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姓及其后裔的部分遗址
周原遗址
周原遗址即文献记载的“岐周”,是周王朝的发祥地和早期都城遗址。位于陕西岐山与扶风两县北部,北起岐山南麓,南至岐山祁家沟、三岔河和扶风张吴、南陈、窑白等地,东起扶风美阳河,西到岐山岐阳沟,东西、南北均约7公里。这里地势大体平坦,河流纵横,土地肥沃,气候温暖湿润。《诗经》中赞美“周原膴膴,堇茶如饴”,意思是说,周原是一片肥美的地方,生长在这里的野菜如同饴糖一样甜美。周人自第二十五世祖古公直父由豳迁徙周原,开始营建城郭,作为都邑。到公元前11世纪后半叶周文王晚年迁居丰(今陕西长安沣河西岸),周原一直是早周都邑。武王灭商后,将周原分封给周、召二公作采邑。由于是宗庙所在地,诸侯大臣经常来此进行祭祀和决议国事,直到西戎入侵,周平王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周原才毁于战火。
1952年以后,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陕西省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先后对周原遗址做过考古调查与发掘。1976—1978年,陕西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北京大学、西北大学考古专业联合组成周原考古队发掘凤雏和召陈几组大型夯土建筑基址、云塘制骨作坊、流龙嘴制陶作坊及贺家、礼村、王家嘴、齐家、黄堆、云塘、刘家等地周墓。1982年国务院公布周原遗址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开始,由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联合组成周原考古队,对周原遗址进行了大规模的考古工作,发掘了云塘、齐镇大型建筑基址、礼村先周遗存及齐家石饰品的作坊遗址。
根据考古勘查,西周大型建筑基址分布于董家村北、凤雏村、贺家村北、强家村西、云塘村南和村东、召陈北等。制骨作坊分布在齐家村北、齐镇村西、云塘村西南。制陶作坊分布在流龙嘴。墓葬分布在双庵、王家嘴、衙里、贺家村西、南、北、礼村北和南,刘家村西南、齐家村东、云塘村和黄堆等地。初步调查发现贺家村北,包括董家村、凤雏村、朱家村在内有一座周城遗址,该城址南北长1300米,东西宽500—600米。云塘村亦有一座四方周城,长宽均700米左右。
西周大型建筑基址已被发掘的有岐山风雏、扶风召陈和云塘村等三处。
凤雏建筑基址坐落在一个大型夯土台基上,共两组:甲组南北长43.5米,东西宽32.5米,面积l469平方米,坐北朝南,是一座由庭、堂、屋、塾、厢、房、过廊、回廊组成的高台建筑。建筑分前后两院,以门道、前堂、后室为中轴,东西配置厢房各八间,并有回廊相连接,形成一前后两进、东西对称的封闭性院落,并附设排水设施。前堂是这组建筑的主体,面阔六间,进深三间,墙用黄土夯筑而成,墙表与屋内地面均抹有以细砂、白灰、黄土混合而成的“三合土”,墙壁表面坚硬,光滑平整。从基址上的堆积物推测,屋顶结构可能是采用立柱和横梁组成的框架,在横梁上承檩列椽,然后覆盖以芦苇把,再抹上几层草秸泥,形成屋面,屋脊及天沟用瓦覆盖。基址中出土甲骨、铜渣、陶鬲、罐、盆、尊、瓮、釉陶豆等遗物;乙组基址位于甲组西侧,相距11米左右,东西长约20米,南北宽约13米,坐北朝南,墙内发现有柱础石,建筑结构与甲组宫殿相同。
凤雏建筑基址平面图
召陈建筑基址已发掘出15座,布局不按中轴对称,总体规划不甚严谨。其中规模较大的3号建筑基址也是一座夯土高台建筑,台基高出当时地面0.7米左右,东西长22米,南北宽14米,东西有7排柱础,南北纵列5—6个柱础。2号建筑基址的东边和南边保存有用小鹅卵石铺成的散水。召陈的建筑物屋顶大多用瓦覆盖,遗址出土大量的各式板瓦、筒瓦和瓦当。板瓦和筒瓦可分为大、中、小三型。板瓦正面饰细绳纹,筒瓦正面饰三角纹和回纹。有些板瓦和筒瓦的正面、背面带有固定位置的瓦钉或瓦环1—2个。瓦当呈半圆形,除素面瓦当外,还有菊花纹和回纹瓦当。
云塘村大型建筑基址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11.1米,东西宽7.35米。东西北三面均有回廊,回廊踩踏面低于房基15—30厘米。房基系熟土夯筑而成,共发现圆形或椭圆形柱洞三个,未见石质柱础。这座建筑基址位于主体建筑群南部,与主体建筑处于同一条中轴线上,从整体布局上看属于主体建筑的一部分。房基中出土有玉蝉及陶片、绳纹瓦片等遗物。在这座建筑基址北侧与主体建筑之间,发现一口水井,平面呈椭圆形,井内出土器物以双耳罐、缸为主,也有少量的鬲、豆等。
关于凤雏和召陈两处建筑墓址的性质和年代,目前尚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是周人的宗庙或宫殿建筑,始建于周初,毁于犬戎战火;另一种意见认为是当时贵族的宅院,年代属西周中晚期。云塘村建筑基址年代当在西周晚期。
在周原遗址发现多处铸铜、制陶、制骨、制玉石等手工业作坊遗址。其中扶风云塘村南制骨作坊遗址最大,以制骨笄为主,发掘出大量的骨料和半成品,还有铜锯、刀、砺石等各种工具。所选用的骨料绝大部分是牛的肢骨,制作时先截去肢骨两端骨节,然后剖成细长的骨条,再经削锉、雕刻,最后磨光即成。年代属西周中期。
岐山齐家村东北发现一处制石作坊遗址,制造石质装饰品。发掘出石料坑10个。石料坑可分为石制品加工过程的残次品坑和石制品的下脚料坑两种。石制残次品以石环和石璜的残次品为多,下脚料以石心为主。石料主要以片状灰岩为主,次为类似大理石的石料。发现的加工工具包括磨石、石料夹石、钻孔工具、打磨孔隙工具、石垫等。石料坑的年代大致始于西周中期,延至西周晚期。
自西汉以来,历代在周原发现西周铜器窖藏30多次,出土铜器达千件以上,其中有近百件青铜器上有长篇铭文,著名的盂鼎、毛公鼎、大克鼎、大丰簋等都是清代末年出土于周原地区。这些窖藏青铜器都是宗庙重器和实用宝器,制作年代多属西周中晚期。1960年以后又相继发现了几批铜器窖藏,其中最重要的是1976年扶风庄白出土西周铜器103件,包括74件有铭铜器,主要是以史墙盘为代表的微氏家族铜器群,年代相当于西周早中期的昭、穆、恭、懿、孝诸王时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出土铜器数量最多、学术价值最高的一批。岐山董家村发现的裘卫诸器,铸有关于西周晚期的土地制度和诉讼制度的记载。这些窖藏的青铜礼器大多是西周末期犬戎入侵时贵族逃亡前仓促埋入地下的。
周原遗址出土了大量的西周甲骨。1977年和1979年发掘岐山风雏甲组建筑基址西厢房第2号房基时,在两个窖穴中共出土卜甲和卜骨1.7万多片,其中200多片卜甲上有刻辞。1979年扶风齐家村发现5片有字甲骨。这些甲骨文字内容涉及周人和商王朝及其他方国的关系、某些重要朝臣的名号以及《易》卦,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2002年发掘周原遗址齐家村作坊遗址时,在90号灰坑内出土13片卜骨,其中1片牛肩胛骨上有三组卜筮相间的刻辞,共6行37字,包括占卜之后的卜辞和占筮之后的筮卦,年代约当西周中期晚段,为研究吴氏先祖后裔占卜活动的重要资料。
周原墓葬分布范围很广,一般都是中小型的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年代早晚不一。年代较早的如岐山贺家村发现的小墓,随葬陶鬲、铜戈和大铜泡各一件,可能是灭商以前的周人墓葬。西周早期墓葬随葬有铜鼎、簋、甗、尊、卣、斝、瓿、罍等。西周中期墓随葬铜器有鼎、簋、鬲、尊、卣、爵、觯等,陶器有鬲、簋、罐等。扶风庄白的墓随葬鼎、簋、瓯、甗、觯、壶、盉、盘等青铜礼器,其中鼎、簋铭文反映西周中期周王朝和夷戎的关系。扶风齐家村西周晚期墓多为小型墓,随葬器物以鬲、豆、簋、罐为组合的陶器为主,其组合形式和丰、镐地区的西周晚期墓不同,反映出周原地区在随葬器物上的特色。
周原遗址的考古发现,对探索先周文化的起源和寻找早期周都城以及泰伯奔吴以前周人历史的研究有着重大的意义。已列为“中国20世纪百项考古发现”之一。
吴大城
春秋时期吴国后期都城。据文献记载,春秋时期,吴国传至十八世寿梦时,国势日益强大而称王,至二十世吴王阖闾元年(前514),在姑苏(今苏州)建“吴大城”,又称阖闾城,成为吴国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
都城由伍子胥任总体设计,规模宏大,由郭城、大城、小城组成。《越绝书》记载:“吴郭周六十八里六十步。”《吴越春秋·阖闾内传》记载,伍子胥“造筑大城,周四十七里”。《越绝书》载:“吴大城周四十七里二百一十步二尺。”并对四面城垣作了详细的记载:“南面十里四十二步五尺,西面七里百一十二步三尺,北面八里二百二十六步三尺,东面十一里七十九步一尺。”按古制一里合三百步,一步为六尺,则吴大城四面城垣总长为三十七里一百六十一步。又据《越绝书》记载,“从闾门到娄门九里七十二步”,“平门到蛇门十里七十五步”,依此推算,其四面城垣周长约为38里。证明文献所载的47里实为37里之误。根据中国古代阴阳学说的原理,全城开水陆城门各八座:东面北为娄门,南为匠门;西面北为阊门,南为胥门;南面东为蛇门,西为盘门;北面东为齐门,西为平门,皆兼通水陆。小城亦即子城,实为吴国之宫城。位于大城之内,略偏东南,是吴王及其王室贵族的聚居之地。《越绝书·吴地传》记载:“吴小城,周十二里,其下广三丈七尺,高四丈七尺。门三,皆有楼,其二增水门二,其一有楼,一增柴路。”城内有吴王的南宫、太子所居的东宫、西宫等。
整个都城以小城(宫城)为中心,突出了它的主导作用。依据古代都城设计“前朝后市”的传统格局,吴大城内按功能分区进行规划:宫城南部为吴国的宫署和贵族府第;宫城之北设市,今白塔西路皮市街以西还保留古市巷的旧称,或为吴市之遗留。城外建有众多的离宫别馆:城西砚石山(即灵岩山)上建有馆娃宫,是夫差专为西施而建造的离宫,今尚留有玩花池和吴王井等遗迹;西南横山西北麓姑苏山上筑有姑胥台和长洲苑;城南有传为吴王夫差别宫的吴宫;城北为今常熟虞山北麓筑石城,为吴王阖闾所置美人离城;城东建有为王室服务的生活设施和农牧业生产基地。
苏州城作为春秋晚期的吴国都城,曾出土不少吴国实物遗存:城东相门内仓街窖藏中出土一批吴国青铜器,计有鼎、罍、瓿、壶、盘、编钟和剑等;城东南葑门城河中出土有剑、锄、斧、镰等青铜兵器和生产工具;城东北出土有鼎、矛、镞、锄、犁、锛、斤等青铜器。这些窖藏青铜器可能是吴败于越时仓促埋入地下的。
阖闾城平面图
阖闾城
春秋晚期城址。《吴地记·佚文》记载:“阖闾城,周敬王六年(前514),伍员伐楚还,运润州利湖土筑之,不足,又取黄渎土,为大小二城。阖闾伐楚还,取以为号。”城址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胡埭乡湖山村和武进市雪堰桥乡城里村之间,地处湖山交会处,背倚胥山、磨盘山、白药山、天井山、归山、华藏山、鸡笼山等,西南部太湖沿岸横贯有南山、城湾山、龙泉山和腰沿山,西北部是开阔的平原,东南面临太湖,形势险要,是扼守太湖西北部的军事战略要地。另说,阖闾城即与姑苏城相应之“小城”。亦有学者认为这座城址即春秋晚期吴国都城。
整个城址平面略呈长方形,东西长约1300米,南北宽约800米。城由东西两城组成,南、西、北三面均有土城墙,墙基宽约20米,残高约3米,城外有护城河相连。东面无城墙,以一条宽约40米的直湖港作为堑壕。城址中部偏北处有南北向土城垣,将城隔成大小两个方形城区。东城较小,现尚存南城墙和东南城墙的一段。西城范围较大,现存南城垣,其东端与南北走向的城墙相连接。南城墙东部有一缺口,传为城门遗址。城内曾出土新石器时代至春秋时期的遗物,包括青铜剑、矛和几何印纹硬陶器、原始青瓷碗等。阉闾城遗址已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淹 城
淹城遗址位于江苏省武进县湖塘镇,西北距常州市区约7公里。20世纪30年代,吴越史地研究会卫聚贤、陈志良、蒋大沂等学者对淹城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研究。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在内河出土了独木舟和青铜器、陶器等遗物。1986年5月至1991年7月,由南京博物院、常州市博物馆、武进县博物馆联合组成淹城遗址考古发掘队进行考古发掘。
城址东西长约850米,南北宽约750米,总面积约65万平方米。该城是三城三河的形制。三城为子城、内城、外城三重城垣,均用泥土堆筑而成,不挖基槽,未经版筑,不见夯窝。子城又称王城,平面呈方形,城周不足500米。内城又称中城或里罗城,地势比子城低,平面也呈方形,周长1500米。外城又称外罗城,平面略呈椭圆形,地势最低,周长约3500米。三道城墙残高约3—5米,墙基宽30—40米。考古发掘证明,三道城墙系用开挖护城河之土同时堆筑而成。由于土质黏性较大,所以筑城时不挖基槽,不经夯打,逐层堆土建造而成。三城各设一城门,子城门正南向,内城门朝西南,外城门朝西北。三道城墙外都有护城河环绕,子城河宽30米,现已湮为农田,内城河宽40米,外城河宽50—60米。根据实地调查,淹城四周有10条河浜与外城河相接,河水直通大通河、古运河,然后流入长江和太湖。
淹城遗址平面图
淹城内外分布着密集的土墩,外城内有四座高大的土墩,东面磨盘墩面积最大,西面的头墩、肚墩和脚墩三座土墩,相传为淹君子女的墓葬,城址外围1.5公里范围内,原散布着200多座大小不等的土墩,至今尚存78座,以城东和城西分布较为集中。经考古调查和发掘,证明这些土墩大多属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土墩墓。城内为一墩一墓,当为贵族墓葬;城外则为一墩多墓,可能属平民家族墓葬。
城址三道城垣之间无陆路相通,城内外交通往来全靠舟楫作为水上交通工具。1958年在内城河东部曾发现四艘独木舟,舟内出土春秋时期的几何形印纹陶器。在独木舟东北约100多米处的内城河底,还出土了一批春秋时期的青铜尊、三轮盘、牺匝、勾钅翟 等,以及几何印纹陶器、原始青瓷器等。根据出土文物的特征,淹城的年代属于春秋晚期,是目前保存得最为完整的春秋时代的吴国古城址。1988年国务院公布淹城遗址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关于淹城的性质,历来众说纷纭。一种认为淹城是周初山东奄族被周成王伐奄时所逐南迁定居所留遗迹,一种认为淹城是吴囚越质子故址,一种认为淹城是季札的封邑延陵旧治,一种认为淹城是春秋中期吴国的都城,还有人认为是吴国的军事城堡。
邗城遗址平面图
邗 城
春秋晚期城址。《左传·哀公九年》记载:“秋,吴城邗,沟通江淮。”鲁哀公九年即吴王夫差十年(前486),因此邗城为吴王夫差所筑之城。
邗城遗址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区西北蜀冈南沿的尾闾上,其范围东至象鼻山,西止观音山,南自梁家楼子,北迄尹家桥头。遗址平面呈方形,有内外两重城墙组成:内城垣南北长1400米,东西宽1100米,周长约5公里;外城垣南北长1600米,东西宽1400米,周长约6公里。城墙采用夯土版筑,在内外城墙之间夹有一道城壕,外城外面还有一道城壕环绕。当地传说城周围设东西两座城门,城西南角濒临长江,邗沟由此绕城郭一周。吴王夫差在此建造邗城,目的是控制邗沟入江的孔道这一战略要地,因此邗城应属军事性城堡。
考古发现在邗城遗址东的萧家山出土有青铜矛、镞、斧、凿等青铜兵器和工具以及几何印纹硬陶片,为春秋晚期遗存。
吴王夫差十年(前486)开凿的邗沟,是我国南北大运河最早的一段。早在吴王夫差开凿邗沟之前,从扬州沿泻湖北上,已经有了一条断断续续的通道。吴王夫差为了北上争霸中原的需要,开凿人工运河,把泻湖连接起来,作为水上运输的交通要道,名曰“邗沟”。邗沟从邗城西南引接江水,沿着蜀岗南沿,东人大石湖,北折艾陵湖、绿阳湖与射阳湖通,以至末口,入于淮水,全长约三四百里。经由邗沟,南向可以进入吴都,北向可以到达齐、鲁两国。公元前482年,吴王夫差由邗沟这条通道北上与晋定公、鲁哀公会盟于黄池(今河南封丘西南),争霸中原。江都县绿阳湖邗沟故道曾出土有青铜剑、矛等兵器。这条人工运河的开凿,对于古代南北交通线路的开拓起了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