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方便!欢迎您用QQ登录华夏吴氏网 会员区*发表文章   设为首页 繁体中文 用户登录 我要投稿

 | 首页 | 资讯 | 图库 | 社区 | 祝福 | 故事 | 企业 | 书籍 | 网建 | 纪念馆 | 手机站 | 
您现在的位置: 吴氏网 >> 资讯 >> 资讯 >> 考古 >> 正文
聚边村村史(一)
作者:吴金全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8-12-3         ★★★★★

  
        为了让大家对广东聚边吴绍德堂有个更深入的了解,现将宗长吴良本先生编写的《聚边村村史》全文登载于下,以供大家参考。由于篇幅较长,现分三部份先后发表。(吴金全)  
聚边村村史(一)  
                                    吴良本  

一、 前言   

        华夏五千年,聚边六百载。伫立祠前,仰望前方,追溯过去,不觉感忆良多。祠前之长塘已变成柏油大马路,两旁绿树成荫。前面一片高楼厂舍,填埋了昔日之鱼桑。我聚边村原为南海县张槎乡属。上世纪一九五八年末拼入佛山市,今为禅城区。聚边村在张槎的中部(上至白泥村,下到东便村为张槎乡)在此可用四句话说明「东头两桥过庄边,南方宽阔尽鱼桑,西接梯云仙槎往,北邻岗头两相依。」 张槎全乡共有八姓,有一句俗语称「张槎有事陈庞吕,几时轮到丁许吴梁徐」。由此可见我聚边是一个弱少的村庄。聚边村总面积为六十六亩,姓氏以吴姓为主,陈杨吕丁随后。现总人口二百一十六人。   

        聚边建村模式亦是以岭南建村特式——村前长塘一口,石板路连贯全村东西方,吴氏宗祠耸立于村之东边,民宅在西边。   

   

二、 寻根问祖

        水有源,树有根,人类族群亦要追溯渊源,以正其宗。在此有必要讲一讲聚边吴姓的来由。据族谱序所叙述,先始祖讳远丹七公原世居广东南雄珠玑巷牛田坊。因遭时变,为逃避战乱(即元末明初,朱元璋灭元与胡姬之乱),丹七公携两个儿子,带有就食南下之文凭,当时有九十七家之众,推举丹七公为首领,沿途南下。除到达大岗州大良都,土人龚应达接歇,赴省编图。籍住羊城七块石街,与叶公租房居住。叶公见九十七家皆举丹七公为首,知其能服众,极为赞誉,相得益欢,交情愈深。叶公见丹七公之长子伯贤颖异俊俏,遂将女儿许配给伯贤。末几丹七公仙逝,享年五十四岁。当时隔邻为碧江村苏公,见进贤奇伟魁梧,品行端方,亦欲以女许配。托叶公代为传言于其兄,伯贤欣然允诺。这样,丹七公之两个儿子:伯贤和进贤遂与叶氏、苏氏联婚。后长子伯贤移居大埔开基,次子进贤移居西隆堡岗头村开基。因此进贤号南乐公为开基祖也。   

        丹七公之世孙五世祖云朝公(大明洪武年间,1368—1399年),自幼由西隆堡岗头村(现总排村侧)负笈从师往仙槎槎溪白泥吕姓习读,后娶吕氏为妻,遂择地于仙槎寺边,即今之聚边,云朝公生四子。因此,云朝公为聚边吴姓开基祖也(欲知详情,请阅族谱)。  

 三、 吴氏宗祠

        世代源流远,宗枝发叶长。五世祖云朝公之四子「月廉、西庄、清居、敬庄」齐心合力,在昔日之寺边村,今日之聚边村兴建「吴氏宗祠」。堂号曰「绍德堂」,取其世世相传修德,因我祖开族皆以仁德教化子孙之教意也。从此在聚边建立了基业。宗祠历经数百年,多次修缮,在一百多年前(光绪丁酉年)得到再次大修扩建,面积有一亩二分(即八百多平方米)。   

        吴氏宗祠正座设一神楼,高一丈多,宽三尺余,长一丈有余。神楼的脚座为砖石结构,上为木质装饰,其上方与左右两边雕花,上方正中有「金太阳」,两旁配金凤(金凤朝阳)以及灯笼钓坐一对,为金粉饰,内供奉老祖宗灵牌。整个神楼非常庄重华丽。神楼两边有木质字联一对,左为:植本培基嘉祥永锡,右为:显仁茂德美荫长锦。前方长神台一张配八仙大神台(六尺乘六尺),供奉碧蓝大香案一副,中有麒麟一尊。左方有一圣谕牌,上书「尊敬长上,孝敬父母,和睦乡里,毋作非为」。神楼前横梁上设置「绍德堂」牌匾,第二横梁上,「翰林」「进士」牌匾各一。前座中门上方为兵部主政牌匾。正座左右墙上挂有扩建大修后入伙木质贺对,最长达一丈八尺。两柱旁各有坤旬公座椅配茶几一套,供长辈贵宾享用,两旁掩手有活动木门装饰。走廊两边侧厅,配有雕花木门数只(可开启)。祠前有灰沙地塘。对开草坪上,左右两边有功名台两座,上有旗杆石,高矮共八方,由此可显我族有功名之人。瓦脊上前座有花鸟鱼灰塑,后座有人物两旁配麒麟。以上种种装饰陈设经年久破损及文化冲击,特别是廿世纪五、六十年代,多次文化冲击,已面目全非,荡然无存,实为痛心可惜。经廿世纪九十年代再次重修,就是现在的模样。清朝光绪丁酉年(1897年),前辈们重修,扩建了宗祠。  

        当时祠堂的格式是从庄边村秋官家庙的样式设计的,略有删减。 原来,秋官家庙比我们宗祠早建成一年,族人觉得其布局合理,师傅工艺又很好。就请了这班工匠建造。大家猜,太公不怎富裕,可来这么大笔钱开支呢?原来当时有一种凑钱方式称「投会」,与现在银行低息贷款差不多。长达四十年才还完本息。在此得知前辈们真是非常不简单,为了后代历经艰辛。后辈应好好珍惜,好好保护!人生在世,少年时一定要勤力读书,增长知识。长大了要勤勤恳恳努力工作。起码能养家糊口。际遇好的可以赚到大钱或取得功名,荣耀宗亲。是人们的一生追求。诚然,亦要惦念老祖宗,千百年来,在万物更生,春暖花开的节气里,拟定了「清明」为追思、奠怀祖先的节日叫「清明节」(农历一年分廿四气节,名称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   

        绍德堂自古以来都是定于清明节第二天「行清」拜太公的。回忆墓文记载,远古时老祖宗是葬于广州白云山的,那时拜祭扫墓,要用水路乘船到广州,后又步行,来回要三天以上,甚是费时。在清朝乾隆年间(1736—1795年)移回乐安墟大岗头山之北面安葬。即今日之机场路中段佛山市交通技工学校便是。共两席坟墓。其一席为始祖乐南公苏氏,其二为聚边始祖云朝公吕氏。面积约共五厘地,即 三十平方米 。前后左右有吴绍德堂石碑为界。迁移后,每年「行清」就方便多了。只须一小时便到达。在此讲一讲以前「行清」所走的路径。首先经岗头村上珠北窦,到上沙愿丰农市旁埗头搭横水渡过汾江北面协成菜市,经大郊边过南房、孙巷、上边江、到达乐安墟,再走 五百米 就到拜太公的大岗头山了。   

        当时,在「行清」那天,先备用金猪全体、金银、香烛等祭品,还有谭州肉蔗足量,一起放在烧猪盆内。烧猪盆长三尺八寸乘宽一尺八寸,要用长竹槓两个人抬。有工银支付。中午饭后,抬祭品的两人先脚出发。随后全村男丁老幼包括在佛山镇居住的不约而同地陆陆续续到达太公祖坟。拜完太公,每人食一节蔗,甜甜润润。俗语讲「蔗渣落地认山坟」之说。后又每人派一只筹,回来祠堂取一分烧肉,老称八两左右。远古时长者穿长衫拜祭,分多一份。正是拜太公,分烧肉,见者一份。真是皆大欢喜。周年如是,一直到廿世纪。因时代变革,于一九五一年结束了拜祭活动。真是天大之憾事!诚然俗语云「十年前事几翻新,十年兴败几多人」。进入廿一世纪,世道已不同。很多东西已得到拨乱反正,各种文化活动得到渐渐恢复传承。清明节还法定了假期一天,真是人心大快,中华民族之福。在此痴人说梦话,何不借改革东风,想办法凑钱,去某个墓园买一席地,重置太公墓碑,每年全村到此拜祭,既能怀念祖先,又能凝聚乡情。光前耀后,代代传承,岂不快哉!最好得到实现,就是全族人之福!  

   

四、 环境、自然   

        我族人自开村后都是以农业为主,一部分在禅城经商。总耕地六十多亩。因耕地不足,部分族人要外出做些小买卖。空闲时,打零工或外出打工为生。部分妇女在家做些小手工业帮补家计,如贝纸、苏竹、做蜡烛,甚至到禅城织布打纱等。聚边村虽小,田产不多,但一切事务都须要有人管理,职称为「值理」,统理全部收支账目田产契约。绍德堂有四房,每房轮流管理一年,每年四月换届。由此可知,我们的祖先办事是很公平合理的。每年十月开投田地。冬至前一天收租。上面讲到太公田地不多,在本村投不到田耕就要外出到别处租田了。古时的佛山是很小的,周边都有很多良田出租的。虽然要到别处租田,但是当时勤奋还是够三餐温饱的。   

        古时聚边在村东头建有闸门楼,内有土地公塑像供奉,门口上方石额一方,上书「聚边坊」。北侧有「宝镇社」神位一座(俗称社老公),随后移回车公庙东侧,每年正月新添丁口(男孙)在此挂灯。在祠堂分灯樜,热闹一番。村中还建有车公庙、主帅庙各一间,亦有塑像供奉。民国三十年(1941年),因社会治安日渐严峻,在全村居住范围内兴建了围墙。之后又添置了枪械,促使治安进一步完善。东西北方三方共建有闸门四座。西头闸门上书「延陵里」石额一方。东头闸门高两层,二楼四面有瞭望窗。晚上有人安歇直到廿世纪五十年代。早晚闸门有人负责开关。每年开投一次。价低者得。村中的土地、神坛、社庙香火供奉,以轮流香灯的方式解决。用木料造一个牌,上书「轮流香灯」,每户轮值五天,积集体的公德。以上建筑在廿世纪五十年代末破四旧时扫为平地。可惜! 绍德堂虽不很富有,但每年亦有聚餐联系感情的。在祠堂左侧厅后座有厨房。地塘右侧开了一口水井。可用清云巷入厨房。厨具,碗筷枱凳一应俱全。足十五席。每年逢值理换届、冬至、七月烧衣、车公出色、三月二十六男丁聚餐,饭后或醒狮助兴,学习醒狮舞艺。民国廿年(1931年),为了解决内涝与水上运输方便乡民,张槎乡在我聚边村东侧开了一条新涌经岗头巷口出珠北窦。在聚边东南建了一座桥梁。两边桥头用混凝土钢筋做成。中间坤旬木做桥板。过桥很踏实放心。从此就成了聚边桥。因开了新涌,聚边本身的小涌相继填埋,只余涌口,后叫掘头涌。在桥头与掘头涌之间有一块半岛空地,叫隔涌屯,上有大榕树及油筋竹林。掘头涌两旁又有各种树木,郁郁葱葱,很美丽,鸟儿唧唧,桥头垂钓,水中畅泳,真是令人流连忘返,乐也陶陶。在桥北侧十丈处建有下水埗头,以利上落运输。   

        村中族人原多数用村后闸门出「路仔」,经岗头村到上沙买卖与消费的,但渐渐觉很不方便。廿世纪四十年代末,经过商议,决定在村东北方新涌上建一座桥梁。征得邻村庄边村的同意与大力协助,以半集资的方式,太公出一部分,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团结合作,促成了美事。在当时隔涌屯涌磡,村心塘和路仔塘塘磡亦损坏非常严重,同时一并维修完成。落成之日,由村中最长者用双手抱着车公、土地神塑像先通过新桥。当时醒狮起舞,炮竹喧天,很是热闹!此桥得以建成,村东头交通更加畅顺,与邻村的关系就更紧密了。 风调雨顺家家乐,国泰民安户户兴,是人们的期盼与向往。农业一定要好天气才有好收成。如果有灾害天气或洪涝,就颗粒无收,更会连及身家性命。那时就惨了。其实兴修水利,巩固堤围,不论哪个朝代,人们一向都是积极面对的。但是偶遇特发大洪水,就避无可避了。民国四年(1915年)存院围北堤在土名叫沙落口段崩基,即大堤缺口。沙落口在今九江基直上,张槎玻璃二厂左右。三天后,全围尽成泽国。祠堂大座水深达六尺,一般房屋封过门楣。全村老少逃至大沙、白泥两村避水灾。因两村地势高且有山岗。留下少许壮年熟悉水性的,在祠堂顶部搭一竹棚,晚上全村各处点上灯火日夜用木艇巡护。当时的状况不说大家都知道。更惨的是,全村还有一部分是泥墙屋,经不住多天洪水浸没,渐渐不支,发生倒塌。真是屋漏更兼连夜雨了,好惨呀!是时好在有各方慈善团体用艇送粥送饭才得以聊生。体现了一方有难百方支援的传统美德。   

        聚边村旧时其实亦有一副完整的抗洪抢险工具:单人用六角椿槌一个重廿斤;四人用四耳大槌一个重八十斤,用油櫶木造成,非常坚实,槌身上刻有「寺边村」字样,看来已有几百年历史了。真是老古董哦;一丈六尺长蝦尾板一对;六尺风车板四件;丈四刃嘴两条;麻缆绳数条。以上工具,在廿世纪六十年代全部遗失,真可惜呀!旧时聚边、田边、岗头三村同为一队抗洪抢险队,费用三村均摊。由此可知,当时亦有统一组织,遇到险情,统一行动。   

        昔日之存院围,由王借岗起北便沿汾江河直落,经风櫃口、上下塱侧,到九江基转入珠北窦再转至大观街孖窦水闸为北围。南便沿东平河直下至海口水闸,经海口辛岗转黄泥涧,现佛山变电站斜转弼唐前,经简村前再到垂虹尾窦,今普澜路金湖酒店左右为南围。存院围包括张槎、大沙、大江、古灶、上塱、下塱、生村、村尾、大富、村头、莲塘、海口、九塱、弼唐、圣塘、简村、山紫、垂虹共十八乡,全称为「存院围十八乡」。一直到现在,香港还有存院围十八乡联谊会社团存在,而且年年还有团拜活动。   

   

                            (未完待续)  

   

   
   

 

文章录入:吴金全    责任编辑:admin 

 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吴氏网二维码免责声明: 本站属非营利性纯民间公益网站,旨在对我国传统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为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做一点贡献。所发表的作品有来自本站特约网友个人原创作品,有部分转贴自报刊、杂志、互联网等图文,在此发布作品、留言、评论等请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互联网规则。作品中 所涉及的思想、内容、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果涉及到您的资料不想在此免费发布,请来信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予 以删除。全部资料都为原作者版权所有,任何组织与个人都不能下载作为商业等所用。——特此声明!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友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数据载入中,请稍后……
    发表评论
    昵 称: 验证码:
    评 分:
    内 容:
    0/1000)

    提示:Alt+S快速发表

     

    | 关于我们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 管理登录 | 服务专用QQ :116539779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101565648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7-2014 China Mrs.Wu,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5218号