路藍縷,合力拓墾,耕種漁牧,把一個個聚居地逐漸開發成一片片繁華的村鎮街區。在新聚落點,漳籍移民不僅捧來家族的祖先神主牌,修建了宗祠;迎來了唐山的民間信仰保護神香火,蓋起了廟宇;同時還移用了家鄉的地名,把漳州祖籍地的府、縣、鄉、村地名,街巷名、宗祠名、寺廟名,乃至山川名勝名稱,甚至以開發建設台灣有功的歷史人物、有影響的漳籍墾臺名人、移民首領名字、家族姓氏作為新聚居地的鄉鎮村裏街區的地名,作為祖祠、廟宇名稱。這些涉漳舊地名遍佈在台灣各個縣市、鄉鎮、村裏、街區,翻開台灣地圖,有許多至今還在台灣行政區劃名稱中使用,從中可看到漳州移民在台灣拓墾走過的歷史足跡,這不僅是飽含著台灣漳籍先民敬祖懷鄉的情愫,更是漳臺血緣關係的明證。有關台灣涉漳舊地名本報將分期介紹。

  移用自漳州的府、縣、鄉、村的台灣地名

  漳州寮:移用自漳州府舊名。如今在台北縣,現地名為林口鄉東林村,地處林口街東。乾隆四十三年(1778),漳州人蕭姓向山胞承購開闢,地皆漳州人居住,故名,或因漳籍移民搭建茅寮之地而命名。

  漳州街:移用自漳州府舊名。在台北市中正區,後併入南海路。

  漳州裏: 移用自漳州府舊名。如今在台南縣佳裏鎮。

  漳和莊:移用自漳州府舊名。今在台北縣中和市。漳和莊由中坑莊與漳和莊各一字組成,現為中和市。“漳和”是指漳州人和諧團結之意。中和市也有圓山,標高30公尺,有漳和裏。

  漳和裏:移用自漳州府舊名,今在台北縣中和市漳和裏。在南投市有漳和裏、漳興裏,指漳州人和諧興旺之意,因本地早期居民多來自漳州而命名。

  龍溪:在台灣使用龍溪地名的有:一是在桃園縣大溪鎮有旅遊度假區龍溪花園, 園內有河流名龍溪。二是龍溪(又稱巴托蘭溪)是花蓮縣木瓜溪的支流之一,木瓜溪是花蓮溪最北流域面積最大的支流。

  海澄厝:移用自海澄縣舊名,今在雲林縣台西鄉。

  海澄裏:移用自海澄縣舊名,一是在台南縣佳裏鎮。原地名蕭垅社,亦名歐汪社,俗稱番仔寮,包括佳裏鎮鎮山裏、海澄裏與漳州裏。清雍正十二年(1734),原籍漳州府海澄縣的楊、陳、謝三姓先民渡海到台南縣佳裏鎮墾屯定居後,從海澄奉請保生大帝、關聖帝君、呂山通使及楊家祖神來臺奉祀。二是在高雄市小港區海澄裏,舊稱紅毛港。典型的漳泉籍血緣村聚落,1945年取瀛海澄明之意,命名為海澄村,後改為海澄裏。

  月港:移用自原海澄縣月港地名,在台南縣鹽水鎮,與海澄月港“外通海潮,內接山澗,其形似月,故名”相同,台南月港因街區的東、南、西三面環水,狀似新月,故稱為月港或月津,為鹽水鎮舊稱。台南古月港有許多以月港命名的古跡古碑。如月港聚波亭、葉家宅第八角樓、月港護庇宮、月港武廟、月港大橋等。

  漳浦寮:移用自漳浦縣名。如今在高雄縣仁武鄉。

  樟普寮:移用自漳浦縣名,因用閩南話命名緣故,有時亦寫成漳埔寮、樟浦寮、樟普,都是漳浦的諧音別字。如今在台灣有三處:一是南投市鳳山裏,清時樟普寮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1974年樟普寮改為鳳山裏。南投市有樟普寮山,標高424公尺。二是在嘉義縣梅山鄉安靖村。三是在彰化縣社頭鄉。

  漳浦厝:移用自漳浦縣名。在高雄縣仁武鄉鳥林村,今名仁福村。

  漳普坑:移用自漳浦縣名,用閩南話命名, 漳普為漳浦的諧音別字,如今在台北縣鶯歌鎮東湖裏。

  橫圳:移用自漳浦縣官潯鎮橫口社地名。乾隆年間,官潯橫口社王國慶攜妻帶子來到桃澗堡番仔寮墾荒拓土,稱為橫圳,現是桃園縣大溪鎮的聚落地名,王姓後裔已衍族萬餘人。在桃園縣觀音鄉有橫圳頭聚落地名,在三和村5鄰有橫圳頂。

  雲霄街:移用自雲霄縣名。原在台南市北區。乾隆五十三年(1788)台南市形成街肆,有大銃街、天池底街、總爺街、雲霄街、米街、豆仔市等市集。

  雲霄厝:移用自雲霄縣名。嘉義市東區設有雲霄裏,清末時稱雲霄厝,如今在嘉義市東區民權路一帶的雲霄、溫和、雲西等。

  溫燒厝:在彰化縣鹿港鎮,聚落地名,用閩南話命名,溫燒為雲霄的諧音別字。

  詔安厝:移用自詔安縣名。據傳,台灣以詔安村寨命名的地名有80多處。今在台北市有二處:一是中山區民安裏內,中山區長安西路已有一百餘年曆史的詔安市場,現在稱為中山市場。二是如今在台北市中正區民安裏內。在台中縣烏日鄉也有地名為詔安厝,在台南縣白河鎮有詔安裏、紹安厝,用閩南話命名,紹安為詔安的諧音別字。

  詔安裏:移用自詔安縣名。如今在台灣有三處:一是彰化縣和美鎮詔安裏、鐵山裏,原稱詔安厝,即今詔安裏;二是彰化縣鹿港鎮詔安裏; 三是雲林縣西螺鎮詔安裏。

  詔安街:移用自詔安縣名。如今在台北市中正區。另外原有詔安厝街在台北市大同區、中山區。

  詔安寮:移用自詔安縣名。如今在台灣有二處:一是在嘉義縣梅山鄉安靖村;二是在南投縣竹山鎮鯉魚裏,寫成照安寮,用閩南話命名,照安為詔安的諧音別字。竹山鎮有照安寮橋。

  詔安城:移用自詔安縣名。位於宜蘭縣冬山鄉,在冬山鄉有照安溪、照安路,安平村有照安二路。

  銅山館:移用自東山縣銅陵鎮名,清咸豐二年(1852)建,位於澎湖縣馬公市復興里民族路25巷25號,為清代澎湖駐軍所設四個標館之一,同時兼奉祀武聖關帝的廟宇、銅山營班兵及銅山籍商人集資所建會館的性質。

  平和街:移用自平和縣名。如今在台灣已知有10處平和街巷,但有的只是與平和縣地名同名:在台北市大同區原有平和街。有新竹市平和街、嘉義縣大林鎮吉林裏平和街、朴子市平和裏、平和路,彰化縣溪湖鎮大竹裏平和街、二林鎮南光裏平和街、花壇鄉平和街、南投市平和裏平和街、南投縣魚池鄉頭社村平和巷、高雄縣旗山鎮平和街等等。

  平和裏、村:移用自平和縣名。如今在台灣有16處,但有的只是與平和縣地名同名:台北縣有土城市平和裏、三重市平和裏。在台中市有北屯區平和裏、南區平和裏、西區平和裏。在雲林縣有虎尾鎮平和裏、員林鎮平和裏。在彰化縣有彰化市平和裏、大村鄉平和村、社頭鄉平和村、田中鎮平和裏。南投縣有南投市平和裏,平和裏有平和街、平和國小。嘉義縣有朴子市平和裏,台南縣有學甲鎮平和裏,高雄市有鼓山區平和裏,澎湖縣望安鄉有平和村。

  平和厝:移用自平和縣名。如今在雲林縣虎尾鎮平和裏。彰化市西門口段五八七地號有平和厝福德廟。

  南靖:移用自南靖縣名。1807年時在嘉義廳嘉義西堡有南靖莊,即今嘉義縣水上鄉南和村、靖和村,南靖莊原設有南靖工場、南靖糖廠,建有南靖小學,有南靖社區,靖和村有南靖農場。水上鄉還有顏思齊墓古跡,列為台灣二級古跡保護。

  南靖寮:移用自南靖縣名。如今在嘉義縣梅山鄉安靖村。

  南靖裏:移用自南靖縣名。如今在台北縣鶯歌鎮。光緒二十二年時,鶯歌境內有南靖厝、橋子頭、鶯歌等七莊。現南靖裏仍有南靖厝段地名。在台中市北區有南靖裏。

  南靖厝:移用自南靖縣名。如今在雲林縣鬥南鎮有南靖厝地名、嘉義縣水上鄉有南靖厝地名。嘉義縣溪口鄉柳溝村有南靖厝路。

  南漳:移用自南靖縣、漳浦縣名的合稱。如今在嘉義縣水上鄉的南和村、靖和村、美源村。

  彌靖村:在高雄縣彌陀鄉。1950年從彌陀鄉彌陀村劃分出彌靖村。因村中人口最多的吳姓祖籍地是漳州南靖,故取南靖的靖字與鄉名的彌字合為村名彌靖村。

  長泰:移用自長泰縣名。如今在台北縣三重市蘆州鄉長泰裏、大園村,三重市三重埔有長泰小段。舊名長泰在三重市三和路附近,因為最早來這裡開墾的是長泰縣人。

  長泰街:移用自長泰縣名。如今台北市萬華區有長泰街;在台北縣有三峽鎮礁溪里長泰街、貢寮鄉長泰路;在苗栗縣有頭份鎮長泰街。

  茄萣鄉:移用自長泰縣陳巷鎮山重村薛氏祖業田地所在地名稱茄埕。如今在高雄縣有茄萣鄉,因用閩南話命名,茄埕寫成茄萣。早期有頂茄萣莊、下茄萣莊,是台灣薛姓最大聚居地。

  寶鬥厝:移用自長泰縣陳巷鎮戴乾村寶鬥厝社地名,如今在台北縣新店市。

  涂志偉

 

文章录入:gohwu    责任编辑:gohwu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